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职务犯罪案件的司法会计鉴定与思考

来源 :会计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198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A报社李某等人涉嫌职务犯罪案件为例,对涉案资料进行检验、分析和论证,并形成鉴定意见。实践表明,司法会计鉴定是职务犯罪的“克星”,其鉴定依据应是涉案检材,鉴定意见需借鉴初查的成果,并把资金流转环节作为突破口,这样能从混乱的会计资料中固定证据,为案件深入侦查指明方向。
  【关键词】 职务犯罪; 司法会计; 鉴定思考
  中图分类号:DF7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10-0057-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了惩治腐败的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腐败问题多涉及职务犯罪,主要以贪污和挪用公款的形式出现,并与金钱、财物等经济利益紧密相连,涉案资金交易错综复杂。因此,需要运用司法会计的专业技术方法,检验涉案资金违规交易记录,查证嫌疑人的涉案金额,为检察机关办案提供线索。现以A报社李某等人涉嫌职务犯罪案件为例,探索司法会计技术在鉴定职务犯罪案件中的应用与思考。
  一、案情介绍
  2012年1月9日,XX司法鉴定中心受某市人民检察院委托,对国有企业性质的A报社领导李某等人涉嫌职务犯罪进行司法会计检验。经侦办人员初查发现,该报社领导李某的配偶和亲属以A报社名义成立B报业公司,并以报社财务室副主任陈某名义开立个人账户,涉嫌贪污、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问题。根据办案要求,需对相关会计资料进行司法会计检验,以查明A报社李某等人是否涉嫌职务犯罪。检察机关送检的材料主要包括:A报社2009—2011年的会计凭证128本、会计账簿21册等,下属单位B报业公司2006—2011年会计凭证48本、未装订凭证14捆、会计账簿10册及开户行银行流水账、C印刷厂印刷费往来明细账等。
  二、检验问题
  在对本案进行检验时,主要采用核对法、全查法、复算法、平衡分析法、比较鉴别法等专业技术方法。经对现有检材检验发现,该报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财务会计核算不规范
  自2006年以来,A报社财务状况混乱,未按我国会计法及会计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核算。具体表现为:缺乏会计内部和外部监督,存在账证不全、账物不符、账账不符、账证不符、无总账、无会计报表、部分收入不入账、设账外银行账户等问题。按照财政部规定,会计人员应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什么A报社财务问题出现这么多“不符”?比如建账,设置日记账、明细账、总账这是必须的;又如对原始凭证必须审核,然后填制记账凭证,为什么直接将原始凭证入账而不填制记账凭证?甚至出现一本凭证中一部分填制了,一部分不填制?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为什么会有账无证、有证无账?是否存在人为转移或销毁凭证?为什么不平账?这些问题都是司法会计检验的重点,需要进一步分析论证。
  (二)财务收支非正常亏损
  由于涉案单位的会计资料混乱,会计凭证不全,为规范合理地确定A报社的财务收支情况,依据现存的会计资料对2009—2011年A报社的账务进行梳理与汇总,汇总结果为:2009年A报社盈利230 356.00元,2010年亏损141 192.14元,2011年亏损1 943 156.94元。通过对比发现,2010年和2011年A报社的财务状况出现了严重亏损,其中有些支出项目存在不正常现象。
  (三)电话卡变现收入与实际差额较大
