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影《梦之安魂曲》的摄影风格

来源 :文艺新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sco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罗诺夫斯基的《梦之安魂曲》的摄影叙事风格,乍看起来有些混乱与颠覆,充斥着大量的手持拍摄,与不够规矩的推拉摇移,实则,其内部存在着严谨的形式感。
  大背景下的纽约,经济凋零,人心涣散,生活悲观,看不到前途。垮掉的一代,由此应运而生。他们追求欲望,追求肉体的享受,变成一个个体验极致感官享受的“瘾君子”,而主角的母亲也因为孤独和自己的唯一追求而患上“药瘾”,为此,他们将精神需求彻底抛之脑后。电影整体基调昏暗的同时又强调高饱和度,给视觉带来一轮轮的轰炸。在拍摄上舍弃Steadicam,特立独行的不强调镜头的稳定和构图。一般来说稳定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是构成电影吸引人的基本条件,但是这部电影的导演阿罗诺夫斯基与摄影师抛弃固定脚架、采用手提摄影的拍摄方式展现现实生活的主观色彩,带有很强的情绪性。
  电影主线很简单,用几个典型的年轻人和一个年迈、唯一爱好就是看电视的老母亲,来述说了一场名为“颓废”的故事。哥特式的音乐背景,歇斯底里派的演员表情,单调而压抑的画面剪辑,当然,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中令人眼花缭乱的剪辑方法。电影刚开始,经过一段电视中的获奖情节后,直接使用了“对比蒙太奇”的剪辑方法,演绎了主角哈里和母亲萨拉的一段关于儿子推走母亲的心肝宝贝电视机的桥段。情节很简单,对白很简单,不简单的是通过蒙太奇方法,让观众直观体会到了儿子与母亲之间的内心关系。儿子经常拿走电视机,将之卖掉,然后换取微薄的金钱,满足自己的毒瘾。母亲呢,一次又一次的去赎回电视机,萨拉担心电视机被小偷偷走,儿子再也不能拿走电视机,而将之上了个锁。在表现这一桥段时,用几次简短的重复儿子开门,拿电视,关门的特写镜头组合在一起。儿子质问母亲为何要锁上电视,萨拉说这锁是为了防止小偷,不是为了防止你。简单的一句内心表白,将母亲对儿子无奈的爱,表达的淋漓尽致。恰到好处的蒙太奇,让我不禁深思:这种爱,究竟是如何造成的,是身处当时纽约时代的经济背景,还是人到老年后,再也无力管教儿子而走上了另一条畸形的“母子情”之路。我无法站在导演阿罗诺夫斯基的角度去看待当年,但是,我可以跟随着他的角度,让哥特式音乐一次又一次吞噬着自己的大脑,让故事情节一次又一次的撞击自己的思维,让各种眼花缭乱的肩扛抖动镜头,各种无规律的冷暖影调的镜头变化,以及种种高饱和度和低饱和度的凌乱剪辑,一遍又一遍的侵袭自己的道德底线。
  从开始的蒙太奇,到后来的跟拍,各种变焦,以及各种特效。这简直就是对观众的一次视觉轰击。狂轰滥炸的剪辑看似杂乱无章,但是却充满了挤压心脏的张力。
  哈里和马里恩的爱,生于毒品,也亡于毒品。他们不需要精神世界所带来的充实感,不去想未来的道路,在一次次的欲望中,重生自我。或许,在变故未生的时候他们从未想过要离开对方,他们自以为毒品不过是他们日常生活的调剂,比如油盐酱醋之类的,两人也一度通过贩卖毒品而给自己带来至高的金钱享受。然而,随着市场的紧张,药头躲藏和骗局,他们在手头药物缺失的情况下,终于发现,原来两人早已病入膏肓。他们的爱情,被毒品死死锁在耶稣身后的十字架上。在强烈影调的变换下,具有符号性和象征意味的道具特写和人物脸部特写,给观众带来的不仅仅是视网膜上的冲击,更多的是情绪的升华和灵魂的震撼。
  马里恩为了和哈里在一起,不惜离开家庭,和哈里一起做贩卖药物的交易,不惜抛去一切,直到药物紧缺,毒瘾泛滥,马里恩不得不和之前相亲的人做了一次肉体的交易,换取微薄的金钱用以买药物,也因为毒瘾泛滥,马里恩不得不和罪恶的代言人进行肉体交易乞讨白粉,从而彻底堕落在地狱之中。最后,她欣慰的拥抱着毒品,用婴儿的姿态安然入睡!这个婴儿的睡觉姿态,不由得让我想到了一种名叫“回归原始”的词语。
  我们不能轻视另外一个小人物主角“蒂龙”所带来的情节催化作用,蒂龙的存在,就好像故事的一条看不清脉络的线条,但不能忽略他和哈里之间的朋友情谊。没有蒂龙,就没有情节的张力催化,就没有毒品交易的地下勾当,就极大减弱了当时纽约,黑暗中年轻人颓废和混乱的情节直观化效果。抛去毒品,我不得不感动于蒂龙对哈里的友情。蒂龙或许自己也不知道,他一步步的带着哈里走入恶魔深渊,哈里也愿意蒂龙带着自己一起沉沦,因为他们已走上了一条没有后路的不归路。到最后,蒂龙被捕,在监狱之中,在那钢筋墙门之内,也依然疯狂嚎叫自己的朋友需要治疗。
