本土故事 本土化叙说

来源 :文艺新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sdf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乡土越来越像一个穿着落伍的灰姑娘,被视为一个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悲剧角色,在通往多种可能性的岔路前,我们再也看不到它昔日单纯质朴的笑颜了。而走在乡土道路上的作家们,今天又该怎样去把握这个乡土世界?是满足于展现出一方地域的独特风貌,还是关注更为深层的东西――比如当今乡土之中的人性变化?最近出版的刘益善的短篇小说集《东天一朵云》,再次把乡土小说创作中的诸多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这部小说集文本中的“精神性现实”,以尖锐的方式提醒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当下小说写作所处本土化境遇。
  建国后十七年期间进城的作家,因“革命需要”,他们一直讲述着乡村故事,是乡村文化最坚定、最自觉的代表,他们的身份变了但角色没变。而20世纪70年代以后进城的作家,其代表意义却在悄然的变革。他们的进城无疑具有了新的象征意义,那就是代表了中国正在向城市化、现代化迈进的进程。70年代后进城的诗人刘益善,虽然从身份到生活、从面貌到谈吐迅速地“城市化”了,并且早已成为文学庙堂的精英,位居湖北省作协副主席高位,但大多数时候,却依然深情地讲述着乡村的故事。因为他知道,他的祖先、亲人、血脉、情感、记忆、经验,所有这一切的“根”都在苍茫乡村大地的深处。拒绝或切断这条“根”,就有可能让他失去爱、激情、灵感和想像力,甚至失去与当代对话的能力和作为作家的存在价值。
  刘益善的小说创作以短篇为主,阅读他的小说,如同咏读他的诗歌一样,总会感觉到有一种泥土深处的清新向你扑面而来。在这部短篇小说集中,刘益善精心描绘了一幅幅江夏水乡的生动图画,成功刻画了那些具有复杂性格的农民形象。他虔诚勤勉,站在新世纪社会转型期的时代高度,从自己的体验出发,从乡亲日常的凡俗生活出发,真实地表现了农民生活的每一个细腻场景,虔诚地在自己的文学创造中,表达出他对这个生他养他的乡村世界的感知。他对农村的深切关注,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现世农民生存的焦虑。当年的农村生活经验,使刘益善的乡村叙事既生动厚实,又具有一种与现实保持一定认知空间的审美距离。刘益善以他个人的乡土经验,成就了江夏乡土生活的浮世绘,以本土故事,本土叙说的叙事策略,表达了他对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生活的某种理解、洞察和悲悯,极具“原生”性。
  在这部短篇小说集中,刘益善着力探究的是围绕在我们四周的那种令人迷恋,也让人窒息的千年农耕文明留下的怪圈式氛围。他笔下最有质地,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乡村普通农民的形象。刘益善编织的乡村故事,没有乡村政治的博弈,也没把笔力过多伸向支配乡村政治运转的秘而不宣的潜规则,而是把自己独到的理解和深切的体恤,倾注于这些当年与自己同命运的人们。他让人物群像在他们的生活情境中发自本性地喜怒哀乐,让人物在自乐自嘲中自省。在小说集中,记忆、经验和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成为强大的载体,负载着简陋温暖的故乡、卑微的生存场阈以及阵痛中扭曲的时代病。这无疑是吸附刘益善灵魂和良知的巨大能量的磁盘。
  刘益善是一个朴素的叙事者。在他的本土化叙事中,生活浊流与情感热流伴着泥土的芬芳融浑一气,尤其对乡土的那份深切忧虑,使他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自己本土化的叙述,这种本土化的写作使我们感知到了他血液的流动,感知到了他心脉的跳动。他以“思想者”的刀锋切入乡村生活的肌体,企图使自己的乡村叙事能够寄寓现代或后现代的哲学思考,能够表达乡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消亡与阵痛。在小说集中,他将中国当代现实和精神性的历史无限压缩在“金水河畔”这个小小的入口处,而他又同时通过放大镜的方式将所面对的一切,提升到最为宽远的精神空间和寓言化图景。而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这些精神性文本中的细节、场景离中国的当代“现实”究竟有多远。是的,在一个如此诡谲的时代,我们进入一个时代的“内部”是如何的不易,而进入一个无比真实的“现实”是怎样的艰难。