  2006—2011年,A报社与D移动公司签订《广告合作协议》,协议规定:在合作期间,D移动公司在报纸上发布广告,以电话卡的形式抵付广告费。其中IP卡按面值的32%折扣,充值卡无折扣。六年期间,移动公司共以面值155万元的电话卡支付发生的87万元广告费,而A报社账面上反映的电话卡变现收入仅为59万元,这与实际应该变现87万元收入的差额较大。
  (四)印刷费支出存在虚增现象
  报纸印刷费是A报社的一项重要支出,一般由C印刷厂负责印刷,通过查证A报社和C印刷厂2009—2011年印刷费往来款明细账,可以追踪违规资金交易的重要线索。在检验A报社(应付账款)借方发生额与C印刷厂(应收账款)的借方发生额中发现,A报社2011年8月第67号记账凭证以“7月份印刷费尾款”为由虚增3万元。A报社(应付账款)借方发生额与C印刷厂(应收账款)的贷方发生额出现较大差异,出入金额为881 930元。
  三、分析论证
  (一)关于报社会计核算不规范的论证
  经对涉案资料进行检验,发现以下会计核算不规范的证据:一是关于账户设置。该报社除2006年有一本总账外,其他年份均无总账,连续六年没有编制会计报表,如2011年只有明细账,缺少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二是关于记账依据。该报社部分账目仅依据原始凭证记账,未按规定填制记账凭证,如2007年除填制发放工资的记账凭证外,其他主要经济业务全年未填制记账凭证;2008年1月至6月未填制记账凭证;2009年1月、3月、10月、11月、12月未填制记账凭证;2010年11月未填制记账凭证。三是关于账证对应关系。从审核会计资料中发现,该单位会计资料残缺现象严重,如2006年只有账簿,缺少会计凭证;2008年和2009年出纳各有一本日记账缺少对应的会计凭证;2010年8月、9月的现金日记账上有74笔支出找不到对应的会计凭证。四是关于会计档案管理。该报社历年会计凭证全部未装订,送检的会计凭证是案发后该报社财务人员补充装订的。
  我国《会计法》明确规定,各单位必须依法办理会计事务,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显然,作为国有企业性质的A报社没有严格按照《会计法》和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因此,这些疑点都是办案人员应该进一步追踪的重要线索。   (二)关于收支盈亏问题的论证
  通过对A报社财务数据分析发现,2010年、2011年的管理费用比2009年分别增加113%和123%,销售成本分别增加88%和61%,销售费用分别增加45%和43%。一般情况下,在经济业务没有明显扩大的情况下,以上财务指标大幅度的增加是不符合常态的。而2011年与2010年相比,在2011年销售收入和营业外收入都明显减少的情况下,而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却明显增加,这些费用不正常的大幅度变化,势必造成报社2011年的严重亏损,亏损资金是否流入个人囊中,还需进一步验证。
  (三)关于电话卡抵付广告费业务的论证
  根据会计制度相关规定,A报社在收取移动公司的广告费后,无论是现金还是以卡相抵的广告收入,都应归入“销售收入”科目核算,不能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既使收入暂时不能确定,也应放在“应收账款”科目的明细账中(电话卡)进行核算,使电话卡和现金收入能够清晰反映。如果在“营业外收入”账进行登记,一是改变了收入性质,二是失去了有效监督。因此,这种以电话卡抵广告费的收入形式,在变现环节容易出现监督漏洞,造成广告收入款的非正常流失,为不法分子贪污创造了条件。
  (四)关于印刷费支出业务的论证
