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中的和谐美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xiao032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3月31日,陕西电视台二套正在播发的一则社会新闻引起我的注意。新闻场景大致是:伴随着现场记者的导语引领,电视画面呈现出明媚三月,古城西安春意盎然,在一条车流滚滚、人流攘攘的亮丽大街上,盛开的鲜花在百草绿茵的映衬下夺目争艳,有序地摆放在木制花坛上,把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自然隔离。整洁的市容环境无不昭示着近年来全市上下齐心携力创建卫生城市的成果,传递和洋溢着城市和谐美的气息。在画面的摇移中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太太手提布包正站在一丛花坛旁采摘鲜花,接着是现场记者来到老太太身旁和蔼地说:老奶奶花坛漂亮吗?老奶奶兴奋地说:漂亮,漂亮。好得很!记者又道:您把上面的花摘了,花坛就不漂亮、不好看了。再说这里车水马龙很不安全……。这时,老太太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连声说:对,对,对……。随即脸上流露出不好意思的局促和羞涩。现场记者又关切地说:奶奶您别急,车很多要注意安全,我扶您过去……。画面又由近及远地显现了年轻人搀扶着老太太慢慢走上人行道的背影。接着现场记者才就此事进行了一番评述。收看完这则社会新闻我眼前一亮,禁不住为其中和谐满眼的新闻要素而击节称道。
  首先是语言和谐。现场记者在导语及与当事人的对白中措词谦恭、语气和善,在通过新闻故事完成启发教育人们“美化环境、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理念的同时,又通过其自身的职业实践,传递和展示了尊老、爱老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及良好个人修养。尤其是那一声声悦耳的“老奶奶”叫的让人倍感亲切温馨。就是对老太太的不文明举动,也是从发问:“老奶奶,花坛漂亮吗?”入题,既没有当面简单制止的粗暴尴尬,又没有品头论足地批评教育,而是把一个让人一看(听)就能明白的不文明举动,很平和的展现出来,使人在和谐的感知中接受到一次社会公德和行为美德的教育。
  其次是行为和谐。在新闻故事行将结束,道理已经阐明,新闻之目的和意义已经达到并完成的时候。现场记者毅然做出了“分外”之事,小心搀扶着老太太向安全的人行道走去,再一次把新闻故事向深处延伸,把新闻主题的教育意义又一次给予了生动的放大,很是感人。他不但以自己一次良好的新闻实践诠释了当代青年人所具有的文明礼貌之风采,而且进一步展示了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让人佩服有加,印象深刻。
  再次是画面和谐。镜头画面先是在记者导语的引领下,摇扫了全市创卫活动开展以来的如画美景,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为新闻主题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在后来的新闻故事推进中,镜头画面既实际又人性,充分体现着和谐之美。比如:对老太太摘花的画面表现都是侧影和背影,而没有正面曝光,更无刻意特写,点到为止处理恰当。再比如:记者与老太太的对话场景画面,若无同期伴音,给人的感觉就像似祖孙两代人在唠扯着什么家事。整段新闻的画面构图主次鲜明,推进变化流畅而不拖沓,后期编辑调整的痕迹较少,没有造作之感,让人信服。
  最后是新闻实践和谐。社会新闻事发偶然,事态的演变和推进无法预料。如何正确判断,在转瞬即逝的社会现象中,及时捕捉到最有价值的新闻要素,这与采访组的默契配合不无关系。虽然,没能(也不可能)在现场观赏到新闻采访组的具体工作细节。但从这一则社会新闻的整体表现上,已不难感觉到他们的肢体语言、工作习惯、行为浅意识等都达到了心领神会,即工作实践的和谐。由此,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气呵成,较为流畅地采编完一件上好的社会新闻节目。
  社会新闻是广播电视媒体舆论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紧贴社会生活、紧贴基层实践、紧贴人民群众“说事”,并以“弘扬真、善、美倡导新风正气,鞭笞假、恶、丑抵制歪风邪气”的特有教育形式,而备受人民群众的关注和欢迎,是广大受众在五彩斑斓的视听世界里喜爱收看(听)的节目之一,其收视(听)率和影响力都很高、很大。新时期,如何做好社会新闻的宣传报道,选择好的主题和切入点;如何按照胡总书记近期视察《人民日报》时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之要求,更好地发挥社会新闻在促进社会和谐建设方面的导向、引领、示范作用,这是我们广播电视媒体新闻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
  省台“都市快报”栏目记者采编的这一则社会新闻启示我们,在新闻实践中,只要能够善于学习研究、善于深入实际、善于观察总结,能够在细节上多做一些文章,在情感上多投入一些,就一定会在社会生活、市井民风及家长里短的大千世界里,开掘出既能吸引人看(听),又能打动人心、开启人智、规范人行、张扬人本的社会新闻线索;就一定会通过长期实践的经验积累、瞬间爆发的直觉和良感,巧妙地施于音画互衬,使社会新闻采编的更有深度、更有内涵、更具和谐之美、更具教育意义。
  (作者系西安市广电局副局长)
其他文献
