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can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应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加以训练,其中语言能力的培养更是不可忽视。为此,我从学生入学第一天起就有意识地加强他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训练。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语文教学规律,努力调动学生眼、耳、口、鼻、手多种感官,通过听、看、读、做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加强感受,促进思维发展,从而达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下面我谈谈做法。
  一、听与说相结合
  低年级学生特别爱听故事,特别是那些妙趣横生、富有儿童生活情趣的童话故事。除搞好课堂教学外,作为阅读教学的“副业”,我经常给学生讲童话故事,让他们听《365夜》等录音磁带。讲故事时,我力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并配以适当的动作、神态,让学生进入角色,边听边思考,使故事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听录音时,起初孩子们都不感兴趣,因为农村孩子不适应普通话,针对这一缺陷,平时,我提倡学生讲普通话,我也坚持用普通话教学。到了第二学期,学生基本能听懂录音磁带的故事,并能感受动人的音乐,想象生动的画面和人物的动作神态,体会它表达的欲望。听虽然是一种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但由于听的本身已调动了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学生在听的活动完成后,往往情不自禁地在语文中流露出喜怒哀乐,奠定了“说”的基础。因此,无论是日常交谈,还是专项听读的训练过后,我总是及时让学生练说,或是提问,让学生用故事中的语言回答,或是由学生依照故事中的句式说话、复述乃至自己编述。我还利用班会、节日组织故事会,每次故事会评出五名最佳语言表达者,对大胆讲故事的同学每人奖一面小红旗,以资鼓励。这样,听与说紧密联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二、看与说相渗透
  据科学家测定,人脑信息大部分是靠眼睛获得的,我们把眼睛称为心灵的窗口,因此,训练学生用眼睛看世界、观察周围的生活显得十分重要。只有有意识、有目的地带领学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扩大视野,才能使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日常生活中可供观察的内容很多,我力求有步骤、分门类地指导学生观察,通过各种观察为“说”创造取之不尽的素材。
  在观察活动中,如观察植物中的花草树木类,让孩子们从花草树木类的形态、颜色、气味等方面观察,将其特点看仔细、说清楚。在学生表达时,我提示学生适当加上自己的心理活动,流露自己的喜爱之情。观察动物,也是如此,指导孩子们观察小猫,我事先告诉学生说话课的内容,让他们搜集小苗的外貌、生活习性等材料。课上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按从头到尾的顺序观察小猫的外貌,观察小猫的捕食动作、神态,观察小猫是怎样活动玩耍的。每观察一项,就让学生练说,随时了解他们观察的感受。大部分学生的表达令人满意,有的小朋友说:“小猫机灵的脑袋上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像两颗蓝宝石,正好奇地打量着我们,一对树叶似的耳朵朝上竖着;它身上的毛是白色,十分光滑。脚上有利爪和肉垫,行走时没有声音……”有的小朋友把猫捕食时的动作、神态刻画得十分逼真:“小猫是捕捉老鼠的能手,当小猫发现老鼠时,悄悄地来到老鼠身边猛地一扑,把老鼠按在利爪下,然后咬住老鼠用力甩几下,直到老鼠死了以后,才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还不停地舔舔嘴,好像在说:‘味道好极了!’”还有的小朋友将小猫怎样活动、怎样跟他玩耍说得活灵活现。这样教会了学生观察的方法,丰富了词汇,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在观察小猫后,我又用类似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小白兔、小鸡、牛等动物,构成了一个动物观察系列,促进了知识的正“迁移”,使口头表达趋向成熟与丰富。
  三、读与说相连
  在实践中,我体会到,读也是练说的有效手段之一。经常让学生上台读报、读课文、读童话故事,能使其口头语言更规范,更富有色彩。我经常在练习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上台表演,以动作、神态促进语感讲练,防止口头语言的干涩与呆板。讲读课文,对于那些故事情节比较强、语言比较生动的课文,我有意识地让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和复述,并布置回家讲给父母听的作业。对于语言优美精彩的片断,要求熟练背诵,这样既读了书,又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帮助学生吸收并掌握了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将书本中的语言转化为了自己的语言。此外,还经常通过续编故事让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如学了《小猴子下山》,让学生续编《小猴子第二次下山》,学了《狐狸和乌鸦》,让学生续编“乌鸦再次遇见狐狸”。这样训练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发展了求异思维。
  四、做与说同时进行