  他们三人,在这条不归路上,至始至终也没有得到自我救赎,这对我而言,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或许在我内心深处,一直对电影结局怀有美好的结局。但是,这也说明一点,阿罗诺夫斯基通过电影,向观众陈述了一种现实:在那个混乱而黑暗的时代,人们自顾不暇,失去了前进的动力,通过感官上的享受一次又一次的催眠着自己,闭上眼睛就失去了对明天的期盼,而睁开眼就证明自己依然活着。他们在打开毒品这个“潘多拉魔盒”的时候,因为时代背景,也注定了他们此生必须要与魔鬼为伍,直至救赎或灭亡。
  母亲萨拉,一个令人潸然泪下的母亲,丈夫早逝,用一种畸形的爱深爱着自己的儿子。她不喜欢和朋友晒太阳,不习惯逛街,唯一的爱好就是看电视,看西摩,看获奖节目,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直到她收到了节目组的获奖通知,一条通往救赎与被救赎的路,悄然打开。为了以最美的姿态上电视,她从一开始的节食,到按耐不住食物的召唤,不得已下进行药物减肥,那些颜色不一样的颗粒药物,最终让她成为了癔症患者,药物带来的幻觉,让萨拉觉得这世界是如此的敌视着她,尤其是家里的电冰箱,在她的错觉中,家里电冰箱好似关着一只猛兽,随时随地侵略着她。萨拉是一位可敬的母亲。在幻想中,萨拉看到另一个自己和主持人上台,节目上的所有人都一起嘲笑着萨拉的屋子,然后,萨拉看到自己和疯癫的主持人消失在电视中,出现在自己的屋子里,那一刻,萨拉的世界瞬间被吞噬。
  萨拉说,她想上电视,想带着自己的儿子和丈夫走上去,用自己最美的姿态。哈里不在身边,留下萨拉一个人,作为母亲,她不期盼其他的,只希望哈里能多陪陪自己,这就是一个母亲简单而难以实现的愿望。而萨拉的世界,也终究被颜色不一的药物所吞噬,变成了一个头发斑白,表情呆滞的癔症患者……最后的结局,萨拉看到自己站在舞台上拥抱着儿子哈里说我爱你,蒂龙用婴儿的睡姿梦到了自己的母亲,马里恩在沙发上拥抱着自己,喝完手里的药物带着微笑睡着,断臂的哈里床上哭泣着说马里恩再也不会见自己了……这是一个如此黑色而过度充满张力,令人难以释怀的结尾。
  而在这跌宕起伏的情节之中,能让观众沉浸其中的,除了那令人心碎的哥特式音乐渲染之外,大量眼花缭乱的剪辑方法,也效果显著在哈里和蒂龙推着电视机走在路上这一桥段,摄影师用了“跟拍”手法,将两人想到卖掉电视机,便能够获得药物的喜悦表情,淋漓尽致的拍摄出来;通过鱼眼广角拍摄,将哈里和蒂龙邀请各类朋友来家里吸食毒品的桥段,拍的令人压抑而充满了阴郁的气氛,在这个桥段,导演特意通过快进镜头,将这个桥段的情节给饱和圆润,让观众感觉不到情节的单调和平淡;而在之后的哈里和马里恩床上聊天的桥段,再次通过对比蒙太奇,以及冷色调的渲染,将两人的肢体在双方身体上移动的画面一分为二,情节不疾不徐,却充满了一种美杜莎般的诱惑力和黑暗侵蚀的力度,同时,也避免了过于暴露的镜头可以说是一种奇思妙想般的推进。诸如此类繁杂多变,却充满了奇异想法的镜头,真实而犀利的释放了当时人们触目惊心的生存与痛苦,并让观众在经历痛苦的洗礼之后,有种迫切回归原始的愿望,这在电影界实属罕见,应该载入教科书之中,成为我们揣摩的例子。
  看完电影后,我回归现实,突然发现自己的心脏竟然不自觉地紧缩起来。如此单一的肩扛,特写,拍摄手法以及多种形式的后期剪辑方法,让情节推进的视觉效果显得错落跌宕。随着情节的推进,多种蒙太奇、跟拍、鱼眼广角拍摄、镜头交织……阿罗诺夫斯基导演,除叙事之外,还用镜头给观众呈现出各种杂乱畸形映像的构图,让观众以深深的罪恶感去看待人性的“恶之花”。
  (作者单位:峨眉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也许因为我对刘醒龙和他的创作比较熟悉的缘故,所以拿到《蟠虺》不免有些吃惊。与他交往这么多年,几百万字的作品读过去,真没想到他一下子端出的新作是一部以青铜器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这让我想到创作与接受的一个问题,创作和接受可能是一个相互接纳、相互塑造同时又是相互博弈的关系,一个作家通过他的作品塑造了自己,也塑造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因此,对于任何一个有成就的,拥有众多读者的作家而言,是不是沿着自己开辟的道路走
期刊
女性的锋利和敏锐  何英在日常生活中,自有她柔情的一面,但一旦执笔为文,表现出的却是敏感、锋利。这种锋利是那种揭穿皇帝新衣的锋利,虽然让人难以接受,但却无法反对,因为她说的是事实。包括对一些年长的作家,她也当面批评不留情面。  认识何英,是在2005年的鲁迅文学院第五届高研班上,那届高研班是全国中青年文学理论、文学评论高级研讨班,很多都已经是全国著名评论家、高校博导,比如葛红兵、刘川鄂,还有山西来
期刊
