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二级水电站拦河闸坝闸墩锚固块预应力锚索张拉变形观测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zd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锦屏二级水电站拦河闸坝闸墩采用单束500t锚索预应力结构形式,由于工期紧张,锚索张拉与弧形工作闸门安装同时进行施工,为了给闸门安装调整提供变形依据,锚索张拉过程中对闸墩锚固块进行了变形观测,观测方法和数据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锦屏二级水电站;预应力闸墩;锚索张拉;变形观测
  中图分类号:[TM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锦屏二级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盐源、冕宁三县交界处的雅砻江干流锦屏大河弯上,是雅砻江干流上的重要梯级电站。锦屏二级水电站利用雅砻江下游河段150km长大河弯的天然落差,截弯取直,获得额定水头288m。电站总装机容量4800MW,单机容量600MW。工程枢纽主要由首部拦河闸坝、引水系统、尾部地下厂房三大部分组成。
  首部拦河闸坝位于雅砻江锦屏大河弯西端的猫猫滩,拦河闸坝主要由泄洪闸和两岸重力式挡水坝段组成,全长165m。其中,泄洪闸段长100m,闸室上游设长30m的铺盖,闸下设60m长的护坦,护坦末端设100m长的块石海漫进行消能防冲。泄洪闸共5孔,每孔净宽13.0m,单边闸墩宽3.5m,闸高34m。
  泄洪闸闸墩采用预应力结构形式,共设主锚索150根,次锚索120根。其中主锚索设计锁定吨位5000KN、超张拉吨位5300KN、永存吨位4200KN,次锚索设计锁定吨位1500KN、超张拉吨位1600KN、永存吨位1200KN。闸墩混凝土标号为C30,闸墩锚固块混凝土标号为C40。.
  2 变形观测方案
  在闸室下游110m处布置一个混凝土观测墩和在闸室上游150m处布置三个混凝土观测墩,满足锚固块整体在可观测范围内,在锚固块上布置观测点,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
  2.1 设备及人员配置
  主要配置以下性能稳定、质量可靠耐用、精度符合要求的测量仪器设备,设备配置见表1:
  表1
  
  2.2 观测点的布置
  观测点布置原则:可观测性、实用性
  可观测性:闸坝在进行变形观测时,闸室正进行闸门安装及其它部位的混凝土浇筑等施工,观测点的布置必须不受其它施工的影响。
  实用性:观测点的布置具有锚固块变形的代表性,且观测的数据能为闸门安装后的调整提供有效的变形数据作为依据。
  闸墩锚索布置如下(图1~图2):
  
  图1 闸墩锚索布置图
  
  图2 闸墩主锚索在锚固块的布置(A-A剖面图)
  每个闸墩锚固块布置5个观测点,具体布置见图3。
  
  图3 锚固块观测点布置图
  说明:图中颜色表示采用有限元法计算的理论变形,不同颜色锚固块在闸墩预应力锚索张拉完成后不同部位的变形程度;“X-数字” 表示变形观测点的编号,其中“X”表示闸墩号,“数字”表示该闸墩锚块的观测点号。
  2.3测点形式与施工
  在观测点部位混凝土中用冲击电锤钻Φ25mm、深15cm的孔,在孔中埋入外径20mm、内径14mm(与棱镜杆直径一致)、长15cm的的棱镜杆不锈钢套筒,套筒与钻孔之间的间隙用水泥浓浆填筑密实。在填筑水泥浆强度达到7.5Mp后,把AL-402 SIN型观测棱镜插入不锈钢套筒中共观测使用。在棱镜附近挂上小彩旗和警示牌,防止施工人员损坏。
  2.4 观测方法及顺序
  观测采用方向法观测9个测回,边长测量用正倒镜各2个测回,在观测工作开始前先从温度计上读取温度(温度精确读至0.5度),再从气压计上读取气压(气压精确读至1hpa)。将读取的温度、气压输入至仪器内,然后开始观测。每次测量从左至右依次由1#闸墩至10#闸墩的顺序观测。
  2.5 观测时间
  锚索张拉前完成各测点的原始数据测量;为减少气温等环境因素对测量数据的影响,锚索张拉开始后,测量时段尽量安排在每天早上7:30~11:00、下午17:00~19:00進行观测。
  2.6 观测数据的处理
  由于每次变形观测测量数据繁多,为了减少数据处理工作量,测量数据采用《徕卡TCA机载自动监测软件》(V1.0CN)进行处理。经过处理后的变形数据反映了锚固块测点在三个方向的变形量,即闸室上、下游方向(X)、闸室内侧、外侧向(Y)和垂直竖直方向(H)的变形量,分别为△X、△Y和△H。
  3 变形观测数据成果及分析
  锚索张拉完成锚固块的变形数据统计如下(见表2)。
  表2
  
