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的“非洲妈妈”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e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乞力马扎罗山脚下的小镇莫西,有一位来自中国的女孩,但她却被那里的孩子们叫做“非洲妈妈”,她就是郭丽娜,是坦桑尼亚一家慈善幼儿园的创办人。
  郭丽娜今年28岁,是辽宁大连人,原来她在澳大利亚生活,并且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她为了趁年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4年前来到塔桑尼亚,在当地一家私人出资的免费日托幼儿园当志愿者。志愿生活结束以后,她回到中国,但因为她总是惦记着孩子们,后来又重返塔桑尼亚。
  然而,让郭丽娜意想不到的是,原来工作的幼儿园,因为种种原因关闭了。当时她有两个选择,一是回国,一是留下来看看能做些什么。她琢磨了半天,能做的最多就是再开一个幼儿园,可是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因为原来的地方已经不能用了,重新开办一个幼儿园,不仅需要到当地办理极其烦琐的手续,而且还要重新选址。
  郭丽娜花了好几周时间,才找到一所废弃的院落,并且自己动手一点点修葺,终于这个原来漏雨的房子,被重新装修成了幼儿园,孩子们也陆续返回。郭丽娜从国内的朋友那里筹集了一些资金,加上自己的一点积蓄,用来经营这个幼儿园。她还开始做接待旅游团的工作,来赚钱补贴幼儿园的运营。
  因为这里有很多孩子都有皮肤病,今年新来的这些孩子,好多人身上都有疤痕。郭丽娜第二次来这里时,特意带了些治疗皮肤病的药膏,给孩子们涂上后,过不了几天就痊愈了。目前,幼儿园一共25个孩子。有的孩子的家庭根本就没有办法保证一日三餐,而即便是能吃饭,每顿也只吃像玉米或者豆子一类的食物。所以,郭丽娜每天都会给孩子们准备免费的早餐和午餐,并且还教会他们认字和读书,直到他们到了一定的年龄,可以去上政府的公立小学。
  有一个孩子叫维缇,他们家着火了,烧的什么都没有了,没有衣服穿,也没有饭吃。维缇的哥哥7岁,看起来像5岁的孩子一样小,肚子很大,一看就是营养不良造成的。这对小兄妹与姥姥相依为命,家里没有任何收入来源,住的房子是别人施舍的。为了让孩子吃饱饭,他们的姥姥找到了郭丽娜,希望她能够伸出援手。但哥哥7岁,幼儿园也肯定收不了了,所以,郭丽娜就给哥哥付了学费,给他做了校服,把他送到了小学,把维缇接到了幼儿园。
  郭丽娜教孩子们英文,但也没少教他们中文。在莫西小镇上没有网络,为了能让孩子们多了解外面的世界,郭丽娜每天都会坐半小时的车去镇外有网络的地方下载与中国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孩子们会围在她的身边看她用IPAD展示中国的剪纸、京剧、书法、武术等,在这过程中,孩子们逐渐了解了中国,每次都看得津津有味。
  前段时间,正值中國的农历新年,郭丽娜没有回家与家人团聚,而是跟孩子们一起在坦桑尼亚过年。尽管坦桑尼亚的饺子料比较难找,但她还是想尽办法给孩子们包了水饺,并且还做了一道家常菜——西红柿炖牛肉,让这里的孩子们过了一个愉快的中国年。
  目前,郭丽娜经营的这家幼儿园,是坦桑尼亚第一家中国人创办的慈善幼儿园,主要为周边地区及贫困家庭的儿童提供免费的教育和吃穿。正因为她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爱,郭丽娜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作“非洲妈妈”。虽然在近40摄氏度的高温里,没有空调、电扇,还经常断电、停水,但郭丽娜一点也没有后悔来到坦桑尼亚。她说:“我觉得每段经历都有价值,每次想起我给非洲的孩子们带去新的理念,让他们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让他们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我都觉得很值得也很美好。”
  尽管远离家人,生活艰辛,可是郭丽娜觉得孩子们的笑脸,就是对她最大的回报,她也希望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之下,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了解非洲,并且加入他们的队伍,逐步改变孩子们的生活,至少可以让这个世界更美好一点。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管子》有言:“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百姓不勤,遂有饥寒。管仲又说:“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耕织不仅是衣食之源,也是礼仪文明的基础。由此可知,勤以修身,劳可安邦。  回首历史,但凡伟人都有一双勤劳的双手。黄帝建造屋宇,缝制衣冠,制造舟车,创制乐律;虞舜种田捕鱼,烧制陶器,天下大和,百姓无事;苏秦熟读
