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赏识教育的几点看法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or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赏识是对人最高级别的尊重,是人性最深切本质的体现。赏识教育对各类学生都可采用,尤其是对德智双差的学生,实施赏识教育更是非常必要。在此,本文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对赏识教育谈三点看法。
  [关键词]赏识教育层次感 负作用正确赏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五十年代就蜚声全国的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老师,她育人的成功经验就是“激励、赏识、参与、期待”。霍懋征老师教育方法的核心就是赏识教育,以她成功的实践证明了赏识教育的巨大魅力。在教育教学改革活跃的今天,赏识教育犹如一夜春风,众多教师认真参与积极探索,但效果不佳。赏识教育对各类学生都可采用,尤其是对德智双差、自卑感强、自信不足的学生,实施赏识教育更是非常必要。
  在实施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今天,在语文大教育观的背景下,在语文课程弘扬人文内涵的当今,实施赏识教育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抓住学生闪光点及时鼓励适度赏识,能激发起学生的自信和兴趣,成为进步发展的动力;对平时批评多、表扬少的差生来说,赏识教育犹如雪中送炭,能获得批评难以达到的教育效果。但是,如果赏识不到位,做法不够科学合理,就会事倍功半,有时甚至适得其反。纵观教师的一些做法,有的将赏识教育挂在嘴上,成为时髦的教改名词,并无具体行动;有的视同口头表扬,有的则随心所欲;有的由于态度和语气不够真诚,让学生感觉是在挖苦嘲弄;有的应该批评却表扬,让学生认为老师虚伪。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赏识教育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更具有重要意义。在此,以所任教的语文学科为主,对赏识教育谈三点看法。
  
  一、正常赏识要有层次感
  
  学生有差异,情况有不同,赏识教育也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大小有别,轻重有度,措词适当,评价合理。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的赏识很难达到教育目的。有区别地对待、有层次地赏识才是正常的赏识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赏识教育,是激发学生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基本功。
  1.跨越自己的“当面肯定”
  喜欢讲空话的学生若能听一会儿,要立即抓住:你有自控力,会有出息。不做作业的学生倘若做了一次作业,要立刻肯定:你若能像今天坚持做作业,到期末会有明显进步。总看武侠书的学生在看《读者文摘》,要立马送上:你现在看的书档次高,说明你是个有品味的人。只要留心总能发现学生有时会超越自己,教师若能时时留心,及时肯定,经常赏识,就可将学生的这种“有时闪光”变成“常态闪光”。班上有个禀赋聪明但爱惹是生非令教师头疼的差生,通过对其进行适时有机持久地赏识,引发了他对语文学科的浓厚兴趣,爱读周国平、贾平凹散文及世界名著,作文在校内得奖,言行举止为之面目一新。虽已转校但经常在节假日来拜望老师,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其实又岂止只是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呢!
  2.超越同类的“激情鼓励”
  在班、校、区、市不同级别的比赛中,学生通过辛勤努力超越同类获得名次,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地鼓励,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让该学生将自己的某次成功渐渐变成特长。对没得名次的学生,教师也要语带感情对其充分肯定,并指出不足,鼓励他今后继续努力,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有个女学生在市级唐宋诗词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我就在语文课专门就此事充满感情地表扬了她:徐吉吉同学的文学功底并不好,可是由于她的勤奋努力,在这次市级比赛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既说明了她的潜力,也证明了事在人为的道理,只要努力总能成功。希望全班同学学习她的勤奋努力。事后我又找该女同学单独鼓励:希望你把这次荣誉当作动力,让它变成自己的爱好,并逐渐成为你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至今这位女生已养成了晚上常常翻阅唐宋诗词的习惯,这种文学熏陶对提升她的修养很有裨益,这对她的成长终身有用。
  3.富有创新的“物质奖励”
  有个女生成绩平平,但在校文娱会演中,她编的舞从动作造型到队形的变换都富有创意。由于老师赏识不到位,评分不公没有名次,精神不振情绪消极影响学习。在我的建议下,班主任给她发了个创新奖,该女生从此变得积极上进,在学习上也有了主动性。有个男生在班级作文比赛中,从宠物狗自述角度写了人对动物的滥杀,破坏生态平衡。主题虽不“闪亮”,构思却很新颖。我奖给他一枚精心设计的书签:奖给富有创新精神的刘卫东同学。教师亲笔签名。这枚书签是该生进校以来唯一得到的奖品,激活了该生的荣誉感,激发起他求知向上的欲望,因为感激老师对其厚爱和赏识,因而产生了对语文学科的依恋和兴趣,所产生的教育作用不言而喻。只要教师肯时时留心,事事细心,还是能够发现学生创新的火花。赏识教育就是要让学生的创新火花时时闪耀。创新是民族的灵魂,素质是民族的根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国民素质教师责无旁贷,赏识则是其有效手段。
  
