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一点思考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jor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名小公民,既享受权利也应尽义务。他们是未来的继承者,应关注着自己身边的、生活中的一些公共问题,大胆地思考,积极探索。因此,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发动学生去观察生活,开始了候选课题的搜索。依照我的指导,学生兴趣盎然,充分利用课余实践进行调查,用孩子独特的视角去挖掘问题,找到一个又一个的课题。有“景区收费过高,物品价格太高”“公共汽车占座的问题”“公共厕所收费的问题”“水污染的问题”“噪音问题”“随地大小便问题”“公共场所指示路标不够的问题”“校门外小摊小贩的问题”“汽车乱停侵占盲道问题”……在确立的候选课题中,我充分尊重了学生们的意见,通过课堂分析,民主选择一个他们自己认为最合适、最有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最后“公共汽车占座的问题”得15票,“公共厕所收费的问题”得12票,“校门外小摊小贩的问题”得11票,其余得票都是一两票。面对这一结果,我认真思考总结,在进行“公民实践教育”活动中,应以学生的年龄出发,切合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课题应该遵循一些原则。
  一、兴趣是选题的基础
  兴趣是开启智慧的钥匙,只有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才能做好,在课题的选择上自然也不例外。其实,“公共厕所收费问题”也是一个相当值得关注的问题,但根据我的观察了解,公共厕所学生碰得较少,学生一般只在家庭与学校之间穿梭,偶尔出门也跟着大人,对他们来说,虽然有兴趣可惜距离比较远,缺乏持续关注的热情。相比较而言,“公共汽车占座问题”是他们亲眼目睹,感同身受,并都对这种行为存在着谴责的心理,受到大多数同学的欢迎,这一研究课题学生最感兴趣,得票也最高。
  二、生活是选题的推手
  班级中的许多同学提出的甚至是建设现代中国社会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有同学就提出“公共场所指示路标不够的问题”。当代社会飞速发展,人口流动大,到陌生地方,要经过询问或其他方式才能到达自己的目的地,更会有迷路的情况出现。可是这个课题得不到学生的响应、赞成、支持,因为他们常常处在学校这个半封闭的环境中,出门都有家长陪同,几乎没有遇到找路难的困境,可以说他们没有切身的体会。这一课题虽然好,虽然有着它存在的价值,但它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最终被无情淘汰。
  三、力所能及是选题的关键
  小学生的阅历毕竟有限,承受不强,如果困难太多,挫折太大,就会丧失信心,使课题难以继续进行,甚至造成课题的中途流失。我认为,“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应着力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训练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参与社会事务的热心。像“水污染问题”“噪音污染问题”之所以得票率较低,除了离学生现实生活状况比较远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难度太大,真正研究起来比较困难,极不易操作。我更希望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关注身边的问题,产生能够克服困难的勇气,形成坚持不懈的习惯,在活动中渐渐历练,逐渐成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
  四、认识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选题的目的
  绝大多数学生最终选择了“公共汽车占座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之中亲眼所见、亲身体会,目睹那些老弱病残孕专座被健康人占据,眼见幼小的孩子或年老体弱的长者在颠簸的公共汽车中艰难地站立着,左右摇晃着,使他们从内心自发驱动着自己去了解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然而,这个课题的选择又让我产生了些思考。在这个课题的选择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民主性,所以完全以票数决定研究课题,也正是这个课题的产生使我产生一些困惑,它属于“公共道德”范畴,在“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中包含了“公共道德”和“公共政策”两个方面,到底在活动中选择课题更应侧重于政策还是道德,还是两者并重,又或是两者交替并存呢?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方面。
  从以上思考的几点,可以发现,教师只有放弃对选题的包办,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思考,对学生在选择时进行正确的引导,把选择的权力还给学生,这样才可能产生对于学生而言最优化的课题,也就能实现“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晖.当代世界公民教育的理念思考[J].外国教育研究,2003(9).
  [2] 李蔓丽.今日美国大学的道德和公民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4(1).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邹区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汉字是世界唯一的象形文字,也是最古老的文字,被世界誉为文化瑰宝。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继承和发扬汉字所蕴涵的文化精神和美学价值,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增强书法艺术审美能力。然而,随着电脑走进寻常百姓家,人们的书写习惯正在悄悄改变。提笔忘字、书写潦草等情况日趋严重,书法成为一门纯粹的艺术,离青少年越来越远。  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书法教育的重要性。著名书法家、湖南省文化厅厅
摘要:班级是由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构建而成的,而班主任在一个班级的建设中充当的不该仅仅是学习督促者的角色,尤其随着初二学习压力的增大和两极分化现象的严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很难体验到乐趣,此时班主任的心态将引导着他们对自我评价的标准化。如何使自己的学生有一个合理的评判原则,如何使学生在其初中生活中,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我对此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心态;快乐;引导    从初一
历史教学的任务是把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在掌握一定历史史实的基础之上形成一定的历史观。然而,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总是过分强调学生对于史实的记忆,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得历史课堂往往是死气沉沉,而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也只是死记硬背。现如今,随着新课改思想的深入发展,我们的很多教师开始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其中,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活化历史课堂就是我们的历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转变教学观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越来越被广大老师所重视。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侧重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限制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新课改特别重视教学方式的改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结合生物教学的实际,在此谈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改变教学观念,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的体会。    一、转变教学观念,侧重素质教育  生物知识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
摘要:实践证明,只有校家结合,形成合力,才能达到最佳教育孩子的目的。在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家长会作为双方互相交流学生情况、共同寻找最佳教育方法的重要途径,已经越来越被教师和家长所重视。因此,开好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家长会;教育;计划;解惑;参与    一、长远计划,统一思想    作为班主任,要围绕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长远的教育计划。因为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每
摘 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有计划地构建一系列的个性化展示平台,让学生获取小的成功,找到自信,从而对下一阶段的学习活动增添信心,最终通过渐进式的进步实现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学生个性化;展示平台;实践与思考  1.个性化展示平台促进学生渐进式发展  所谓的个性化展示平台是指教师根据职业学校学生不同的特长和其内在渴望关注、渴望表现的需求,主动去发掘学生的闪光点,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创设一系列
摘要:在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农村初中教学中,“问题学生”的现象也司空见惯。如何对这些问题学生进行有效教育,成为教学工作者一个研究难题。本文对“问题学生”从尊重、关爱、表扬入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捕捉闪光点,树立自信心。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要有效地管理一个班级,教师不但要重视班风、学风的管理,更重要的是要管理好“问题学生”并使之转化成合格学
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们最常谈论的话题就是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等。而我们这些多年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已经习惯于给学生灌输知识。  在学习了江苏省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后,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第三中学(以下简称“本校”)学生的实际,笔者设计了“1︰1”课堂教学环节。所谓的“1︰1”是指课堂时
摘要:幼儿园安全教育形式多样化,应注重加强教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创设健康安全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把安全教育融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家园携手形成幼儿园安全教育合力,让幼儿在多样化的安全教育中有效树立安全意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保护生命对每个个体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幼儿来说尤为必
【背景】  激情是一种发自内心而且又能激动人心的感情,是精神饱满、生机盎然的象征。教师若在英语课堂中以情动情,那么师生之间就会产生情感的互动与交流。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教师在课堂上的激情是课堂的灵魂,只有教师充满热情、充满感召力地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学习情境中,让学生快乐而又充满情趣的学习,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案例一:开学第一天上课,老师和学生之间难免有些生疏,尤其是科任老师,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