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q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如何使课堂教学更符合时代精神,更符号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目前历史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突破点有两个:一是设计教学的指导思想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首要;二是实施教学的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一、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以素质教育观念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必须要和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必须落实到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上。历史课在这方面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首先确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要比多掌握一些具体的历史知识更为重要。道理很简单:一个人只要没有阅读障碍,如果他有学习历史的心理需求,一生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学;而青少年时期正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教研者,施教必须把握良机。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首先确定的不是知识目标,而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例如中国历史《战国七雄》一课应以商鞅变法为重点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树立“实现抱负应不怕挫折和牺牲”的观念,引导学生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的价值。
  2.重视能力特别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历史课堂教学很重视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论来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就是历史思维能力。那么,历史思维能力不同于其它学科能力的特点究竟是什么?最突出的有三点:第一是严谨性。历史思维是以历史事实为思维材料,强调以史实为依据,“论从史出”,重视对历史材料的运用;第二是时空性。历史主要是由活动时间、地点(空间)和人物三要素构成。认识和理解历史,要特别重视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要考虑到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即时间、地点(空间)和人的活动的关系。如在《战国七雄》一课的教学中,特别注意交代清楚特定的时代——两千多年前战乱不断的战过时期;特定的国度——秦国;特定的人物——立志图强、求贤若渴的秦孝公与锐意改革、果敢有为的商鞅。以此为前提,可以在历史思维的层次上实现一种跨越时空的古今沟通,使学生“想”前人之所想、“为”前人之所为;第三是联系性。如纵向的线性联系:背景——过程——结果——影响;平面的横向联系: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立体化的结构联系:天时——地利——人和、自然——社会——人物活动等。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一般用结构图直观地揭示这种联系,以训练学生综合分析和理解历史的能力。
  3.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减轻教与学的负担
  九年义务教育历史课本每一课的教学量都比较大,教师常受此制约,在课上不停地讲,提问都不敢问“笨”学生——怕耽误时间讲不完。但是,教师不能成为课本的奴隶,历史课绝不能因为内容的负担而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扭转一个认识,即教学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为了解释课本。知识的增长每五年要翻一番,因此有“知识爆炸”的说法。现代教育的任务主要不在于向学生传授多少知识,它的本质是引导学生的精神发展,知识主要起着载体的作用。历史知识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史学研究的进步也不断地更新,因此课本的知识不一定要求面面俱到,教师可依据教学目的进行取舍,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
  
  二、教学过程——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主要特征
  
  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怎样让学生发展、让学生向什么方向发展才是最重要的。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填鸭似“的将学生喂“胖”了也是一种发展,但那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可能是人才。素质教育提倡让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这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从现在的历史教学的现状看,当务之急是克服教学中以教师讲述为主和让学生当配角的弊端。
  1.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职责现在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焦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担任这样的角色,发挥这样的作用。历史教学的主要问题是课堂授课的方式陈旧、教学场所封闭、教学时间有限、师生空间位置相对固化。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想办法打破这些制约。如在封闭的场所制造一点活跃的气氛;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友好而平等的,语言是生动且富有激励性的;教学时间有限,也要保证学生活动的时间,课堂上可有学生个别发言、同桌讨论、集体答问等方式,这样学生的参与度高;师生的位置也可发生变化,学生前后左右交谈,教师也可走下讲台加入讨论的行列。
  2.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就是使学生有参与的热情和胆量。从历史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参与积极性高,主要原因有:①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使课堂形成了师生合作的学习气氛;②教师语言的激励和启发;③所提出的问题难度适度,使学生既愿意答又能答的上来;④给学生的思考提供了史实依据,印发了相应的资料;⑤采用多种让学生参与的形式,有个别答问、同桌协商、前后左右交谈、角色扮演等。
  3.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心智得到发展
