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受热状况对硅基陶瓷型芯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上海金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donal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石英玻璃粉为基体,石蜡为增塑剂,采用热压注法制备了硅酸锆增强的氧化硅陶瓷型芯,研究了不同模拟受热状况对型芯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模拟受热状况对陶瓷型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收缩率和抗弯强度上.随着受热温度的升高,陶瓷型芯的收缩率逐渐增大,体积密度逐渐增大,抗弯强度逐渐减小,方石英析出量逐渐增大,试样型面变形不显著.当受热温度为1500℃时,陶瓷型芯的线收缩率为0.90%,气孔率为35.39%,体积密度为1.58 g/cm3,抗弯强度为8.3 MPa,型面变形不显著,可以满足熔模铸造用陶瓷型芯的使用要求.
其他文献
字画结合是紫砂陶刻创作中相当常用的主题渲染方法,在适宜的紫砂器表面,有针对性的书画构图,可以起到令人惊叹的装饰效果,对于创作主题的表达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汉韵对瓶”的创作及评析,探讨紫砂陶刻对于主题渲染的过程中,有哪些方面可以深入学习和研究.
介绍了通才1号高炉强化冶炼实践过程,通过优化原燃料结构、制定合理操作制度、加强炉前出铁及强化设备管理等措施,保证了高炉炉况稳定顺行,提高产量、利用系数,2020年9月份提高煤比至165.04 kg/t,燃料比降低至529.89 kg/t,实现了进一步强化冶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技术指标.
使用500 t卧式冷室压铸机对4 Cr5 Mo2 V钢及分别含1%(质量分数)Ni、Co的4 Cr5 Mo2 V钢进行铝合金压铸试验.使用金相显微镜、体视显微镜和超景深显微镜观察压铸不同模次后试样的表面形貌,采用肖氏硬度计测量试样表面硬度,对比分析Co、Ni的添加对4 Cr5 Mo2 V钢抗粘模和冲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压铸过程中,4 Cr5 Mo2 V钢的表面粘模现象最严重,铝液冲刷最剧烈,表面硬度迅速下降.Co和Ni的添加能有效提高4 Cr5 Mo2 V钢的抗粘模和冲刷性能以及硬度,且Co的作用要
研究了常化温度对27 AG高磁感取向硅钢组织特征和冷加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断裂韧度KIC表征取向硅钢冷加工性的方法与冷轧实际相吻合,并且随着常化温度及开始冷却温度的降低,试验钢的断裂韧度KIC值增加,冷加工性提高.此外,取向硅钢内部微裂纹是在细晶强化和软、硬相的不均匀变形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在心部纤维状组织及细小晶粒的阻碍作用下,表层裂纹不易向内扩展,有利于改善取向硅钢的冷加工性.
为了探索W掺杂对TiAlN基薄膜性能的影响,采用磁控溅射和多弧离子镀方法在TiAlN基薄膜中掺杂W元素.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附着力自动划痕仪、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和3D测量激光显微镜分析了沉积温度和负偏压对薄膜的相结构、形貌、力学及高温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TiAl(W)N薄膜的最优工艺参数为负偏压-300 V,沉积温度200℃.采用该优化工艺参数沉积的薄膜主要物相为AlN、TiN、WAl4和AlTi3,衍射峰主峰为AlN峰,硬度为2176 HV0.1,膜-基结合力为35
冷轧MR T-4钢镀锡原板表面有划伤.采用三维轮廓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划伤的微观形貌,使用四球极压试验机检测了两种轧制油的油膜高温强度,目的是弄清表面划伤的原因从而采取控制措施.结果表明:MR T-4钢镀锡原板表面划伤是冷轧时辊缝区润滑不充分造成的.采用油膜高温强度大于94 kg的1号轧制油,以及采用第2~5架轧机之间的钢板冷却系统,并使每个系统的乳化液流量达到1629 L/min,已使冷轧MR T-4钢镀锡原板的表面划伤明显减少.现场使用乳化液的技术条件为:1号和3号槽乳化液浓度(质量分数)相应
底盘零部件的疲劳失效是影响车辆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钢材的疲劳性能可以为车身的轻量化设计提供有力数据支撑.比较了两种底盘控制臂用高强度贝氏体钢CP800和FB800的低周疲劳及高周疲劳性能.通过Coffin-Manson-Basquin公式计算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曲线,利用升降法绘制高周疲劳S-N曲线并计算得出CP800和FB800钢的平均疲劳极限分别为278和270 MPa.比较几种车身常用600~800 MPa级高强钢的低周疲劳E-N曲线,发现CP800钢在相同应变幅下的105~106周次寿命区间具
因温差、震动、压力等原因,高炉热风炉炉壁易破裂、脱落.碎砖被高压热风吹至热风阀区域,会引发阀门卡阻等问题,导致高炉无计划休风,严重影响高炉的正常生产.为此,韶钢发明了一种安装在热风炉底座的在线排砖装置.该排砖装置能自动收集和在线排除碎砖,从而确保高炉能正常生产.该装置已安装于韶钢6、8号高炉,并使用了2个月,期间高炉未发生因热风炉卡砖而导致的休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5种不同成分的含Bi易切削钢进行了室温、-20和-40℃的冲击试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断口形貌及断口处夹杂物进行了观察与分析,以研究化学成分对含铋钢低温冲击韧性及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硫Bi系易切削钢的低温冲击韧性优于高硫Bi系易切削钢,不含Bi高硫易切削钢的低温冲击韧性最差;含Te和含Sn、Sb的Bi系易切削钢的韧窝大、深浅不一,且尺寸较大的片状夹杂物较多,其低温冲击韧性显著低于含Bi低硫易切削钢;含Bi和S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110%和0.0008%的硫铋易切削钢的韧窝小而均匀,夹
研究了一种成分(质量分数)为0.75%C、2.0%Si、0.65%Mn、0.55%Cr和0.3%Mo的合金工具钢经820~960℃保温30 min奥氏体化、淬火、230℃回火60 min后的显微组织和扭转性能.结果表明:试验钢的典型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球状碳化物,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碳化物逐渐溶解、马氏体板条逐渐变粗;820、880和960℃奥氏体化的钢的抗扭强度依次为1731、1847和1761 MPa;钢的断裂扭转角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820℃奥氏体化的钢断裂扭转角为597°,960℃奥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