  一般情况下,C印刷厂(应收账款)印刷费往来账应为借方余额,出现贷方余额是不正常的经济往来,多出的金额可能是A报社蓄意多支付的印刷费,存在过账的嫌疑。经分析发现,造成A报社(应付账款——C印刷厂印刷费)借方发生额与C印刷厂(应收账款——A报社印刷费)贷方发生额非正常差额的原因:一是以物抵债,A报社2009—2010年合计数为19 756元,B报业公司为258 596元,差额为238 840元。二是2009—2010年A报社往来明细账借方发生额与C印刷厂往来明细账的贷方发生额多笔不符,相差金额为1 293 405.2元。三是2009年A报社部分印刷费以现金的方式支付,且现金又多是从下属单位B报业公司的账上支出,这些现金支付的凭证后面仅少数附有C印刷厂的发票,仍有100多万元的付款没附发票,这中间可能存在C印刷厂配合A报社非法转移资金的嫌疑。在核查中还发现,A报社账上有5笔共14万元的现金支付业务,在C印刷厂的明细账中没有体现,需要进一步深入核查。
  四、鉴定意见
  经对检察机关提供的检材进行检验、分析和论证,并结合初步侦查的成果,形成以下鉴定意见:一是关于会计核算不规范的情况,表面上是因会计人员业务水平较低形成的会计差错,鉴定发现这是报社领导蓄意造成的财务混乱,涉嫌渎职和徇私舞弊,建议对嫌疑人进行审问,以获取更多证据。二是关于收支盈亏情况,A报社2010—2011年,在业务收入降低的情况下,人为大幅增加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导致财务亏损2 084 349.08元,建议对非正常亏损资金进行深入追查。三是关于移动电话卡抵付广告收入的业务,经核查发现共计280 000元收入款项去向不明,建议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问。四是关于印刷费违规支出业务,2009—2011年期间,A报社与C印刷厂的印刷费往来账中,双方实付与实收印刷费差额及违规金额共计2 672 245.20元,建议补充C印刷厂相关业务的原始凭证,以便进行核查和认定。
  当然,以上鉴定意见只是根据现有检材形成的初步结论,难免存在论证不足之处。尤其涉案单位财务混乱,涉案会计资料残缺不全,这为鉴定和固定证据带来了较大困难。但是,随着案件侦查的不断深入,新证据的出现及检材的增加,将根据检察机关的要求及案件需要进行补充鉴定,以形成更加完善的鉴定意见。
  五、鉴定思考
  (一)司法会计鉴定是职务犯罪的“克星”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通过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其本质特征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主要表现是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随着行为人对高科技的运用和反侦查意识的提高,职务犯罪的特点呈现出“犯罪主体特殊化”、“犯罪手段隐蔽化”、“犯罪形式智能化”、“犯罪追求安全化”等多元化特点,这为检察机关侦办职务犯罪增加了技术难度。因此,司法会计鉴定对侦办职务犯罪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其专业的技术方法,能够揭示职务犯罪的手段和本质,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成为职务犯罪的“克星”。如本案在鉴定中明确认定了A报社李某等人涉嫌职务犯罪的金额及事实,并及时固定其犯罪证据,为深入侦查提供了重要线索,这对犯罪分子具有震慑作用。
  (二)司法会计鉴定的依据应是涉案检材
  司法会计鉴定的客体是涉案会计事实,即与案件事实有关联的会计信息。因此,司法会计鉴定的依据就是反映涉案会计事实内容的载体,即涉案会计资料。从共性上讲,检材来源的合法性(即检材的证明能力)与检材内容的真实有效性(即检材的证明力)是司法会计鉴定所必须论证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司法会计鉴定必须是依据检材的论证,其鉴定意见是对涉案检材的客观判断。因而,对检材真实有效性论证的依据只能来自于检材本身。由此,结合诉讼活动对证据的要求,也可以把涉案期间、关联性、复式记载等作为司法会计鉴定检材选取范围的基本条件。本案的检材来源于检察机关查封时锁定下来的涉案期间的会计资料,检材客观真实,由此得出的鉴定意见具有较充分的证据效力。
  (三)司法会计鉴定意见应充分借鉴初步侦查的成果
