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狐》和失忆中的晚境

来源 :北京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un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总有晚境,《白狐》中施金教授夫妇这一代的晚境尤其堪忧。
  上帝喜欢孩子、青年,羞辱老人,不喜老人,让他们老态龙钟,身体臃肿,牙齿脱落,头发掉光,老眼昏花,骨质增生,让他们心血管瘀塞,皮肤松弛,走路蹒跚,卧床不起,老年痴呆,最后被凄惨地收走,从这个世界上抹去,而且,在生前要折磨他们。
  这只是生理上的衰老和遗弃,而在每个时代,每个地方,老年人的晚景也各有不同。我写的是在如今的大学里老年知识分子的晚境。因为子女出国,他们的晚年只能是忍受漫长的孤苦寂寞。这一代的老年知识分子,在当年纷纷送子女出国留学的热潮中,争先恐后,子女少有回来。没有想到,他们到了生命的最后日子,会是这么一种境况,这真是生之悲情,自作自受。如果最后,你在子女没在身边时,还患上了一种病而失忆,这更是雪上加霜。
  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症,是如今折磨老年人的一种流行病,阿尔茨海默症患病人数逐年上升,中国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已居世界第一,同时也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国家和地区之一,有一个统计,中国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已经超过了600万,2050年将超过两千万。而美国,在65岁以上老人中,此病达到了九分之一。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也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现实。我认为它的悲剧就是:你纵是满腹经纶,才高八斗,有那么多的故事,那么丰富的一生,你是大教授、大学者、大专家,可当这种病袭击你之后,你竟然像一个三岁前的孩子,完全失忆,你成为活尸,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在写这个小说前,我见到过几个渐渐老年痴呆的学者、专家,有的家里堆满了从外面捡来的旧家具、旧沙发,花钵,没有放脚的地方,但谈吐却正常;有的基本痴呆,看着你没一句话;有的与你说话,会把一件事啰啰唆唆重复三遍;有的只说远事,记不住近事。有的是阿尔茨海默症早期,有的到了中期。他们作为一个人,基本上废掉了。看着他们的现在,想到我们的将来,不禁害怕恐惧:我也会成为他那样的人吗?
  接着我偶尔听到了一个朋友说的故事,他朋友的老父母活生生的悲剧:一对老夫妻,丈夫老年痴呆,老伴瘫痪在床,痴呆症丈夫记不得瘫瘓在床的老伴是否吃过了,以致每日喂食数餐,生生让老伴胀死了。这个故事让我震悚、惊惧。这不是一般的可怕。就算老头喂死了老伴,他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老年痴呆是一种多么可憎的恶魔般的疾病,简直是生不如死,可是当事人竟然完全不知。
  白狐曾经数次造访和出现在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是我的母校,我特别关注这只网红白狐,但是最后这只美丽的白狐竟被车撞死了。我本来是个爱写动物的作家,对动物无论在山乡出现还是在城市出现,分外敏感。这是一个神秘洁净的象征,我把白狐的出现放在这个小说的背景之上,是感觉那种飘忽出现的美丽生灵,有如一些优秀精英的生命,美丽闪现是一时的,失踪和逝去却是注定的。
  我记得几年前我和几个同学去看望老校长刘道玉先生,在他的家,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四十八岁就担任武汉大学校长的改革豪杰,因为中风,他给我们送书时,只能用他不灵便的左手为我们签名。是他改变了我们的命运,没有他的胆识、果断、勇敢、善良,我们这些人也许至今不知在哪些社会角落里喘息挣扎。但这位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却也因为身体的原因,成为了生活中的弱者,不禁让我们为老校长和那一代人唏嘘。就是这样,无论是狐还是人,都会衰老和离去,命运总是捉弄人们,我们再强大,也无法抗拒自然规律,抗拒冥冥中的宿命。
  写城市和知识分子于我非常稀罕,虽然我本想将背景放到乡村(因为据统计,缺医少药和贫困,致使农村的老年人口中患阿尔茨海默症的比例更大),也不是不能写出好感觉来,但我还是放弃了这种轻车熟路的构思,我想写写知识分子,我认为,因他们的学富五车和对社会的贡献,他们最后的失忆更加悲惨和悲壮,更加让人痛心。
  我只是希望,人类攻克这种疾病的时间早早到来。
  责任编辑 张 哲
其他文献