再也没有比这一考古发现更让人激动的了:被历史尘封得模糊不清的曾国,由于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尊盘等青铜重器的出土而掀开了她神秘面纱;这些价值连城的文物突然面世,让人无法想象远在2000多年前就有如此娴熟精湛、巧夺天工的冶炼和铸造技术;楚地的青铜文化为何达到如此高超的地步?  当然,我们没有必要去考察这些具有绝佳考古学意义的话题;我们也不会关心这历来被认为是“国之重器”的青铜器,由于它体现了一种权势、权
期刊
湖北是《诗经》采集人尹吉甫的故乡,湖北也是诗人屈原的故乡。赓续两大文学血脉的湖北文学,理论上应当兼容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传统,呈现出别样的美学色彩来。遗憾的是,随着历史上南方楚文化被注重人伦日用,“子不曰怪力乱神”(《论语》)的中原文化同化,其“诡异之辞”,“谲怪之谈”(刘勰语),终被纳入“儒家正统”而中庸守常,乃至于“小儒规规焉”(黄宗羲语)起来。延至今日,作为当代的文学大省,虽然名家辈出,名作纷
期刊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冷战”趋于白热化,波兰处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之中,许多具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对前途充满了忧虑。他们以巨大的热情参与社会公共领域,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试图激荡时代洪流。在当时的电影界,执导过《大理石人》、《铁人》等影片的著名导演瓦伊达是一个标志性人物,他和一大批电影家通过电影参与社会生活,以鲜明的政治批判性引人瞩目,政治性电影一度成为波兰影坛的主潮。在这样轰轰烈烈的时代背景之下
期刊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的这句话,常常被我用来安慰自己可以不用去追求知识的极限。当然,庄子的这篇“养生主”整篇的格调我是不怎么喜欢的。全世界再没有比中国人从小到老强调养生长生的了,源头大概就是从庄子那儿来的。但这句话中“而知也无涯”说得真好。人文领域的知识递增也许就是价值贬值的进程,古人的思想和精神比我们落后多少呢,听听庄子的这句话,那时的人就知道知识的宇宙是无限的,而
期刊
著名作家方方的长篇小说《水在时间之下》,以民国大汉口为背景,书写了汉剧明星水上灯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尽管小说并没有表现明显的性别立场,但通过提供一个独特的女性标本和对于她一生精神发展的回顾,体现了强烈的女性意识,用对女性生命体验的传达观照女性的成长,给予读者诸多启示。  女性与时间  女人与时间是一个言说不尽的话题。小说《水在时间之下》一开始便将女主人公水滴(水上灯)放置在时间这个巨大的命题之下:
期刊
80后作家的出场成为新世纪文坛重要的文学现象。2000年韩寒长篇小说《三重门》发表以来,80后作家以反叛的姿态崛起于传统文学创作趋于疲软的新世纪文坛。尤其是2014年2月,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刊登了北京女作家春树的肖像,并将韩寒、春树等几个青年作家列入中国80后的代表。从此,80后小说借助网络、传媒经过商业包装,以其文学市场份额的绝对优势,对正统文学构成巨大冲击。近年来,文坛和学界越来
期刊
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是具有创作演出经典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历史的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组织强力团队创作演出的又一部力作。作为歌剧最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创作,更是有许多令人欣喜的精彩之笔。归纳起来,这精彩之笔,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根据剧本的总体布局,倾情提炼、打造统领全剧的音乐主题  《八月桂花遍地开》讲述了在那场改天换地的风暴中,剧中人物逐步觉醒、成长、奋起斗争的历史故事,其题材本身,
期刊
2002年,阿毛的《当哥哥有了外遇》一诗引发中国诗坛的“阿毛现象”,并引起诗歌界有关“新诗有无传统”、“口语诗是不是诗”的激烈讨论。这场讨论从2003年5月持续至2004年底,被列为“2004年最重要的诗歌事件之一”。在此“现象”和“事件”中,《当哥哥有了外遇》被视为口语诗的代表作。事实上,阿毛以“无技巧之技巧”的语言迷惑了众多评论者,她对口语的操控驾熟度并不能成为权衡她语言魅力的唯一标杆。阿毛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