  调动学生参与的目的是什么?绝不是为了配合教师上课,也不是为了给人看历史课堂的热闹,而是为了让学生的心智得到发展。以此为出发点,就必须提高学生参与的质量。从历史教学来看,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教学中能否提出有价值的命题,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激发思维的创造性,就是培养创新能力。学生要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就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历史学科所学的内容都是过去的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事实上,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的创新史。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向导,创新是科技进步的灵魂。历史学科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解决”历史问题,再次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这样就把死的历史知识变成了活的历史,把对历史的了解变成了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如教师与学生一起“解决”了秦国怎样由贫弱走向富强的问题,继续讨论了“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为什么商君死而秦法未改”等问题。这种教学设计的意义从长远看,它对学生将来适应社会和在社会中发展,将会有很大的启迪,或者可以说,这样做更接近现代教育的本质。
  教育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它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历史教学只有改革才能适应这种要求并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416200湖南省凤凰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英语时态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理解掌握。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建立了一个时间数轴,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时态的应用。  时间数轴的概念:原点表示现在,箭头方向(原点右边)表示将来,箭头反方向(原点左边)表示过去。如图所示:    1.一般现在时:表示现阶段经常性的动作或状态。例如:  I often go to school at 7:00 in the morning.  She sometim
期刊
在数学家的眼中,数学很好玩,很美,可在我们孩子的眼中,数学却很枯燥,很没趣味。“Z+Z”智能教育平台通过《初中代数》、《平面几何》、《三角函数》、《立体几何》等内容为学生创造了发展和展示的机会。  第一节数学课中,我向学生介绍了“Z+Z”(知识+智慧),这是我们制作的一套数学课件,学生可以在这套课件里找到他们学过的任何内容。这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学习数学的平台。比如一个数与其倒数的大小比较问题是很多学
期刊
自实施新课程以来,广大教师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努力,并有了不少新的发现、新的创造。要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关键在教师,核心在课堂教学。因为新课程改革是以变革教师为依据,以变革课堂为重点,以学生发展为指向,离开了教师的支持新课改将寸步难行。教师转变了理念,掌握了教材,还要在课堂上践行,因为教材是课程的裁体,也是课程的表现方式。教师要借助于新课堂的构建,将课程理念转变为现实的教师行为,进而成为教师的教学品
期刊
新教材的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能把握教材,尽力发挥教材的最大功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完成新课改的目标。现就人教版八年级基训第29页的习题谈谈自已的想法。  问题1:如图,△ABC和△DCE是等边三角形,∠ACB=∠DCE=60°,且B、C、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求证:BD=AE  分析:这是一道证明线段相等的问题,已知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和三个角各自相等,所
期刊
数学的解题方法是随着对数学对象研究的深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钻研习题、精通解题方法,可以促进教师进一步熟练地掌握中学数学教材、练好解题基本功、提高解题技能、积累教学资料、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教师注重向学生介绍一些解题的方法和技巧,那无疑会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介绍的解题方法,都是初中数学中最常用的,有些方法也是中学《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  一、
期刊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改变了教师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更多的空间,给他们以体验和展示的机会,让数学课堂更加亲切,气氛更加宽松与和谐。  一、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应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的课程理念,并以此来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教师作为组织者, 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活
期刊
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门主要课程,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基础,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数学才能进一步学习代数、几何基础知识以及概率统计和微积分的初步知识,并形成基本技能;才能进一步培养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学生必须学好数学。而要学好数学,听懂数学课是前提,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解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根本
期刊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的推广和应用,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变得异常活跃。如何在这样的课堂中真正地做到实效,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德国一位学者就情境做过一个
期刊
项羽是秦汉之际叱姹风云的英雄人物,书上说他身长八尺二寸,“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他也以“力拔山兮气盖世”自诩。项羽以拔山之力,盖世之气摧毁了暴秦,于是宰割天下,分封王侯,自号“西楚霸王”。这样一个八面威风的盖世英雄何以最后落得四面楚歌、自刎乌江的悲剧结局?追究起来主要是他的性格原因。按照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态度以及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在某种环境下将会做什么
期刊
单项选择题是历史试题中一种较稳定的题型,历年高考在文综历史分值中占到约50%的比重。单选题答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历史成绩的高与低。因此,掌握单项选择题的解法十分必要。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首先,要牢固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熟记知识要点,这是一切方法和技巧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其次,要了解单选题这一题型的特点。单选题方式灵活,有多种类型,分为陈述式、否定式、疑问式、材料式、比较式、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