  本案在初查阶段,检察机关侦办人员根据举报人提供的侦办线索,进而对嫌疑人进行审问以掌握案件的来龙去脉,通过对查封的涉案资料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出了一些初查的侦查成果。这些侦查成果不仅能为司法会计鉴定人员确定鉴定方法和步骤提供参考,还能大大提高案件的鉴定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本案在司法会计鉴定过程中也借鉴了检察机关前期的侦查成果,如涉案人员的审问笔录、查封的案件资料和侦查人员的初查意见等材料,这为司法会计检验和论证提供了参考,也为鉴定意见的形成提供了依据。   (四)司法会计鉴定应把资金流转环节作为突破口
  本案在鉴定过程中,以案件的资金流转环节作为突破口,有针对地检验涉案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资料,通过对关联业务资料的检验,判断其是否真实、合法、合理,以寻找案件的蛛丝马迹。即通过检验资金流转的各个环节,判断是否存在资金流转过程中的“渗漏”或“蒸发”现象,使资金流转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司法会计检验的可控范围内。鉴定中发现,在经济业务交易时,嫌疑人常采用往来账户相互之间的预付、多付、未付、少付货币资金,达到贪污或挪用的目的;在会计核算中,主要通过“应付账款”、“应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其他应收款”、“预收款”、“预付款”等账户隐蔽犯罪事实,这些资金流转环节都是司法会计鉴定的突破口。
  (五)司法会计鉴定能从混乱的会计资料中固定证据
  从此案鉴定过程中可以看出,司法会计鉴定在侦查阶段对认定涉案犯罪事实、固定证据发挥着重要作用。侦查人员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往往收集的是一些单纯的会计资料,而在未形成司法会计鉴定意见前,这些会计资料较为混乱、单一和机械。由于职务犯罪涉及的会计事实错综复杂,对于不具备会计专业知识的侦查人员来说,难以清晰判明财务会计事实的因果关系。这就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司法会计人员对案件涉及的会计资料进行审查和甄别,经过检验和论证,作出客观的司法会计鉴定结论,这将为办案人员查明案件事实、认定案件性质和犯罪数额提供科学的依据。如此案仅从单独会计资料的表面现象来看,财务管理混乱,会计资料残缺不全,会计证据难以固定,但是通过运用司法会计检验、分析和论证,就可以去伪存真,为案件固定会计证据。
  (六)司法会计鉴定能为侦办人员指明侦查方向
  本案的司法鉴定实践表明,职务犯罪绝大多数行为人是运用手中掌握的权力或利用掌握的专业知识,蓄意不按会计制度的要求规范设置和登记账目,造成有账查不清的事实。案发后又寻找各种借口予以掩盖,迷惑侦查方向,进而形成职务犯罪所特有的隐蔽性和智能化。在这种情况下,应运用司法会计专业知识对账目进行梳理和深挖细查,对涉案疑点、事实过程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据此为侦查人员提供正确的侦查方向。此外,许多职务犯罪都不是孤立地发生的,往往涉及多人共同作案,通过司法会计鉴定确定侦查方向,发现并收集犯罪线索,顺藤摸瓜,拔出萝卜带出泥,把个案办成窝案。
  【参考文献】
  [1] 杨为忠.司法会计鉴定检材选取范围应当是涉案会计资料[J].会计之友,2014(18):120-123.
  [2] 刘丽萍.一起贪污挪用案件的司法会计鉴定思路[J].财政监督,2011(36):41-42.
  [3] 寿莉,齐金勃.司法会计研究进展、问题解析与展望[J].会计之友,2014(18):115-119.
  [4] 张珩.一起贪污案司法会计检验鉴定的思考[J].中国司法鉴定,2007(2):55-56.
  [5] 周微,杨治忠.龙城房产公司董事长涉嫌职务侵占案司法会计鉴定[J].财会月刊,2013(3):68-71.
