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现实的一种路径

来源 :文艺新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冷战”趋于白热化,波兰处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之中,许多具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对前途充满了忧虑。他们以巨大的热情参与社会公共领域,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试图激荡时代洪流。在当时的电影界,执导过《大理石人》、《铁人》等影片的著名导演瓦伊达是一个标志性人物,他和一大批电影家通过电影参与社会生活,以鲜明的政治批判性引人瞩目,政治性电影一度成为波兰影坛的主潮。在这样轰轰烈烈的时代背景之下,基耶斯洛夫斯基显得有些落寞和孤独。因为,他与时代的“鼓手”和“号角”们不一样,而是站在了“时代主流”之外,目光忧郁而冷静地凝视着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努力探测着他们的道德和精神状况,试图更深刻地反映人的生存状态和历史的本来面貌。
  艺术家心灵世界的变化总是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时,随着波兰政局的变化,人们越来越丧失正常的公共生活,自然也就丧失了正常的个人生活。当时代出现整体性溃败之时,个人的道德毫无疑问也将面临着贬损和削弱。公共生活中存在的荒谬和不幸,不可避免地会侵蚀个人的道德和心灵,从而使人性堕入更深的黑暗。面对这样的残酷现实,作为一个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一方面需要参与公共生活,为构建健康的社会而努力;另一方面,他更需要正视和清理自己的内心世界,追寻更有价值的人生。正如基耶斯洛夫斯基后来在《十诫》第二集中所表达的:作为社会一份子的个体,需要负担起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将一切推给他人和社会。通过电影,他试图担负起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
  其实,早年的基耶斯洛夫斯基曾经执导过许多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纪录片,譬如表现什切青(波兰港口城市)罢工事件的《工人的1971》,就为他赢得过巨大声誉。但是,随着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对人性思考的深入,他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逐渐发生了变化,到了执导《摄影迷》时,他厌倦了虚伪的政治生活,干脆将镜头转向了拍摄自己。他说:“我相信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值得细细品味,都有他的秘密和紧张刺激的事件。”在暴风骤雨即将来临的前夜,这些故事背后该隐藏着多少难以言说的不幸和悲伤,但是,并不一定能为所有的艺术家所觉察到。天生敏感的基耶斯洛夫斯基透过这个小小的窗口,准确地捕捉到了时代的关键性问题。
  1988年,在合作伙伴、律师皮尔斯维茨的提议下,基耶斯洛夫斯基决定拍摄一部供电视台播放的十集电影《十诫》,以此表达他对于现实和人生的思考。他说:“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在波兰任何事都是一片混乱。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活下去,或许我们应该回头去探求那些教导人们如何生活、最简单、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存原则。”在《十诫》系列中,基耶斯洛夫斯基并没有返回历史深处去再现“摩西十诫”的故事,而是通过叙述当代人的生活来透视其精神世界,用电影的视听语言和影像手段来进行哲学和社会学层面的思考。通过电影反映人类在被社会制度破坏以前的基本价值,将古老的训诫引入现实社会,这才是他的用心之所在。
  广受好评的《爱情短片》讲述了一个双重偷窥的故事:19岁的青年托米克利用望远镜偷窥住在对面楼里的女画家玛格达。玛格达私生活混乱,经常和不同的男人上床。为了见到心上人,托米克伪造取款单将她骗到邮局,还兼职担任送奶工给她送牛奶。可是,当他终于有机会和日思慕想的人待在一起讨论什么是爱情时,经不住玛格达的诱惑,他出现了难以控制的激烈生理反应。羞愧之下,他仓皇逃回家中,割腕自杀……玛格达沉迷于肉欲的心灵被托米克纯粹的爱唤醒了,她想呼唤爱人的归来,可是他却不知所踪。她不安地拿起望远镜,偷窥对面的窗户……一天,她来到了托米克家中。当她注视着那架偷窥她的生活的望远镜时,脑海里浮现了不堪的往事片段……玛格达终于看清了自己的生活,决心去寻找真正的爱情。当她兴冲冲地去邮局找托米克时,得到的却是他冷冷的回答:“我再也不会偷窥你了!”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们对他人隐私的窥探欲,来自于童年,来自对自己身世和来历的好奇心。这是一种本能的需求。电影史上有不少关于偷窥的电影,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生理意义的窥淫。不少偷窥影片都是借助偷窥设备满足观众的窥淫欲望。二是表达道德诉求。偷窥本身是不合法的,但是影片却赋予这种行为以合法性。如通过偷窥揭露人性的阴暗面以及不为人知的秘密等,通过将偷窥者的行为放大,达到警醒的效果。三是表达文化焦虑。