  在与学生相处中,我们往往发现,凡学生自己经历或亲手做的事,说起来总是那么绘声绘色,感情丰富,就连学习较差的学生也不例外。一次学生学做帽子,我先让他们将自己的头围量一量,估计一下帽子的大小,再将日挂历纸剪成扇形,接着在帽子上添上自己最喜欢最满意的图案,最后用糨糊将两边粘起来,做成一顶别致美观的帽子。在亲手制作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分步说出做帽子的过程,最后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帽子戴在头上,相互观察,启发他们议论与联想,并加以描述。有的同学说:“同学们做的各式各样的帽子多漂亮啊!有医生帽、军帽、动物帽……大家都把自己的帽子戴在头上,我们班变成帽子展览室,有趣极了。”有的同学说:“你看,王小梅戴上小鸡的动物帽,活像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鸡;陈小辉戴上军帽,就像一位威武的解放军。”我向周围望去,同学把各种各样十分有趣的帽子戴起来,教室顿时热闹极了得,像炸开了锅似的。我们好像走进童话世界,大家手拉手,又说又笑,教室里充满欢乐。
  五、说与写相辅相成
  我根据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阅读水平,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有针对性地让他们说写结合。开始让他们说完整句,写完整句,以后过渡至说段、写段,并且有选择地为学生加工润色,整理成文。如让学生观察小猫的外貌、活动、吃食以后,就让他们有顺序有条理地先说后写。我还写“下水”文,为学生示范。学生的兴趣浓厚,写出来的文章较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通过实践我发现,在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听、说、读、写是紧密相连的、互为一体的。只有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多侧面、多角度地以听促说,以看促说,以读促说,以说促写,通过眼看、耳听、口说、手做、心想产生综合效应,才能使学生口头与书面表达的能力的提高落到实处,才能为以后的写作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注日益增强.护理作为一门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专业在卫生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中国目前医院辅助支持系
块度测量基于格网取样法的块度测量用卡尔·齐斯(Carl Ziess)数字化仪进行的。在每个取样的空间范围内,除了细颗粒之外的所有颗粒都要进行测量。在边缘测量的最小颗粒为1.27
最近几年,新一代中央领导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方针政策。随之就有了“和谐家庭”、“和谐自然”、“和谐校园”等一系列提法,它们的实现都是建立在“和谐”的基础上的。是否“和谐”除客观原因外,更多的是由言语表达方式是否得当所决定的。语言作为思想的物质外壳,也充当了信息传递的工具,它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人的一生,除了动作便是言语,一切的人情世故一大半是在说话中”。弗斯说:“语言的
实现玉米增产165亿公斤的建议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吴景锋确保到本世纪末增产165亿公斤玉米,关键在于必须加快玉米杂交种选育和相应的各项配套栽培技术的进步及物质的投入。我国和
摘 要: 儿童文学是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和审美需求,专为儿童创作、编写或为他们喜爱又适合他们阅读和欣赏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包含各种文学体裁,有儿歌、儿童诗、寓言、故事等,这些作品的教育性、形象性、趣味性、故事性和知识性,使儿童文学在语文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儿童文学 小学语文 语文教育  一、儿童文学是现代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文学是现代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儿童
本文对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心室同步性及收缩功能进行了临床研究。文章探讨了组织同步化显像(TSI)、组织追踪显像(TT)和组织应变显像(SI)在正常人中的图像基本特点,具体参数的
如果说2013年是程序化购买DSP的元年,那2014年就是程序化交易整个大潮的丰年,DSP、ATD、Ad Exchange、RTB越来越热,广告主、代理公司都已经全身心地投入进全新的数字广告时代
摘 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到底需要阅读什么,是大家都在认真实践和探究的话题。阅读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必须统一,这是基于语文学科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需求考虑的。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强,直接决定阅读教学必须依赖于学生的阅读实践。  关键词: 语文学习 阅读实践 需求策略  在平时语文教学中,笔者总会做些思考,或者说是草根化研究。为什么阅读课堂上学生不能进行正确的创新感悟?其实质是课堂教学没有按照一定
本文分两部分对曲安奈德治疗实验性视网膜静脉阻塞机制进行了研究: 1.大鼠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的建立。目的在于建立SD大鼠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结论:利用孟加拉红激光光动力
摘 要: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进行查找资料和电子备课,为高效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