  二、错误赏识只会产生负作用
  
  赏识教育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果运用不当或者过度滥用只会产生负作用。对有些教师的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做法应引以为戒。
  1.赏识无差异就会扼杀个性
  “你最近表现很好”“你最近有进步”“你比以前进步多了”,经常能听到这样毫无个性的赞赏,既没有针对具体情况,又重复使用,这样的赏识虽然轻易,作用却不大。听得多了厌了,太宽泛了无具体所指,学生无反应。学生有差异,赏识用语也应该具有明显个性,对症下药,不要成为到处可贴的膏药。对有某种明显特长或潜质的学生,赏识语更要个性鲜明,这种毫无个性的大众用语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潜力,只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和某种特长潜质。
  2.赏识变溺爱就会滋生骄气
  教师对优等生和乖乖女生倾注了太多的爱,表扬过度,赏识变成溺爱,其他学生则很难感受到老师的阳光雨露。听惯表扬的学生有的滋生娇骄二气,听不得批评话;有的过于自尊脆弱,动辄掉眼泪;有的自以为是,盛气凌人。这样的学生怎能经得住人生的挫折和风雨?这样的禾苗怎能成为未来的栋梁?
  3.赏识代批评就会助长邪气
  赏识和批评是使学生健康成长的两柄利剑。赏识离不开批评,只赏识不批评,学生会骄纵自负;只批评不赏识,学生会消极萎靡没有自信;赏识代替批评则会助长某些学生的歪风邪气。对逃学打架敲诈赌博个别品行不端屡教不改的学生,该处罚决不能手软。如果该罚不罚,只是轻描淡写地批评一下,或者希望通过表扬其优点使其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改正,这种过于温和的药剂怎么能治疗得好重病患者?这种赏识能使他感到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和严重性吗?能产生对制度的敬畏和对纪律的尊重吗?
  
  三、正确赏识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正确赏识有许多做法:赏识要公正公平,对差生优等生要一视同仁,不能以感情取舍厚此薄彼;赏识要迅速及时,一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立即抓住有所表示,及时肯定及时鼓励,趁热打铁,时过境迁再赏识,冷却的铁很难再热得起来;赏识评价要有个性,不能千人一面千篇一律,重复唠叨味同嚼蜡,要针对差异富有个性。赏识要有爱心,时时留心,事事关注,多与差生接触,同情弱势群体。同样一句赞美,对从未得到老师表扬的差生可能是平地一声惊雷电闪火明,对听惯表扬的优等生可能是湖里掉针没有涟漪。赏识要有具体指导,对有某种特长和爱好的学生,除了口头表扬鼓励,还应落实在行动上,如绘画技巧、诗歌欣赏、阅读写作等,不但要借给学生资料,告诉学生上哪些网站如何查找资料,还要有计划不定期地查阅学生的习作,进行具体指导,将赏识渗透在具体的交流中,渗透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这样的赏识才能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使学生进步发展成长成才。
  这里着重强调的一点是,正确赏识要恰到好处。从赏识的时间、地点、方式、态度、评价几方面来说,如果都能把握得恰到好处,赏识就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时间上要适时,地点上要适宜,方式上要灵活,态度上要真诚,评价上要多样。在合适的时机、适宜的地点,通过眼神、面部表情、翘起大拇指等肢体语言,以温和的微笑、亲切的话语,对学生的闪光和某方面特长进行恰到好处的赏识,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及时赏识有时能挽救迷途消沉的心灵。
  外国某杂志上有个真实故事:有个有一头金黄色头发的年青小伙被押赴刑场枪决时,途中有个慈祥的老太太说了一句“你看这小伙金黄色的头发多美啊!”“如果在这之前能有人这样赞美我,我现在不会是杀人犯。”赏识的重要有时就等同于一个人的生命。
  正因教师普遍看到了赏识的魅力而经常采用,但须知赏识不是廉价的添头可到处送人,因为廉价就不觉得珍贵。赏识也不是奢侈品可任凭教师任意挥霍,因为任意就不让人看重。赏识是师生之间保持良好关系的润滑剂,它是师生之间心灵相通的真实感应,是点亮学生智慧之火的钻石,是学生取得成绩后的雪中送炭。是一阵和煦的春风一缕明媚的阳光,它拨开学生心中的雾心田的冰,催醒自尊、催生自信、催促自强,辅之以处罚的利剑,让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谢道权.另眼看赏识教育[J].基础教育参考,2008(6).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技工学校的英语学习现状,结合对相关理论的研究及教学实践体会,在具体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一些激发技校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旨在为技工学校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英语 课堂教学 兴趣    技工学校的学生多处于半成熟阶段,爱说爱动,但自我约束、控制能力不强。他们在以往学习阶段中大多是后进生,学习成绩一般都不好,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
2006年4月8日,为纪念鲁迅诞辰125周年,逝世70周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中国鲁迅研究会、编辑部和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发起召开了“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
在科技与经济飞快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都得到了有效提升,交通道路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交通道路的质量也提出了更
本项目旨在进一步深化材料骨诱导作用及其分子机理的认识,并将其推进到材料对非骨组织的诱导作用研究。深入了解各种材料学因素对细胞行为及细胞基因表达影响的定性、定量关系
我们已对以下的基本命题耳熟能详:“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人们真的就了解意识了吗?迄今为止,人们已对意识现象进行了多学科、跨学科的全方位研
教学是一门艺术,英语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所谓的教学艺术,就是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声音、图片、形象、表演和活动等一系列能使学生感受到美,使其体会到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去设计教学的全过程,去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艺术是一门较复杂、难以把握的综合艺术。创设艺术的教学环境、使用艺术的教学手段和采取艺术的教学态度。    一、 教学设计的内涵    教学设计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对于班主任来说,批评学生也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怎样让批评卓有成效,怎样提高教学质量都是我们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已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谈谈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批评时应注意的六种方式。  [关键词]班主任批评 学生    对于班主任来说,批评学生是日常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很多班主任不懂“批评之道”:要么当个“粗暴型班主任”,对于出现违纪的学生不论违纪大小、后果严重与否都一律“大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