我跟军人有渊源。我的爷爷是国民党军人,黄埔军校第七期毕业,参加过抗日,也参加过“剿共”,在淮海战役打了败仗,被俘虏了。打败他的是解放军二野还是三野,我忘了,但其中有个军人后来成为我的岳父。所以当年我爷爷败给我岳父。  我是老知青,出国又是洋插队,整整18年。我的学历实际是小学毕业。“文革”发生后我勉强上过2年初中,数学、语文课都没有上过,就是参加批斗老师,参加游行,参加劳动,混了2年就和几十万知青
一个人到中年的朋友辞掉银行的工作想创业时,家里简直如遭地震一样恐慌,父母批评他不考虑后果,妻子指责他做事太冲动。他不得不立下保证,不让一家人的生活水准下降。但亲人们依然不肯罢休:“我们反对你这样做,不只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你,你一个坐办公室多年的职场人,离开了朝九晚五的单位还能干什么呢?”然而,让家里人想不到的是,朋友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在全国各地设了分公司。一家人的生活水准不但没下降,反而一
20世纪80年代,中国还没有加入世界版权公约,市面上出现的马尔克斯作品全部是盗版。这一现象让马尔克斯非常生气,他说:“未来150年内,我不会将版权交给中国出版社。”因为这个原因,中国出版界一直在做各种努力,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拿到马尔克斯作品的版权。  有什么办法能够拿到马尔克斯作品的版权呢?很快,新經典文化公司的文学博士猿渡静子想到一个办法。这天,静子给马尔克斯的助理卡门女士写了一封信。在信中,静子
我常常感动于这样一幅图景:田埂上,外婆俯身于一大片绿色的麦苗前,双目微垂,神情似陶醉,也似敬畏……  外婆只读过一年书,却牢记一句古语:“民以食为天。”她没有读过专业农书,却对稻麦生长期了如指掌:间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扬花期……老人对粮食的敬畏珍惜是刻在骨子里的。  外婆煮粥,除了腊八粥,其余一律是白粥,土灶瓦锅,井水新米,新炭松枝,真正的农家风味。她看不上那些菜粥、肉粥。“放那些东西,糟践了米
年轻时,李敖因为发表了一系列抨击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文章,被捕入狱。在坐牢期间,李敖一度陷于苦闷当中,不过,他随身带了《资治通鉴》《聊斋志异》《史记》等书籍,这些书籍给了他精神上的慰藉。李敖酷爱读书,每天手不释卷,狱友戏称他为“书呆子”。其实李敖一点都不呆,相反思维敏捷、談吐高雅。白天读书,李敖尽享读书之愉悦。到了夜晚,监狱屋顶上的灯光昏暗,所以李敖读起书来很费力。李敖想:“在这种灯光下怎么读书呢?要
先用毛巾捂住面部,然后一屁股坐在老人胸口,手里摇着扇子,直至老人没了生命体征……这残忍的一幕发生在江苏溧阳。受害人是一名83岁的老太太,嫌疑人则是她的保姆。保姆做这些时并不知道,房间里有一个摄像头,她的一举一动都被拍了下来。2020年5月11日上午,记者了解到,受害人一家和嫌疑人是老乡,事发前双方相处融洽,未发生过矛盾冲突。更令人吃惊的是,保姆行凶后还非常镇定地教死者家人处理后事,“要不是家里有监
我与北京老市民阶层的最初交往始于第一次恋爱。也直到我爱上了一位北京姑娘,才仿佛融入了这座城市的生活。一开始我也没关心她的家世,只觉得她穿衣服不华丽但干净,说话的语调很顺溜,儿化音重,喜欢使用一些生动的本地俗语(譬如半开玩笑地说我“蔫好”,即暗坏之意,半贬半褒),跟我日常听到的普通话存在明显差异,简直是银铃般的嗓音。我很快就在这种音乐中醉倒了。我很快就鼓足勇气追她了。  记得第一次在楼梯拐角处强吻她
央视新一代主持人康辉、撒贝宁、朱广权、尼格买提凭借过硬的主持能力,被网友称为“央视boys”。在多个节目和活动中,他们配合默契,互怼互逗,在给人带来欢乐的同时,也让人看到他们的友情。  央视2019主持人大赛中,撒贝宁自我介绍说:“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撒(sà)贝宁。”结果有一次康辉忍不住正音道:“撒在姓氏中应该念sǎ,而不是sà。别撒撒(sàsǎ)分不清楚啊。”后来,撒贝宁出场不仅改了读法,还吐槽
2019年6月7日,高考首日,苦讀多年的学子终于盼到这一天。然而对17岁的河北高三女孩赵思琦来说,这已经是她离开校园的第85天,为了让罹患急性白血病的母亲能尽快手术,赵思琦选择了放弃高考,捐骨髓救母。她说:“高考可以重来,但妈妈的生命只有一次!”  6月7日,早上7点半,在石家庄市二中考点,参加今年高考的考生步入考场。几乎同一时间,在石家庄平安医院的病房里,赵思琦正用鼻饲管给母亲喂食奶粉,接着她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