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英译方法探究

来源 :新生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民族古代诗词因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吸引了众多中外学者对其英译进行研究,但由于中国与英语国家文化历史、社会习俗以及语言背景不同,在遵循翻译“信、达、雅”的基础上如何使翻译意思与意境皆忠实于古诗也成为一十分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诗词英译困难现状的探讨,取得古代诗词英译的方法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 英语翻译 方法
  一、简介
  “诗歌有如此微妙的精神,在将一种语言倾注到另一种语言中时,它将会消失。”(Tan,2005:117-118)。中国诗歌是用中文写作,口语或吟唱的诗歌。但翻译过程难以表达英语诗歌的美感与典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试图找出在将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成英语时可以使用哪种翻译理论。通过分析诗歌翻译的现状和困难,阐述了将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成英语的方法。
  二、诗歌翻译的难点
  作为与读者沟通的最重要部分之一,翻译人员决定翻译质量。但是,一些译员缺乏正确和成功翻译原始文本的能力。同时,一些来自英语国家的翻译人员虽然愿意将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成英语,但他们的语言能力有限,使中国古典诗歌和翻译的质量下降。与此同时,一些出版商只关注速度和经济效益,而不关注翻译质量,他们将中国古典诗歌分成若干部分,要求分别翻译,使翻译无法达到“信、达、雅”的原则。有时为了销售,出版商要求翻译人员尽快翻译,这样翻译人员即使愿意也无法改进他们的版本。
  三、诗歌翻译方法初探
  (一)重复法
  为了清楚地表达原文或强化语气并突出某些内容以获得更好的修辞效果,译者需要重复某些词语。这种重复某些单词的方法被称为重复法,举例如下:
  兒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
  Boys meet me but know me not. They look at me awhile;
  “Stranger, where are you from?” they ask me with a smile.
  译者重复“儿童”这个词来清楚地表达诗歌的意义。
  重复法有两个影响。首先:为了使翻译清晰或强调某些内容,译者试图消除任何可能的误解。为了消除这些误解,翻译人员重复使用名词;第二:为了清楚起见,有时翻译人员需要重复翻译对象。重复法使用不同表达的两种语言来表达原始文本的生动性。
  (二)增词法
  增词法是指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提供必要的翻译单词,使翻译版本正确,清晰,富有表现力,使其更符合目标语习惯。例如:
  凄凄复凄凄 嫁娶不须啼。
  (汉乐府:《白头吟》)
  And wonder if my grief will ever end. No girl need cry when she is married.
  翻译增加了一个词“女孩”,使诗歌易于理解。在将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成英文时,译者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某些词汇。中文和英文,在名词,代词,连词和介词的使用方法上有很大不同。总之,增词法是为了确保完整的翻译语法结构,并确保其含义清晰。
  (三)省略法
  中国古典诗歌总是重复,以平衡节奏,这对外国读者来说太麻烦了。然而,与增词法相反,省略法并不矛盾。其意味着在翻译中可以省略一些单词或表达,以使版本简洁,简洁,清晰,不冗长或笨拙。例如: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白居易:《长相思》)
  See the Bian River flow
  And the Si River flow!
  By Ancient Ferry, mingling waves, they go,
  The Southern hills reflect my woe.
  译文将“吴山点点头”翻译成“南方山丘反映出我的悲哀”,其中使用了省略法。翻译不翻译“点点愁”,使翻译更简洁。母语为英语的人通常会在他们的表达方式中压制很多东西。因此,在翻译时,翻译人员尽可能遵循他们的语言习惯。
  (四)转换法
  转换法是指将源语的表达,方法和习惯与词性,句子结构和形态转换成与目标语相一致的方法,以使翻译在翻译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具体来说,它意味着将名词转换为代词,形容词和动词。此外,译者可以将动词转入名词,形容词,副词和介词,并将形容词转换成副词和短语。例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
  How long will the bright moon appear?
  Wine-cup in hand, I ask the sky.
  在译文中,译者使用“手中”来表达“把酒”这个词,意味着动词被转换为介词,使用了转换法。英语和汉语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并且存在语言表达差异。 如果在翻译过程中,汉语句子的词性被复制,则英语翻译将成为异体。对读者而言,理解原始文本的真正含义就没那么容易了。
  四、结语
  中西方语言的差异对中国诗歌的翻译产生了重要影响。著名的萨沃里教授说到:“诗歌和语言的结合是特别不可或缺的。”(Savory,2003:76)。实际上,在将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成英文时,译者可能遇到很多困难。要解决这些问题,翻译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翻译方法,还需要了解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更重要的是,译者要深入了解原作的意义,背景和时期,以期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 Bassnett Susan, Translation studies[M]. Routledge. 2013.