  刘益善是一位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悲悯情怀的作家。他的目光,始终聚焦在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上。从曲折的命运际遇到艰辛的生存境况,从吊诡的乡村伦理到复杂的人性纠葛,有关农民生存的种种外在困顿与潜在不幸,都是他自觉关注的焦点,也是他孜孜以求的探讨对象,更是他倾力表达的审美目标。
  在刘益善的小说里,乡土作为一本永远翻用不尽的词典,承载了无尽的生命和历史的灯盏。故乡这片土地上衍生的故事是沉静而疼痛的,而现实和历史就是如此不可分割的胶着在一起。对这片土地的任何挖掘、损毁,在他看来都是不能接受的。正是这种历史、生存和现实在他的内心和背脊上洒下了无尽的芒刺,而同时他仍然在此境遇下“秘密”地爱着自己的乡村、他的理想、他的文字。因此,刘益善的短篇小说便同时具备了两种不同的精神向度:迎拒与挽留、温暖与寒冷、现实与记忆、疼痛与慰藉。而这种不同精神向度的产生,一方面来自于作者对“金水河畔”生命履历的温暖而失落的感怀与记忆;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乡村和个体在强大的工业和城市化时代的浪潮中的剧烈阵痛,以及现实生存的压力、时光的流逝和温润的农耕情怀的丧失境遇下的分裂与伤痛。
  乡村是一个巨大的象征物。乡村对文坛,对当代社会,对我们所有人,是一种精神取向,一种价值取向,是能寄托、寄放、寄存我们整个灵魂的地方,而不仅仅是一种现实问题的说明、表现和书写。乡村是我们的归宿,是我们的乡愁,是我们的梦境。乡村还代表大地,乡村有一种非常宽大的胸怀,是生命、生存、生与死的所有的一切的表演场。乡村的贫穷、落后甚至苦难,都是文学的母题,是关乎心灵的事情,它超越了题材与时空限制。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作家,任何有关乡村的书写,都不应该逃避贫穷、落后、苦难,而应该正视他们的真实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苦难也是上帝对人类的赠予。这些苦难,有着人类自然的形态,它们从不同角度寓言着我们人类永恒的局限,从而使人类反躬自省。
  这部小说集虽然也触及到一些社会现实问题,但刘益善采取的是一种正面积极的姿态。他以建设性的眼光和一颗灼热的心,来呼唤、迎接新农村建设的正确道路。刘益善对农民命运的艺术诠释,延续了传统现实主义精神,透显了作家生命的深切体验,隐痛、跌扑的泥土以及亲人的哀愁与血泪。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他将自己的赤诚之心融入大地,贴着乡亲,与他们共命运同呼吸,即使在写一些负面东西时,也往往为他们的行为设置种种理由,体现出作者的宽容和悲悯情怀。
  刘益善的乡土小说源自广袤的大地,源自流水淙淙的山野;源自黄昏时幽静的村庄;源自田野里弯腰拾穗母亲的背影。刘益善小说中情感的真挚在于随物赋性,他将自己真挚的情感融会于所要写的事物之中,从而使他的小说作品达到情景互融美学境界。显然,刘益善的小说并不是那种锋芒毕露的小说,但仔细阅读他的小说,我们也不难看到他文本中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其实也是作者的一种真实生命状态。另外,小说提供的人物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是真实可信的,正因为它真实可信,才更值得我们反复深入地思考。因为这些来源于“逼真”现实的小说,其言外之意,不是人生问题,而是人生况味,而且深深地触动了我们。读他的小说,我们不是激动,而是沉默和思考。
  (作者单位:武汉市文联)
其他文献
女性的锋利和敏锐  何英在日常生活中,自有她柔情的一面,但一旦执笔为文,表现出的却是敏感、锋利。这种锋利是那种揭穿皇帝新衣的锋利,虽然让人难以接受,但却无法反对,因为她说的是事实。包括对一些年长的作家,她也当面批评不留情面。  认识何英,是在2005年的鲁迅文学院第五届高研班上,那届高研班是全国中青年文学理论、文学评论高级研讨班,很多都已经是全国著名评论家、高校博导,比如葛红兵、刘川鄂,还有山西来
期刊
再也没有比这一考古发现更让人激动的了:被历史尘封得模糊不清的曾国,由于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尊盘等青铜重器的出土而掀开了她神秘面纱;这些价值连城的文物突然面世,让人无法想象远在2000多年前就有如此娴熟精湛、巧夺天工的冶炼和铸造技术;楚地的青铜文化为何达到如此高超的地步?  当然,我们没有必要去考察这些具有绝佳考古学意义的话题;我们也不会关心这历来被认为是“国之重器”的青铜器,由于它体现了一种权势、权
期刊
