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的智慧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曝出的北京中关村二小事件,使中小学校园欺凌成为热点议题,公众参与广泛,观点交锋激烈,事件发酵持续,远远超一般新闻事件。中小学生是处于青春发育成长中的未成年孩子,精力旺盛、想法新奇、品性各异,有些孩子顽皮甚至顽劣,常常打个架、斗个殴、给同学起个外号,弄个恶作剧,都是成长中的问题,凡学校都会存在。这也正体现教育的作用与价值,学校中发生的所有事件都可以是教育的契机,都可以发挥教育作用。本来由学校就可解决的事件,经无限上纲上线,媒体渲染放大,观点偏激混乱,凸显了公众心态的焦躁,折射的是社会功利的追逐,值得深思。
  诡异的是:中关村二小事件是在国家九部门颁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之后仅一个月就出现了。为了更好地保护青少年,我国此前还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家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及教育部令《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可见,国家十分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问题是法律可界定未成年人与人之间的权责关系,但能否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中关村二小事件热衷于过错追究,权责的厘定,昭示的正是以法治校的困境。学校作为社会事业的组织,其对内及对外的关系权责并不复杂,内部更多的是伦理关系,外部更多的是法人治理关系,诉诸法律往往会把事件引向更复杂。
  法律有局限,借助媒体可行吗?媒体是公众平台,但本身并不能进行专业判断及专业干预,于是乎媒体也就只好借助专家。专家基于各自专业背景,各说各话,似乎都有道理,但经媒体立场过滤,话语被选择性引用,除了增加新闻效应之外,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中小学校园出现欺凌现象,确实是不好的。一是会对当事学生身心发展带来影响;二是对学生家长带来困扰,谁的孩子受到欺凌,心情都是一样的,会给家长的日常工作造成影响;三是校园正常教学秩序也可能打乱,带来潜在的教育隐患,影响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存在问题不可怕,正确的态度是要认真对待。要弄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掌握实际情况。对当事学生该批评要批评,该处分就该处分,批评及处分都是正常的正当的教育手段;同时,要加强班集体制度建设与管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要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要加强班主任管理工作,如有失责应予追责。若动不动就诉诸法律,动不动就借助媒體力量,动不动就搬出专家,那反映的就是社会的集体失智。
  中关村二小事件如何认定、如何解决,也莫衷一是。到底是欺凌还是霸凌?有人说应依据“被欺凌者”的感受判断,有人说也要参考他人判断。到底如何解决?有人说要让孩子学会维护自己的权利,有人说要制订好的规则,有人说要防患于未然。笔者以为:学校基于楼道监控录像,认定该事件不构成校园“欺凌”或“暴力”,应是真实的,我们要相信学校的判断。真的要“让教育问题回归校园进行处理”。玩笑是很过分,当事家长确实也有理由气愤,难道把垃圾筐扣回才能泄愤?毕竟不是不计后果的抢劫、身体伤害、性暴力、团伙犯罪之类恶性事件。定性为过分的玩笑,也许是最有智慧的判定,大家退让一步淡化处理,让处理更艺术一点,这样当事诸方都能全身而退。激化矛盾,让各方身陷舆论中心,承担更大压力,投放更多精力,最终导致各方共输。事件的持续发酵中,我们看到了法律、媒体、专家,还有“吃瓜群众”,我们没有看到人身上应有的良知,没有看到以德立人、以礼待人的传承,没有看到德与礼的教化作用。失礼者道歉,得理者饶人,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在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未成年人青春期的多样化呈现,校园中各类交往障碍的事件肯定还会产生。中关村二小事件只是众多校园事件中的一例,在解决此类问题时,不能缺失社会良知的支持。笔者以为:与人相处,应基于道德良知。如果每个人都多一点道德良知,每个人都基于道德良知,事情就会好办得多。当今社会,当今教育,迫切需要是一种致良知的智慧。致良知的智慧,是我们最为传统的智慧,最有影响力的阳明智慧。明朝思想家王阳明认为:良知即是非之心,是心之本体,是至善的道德境界。阳明致良知四句教学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在今天仍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家都基于良心良知,都知善知恶,都为善去恶,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王阳明在经历“衰壕之变”“忠、泰之难”“嫉功陷害”三个生死关头,仍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用诗意、画意、禅意,从容应对生命危境,展示了学人的理想人格。
  善者固吾师,不善者亦吾师。重拾致良知的智慧,赋世界以良知意义,以良知判断是非善恶,做一个高贵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良知的人。
其他文献
介绍了CSRH项目的选址工作以及在选址过程中进行的无线电环境监测的工作情况,文中列出了待选台址的基本情况对比表,对其做了初步的分析和结论,及无线电监测的曲线图等。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新一轮英语课改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一倾向”。并明确规定初中生应读懂七至九年级阶段的简单报刊、杂志等读物,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恰当的阅读策略。此类阅读教学属“泛读”性质,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和策略,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使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无论是从新课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这一要求出发,还是
灵敏度达单光子水平的崩二极管,是目前为止可用于激光测距的最好探测器,国际上多数测距站都采用这种探测器。单光子雪崩二极管探测器的优点是灵敏度、时间响应和暗噪声等性能指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是高等学校三大基本建设之一,课程建设对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普通本科院校在课程建设
描述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利用Schmidt望远镜实现的各种巡天计划及Schmidt底片的特点.介绍了Schmidt底片处理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分块底片处理法(Subplate),Mask法和滤波法处理
审视目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小学生普遍惧怕作文这其中以高年级小学生最甚.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便是缺乏想象力.科学表明:想象力主要源于人的右脑,而右脑一般
四川省政府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在涉及多个部门的一系列工作任务和措施中,重点聚焦了农村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的现象。实施意见把“落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作为重点任务的第一条,要求父母外出务工时须尽量携带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或父母一方留家照料,不得让不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暂不具备条件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
2016年,我的生活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有太多需要记录下来的人和事,而以往平静如水的生活,已经开始变得与众不同……脚下的路就是新教育的阅读和生活之路,而一路见到的美景就是我
摘要:音乐中的力度是表现歌曲情感的一个方面,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歌曲中的力度表现,通过力度符号的认知、强弱力度的感知以及手势力度的训练,帮助学生准确的表现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的训练中,体会力度表现与歌曲情感的关系,帮助学生精准把握歌曲的力度变化,提高学生情感歌唱的能力。  关键词:音乐教学;力度变化;情感歌唱  音乐歌唱要讲求情感的表现,歌曲学习中的力度训练对情感歌唱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