如《楚门的世界》借助全民性的集体窥视,反映了当代媒体的无孔不入,而《窃听风暴》则通过偷窥反思专制政治体系的存在。在这些影片中,偷窥等同于对自由的践踏。而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偷窥”与上述电影有所不同,更具有哲学层面的意义。无论是托米克还是玛格达手中的望远镜都具有“第三只眼睛”的功能,他们在“偷窥”对方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审视自我。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一过的。”经历过审视之后,两位主人公都在这场失败的爱情中觉醒了,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从表面上看,这部电影对性和爱展开了反思,但这还不是基耶斯洛夫斯基所要表达的全部。在当时充斥着浮躁之气的波兰,人们都陷入了迷茫的冲动之中,整个社会都缺失“审视”的目光――尤其是对自我的“审视”。这不是耶斯洛夫斯基的现实所指。
  再看《十诫》系列中的另一部优秀之作《谋杀短片》。电影的开头是用绿色滤镜拍摄的,一个头发蓬乱、神态恍惚青年在灰蒙蒙的街头乱逛。刻意渲染的街景显得“肮脏、悲伤、空洞”,青年就像一个幽灵游走在街头。人们似乎都被莫名其妙的怨气控制着。坐出租车的过程中,因为偶然的争执,青年用随身携带的绳子勒死了司机。很快,青年被抓捕、受审、判处死刑。律师为他辩护没有成功,国家机器平静而有条不紊地开始执行一桩杀人案……尽管电影的叙述不动声色,但我们还是深深感受到了生命在暴力重压下的战栗和呻吟。青年杀死出租车司机的动机是什么?电影并没有给出清晰答案,似乎只是一个没有逻辑关联的偶然事件。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隐秘的内心里,是否常常也有类似的不可理喻、不可名状的偶然冲动呢?社会为什么要处死这个青年,答案是不言自明的。可是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看来,杀人终归是错误的。这部电影的细节充满了生活质感,充满了对于生命的敬畏感,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生命脆弱和短暂的叹惋。影片采用旁观者的视角来展开叙事,通过剪辑的刻意安排,将偶然的谋杀与对凶手的集体谋杀进行了充分比较,在看似冷漠的叙述中提出一个重大命题:到底谁有权利剥夺生命的权利?社会和国家难道就可以吗?基耶斯洛夫斯基通过一个偶然的谋杀案,将人们引向了对于现代文明价值系统的反思。
  随着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人类变得越来越自信,对科学的膜拜正在取代对神的信仰。基耶斯洛夫斯基意识到了人类信仰的深刻危机,在《生死无常》中讲述了一个科学崇拜者的悲剧。父亲是一位电脑工程师,不相信灵魂的存在,而坚信世界可以通过计算来认识,一切都可以用数字来表述。圣诞节前夕,儿子得到一双新溜冰鞋,非常想去溜冰。父亲将天气预报数据输入电脑,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冰面可以承受他的体重。可是第二天,不幸的消息传来,冰层碎裂,儿子坠入湖底,再也没能上来。崇尚科学程序的父亲彻底失算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在宣告唯科学论破产的同时,对人类的自大与自负表示出了深切的怜悯。
  在《十诫》系列中,基耶斯洛夫斯基与日常生活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开始分道扬镳,与热热闹闹的“政治”渐行渐远。到了拍摄《蓝》《白》《红》三部曲,他的思想和艺术更臻成熟。他为主人公创造了一种绝对的丧失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境遇,然后通过人物的苦苦挣扎来探求人生的困惑,追寻生命的本质。每一部电影所展示的人生境遇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让人为之深深震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陷入这样的处境,只是当我们身处其中时,往往失却了反思能力,而基耶斯洛夫斯基却以细微的感受力去体验并思考着这一切。
  从《十诫》开始,基耶斯洛夫斯基由个体生活而介入公共生活,实践着一个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的“另类”批判性发言。
  从电影美学的角度来看,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打破了好莱坞基于满足观众心理期待而形成的因果叙事模式,创造了一套自己的叙事话语。他的电影叙事没有目标,没有明显的动机与冲突。推动叙事的动因往往是掩藏在生活表面之下的种种偶然和人物的心理欲望。在时空处理上也不遵循物理规律,而以心理时空为主。他的影片结尾一般都是开放式的,并不给出确定的答案,而是往往留下再次反思或行动的暗示,从而将观众引向更深邃的思考。
  在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商业电影几乎吞没全球电影市场的产业时代,基耶斯洛夫斯基为艺术电影赢得了“绝唱”式的尊严。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气质的知识分子,他不仅推动了电影艺术自身的发展,而且也为勇于思考和担当的知识分子如何与现实展开有效对话,并且深度介入公共生活提供了一种成功路径。
   (作者单位:湖北省文联)
其他文献
