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4及IL—10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zhi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采集23例COPD患者(分为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及15例健康者的血清,采用竞争放射免疫法与酶联免疫法测定其中IL-4及IL-10水平。
  结果:COPD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患者IL-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急性发作期的IL-10水平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缓解期IL-10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IL-4及IL-10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而IL-10水平变化与病情有关。
  关键词: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老年人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10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282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252-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的病理基础是中小气道炎症反应,是由复杂的炎性细胞与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相互诱导、相互调节而发生发展的,其中白细胞介素-4(IL-4)与白细胞介素-10(IL-10)在炎症中扮演重要的抗炎或促炎角色,如IL-10可抑制炎性因子和嗜酸性粒细胞聚集,减低气道炎症反应,IL-4主要由Th2细胞分泌,在一定程度抑制Th1介导的免疫反应,但IL-10也可表现其多效性,可以刺激IL-12和IL-15分泌,有一定促炎效应。笔者对23例COPD 患者血清IL-4、IL-10水平进行检测,以探讨它们在COPD发生发展与转归中的关系及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老年COPD患者23例(COPD组),诊断符合1997年中华医学会COPD诊治规范[1],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60~92岁,平均73.7岁,病程为17.56±14.73年。正常对照组15例,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55~70岁,均为健康成年人。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样本采集。COPD组于急性发作期(治疗前)、治疗后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均清晨采肘静脉血6ml,分离血清,-70℃低温保存。
  1.3 检测指标与方法。
  1.3.1 IL-4检测。采用竞争放射免疫法检测IL-4水平,试剂盒为北京东亚公司,并严格按其操作流程进行检测。
  1.3.2 IL-10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L-10水平,试剂盒由晶美公司提供,并严格按其操作流程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数据以X±S表示,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采用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
  2 结果
  COPD组急性发作期血清IL-4、IL-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缓解期的IL-4水平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OPD组急性发作期IL-10水平高于缓解期(P<0.01),而缓解期IL-10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气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是COPD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这种过程。本组结果发现,COPD急性发作期血清IL-4和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这与国内外相关报道是一致的[1~6],进一步分析缓解期IL-4和IL-10水平变化,发现IL-4依然处于较高水平,而IL-10降低,基本趋于正常水平。鉴于此类变化,现分析如下:
  IL-4主要由CD8+T细胞分泌,除促进抗体生成之外,主要的生物学特性是增强嗜酸粒细胞局部组织的浸润,并有趋化肺泡巨噬细胞的作用,可加重炎症反应,有研究还证实Th2细胞能引起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6],但也能对抗Th1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提示IL-4作用的复杂性。本研究结果提示,老年COPD患者IL-4在急性发作后的缓解期依然维持高水平,提示Th2细胞活性持续时间很长,提示老年COPD的免疫网络与细胞因子调控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且本组患者的病程很长,平均达到十余年,期间气道炎症反复发作,长期持续地激活机体炎性细胞,估计此类患者已经建立了新的炎症因子的调控网络,出现IL-4持续升高的现象,提示老年COPD的炎性细胞之间调控更趋于紊乱,是细胞因子网络紊乱的表现之一,但其中具体联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人IL-10主要由Th2、B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细胞分泌,又称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因此IL-10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可抑制促炎介质的合成及其活性,与多种抗炎介质有协同效应。人体内IL-10生理浓度极低,一旦受到妊娠、紫外线照射、各种应激状态等因素作用,或在某些疾病(如感染性疾病、荨麻疹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状态下,IL-10的分泌可明显增加。本组结果显示,COPD急性发作期IL-10水平明显升高,经临床有效治疗后明显下降,缓解期趋于正常水平,提示IL-10参与了COPD的发病过程,并且与病程有关,提示血清IL-10可用于COPD疗效观察与监测。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下册)[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48
  [2] 陈晓颖.支气管炎与哮喘的细胞因子变化[J].中华医学全科杂志,2004,3(1):71-72
  [3] Hamzaoui A, Brahim MB, Zhioua A, et al.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uced sputum mononuclear cells from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asthma [J]. Mediators Inflamm,2000,9(3-4):147-153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系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4):199-203
  [5] 陈素娟,董晓军,孙晓丽,等.白细胞介素-4放射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2,9(1):41-43
  [6] 李雯,徐永健,魏华平.白介素-4和白介素-6 在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组织中的表达[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1,10(4):425-42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欣母沛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方法:选取自2009年2月至201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欣母沛250ug;对照组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催产素20u,同时静脉滴注催产素20u,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总出血量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B超检查对于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了2009年5月—2011年4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58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该58例患者均进行了B超检查来了解其眼轴长度、屈光度等。  结果:58例白内障通过进行B超检查均可见到晶体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增厚现象,厚度介于4.0mm—5.5mm之间,晶体厚度最大达到了5.7mm,通过超声可见患者的晶体内部显示有不同的点状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了2009年8月—201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8例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进行抗炎、降眼压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结果:经过治疗138例患者中病情得到显著改善的患者占42.75%(59例),病情有所改善的患者占34.06%(47例),32例患者的病情无明显变化。  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造瘘术治疗肾积水的临床效果,为提高肾积水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方法:对36例肾积水患者临床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造瘘术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得出结论。  结果:36例肾积水患者共实施42次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造瘘术(42个患病肾),且均穿刺置管成功,手术治疗成功率为100.
期刊
摘要:目的:主要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上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73例胆囊良性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治疗组给予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均为100%,但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57%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女性尿路感染中尿中附菌上皮细胞以及尿白细胞计数对其临床诊断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97例尿路感染的女性患者,对她们进行尿常规以及尿细茵培养计数的检查,并用显微镜进行尿沉渣相差的动态检查。比较和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尿中附菌上皮细胞以及尿白细胞计数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经动态监测分析显示,患者的尿中附菌上皮细胞同其临床症状表现情况之间呈现明显的相关性,两者之间的比较存在
期刊
摘要: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之间的临床关系进行探讨和研究。  方法:选择100例于2010年2月至2012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脏血管疾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时的脉压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脉压≥60mmHg(0.1333kPa=1mmHg),对照组患者脉压<60mmHg,就两组患者脉压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对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使用超声X线联合CT诊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自我院2010年-2013年收治的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共50例,在取得患者同意之后对其进行超声、X线与CT检查,在手术过程中对结果进行对照。  结果:所有患者中宫内节育器嵌顿在子宫肌层的共有20例,其中有8例患者的宫内节育器穿破浆膜层;其余30例患者在子宫外出现异位,有18例是在盆腔之内,8例在肠壁内嵌顿、3例在膀胱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收集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2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无创通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结束治疗后两组的外周血P
期刊
摘要:目的:对分娩镇痛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讨论,探讨其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产科接受治疗的产妇42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210例和实验组210例,对照组产妇进行正常的分娩,实验组产妇采用硬膜外镇痛连续注药法,药物可采用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并做比较分析。  结果:对照组产妇的总产程(11.90±1.80)h,剖宫产率5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