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n1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 教师利用课堂教学将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笔者利用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新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挖掘现实生活素材,巩固新知;深入学生现实生活,应用新知.
   【关键词】 生活 教学 兴趣 新知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 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易学,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 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利用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就会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比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利用多媒体引进一段动画:小明在操场上跑步,他跑了一周的路程是指操场的什么?如果在操场中间铺上草坪,要铺多大,又是指操场的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面积和面积单位”. 这一动画片断来自于学生的生活,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所以他们很快地就投入到迫切要求学习新知的情境中来.
   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借助这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引入新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地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 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的综合能力.
   另外,对于一些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我尽力为学生提供大自然的舞台,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教室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处于实际环境中学习新知. 比如,学习小数时,我带着学生到商店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观察商品的标签,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实际测量时,我带着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到操场上去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并组织学生利用步测方法来计算操场面积;学习百分率时,我带着学生深入面粉厂、榨油厂和某些其他的工厂去了解出粉率、出油率及产品合格率等.
   经实践证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挖掘现实生活素材,巩固新知
  
   数学知识需要得以巩固,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
   例如:2008年中国北京即将举办奥运会,我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让学生回忆在悉尼举行奥运会时,中国队夺奖牌的情况,课上让学生自己编题,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 学生兴趣盎然,编出了不少分数应用题,.
   2. 积极开展游戏教学.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 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代表. 然后由教师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 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了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积极开展竞争教学. 一般认为,竞争是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良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 因为在竞争过程中,学生的好胜性动机和求成的需要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增强,所以大多数人在竞争情况下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合理开展一些课内竞争活动,如“看谁算得快”、“看谁算得准”、“看谁答得精”等竞赛,使学生获得竞赛的成功感,获奖面应大一些.
  
   四、深入学生现实生活,应用新知
  
   多年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 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 在学生的练习中存在大量的人为编造的离学生生活现实较远的题材,诸如糊纸盒、装配机器等. 长期这样的训练导致了学生的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而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其他文献
近几十年来,数学教育的观念、教学内容和方法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数学课程改革也进入了重要时期. 在素质教育作为课堂教学改革主旋律的今天,《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数学教学带来不小的变动. 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应重新审视常规经验和课堂活动方式,当前的一些课堂教学设计还普遍存在滞后于新标准和素质教育观念的现象,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素质化的落实.   课堂教学设计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讲,有什么样
文化因素及其内涵的确定,并不是语言研究和外语教学工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现代语言学尤其是其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人们在教育实践中对语言本质及其语言
刻意曲解是语言交际中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本文试图对刻意曲解的语言特点和功能进行分析,并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
【摘要】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通过知识引导人智慧成长的艺术,是人对人智慧的激发、唤醒和引领. 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对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或学生反面行为的智慧运用.   【关键词】 数学课堂 反面行为 智慧运用    所谓“反面行为”,是相对于“正面行为”而言的,亦即有别于常规、常理,有别于正面角度与意义的策略、措施和行为,诸如教师的说谎、偷懒,学生的插嘴及出错等特意行为. 而“智慧运用”的
新疆能源生物质资源储量巨大,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但具体到不同生物质能类型时情况差异较大。本文基于3E—SRT框架和AHP方法,通过对不同生物质能类型综合效益的评估,提出新疆
多义句是指拥有超过一种以上解释的句子。多义句的出现有如下原因:句子中的出现的一个多义词导致整个句子多义:句子中出现了一个多义的惯用语;对于句子中词汇的不同分组理解可造
【摘要】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之际,更应关注数学课堂教学这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密切关注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教学 培养 创新能力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指导,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手段,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使得“龙”的形象在中国和西方各不相同。为了让西方人了解“龙”的中国意思,使中国古老璀璨的文明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传播到世界,故而结合中国英语重新诠释
俄藏敦煌文献中的西夏汉文写本《杂集时用要字》仿汉人习字蒙书分类而做,但其分类、内容反映了西夏人的生活与观念,第五部分果子部就反映了西夏人的饮食习惯。
会计人员的文化价值观会影响其职业判断,本文研究了会计人员的文化价值观对会计概念解释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会计人员对会计概念的解释是不相同的。会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