2014年知名民营影视公司小马奔腾推出红色题材影视剧《十送红军》,由擅长拍摄谍战剧的毛卫宁执导、湖北青年作家李修文编剧。这部六月份刚刚在央视播映的新剧虽然还没有引起巨大反响,但以长征途中十位普通红军战士为主线的叙事模式再次实现了红色故事与主流价值观的融合。电视剧作为一种影响广泛的大众文化,是负载当代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的重要媒介,一部或一系列热播剧往往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心理有着密切关系,而针对
期刊
作为人文学科的教师和文学批评的实践者,面对艺术作品,有责任有能力有理由有所领悟,并将存在于其中的内容、意义、价值向学生、读者或者一般大众进行传递和阐释。但事实上,这在我是无法做到的:一则缺乏专门的和相关的知识,二则缺乏接受、感受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其他人如批评家、鉴赏家而言,我想他们大多会感到自己没有这个义务或理由。今天的大众接受和理解艺术只能依赖大众媒介,媒介又是怎样来对待艺术和艺术家的呢?我注意
期刊
2014年7月11日上午,“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里的一则公告震惊了许多人:李冰冰、黄晓明、任泉三位明星联手在这一平台上发布Star VC计划,声称“我们准备了足够的诚意与资金,来寻找中国最具创新力的公司”。简单说,就是他(她)们将以投资人的身份进入企业,务实参与企业发展,为企业注入魅力人格。这一举动开启了互联网时代“明星做投资”的新玩法,也一举提高了“罗辑思维”的知名度:一个本可以上娱乐版、财经版
期刊
纵览新世纪以来的电视屏幕,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可谓蔚为大观,占领了电视剧市场的大半江山,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然而,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成就虽然有目共睹,却也面临着两个重要问题:如何在“去历史化”和“去政治化”的大众文化语境中重温革命的理想、继承革命的价值并将其作为批判现实社会的精神资源?如何进行叙事范型的创新,从而更具技巧性地讲述革命故事,用更好的形式承载革命的内容?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主创者
期刊
75年生人,以爱情小说《滴泪痣》被誉为“中国的村上春树”,迷恋日本小说中的爱情与死亡,读大学时的偶像是《上海滩》中周润发饰演的许文强;83年生人,以“王小波门下走狗”自居,以小说《愤青时代》讲述残酷青春;85年生人,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出版《少年查必良伤人事件》,被认为是继韩寒、郭敬明后少年作家的领军人物――李修文、胡坚、李海洋,人们恐怕难以相信,这就是今夏“纪念红军长征出发80周年的献礼
期刊
2010年中国美术学院成立跨媒体艺术学院之时,我将策展系整编成了一个“当代艺术和社会思想”研究所,因为我认为当代艺术是推动社会思想的一个重要方式。今天讲演的题目是“三个艺术世界――中国当代的历史性建构”,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什么是当代”,所有质疑和追问“什么是当代”的学术活动实际上都始自我们对目前来说最习以为常的当代艺术、当代文学的存疑和困惑。这种困惑涉及到我们的历史观、历史叙述,所以我的副标题是
期刊
也许因为我对刘醒龙和他的创作比较熟悉的缘故,所以拿到《蟠虺》不免有些吃惊。与他交往这么多年,几百万字的作品读过去,真没想到他一下子端出的新作是一部以青铜器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这让我想到创作与接受的一个问题,创作和接受可能是一个相互接纳、相互塑造同时又是相互博弈的关系,一个作家通过他的作品塑造了自己,也塑造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因此,对于任何一个有成就的,拥有众多读者的作家而言,是不是沿着自己开辟的道路走
期刊
女性的锋利和敏锐  何英在日常生活中,自有她柔情的一面,但一旦执笔为文,表现出的却是敏感、锋利。这种锋利是那种揭穿皇帝新衣的锋利,虽然让人难以接受,但却无法反对,因为她说的是事实。包括对一些年长的作家,她也当面批评不留情面。  认识何英,是在2005年的鲁迅文学院第五届高研班上,那届高研班是全国中青年文学理论、文学评论高级研讨班,很多都已经是全国著名评论家、高校博导,比如葛红兵、刘川鄂,还有山西来
期刊
再也没有比这一考古发现更让人激动的了:被历史尘封得模糊不清的曾国,由于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尊盘等青铜重器的出土而掀开了她神秘面纱;这些价值连城的文物突然面世,让人无法想象远在2000多年前就有如此娴熟精湛、巧夺天工的冶炼和铸造技术;楚地的青铜文化为何达到如此高超的地步?  当然,我们没有必要去考察这些具有绝佳考古学意义的话题;我们也不会关心这历来被认为是“国之重器”的青铜器,由于它体现了一种权势、权
期刊
湖北是《诗经》采集人尹吉甫的故乡,湖北也是诗人屈原的故乡。赓续两大文学血脉的湖北文学,理论上应当兼容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传统,呈现出别样的美学色彩来。遗憾的是,随着历史上南方楚文化被注重人伦日用,“子不曰怪力乱神”(《论语》)的中原文化同化,其“诡异之辞”,“谲怪之谈”(刘勰语),终被纳入“儒家正统”而中庸守常,乃至于“小儒规规焉”(黄宗羲语)起来。延至今日,作为当代的文学大省,虽然名家辈出,名作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