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41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前提;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发挥潜在能力是保证 。
  高效的课堂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营造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专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没有充分准备的课,肯定是低效或无效的。备课之关键于备知识、备方法、备学生。三者缺一不可,备知识就是“知己”,备学生就是“知彼”,而备方法就是专研教材,研究战略战术。古人说高效方能为师,故教师备课时,不能仅仅限于将课本上已有的知识备好,还应该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将本节课的知识背景掌握充分,将局部的知识放到整体的知识大背景来研究。只有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才能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如果教师一味的照本宣科,学生就会觉的枯燥无味,课堂教学的高效就无从谈起。
  二、课堂中优化教学过程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高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追求。
  (1)课前导入,出示目标。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一进课堂就可以或让学生听听与课文有关的录音或音乐,或讲一个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或展開一段与课文有关的精彩对话,或利用视频短片导入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设置提纲,引导自学。课前写好小黑板,课上通过小黑板让学生看,明确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问题等等。而学习目标与自学要求的提出,低年段学生以激励比赛方式最好,因为比赛可以激发小孩子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而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
  我们知道,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学习新知识时所具有的能力就是学生的潜在能力。因此,在所有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 的知识,还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究和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的能力。一般地说数学教科书中的例题是学习的范例,学生要通过例题的学习,了解例题所代表的一类知识的规律和理解方法。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学生学会了书本上的例题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与之相似的问题。要能举一反三,就还需要学生有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甚至要经过若干次错误与不完善的思考,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这更需要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发展水平,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反映出学生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水平。学生学习时说出自己的方法,表面上看课堂教学缺乏统一性,但实际教师从学生的不同回答中可以了解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哪些学生处于较高的理解层面,哪些学生理解的还不够深入或不够准确,并从中调整下一步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恰当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存在着串讲串问,牵着学生鼻子走,不给学生留有积极思考的空间。心理学研究表明,好问和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是他们求知欲的表现。而随着岁月的延续,往往有许多儿童的这一方面的天性都被我们教育者扼杀了,就是把许多小嘴教成了没有问题的哑巴才是最可怕的事,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份天性,想方设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由于学生的问题存在着个别差异,在发问时,学生往往不能说到关键之处。这时教师应以激励为主,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激发他们发问的热情。如果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有意识地与学生互换角色,提出关键性问题,同时发挥小组合作精神,让学生自由言论,尝试解答。久而久之,学生能够养成一种善于思考、勇于提出自己想法的习惯。这时学生学习新内容,研究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如果不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只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解题方法,虽然这样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惰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动机,努力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认识所学的知识、理解所学的知识的同时,智力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和发展。
  课堂教学的“活”与“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实”与“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从“务实”的角度讲,要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从“求活”的角度讲,教师要把知识教活,课堂学习气氛要活跃,把“一言堂”变成“群言堂”。为此,我们要在务实中求活,在求活中务实,实活相济;要追求实而不死,放而有导,活中求新,而不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真正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学生的主体性,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是教学生学习,是指导、帮助、促进学生学习;真实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真实形成有效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有效学习形成和发展。
其他文献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方兴未艾,同时它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特别是在小班化的教育环境下,更能体现它的优势。但无需讳言,当前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有的小组活动流于形式,看似“热热闹闹”,其实是一种摆设;有的教师为急于完成教学进度,合作还未深入,就草草收兵;有些讨论的问题缺乏挑战性,不具备合作性;有的小组分工不明确,学生显得手忙脚乱,降低了合作的效果等等。 
期刊
一、精准把握新课改精髓升华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改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英语教育应贴近学生学习兴趣,生活体验和认知习惯,倡导体验、实践、合作、交流。”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教学有效性,初中英语老师应在教学理念上推陈出新,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学生积极向上和自我发展的课堂教学改革新理念。在理念更新中,初中英语老师需要重新审视课堂活动,切实树立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实现
期刊
近日,在一处学校调研发现,初二一个班的学生有1/5的学生在上课时好似在听天书,初三每班平均仅剩40人。为什么不学习,初三的那么多学生到哪儿去了。  一、通过调查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好多初中学校教学重点放在了升学率。  (2)上大学找不到工作,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3)教学是灌输知识不重视能力的发展。  (4)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二、实施教育生活化,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
期刊
摘要:在现代的新的教学模式中提出,学生的课堂学习不仅仅只是知識吸收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学习行为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知识层面的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信息收集、整理的能力,同时对于实现学生个体间的能力互补,提高智慧和创造力的递增都有显著帮助。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升,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去探索,给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而不是负责学生的全部学习的过
期刊
一、增加人文味,滋润学生心田  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让这些精神同化学生,进而内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品德修养、气质个性和人际交往中获得提升。高中语文在教学内容上就具有极强的人文性特征,很多都是人类优秀思想的成果,对高中生的品德修养、气质修为具有一定的熏陶作用,可以滋润学生的心田。语文教学应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突出人文精神的宣传,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突出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给学
期刊
看着眼前这张鲜红的明信片,上写“难忘师恩”这四个字,我不由地从抽屉中取出那一份褪色的协约卡,留有歪歪扭扭的字迹“老师,我一定要让自己进步”。任思绪飞扬,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  学校在秦校长主持下开展的协约式德育,每一个学生跟老师有个约定,每一位班主任也跟自己的学生履约。通过协约的形式,让孩子们看到在守约的同时,又能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和欣赏,甚至有一定的奖励,如一本课外书、一份喜报、一张奖状等,
期刊
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打造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与学生的互动性、积极性、兴趣性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多通过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爱上课程,始终贯彻并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而构建活力高效的教学课堂,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小学;
期刊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学生自我学习、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运用旧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即认识的独立性,使学生善于独立学习并充实自己的知识。针对学历史学科的自身优势,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尤为适宜。下面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引导自学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想鼓励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它的着眼点就是“问题”。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
期刊
评价是促进小组有效合作、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评价机制是促进小组合作学习良性发展的有效手段。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必然离不开评价,有效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只有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才能更好的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那么如何开展有效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呢?  一、科学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基础  科学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在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要注意
期刊
摘要:从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来看,存在着种种弊端,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的弊病进行深入反思,从根本上逐步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农村小学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启蒙,是引导稚嫩的个体初步认知这个客观世界的重启蒙阶段,因此就更加需要我们去探究其现实状况,使农村小学教育以更加符合儿童的发展规律。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