当了几年市(地级)报新闻研究室的负责人,落下这样的后遗症或曰职业病:读书看报,我总是格外留心文章中的“硬伤”:对那些属于常识性的本不该错的错别字,每次遇上,都像正吃着白花花的大米干饭,突然被一粒沙子硌了牙一样。凭心而论的“凭”,就是这样一粒“沙子”。  一个是平心而论,一个是凭心而论,将二者放在一起,相信绝大部分人都知道孰对孰错。然而,后者却经常篡位,肆无忌惮地假冒前者。我“百度”了一下,“平心而
“维权”,顾名思义,就是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新闻维权,就是运用新闻报道的手段进行维权。作为新闻媒体应不应该将“维权”作为一项重要功能呢?回答是肯定的。    “维权新闻”与“新闻维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我国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形式呈多样化形态,社会成员的利益呈多元化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侵权现象不断出现,最典型的就是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因此,改革开放以来,媒体
最近,重庆市出台文件,强调党报、广播电视媒体“要腾出大量头条版面和时段用于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报道”。要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除涉及全局性重要活动以外的常规性调研活动,《重庆日报》二版刊发消息,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000字;广播、电视报道不上头条,长度原则上不超过3分钟”。(《报刊文摘》4月6日)  这则消息令人耳目一新,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重庆市的这种做法有几个特点:
中国正在跨入一个“小众”时代,消费者和市场在不断地细分,各种媒体也都在根据市场环境和消费者的变化而不断地走向专业化,不断地细分市场,寻找自己的目标群体。同时,数字传播技术的冲击也引发了媒体的“碎片化”,消费者原有的媒介接触时间、接触习惯完全被打破。在传播日趋分众化、广告日益强调“精准投放”和“有效到达”的大背景下,以往大众化的营销传播模式正应合了约翰·沃纳梅克的“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是浪费了,但
古语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又曰:“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生活中越是艰险之时,越是困难之时,越能折射出人性、人情之美。
张振学先生是一位人品学养极高的学者型画家,他少年时代在秦巴山涧成长,得自然灵动之心性,十四岁被学校保送到陕西省立艺术师范、学习美术。从此与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以发而不可
随着信息技术全面进入传媒领域,各类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尤其近年被称为第四、第五媒体的网络新闻和手机新闻等电子媒体的迅猛兴起,使传统报业这一纸质媒体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作为纸质媒体之一的地市党报,生存空间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地市党报究竟如何谋求生存和发展呢?笔者认为强化地市党报的可读性是关键。    一、强化传播力,在传播速度上下功夫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全面地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
1月5日翻开《人民日报》《国际周刊》版,被一则新闻的标题紧紧吸引住了,题为《不看电视报纸.只为避硝烟》,先是感到怪怪的,怎么看不看电视报纸与避战争硝烟有何关系呢?细看内容,才知
北京市市长的名字,在新闻报道中写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一家两家报纸了,简直有点成家常便饭了!北京市长名叫王岐山,怎能错写成“王歧山”呢!  2007年1月1日《中国汽车报》一版,在《奥运电动公交车啥样》一文中写道:“两款奥运电动公交样车在北京市政府院内‘亮相’,并接受了北京市委书记刘琪、市长王歧山……等领导的检查。”;3月3日《中国气象报》、1月30日《21世纪经济报道》都有文章错写成“王歧山”。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电视产业化的浪潮席卷全国。而由于在人员、资金、规模、覆盖范围等各方面的劣势,使在电视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基层电视媒介面临着极大的困境。  与此同时,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民间文化在快速走向衰亡。传统的民间文化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日渐萎缩,现代化正在无情地荡涤着传统民间文化。  基层电视媒体如何应对挑战?如何保留和传承这些民间文化?近几年基层电视媒介为了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