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的临床探析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之间的临床关系进行探讨和研究。
  方法:选择100例于2010年2月至2012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脏血管疾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时的脉压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脉压≥60mmHg(0.1333kPa=1mmHg),对照组患者脉压<60mmHg,就两组患者脉压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的临床关系进行探讨和分析。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脑梗死和脑出血发生率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力衰竭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之间的具有非常密切的临床关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做好脉压的控制工作能够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患者 脉压水平 心脑血管事件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240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218-02
  高血压在临床上属于非常普遍的慢性疾病,能够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必须加强对该病的控制和预防,否则一旦病情加重,会加大患者罹患高血压合并心脏血管疾病的几率,严重影响和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100例于2010年2月至2012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脏血管疾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时的脉压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脉压≥60mmHg(0.1333kPa=1mmHg),对照组患者脉压<60mmHg,医护人员对全部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诊断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罹患高血压合并新脑血管疾病,就两组患者脉压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的临床关系进行探讨和分析[1]。对照组中,女性患者占21例,男性患者占29例,年龄范围居于62至75周岁,年龄平均值为(67.9±5.1)岁;观察组中,女性患者占19例,男性患者占31例,年龄范围居于61至82周岁,年龄平均值为(69.3±2.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统计和整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脏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情况,分别就患者的脉压和心脑血管疾病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和比较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之间的临床关系。
  1.3 观察指标。就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患者的脉压水平变化与心脑血管事件之间的临床关系进行观察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时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3.0,进行检验时采用X2,如果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果P>0.05,则说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脑梗死和脑出血发生率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非常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心力衰竭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非常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脉压与心脑血管发生率的关系见表1。
  3 讨论
  脉压增大加大老年高血压患者罹患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几率,研究结果表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几率与脉压呈正相关关系,脉压增加,高血压患者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也相应上升。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脉压的心脑血管疾病预测功能要远超舒张压和收缩压。由于老年人动脉中层富含大量胶原纤维,而弹力纤维数量却不断下降,中层内膜发生粥样硬化并且存在钙盐沉积现象,主动脉的顺应性不断减少,其僵硬度却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脉搏波以更快的速度进行传播,反射点近移,反射波迅速抵达主动脉根部位置,由于反射波与前向波发生叠加导致主动脉和左心室的舒张压下降而收缩压得到升高,从而使患者的脉压升高[2]
  脑血管疾病和心脏血管疾病统称为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与饮食以及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研究表明,人体内部饱和脂肪与盐的摄入量越高,人体罹患新脑血管疾病的几率也越高,并且低海拔地区人群的患病率要低于高海拔地区人群,低纬度地区人群的患病率要低于高纬度地区人群。并发症多、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发病率高属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五大特点。
  心脑血管疾病能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退化明显、全身储备能力不足、抵抗力下降等罹患此病的几率相应加大,对于老年患者而言,该病具有更高的致死率和危害性,必须引起广泛的重视。若患者有长期高血压病史,患者脑动脉血管会出现管腔变细和管壁变硬或者增厚的情况,一旦患者血压突然上升,患者脑血管将出现破裂现象,严重时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动脉硬化进程能够在高血压的作用下得到进一步的加快,伤口处聚集大量血小板,动脉内皮细胞遭到破坏,导致患者发生脑血压栓,并罹患心脑血管疾病[3]
  本次研究中,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脉压≥60mmHg,对照组患者脉压<60mmHg,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脑梗死和脑出血发生率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力衰竭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之间的具有非常密切的临床关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做好脉压的控制工作能够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戴志云,秦爱梅.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后24小时动态血压与心脑血管发生率的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16(20):144-145
  [2] 杨军英.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心脑血管事件的临场探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29(23):118-119
  [3] 曹中朝,张芸.老年高血压病人脉压与心脑血管事件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7(30):174-17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利用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的乙肝肝硬化的疗效。  方法:选取从2012年1月份-2013年3月份的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失代偿期的乙肝肝硬化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然后把他们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药物进行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来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别。  结果:在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患者的治疗
期刊
摘要:通过回顾性分析近年来的文献资料,将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处理概况做一分析总结,为临床急救提供参考。  关键词:有机磷 农药 中毒 急救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244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222-01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诊科的常见病,而且病情凶险、变化快,易致呼吸肌麻痹,进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方法: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颈部血管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9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  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颈动脉斑块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斑块组(P<0.01)。  结论:血清hs-CRP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肝胆胰术后出血采用介入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共选取20例肝胆胰术后出血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普外科收治,均采用介入方案治疗,回顾临床资料。  结果:造影结果显示,造影剂外溢滞留12例,其中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和胃十二指肠分支各6例;单纯假动脉瘤形成6例,其中胃十二指肠动脉分支2例,胆囊动脉及肝右动脉4例,未见明显出血部位2例。患者均成功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对欣母沛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方法:选取自2009年2月至201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欣母沛250ug;对照组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催产素20u,同时静脉滴注催产素20u,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总出血量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B超检查对于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了2009年5月—2011年4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58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该58例患者均进行了B超检查来了解其眼轴长度、屈光度等。  结果:58例白内障通过进行B超检查均可见到晶体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增厚现象,厚度介于4.0mm—5.5mm之间,晶体厚度最大达到了5.7mm,通过超声可见患者的晶体内部显示有不同的点状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了2009年8月—201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8例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进行抗炎、降眼压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结果:经过治疗138例患者中病情得到显著改善的患者占42.75%(59例),病情有所改善的患者占34.06%(47例),32例患者的病情无明显变化。  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造瘘术治疗肾积水的临床效果,为提高肾积水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方法:对36例肾积水患者临床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造瘘术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得出结论。  结果:36例肾积水患者共实施42次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造瘘术(42个患病肾),且均穿刺置管成功,手术治疗成功率为100.
期刊
摘要:目的:主要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上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73例胆囊良性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治疗组给予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均为100%,但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57%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女性尿路感染中尿中附菌上皮细胞以及尿白细胞计数对其临床诊断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97例尿路感染的女性患者,对她们进行尿常规以及尿细茵培养计数的检查,并用显微镜进行尿沉渣相差的动态检查。比较和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尿中附菌上皮细胞以及尿白细胞计数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经动态监测分析显示,患者的尿中附菌上皮细胞同其临床症状表现情况之间呈现明显的相关性,两者之间的比较存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