  从表2统计数据分析知:
  (1)预应力锚索张拉完成后,闸墩锚固块整体向闸室上游、闸室内侧及竖直向下存在位移变形;
  (2)闸墩锚固块不同位置点在预应力锚索张拉完成后的变形(位移)与理论变形趋势(图3)基本一致;
  (3)闸墩锚固块变形量较小,锚索张拉对工作弧形闸门安装产生的影响很小。
  4 结语
  锦屏二级水电站拦河闸坝闸墩锚固块预应力锚索张拉变形观测是成功的,为工作弧形闸门安装调整提供了依据,达到了变形观测的目的,为同类工程提供并积累了一定经验。
  
  作者简介:
  刘明(1976.10-),男,重庆忠县人,施工局总工,工程师,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之相对应的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 自控系统中的应用已经变得越来越广泛了。电气自动化改变了过去以人为主的模式,这项技术不仅实现了楼宇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同时还能够提升楼宇的控制水平,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所得,对于电气自动化在楼
典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综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如山水画、建筑、植物学、园艺学等,它是一个文化综合体。园林艺术因不同的美学思想和传统文化而呈现不同的主题思想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的对象,是施工项目寿命周期各阶段的工作。广义的施工项目是指从投标、签约开始到工程施工完成后的服务为止的整个过程。本文主要针对广义工程项目过程管理进行论述,探讨其管理方法。  關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投标;验收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建筑企业的竞争可谓达到了白热化,“多揽活、干好活”是每个企业的共鸣。加强施工
摘要:根据现场工程实际需要,对水利隧洞工程中的大跨度洞室钢支撑进行了优化设计,在钢结构设计中,使用了相比实腹式钢支撑更能提高承载能力和减少耗材的格构式轴心受压柱(简称格构柱),从而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大跨度洞室施工稳定安全。  关键词:大跨度洞室钢结构设计钢支撑格构柱  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及设计原始条件  锦屏二级水电站4条引水隧洞末端各设有一座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都进行了技术革新,促进了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管道的防腐保温上,防腐保温的材料和技术都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变。素有第五能源之称的保温行业,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油气管道、热力管道等都离不开防腐保温技术的有力支持,可以说提高防腐保温技术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向节能、低消耗及高效益的方向发展,本文就管道防腐保温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简单地分析及讨论。  关键词:管道;防
摘要:通过对检测结果质量影响因素环境条件、人员、检测方法、检测设备、检测抽样等控制介绍对检测结果质量的保证。  关键词:检测质量影响因素、环境条件、人员、设备、方法的控制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概述  随着试验室的检测职能由中心试验室(检测中心、检测公司)转移到各项目试验室,中心试验室所属的项目试验室也越来越多,一年检测报告多达几万份,如何保证这些项目
摘要:利用SEM、EDS和XRD对管材和管材腐蚀产物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L245 NS正火抗硫态钢管试样非金属夹杂物和金相组织正常;SEM分析显示管道圆形蚀坑内部呈明显的蜂窝状,蚀坑底部腐蚀产物有明显的结晶堆积; EDS分析表明腐蚀产物主要元素为Fe、O、S、Si、Cl等,Si的存在表明腐蚀产物中仍有部分未腐蚀的铁,大量Cl离子参与了腐蚀过程并残余在腐蚀产物中;XRD分析表明腐蚀产物由Fe1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也随之不断增多。由于水利工程中的一些水工建筑物全部是混凝土结构,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为此,需要对这些水工建筑物进行相应的检测。而在检测的过程中,为了使之不受到损坏,必须采用无损检测技术。超声回弹综合法以其自身诸多优点,非常适合应用于水利工程无损检测当中。基于此点,本文就水利工程中超声回弹结合取芯综合
摘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广泛利用电力信息数据采集方面上的一个系统,它主要是依靠计算机技术,对电网的实时监测并有效控制,在对完善优化整个电力供应网络中有着很大的作用。合理利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能有效地解决电网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在整体上提高电力服务的效率,是现代化电力服务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先进技术。本文就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进行探讨,实现电力服务进一步优化的目的。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调度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如何降低工程造价,已经成为工程造价部门以及投资者关注的问题。因此,要在项目决策、设计阶段、投标报价、签订施工合同、工程施工、竣工结算全过程做好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