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之乱

来源 :食品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oce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洱,地名、茶名,或者说是名茶。因为普洱火了,所以很多人就跟着火了,原本不太景气的茶叶产业突然鸭子变天鹅,一些没有核实的传说也出来了:一说是有一个茶叶企业破产时没有钱安置职工,只有一仓库普洱,就给职工分茶叶。很多人不要,就把茶叶扔垃圾堆了。后来有港台人士前来收购,所有存茶的职工就都成了50万富翁,原来扔茶的那些人肠子都悔青了。有人要追究事情的真实性,没人能说出来。一般道听途说的东西都这样,没名没姓,没时间没地址,没法查。还有一说是有地址人名的,说是昆明一位姓江的茶叶商人十几年前一冲动就把准备买房子的钱拿去买了一仓库普洱。当时有一个老茶厂破产,有一批老普洱,想“跳楼”处理,还有人给老江说就是买回来也不亏,老江就这样被“陷害”了。后来他没有买成房子自己住,却一直为茶叶找房子,日子艰难得没法说。1999年,昆明世博会期间,一个韩国女人偶然来到了老江的茶庄,老江的好运来了,韩国女人给老江带来了一包钞票,全是美元。老江兴奋得一夜未合眼,因为没有见过美元。第二天一大早银行刚开门,背着一个大包的老江就进去了,经鉴定美元是真的,老江喜出望外,被一次阴差阳错成就了。
  云南人原先是一直喜欢绿茶的,普洱有名无份。直到现在,喝绿茶的人还是超过了喝普洱的,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喝普洱茶的人有一部分是附庸风雅的,有一部分是把普洱茶当药喝的,还有就是两者都有的。我是属于不懂茶,却喜欢看,喜欢买,喜欢喝的人。据说普洱茶可以降血脂,现代人生活好了,油水多了没地方去,就进了血管。我的血脂是正常值高限的四倍,医生说即使不住院也得吃药,我也吃了一段时间,吃得头昏眼花脚打飘,害怕!听说喝茶降脂,这个比较温和,可以接受,就开始喝普洱,但也不见有多少效果。前几天去体检,血脂依然高高在上,类似喝茶降脂这样的理论太多了,大多是道听途说,找不出科学的依据来支撑。过去还流行喝红茶菌,后来又喝红豆杉,现在这些都不见了。喝普洱没有给我降脂,倒是有人对我说:“普洱刮钙,等上了年纪骨头就会像朽木一样。”由于有了经验,这一论断我也没有相信。
  我喝普洱虽没有医好病,却已经有了瘾,当然,这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有茶瘾比烟瘾酒瘾好。现在品茶已经品出了些滋味,当然从中还吃出过头发、烟头、报纸、塑料包装袋。有卖茶的人神秘地对我说:买茶一定要买大厂的,否则……
其他文献
风云一举到天关1,快意平生有此观。万古齐州烟九点2,五更沧海日三竿。向来井处方知隘3,今后巢居亦觉宽4。笑拍洪崖咏新作5,满空笙鹤下高寒6。  1天关:指泰山十八盘的顶端南天门。2齐州:山东济南的古称。这里代指九州。唐人李贺《梦云》诗:“遥望齐州九点烟。”3井处:处于低平之地。 4巢居:远古时人类为避免洪水和野兽的侵害,在树上栖息。晋人张华《鹪鹩赋》:“巢林不过一枝。” 5洪崖:传说中的仙人。此句
期刊
9岁的贝蒂是洛杉矶郊县一所学校3年级的学生,她和同学们每天都要完成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写一封感谢信。信的内容并不复杂,或者是“今天的阳光特别好”、“今天吃的比萨饼又甜又香”,或者是“昨天晚上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妈妈夸我是乖孩子,然后使劲地亲了我的脸” ,又或者是“上学时我看到路旁的野花开得真好”、 “我播种的郁金香发芽了”……  贝蒂和小伙伴们都按照老师的要求,一笔一画地把寥寥数语
期刊
