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注意力的培养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课堂注意力 学习兴趣 教学质量
一、学生课堂注意力状况的剖析
课堂注意力是指在课堂上凭助听觉、视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重要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当教师在讲课时,有的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不清楚教师讲的内容:当教师提问时,学生不知道教师问的什么或不加思索就举手;当学生答问时,他全然不顾别人的回答,同学还没答完有的学生就跃跃欲试准备发言: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开小差没有注意组内同学的发言,小组的成果不能得到分享。这些都是没有养成良好课堂注意力所导致。
通过剖析这些现象,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有:1、学生对课的内容、教学形式以及同学回答的问题不感兴趣。2、有的学生自我表现欲强,而不去理会其他同学的发言。3、学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去注意他人发言。
二、培养学生注意力的策略
(一)让学生明确注意要点。
数学学习中的课堂注意力,主要指听课,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听课不仅听老师讲课,而且还要包括听同学发言。
1、听老师讲课。主要是听老师上课的思路,即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思维过程。既要听老师讲解、分析、发言时的每一句话,更要抓住重点,听好关键性的步骤、概括性的叙述,特别是自己读教材和预习时发现或产生的疑难问题。切忌精力不集中。
2、听小组发言。先要独立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整理自己的思路:准备好在小组交流时说哪几句话:组内同学发言时,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要认真记录,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并分享小组成果,形成小组统一意见。切忌七嘴八舌和讨论与老师提出的问题无关的内容。
3、听全班交流。学习他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仅是听老师上课,也包括听同学的发言,同学问的思想交流更能引起共鸣。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这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学习数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加之教师适时的点拨和评价,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激发思考、澄清思维、引起反思。学会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想法,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群体凝聚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人们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强化语言表达,增强语言表达魅力,利用睿智诙谐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学生喜欢亲自动手实验探索,教师就可以利用实践操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可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实验模拟和难点突破,既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大大加快理解速度,因此,教师还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师做注意力的示范者。
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注意力,教师应当首先成为一个良好注意力示范者。不管是好的学生还是比较差的学生在发言的时候,教师首先应带头专心注意,眼睛看着发言的学生,不时还点点头,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我们都要做到耐心注意他们的发言,学会尊重他们的见解,不断章取义,不中途打断,要欣赏学生的想法。教师的注意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
三、培养学生注意力的途径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以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几种尝试,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1、加强课前课后训练:利用上课前2分钟对学生进行训练。教师还可以在新课教学完后念一些判断题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训练学生的注意力。
2、评价同学发言。当学生回答完教师的提问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为了评价同学发言,学生在其他同学回答时听得非常认真,教师应对评价得好的学生进行肯定。这样就促使了学生认真注意同学的发言,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复述特别注意的内容。一些重要的结论、概念、推理过程或最优化的解题方法,当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问其他学生听明白了吗?那你把他刚才说的再说一遍。让学生知道不专心注意听讲是要进行复述的。这样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4、规范学习习惯。当别人在说时自己要坐好认真听讲,关注别人发言;当别人在说时自己不要插嘴,当别人在说时自己不要弄出声响。这样可以让生听得更清楚些,也体现了对别人的尊重。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加强对学生注意力的训练,就要把“课堂注意力的训练”看作是一项教学任务,认真去完成。只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定会在数学教学中结出累累的硕果。
【关键词】课堂注意力 学习兴趣 教学质量
一、学生课堂注意力状况的剖析
课堂注意力是指在课堂上凭助听觉、视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重要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当教师在讲课时,有的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不清楚教师讲的内容:当教师提问时,学生不知道教师问的什么或不加思索就举手;当学生答问时,他全然不顾别人的回答,同学还没答完有的学生就跃跃欲试准备发言: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开小差没有注意组内同学的发言,小组的成果不能得到分享。这些都是没有养成良好课堂注意力所导致。
通过剖析这些现象,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有:1、学生对课的内容、教学形式以及同学回答的问题不感兴趣。2、有的学生自我表现欲强,而不去理会其他同学的发言。3、学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去注意他人发言。
二、培养学生注意力的策略
(一)让学生明确注意要点。
数学学习中的课堂注意力,主要指听课,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听课不仅听老师讲课,而且还要包括听同学发言。
1、听老师讲课。主要是听老师上课的思路,即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思维过程。既要听老师讲解、分析、发言时的每一句话,更要抓住重点,听好关键性的步骤、概括性的叙述,特别是自己读教材和预习时发现或产生的疑难问题。切忌精力不集中。
2、听小组发言。先要独立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整理自己的思路:准备好在小组交流时说哪几句话:组内同学发言时,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要认真记录,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并分享小组成果,形成小组统一意见。切忌七嘴八舌和讨论与老师提出的问题无关的内容。
3、听全班交流。学习他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仅是听老师上课,也包括听同学的发言,同学问的思想交流更能引起共鸣。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这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学习数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加之教师适时的点拨和评价,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激发思考、澄清思维、引起反思。学会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想法,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群体凝聚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人们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强化语言表达,增强语言表达魅力,利用睿智诙谐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学生喜欢亲自动手实验探索,教师就可以利用实践操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可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实验模拟和难点突破,既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大大加快理解速度,因此,教师还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师做注意力的示范者。
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注意力,教师应当首先成为一个良好注意力示范者。不管是好的学生还是比较差的学生在发言的时候,教师首先应带头专心注意,眼睛看着发言的学生,不时还点点头,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我们都要做到耐心注意他们的发言,学会尊重他们的见解,不断章取义,不中途打断,要欣赏学生的想法。教师的注意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
三、培养学生注意力的途径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以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几种尝试,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1、加强课前课后训练:利用上课前2分钟对学生进行训练。教师还可以在新课教学完后念一些判断题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训练学生的注意力。
2、评价同学发言。当学生回答完教师的提问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为了评价同学发言,学生在其他同学回答时听得非常认真,教师应对评价得好的学生进行肯定。这样就促使了学生认真注意同学的发言,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复述特别注意的内容。一些重要的结论、概念、推理过程或最优化的解题方法,当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问其他学生听明白了吗?那你把他刚才说的再说一遍。让学生知道不专心注意听讲是要进行复述的。这样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4、规范学习习惯。当别人在说时自己要坐好认真听讲,关注别人发言;当别人在说时自己不要插嘴,当别人在说时自己不要弄出声响。这样可以让生听得更清楚些,也体现了对别人的尊重。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加强对学生注意力的训练,就要把“课堂注意力的训练”看作是一项教学任务,认真去完成。只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定会在数学教学中结出累累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