湖北是《诗经》采集人尹吉甫的故乡,湖北也是诗人屈原的故乡。赓续两大文学血脉的湖北文学,理论上应当兼容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传统,呈现出别样的美学色彩来。遗憾的是,随着历史上南方楚文化被注重人伦日用,“子不曰怪力乱神”(《论语》)的中原文化同化,其“诡异之辞”,“谲怪之谈”(刘勰语),终被纳入“儒家正统”而中庸守常,乃至于“小儒规规焉”(黄宗羲语)起来。延至今日,作为当代的文学大省,虽然名家辈出,名作纷
期刊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冷战”趋于白热化,波兰处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之中,许多具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对前途充满了忧虑。他们以巨大的热情参与社会公共领域,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试图激荡时代洪流。在当时的电影界,执导过《大理石人》、《铁人》等影片的著名导演瓦伊达是一个标志性人物,他和一大批电影家通过电影参与社会生活,以鲜明的政治批判性引人瞩目,政治性电影一度成为波兰影坛的主潮。在这样轰轰烈烈的时代背景之下
期刊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的这句话,常常被我用来安慰自己可以不用去追求知识的极限。当然,庄子的这篇“养生主”整篇的格调我是不怎么喜欢的。全世界再没有比中国人从小到老强调养生长生的了,源头大概就是从庄子那儿来的。但这句话中“而知也无涯”说得真好。人文领域的知识递增也许就是价值贬值的进程,古人的思想和精神比我们落后多少呢,听听庄子的这句话,那时的人就知道知识的宇宙是无限的,而
期刊
著名作家方方的长篇小说《水在时间之下》,以民国大汉口为背景,书写了汉剧明星水上灯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尽管小说并没有表现明显的性别立场,但通过提供一个独特的女性标本和对于她一生精神发展的回顾,体现了强烈的女性意识,用对女性生命体验的传达观照女性的成长,给予读者诸多启示。  女性与时间  女人与时间是一个言说不尽的话题。小说《水在时间之下》一开始便将女主人公水滴(水上灯)放置在时间这个巨大的命题之下:
期刊
80后作家的出场成为新世纪文坛重要的文学现象。2000年韩寒长篇小说《三重门》发表以来,80后作家以反叛的姿态崛起于传统文学创作趋于疲软的新世纪文坛。尤其是2014年2月,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刊登了北京女作家春树的肖像,并将韩寒、春树等几个青年作家列入中国80后的代表。从此,80后小说借助网络、传媒经过商业包装,以其文学市场份额的绝对优势,对正统文学构成巨大冲击。近年来,文坛和学界越来
期刊
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是具有创作演出经典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历史的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组织强力团队创作演出的又一部力作。作为歌剧最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创作,更是有许多令人欣喜的精彩之笔。归纳起来,这精彩之笔,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根据剧本的总体布局,倾情提炼、打造统领全剧的音乐主题  《八月桂花遍地开》讲述了在那场改天换地的风暴中,剧中人物逐步觉醒、成长、奋起斗争的历史故事,其题材本身,
期刊
2002年,阿毛的《当哥哥有了外遇》一诗引发中国诗坛的“阿毛现象”,并引起诗歌界有关“新诗有无传统”、“口语诗是不是诗”的激烈讨论。这场讨论从2003年5月持续至2004年底,被列为“2004年最重要的诗歌事件之一”。在此“现象”和“事件”中,《当哥哥有了外遇》被视为口语诗的代表作。事实上,阿毛以“无技巧之技巧”的语言迷惑了众多评论者,她对口语的操控驾熟度并不能成为权衡她语言魅力的唯一标杆。阿毛对
期刊
阿罗诺夫斯基的《梦之安魂曲》的摄影叙事风格,乍看起来有些混乱与颠覆,充斥着大量的手持拍摄,与不够规矩的推拉摇移,实则,其内部存在着严谨的形式感。  大背景下的纽约,经济凋零,人心涣散,生活悲观,看不到前途。垮掉的一代,由此应运而生。他们追求欲望,追求肉体的享受,变成一个个体验极致感官享受的“瘾君子”,而主角的母亲也因为孤独和自己的唯一追求而患上“药瘾”,为此,他们将精神需求彻底抛之脑后。电影整体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