9月10日,为期两天的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一带一路”与华文媒体新发展,来自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60多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会。  会议取得六项成果,包括: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官方网站改版上线,“一带一路”华媒协作云平台上线及“一带一路”采访活动启动,侨宝客户端国别版签约及百家华文媒体入驻“华舆”客户端,中新社与福建省签署对外传播战略合作协议,新书发布和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沈从文活跃于文坛,先后担任文学杂志编辑与大学中文教授,发表出版了大量文章与个人文集,当红作品甚至出现了不少盗版,沈本人也逐步成为京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而名家名作占据文学场中心地位,不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商业利益考虑,通常更易吸引译者优先选择热销作品进行翻译出版。沈从文的作品自然也被译者们青睐,从二十年代后期起,就陆续有作品由国内知识分子译为日、英、法语发表于各类外文报,随后英美译文
言之有物,意思是文章要有内容;所谓有内容,意思是不管题材是什么,内容都要有价值。  下面就以常识为根据,大致说说什么是有价值的内容。  (一)记实。 记实是把客观存在的某一部分记下来。这主要有三个方面:(1)所记之实要确是“实”。说话,记事,故意不实的情况所在多有,与我们想谈的问题无关;这里只说本意在记实的。但这也不容易,因为客观存在常常是复杂的,如果知识不丰富,眼光不敏锐,就会为假象所蒙蔽。所记
刘承干一直被世人喻为“傻公子”,他不惜花巨资收购古籍,请人刻书出书,建图书馆,为民国著名藏书家。  刘承干是刘镛的长孙,刘镛长子刘安澜1885年在杭州参加乡试时不幸患病去世,刘安澜没有生育,后刘镛做主将老二刘锦藻的儿子刘承干过继给刘安澜为子,刘安澜夫人邱氏一直抚育刘承干成长,未再嫁。1899年,刘镛过世,此时刘家已成为巨富,刘家四兄弟分产,刘承干作为长子长孙分得大批财产。刘承干《求恕斋日记》持续几
一  2017年12月14日,诗人余光中先生离开了这个纷纷攘攘的世界。15日清早得到消息,我第一时间写信到台湾中山大学给余夫人我存女士,表达我们的不舍与慰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们有三年时间工作在高雄,余先生是首屈一指的“文曲星”,他又是这样的了解美国,于是我们便有机会在各种文化活动中见面。余先生总是西装笔挺、和颜悦色、谈吐幽默,非常的亲和。一次谈到俄罗斯文学,他问我最喜欢谁?我答道:屠格涅夫。他
在《杨红樱的意义》中,我写到过这样一段话:  童年是整个人生中最可贵与最伟大的时段,而且不管在这个时段里遭遇过多少不幸与苦难,结论依然如此。人这一生中随同生命的早期生态自然展开而同时降临、用以仰望与惊讶人世也藐视人世的人生本领,只有在童年才完全具备,并因此而在任何损毁与伤害、悲情与厄运面前,保持无忧无虑的童年基调。即使是到了青年时段呈现的浪漫情调,与到了耄耋之年才醒悟的“纵浪大化,不喜不惧”的情怀
9月9日,最高法和最高检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以下称为“司法解释”),“两高”的“司法解释”是依法打击网络谣言,依法保护言论自由的一次努力。  互联网作为产业对中国经济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而对促进包括言论自由、政府信息公开在内的中国社会发展,以及提升个人权益意识而言,也功莫大焉。而与此同时,网络的自由空间也难免被一些
[摘 要]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要通过参与活动才能实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策划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感悟和反思,从而获取经验,实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有效;数学活动经验;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2-029  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背景与导读]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无论是从数学的产生还是从数学的发展来看,数学与现实生活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生只有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地被激发,如此获得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才有可能真正被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在周其仁先生博客里读到《劣币驱逐良币不成立,优胜劣汰违背规律》,该文后来发表于2006年5月28日《经济观察报》,很有意思。对周先生的大名早有耳闻,也念过先生大作,他有乃师张五常先生之风,加之对“劣币驱逐良币”这个现象很有兴趣,所以不敢错过这篇新作。拜读之后,我觉得有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葛氏定律(Gresham’s Law,有人译为格雷欣法则,或格雷沙姆定律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劣币驱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