  【2】 Savory, Theodore. The Art of Translation[M]. London: Jonathan Cape. 2003.
  【3】 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4】 谭载喜. 西方翻译简史[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5】 许渊冲. 最爱唐诗宋词[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其他文献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一项特色工作,其和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两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如果能够将二者结合到一起将能够发挥出巨大的力量,为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有利于将广大干部职工凝聚到一起,形成合力。本文从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现状出发,讨论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将二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希望通过本文能够给其他电力企业的该类工作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电力企业 思想政
期刊
【摘要】: “伦理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卓越贡献。习近平伦理思想是对中国优秀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发展,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进程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本文试图从从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主观条件三个方向来分析,试图探究习近平伦理思想形成的背景,以此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习。
期刊
【摘要】:临终关怀是社会文明的必然产物,它打破了常规性的治疗,给予了患者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但是目前我国临终关怀服务发展存在困难,传统儒家文化根深蒂固;行业专业机构和人员缺乏;政策上还未纳入医保范围,服务费用昂贵。社会工作从临终患者角度出发,理解患者的需求并尽最大可能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命末期的质量,链接相关医疗资源,推动临终关怀政策的发展,协调病患及其家属照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临终
期刊
【摘要】: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特殊重视和特别保障。然而该项制度在我国刚刚起步,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健全和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迫在眉睫。  【关键词】:未成年人 社会调查 困境 完善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概述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的概念  未成年人刑
期刊
年少时,我常常做关于武侠的梦。那时候看了很多金庸、古龙的小说。我相信那些飞檐走壁的侠客,就隐藏在我们身边。平时虽然看不见,但既然是大俠,当然要忙着行侠仗义,怎么会轻易出现在世人面前?我怀着这样的信念,度过了小学。  我的大侠梦,让我看这个世界的时候,多了一层模糊的滤镜。我时常会幻想,说不定在哪个山崖之下,有一本秘籍等着我。练会了之后,我要荡平天下不平事。可惜,我居住的城市,没多少山。我的大侠梦,自
期刊
【摘要】:社区阶层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我们要从两方面去理解,它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本文从社区阶层化的概念写起,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社区阶层化的现状及特点,以及它的发展趋势,最后写了社区阶层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社区阶层化发展已经无法避免,我们要趋利避害,使社区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社区阶层化 房价 社会阶层  1社区阶层化  1.1社区阶层化的含义  关于社区的阶层化, 人
期刊
【摘要】:作为一个企业,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企业管理的根本所在是管理好了人。因此,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企业管理 思想工作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保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同步,必须与企业发展协调,必须与员工思想共振。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它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搞好经营、提高效益。企业职工的思想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生产经营相联系。因此,企业思想工作必须坚持以效
期刊
【摘要】:福利研究一直都十分重要,因为人们将提高自身福利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但是传统的福利主义研究视角在对于福利主义的研究中存在着一定的困境。因此阿玛蒂亚·森对福利主义进行了批判。  【关键词】:阿玛蒂亚·森 福利主义 批判  人们生活中的福利状态能够成为各个学科共同关注研究的话题,主要是因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其终极目标就是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使他们获得幸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
期刊
【摘要】:煤矿企业女职工对于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提高有着非常好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建设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如何加强企业女工组织建设,提高女工组织主观能动性,提高企业女职工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女工组织的安全协管职能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煤矿企业工会女工组织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引言  尽管由于煤矿企业的工作性质,女职工在企业中所占的比重通常比较小,但女职工的工作对
期刊
【摘要】:早期天皇制集政治权力和精神权威于一身,幕府政治后,天皇政治权力被剥夺,但其精神权威性仍根植于国民心中。它的形成与宗教联系密切,通过与神道教、佛教、儒家思想的改造和融合,天皇的精神权威性逐渐加强,天皇至上成为日本等级制预设的最高伦理,在今天的日本社会仍然举足轻重。  【关键词】:日本 天皇 精神权威性  人神合一的天皇在日本国民心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种精神权威性一直延续到今天。学界对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