其他文献
在《苏武传》中,班固成功地刻画了一位坚贞不屈、忠心耿耿、誓死捍卫民族尊严的汉代使臣苏武。文章从天汉元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写起,后匈奴内部发生谋反事件,苏武虽未参与却惨遭牵连。为了不“屈节辱命”,苏武慷慨赴死,侥幸被救,得以脱险。单于且鞮侯赞其气节,欲使其投降,苏武不从。匈奴无奈,将其投放至北海牧羊,并扬言“羝乳乃得归”。羝,公羊。公羊产奶生仔本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因此一般认为这是单于因苏武拒降而故意刁
关键词:部编教材;教读课;长文短教;方法指导  2016年教育部组织编写,由温儒敏教授负责主编的部编版语文教材在很多方面都有所突破。从阅读教学来看,部编新教材构建了一个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较之旧教材最大的区别在于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的区分,以及包括单元提示、阅读提示、注释等助学系统的建立,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能够由教师引导学习逐渐走向自主学习,以此实现培养中
摘要:由于古诗词距离现在年代较远,学生进行鉴赏有一定难度,学习兴趣不高且高考得分率较低。鉴于此,笔者探索跨界学习诗歌,打破学科局限、体裁局限,进行整合比较,实现大语文教学,以期实现学生诗歌鉴赏综合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古诗词;整合;比较;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体现了学生阅读思维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飞跃。因此,在高中阶段
摘要: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幼儿艺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机遇与挑战。为了让他们在竞争中略胜一筹,语文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特色语言活动和见习实践等几个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  关键词:语言素养;课堂教学;语言活动;见习实践  近些年来,幼儿教育在我国快速发展,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对幼儿教育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为幼儿教师提供了更大的就业空间。目前
所谓“固本培元”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以促进事物的不断成长与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深入文本,把自我和文本进行对接,用自我的感受去体味文本之美显得尤为重要。因而,教师在充分保证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在引导学生对文本表层知识理解和接受的同时,必须致力引导学生向文本深处挖掘。如何挖掘,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本文以《肖邦故园》教学为例,试作探析。  一、利用音乐设境,做好情感铺垫  音
《保健与生活》杂志是一本非常好的杂志,刊登的知识内容极为丰富。我早在1998年在同事那里看到贵刊后就订了此杂志。杂志的实用性很强,特别适合我们老年人。养生保健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知识需求,让我爱不释手,《保健与生活》杂志是我的良师益友。   贵刊刊登的按摩穴位防病、治病的方法,我非常关注。因我有心脏病、脑梗死、高血压、肩周炎等,我持之以恒,每天按摩各个有关的治病穴位已十几年。这样做既能改善血液循环,
在烹饪菜肴的过程中,要想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好菜,离不开火候、食材、佐料的搭配。基层社会治理,也如同烹饪菜肴一般,想要营造和谐温暖的社会氛围,离不开需求、资源、服务各方面要素的联动。  江北区既有众多老旧社区,也有着众多设施服务齐备的物业小区。要把这样一大盘“菜”做香、做好,做得能让人民群众满意,就必然要运用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近年来,江北区利用“三联工作法”促“三社”联动,将区域内的基
【摘要】本文通过对学生学好《基础会计》重要性的分析,结合笔者多年来从事《基础会计》教学的经验,提出了用图表形式进行《基础会计》教学的可行性。   【关键词】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图表教学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经济类其他专业的必修课,及本科跨专业学习会计学专业的补修课。四学分的《基础会计》虽说是基础课,但它的重要性是明显的。如果一个新生在开学时对这门课的基
4月6日至9日,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调研组来渝,就“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开展专题调研。4月8日下午,调研组到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进行了考察。  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了市委党刊融媒体中心(中央厨房)、全媒体演播室、社史陈列室等,详细了解了党刊全媒体的创作流程,仔细观看了当代党员杂志社近年推出的《为了总书记最牵挂的大事》、《初心使命微党课100讲》、《中国故事100
32岁的菲菲,2个月前生了孩子,家人无微不至地照顾她,但菲菲被一事困扰而深感苦恼:原来产后至今,她的“下身”还是不干净(有少量血性流液),还常伴有下腹阵阵隐隐作痛等不适。她到医院妇科检查的结果为:阴道轻度松弛,B超显示宫颈内有淤血,其他未见明显异常。医生说:阴道轻度松弛对身体影响不大,可以慢慢恢复;这种产后恶露不尽(阴道流血流液不止)最大可能是组织残留所致,建议进行“清宫”处理。   什么是产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