一位在法国住了40多年的老太太,几十年里除了茶油外,从没吃过别的油;她所使用的化妆品也都是茶油系列天然化妆品。如今年近七旬,老人身板依旧硬朗,皮肤也细嫩光滑,看上去就像50出头。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油,但是面对超市中琳琅满目的各种食用油,究竟吃哪种油更健康,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其实,只要了解了各种食用油的营养成分,选择就变得简单多了。   据营养学家介绍,动植物油的脂肪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不同的
期刊
今天,尽管我们餐桌上的大部分食物还是以传统方式栽培或养育而成的,但是遗传工程(基因工程)改造的食物已经悄悄地进入寻常百姓家。比如,家家户户大多食用过大豆油,而目前近一半的大豆都含转基因成分。    解禁并不等于上餐桌    遗传工程食品进入千家万户虽有生产者和销售者的努力以及推销手法的巧妙,但根本原因还在于这类产品的生产和出现是市场和人们的生活所需。今天,继遗传工程的植物性食品已进入平常百姓家后,
期刊
我到河里游泳,把衣服脱在了岸上。当我在水里游得正酣时,有几个半大不小的孩子从岸上走过,将我的衣服拿走了。那是两件旧衣服,我并不心疼,麻烦的是衣袋里有一大串鑰匙,我得一一重配。  回家后,我就考虑哪些钥匙是非配不可的。这次丢的钥匙有十几把,可我考虑来考虑去,非配不可的只有两把,一把是办公室的钥匙,另一把就是家里的大门钥匙。原来十几把钥匙里竟然有80%以上是多余的。要不是这次丢了衣服,我身上多余的钥匙
期刊
“心情”是什么?词典上的解释是:内心的感情状态。我们成天把心情挂在嘴边,却似乎又不知道何为心情。身为现代人,我们的心情就像高速公路上来往的车辆一样瞬息万变:领导的一次表扬、同事的一句赞美、朋友的一声祝福都可以把心情熨贴得如同阳春。而意外失误、偶尔受挫、突发小疾、塞车阻路、等人盼信以及无辜的委屈甚至擦肩而过的一句戏言,都可以使心情像船桨打水,一下子坏到底。  不管你是在朝为官还是在野为民,不管你是腰
期刊
排队,在中国是最常见的现象了。在物资匮乏的计划经济年代,买块豆腐、肥皂也要排队的。甚至有做父亲的为待出嫁的女儿排队买高脚痰盂,因为排了太长时间,而且那队可不是太太平平排到跟前的,而是要拿出点力气推搡的,所以父亲便不甘心只买一个痰盂,就一气买了5 个,一个个摞成塔一样端回来再东家西家的问谁要一个。可邻家的女儿要么早就当妈了,要么还在门口跳橡皮筋。那一口气买了5个痰盂的父亲就只好听老婆数落来数落去。 
期刊
大凡读书人,都想读好书、长见识、增才干、添智慧。可不同的人读书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读书像豆腐包,漏了精华,留下的是豆腐渣;也有的人读书像漏斗,进去了又漏出去,学习只是一个过程,没有结果;有的人读书像储存,记在了大脑里,可不知怎么用;还有一种人可谓用心良苦,求知如沙里淘金,苦苦读书寻找知识,可得到后却束之高阁不知运用……凡此种种,都是读死书,最终,读书死。  下厨做菜,将肉、蛋、菜适当组合,经过
期刊
不是所有的酒,你都能品出它的滋味来的。  官场的公宴,商家的应酬,冠盖如云,高朋满座。纵是仙醪之饮,却因与宴者心存功利,意在逢迎,美味佳肴大多白白填了酒囊饭袋。  能喝出滋味的,只有闲酒。  闲酒通常需闲人来喝。“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都是闲着没事,才向酒中讨醉,既免生闲气,又有良多趣味。  忙人只要有份闲心,也不妨喝点闲酒。“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期刊
说到汉语的“女红”,是英语一个sew(缝纫)所无法表达的。sew只是一个动词,而女红要从一个十分感性的层面来体会。  女红的红,没有玫瑰浪漫,也不及牡丹华丽,却如子规啼血,是针尖刺破指尖的殷红的血,一点一滴,潋艳而成。这样的红,非但不是超世脱俗,而且十分世俗,更需人间烟火的供奉。  千年百年,女红是开不败的花朵。在时光隧道捡起一只前世遗落的绣花荷包,拨开那岁月的尘埃,你会听得到隐藏其内很深很深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