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与施光南同学在一起的那些日子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ofu0q843134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瞬间,施光南同学已经离开我们18年了。
  1990年4月18日,他的夫人洪如丁给我家打电话,说光南生重病了,问我们怎么办?那时,我正好出国在外,我爱人曾晓前告诉她马上去找文化部徐文伯副部长,并告诉了她联系的方法。4月24日晚我回到北京后,第二天便去协和医院看光南,但那时他已经完全不省人事了。据洪如丁说,犯病前光南在家中正陪着女儿施洪蕾用钢琴弹着他作的音乐剧《屈原》的曲子,教她怎么唱,突然就昏过去,虽然文化部立即派人来送进医院抢救,但再也没有清醒过来。5月2日光南走了。他是1940年8月22日生的,还不满50岁就驾鹤西去了。医院诊断是由于脑血管有一段畸形,导致破裂而死亡。光南生前自恃身体很好,几乎没有去医院看过病,在他的病历上什么重要的记载都没有。
  
  中学同班的深厚友谊
  
  我与光南是1949年9月在当时的华北育才小学(现已改名为“北京育才学校”)上同一个班而认识的。我们这个学校是在解放战争中从解放区行军到北京的,进城后又吸收了一些民主人士的孩子。光南的父亲施复亮,母亲钟复光,都是老革命。施复亮与黄炎培等人一起创立了中国民主建国会,建国以后担任新中国的第一任劳动部的副部长。1960年我听施复亮讲才知道,他早在1920年就在上海组建过青年团,入党后又担任过党的一定的负责人,大革命失败后,他失去了与党的联系,但他仍然坚持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成立的民主建国会,一直与共产党密切合作,最后成了新中国的参政党。施复亮是一个文化人,这个特点在光南身上也明显地体现出来。
  光南在班上非常文静,又擅长音乐,所以有的同学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小姑娘”。1951年秋,我们一一起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二部(现在改名叫“北京第101中学”),又被分到同一个班,一直到1957年秋高三毕业。在整个中学的六年,我们两个人的私交是非常好的。我非常佩服他的才华。他常给我讲一些我这个从农村来的孩子从来没听过的故事。比如他说中国的文字有谐音,过去有一位文人在湖上荡舟时写了一副对联:“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就把眼前的情景与历史上的几个人物鲁肃、樊哙、狄青、萧何联系起来了。又如,一个高班同学教我讲一种“瞎子话”,就是把一个字音的声母与韵母分开,用一定的规则把声母与另外一个韵母拼,再用另外一个声母与原来的韵母拼,这样一个音就变成两个音,如“你”,声母是“n”,韵母是“i”,读“捏己(nie-ji)”,别人就听不懂了。我想把这种话教给他,但他说,你看小说《镜花缘》,其中讲到一个书生到了女儿国,那里的姑娘非常有才华,他却像一个大傻瓜,姑娘们问他的问题都答不上来,姑娘们就自嘲说“吴郡大老倚闾满盈”,这就是中国字的切音。所有中国字的音都可以把一个音分成两个,只要有时用一个“零声母”,而中国字发音,韵母是没有声母结尾的。古代的字典对字就是这样注音的,姑娘们说的是“问道于盲”。这才使我对“瞎子话”恍然大悟,后来我用这个方法设计了一种“双拼方案”。这种方法后来又有很多人研究,并形成了电子计算机一种文字输入方式。
  
  他迷上了作曲
  
  上中学时我们学校每周放一次电影,光南看完一遍竟能把电影里的主题歌完整地记录下来。后来他居然把一个唱片中的交响乐分乐器、分声部地记下谱来。在从初中升入高中这一段时间他又迷上了作曲,经常在上课时也作曲,结果耽误了听课,受到一些同学的非议,而我与另外一些同学常常在考试前帮他复习、补课,可喜的是他的考试成绩还相当不错。1954年我担任了学校的钢琴组组长后,还主动把他吸收到钢琴组,让他练习钢琴。这样我们俩之间的关系就更加亲密了。高一时,我们班的班主任得了重病,全班51个同学每人给老师送了一个鸡蛋,他就写了一首《五十一个鸡蛋五十一颗心》的歌,在全校每学期都有的文艺会演中演出,我做钢琴伴奏,结果还得了第一名。这样,他的作曲才能在班上逐步得到认可,终于被接受为共青团员。后来他和马勇(当时班上的文娱委员)及我还改编过《皇帝的新装》、《金鱼与渔夫的故事》等小短剧。由于他作曲已经小有名气,学校便委派他编辑《圆明园歌声》,我也帮助他编,1957年又协助他编了一本《中外民歌选》,里面选的歌曲全部都是他自己写的,但大多用了假名字。油印时有几本用的是当时比较高级的道林纸,他专门送了我一本,上面写着:“见此如见人,久久莫相忘!赠给绍祖。光南1957年7月1日。”
  就在这年的7月,我陪他一起去海淀区的一个派出所办理了他离校的手续。他说他不准备考一般的大学了,而准备去考音乐方面的学校。中学毕业后,他先上了音乐中专,后又上了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分到了天津歌舞团,写了一些好歌曲,在社会上也有相当影响。我考上了清华大学,后又当了全国学联主席,调到团中央机关工作,两人作为朋友也经常来往。我觉得他仍然保持了在101中学时的一些好传统,对他在音乐学校同学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和作风很看不惯。在“文革”中他也受到了批判。我还记得在“文革”后期有人批评他写的《打起手鼓唱起歌》有修正主义的问题。那时我已经调到王震同志处当秘书,有一次我们去天津出差,我还专门去看望过光南,并向天津市的有关领导同志讲他的情况,希望保护他一下。后来我又帮助他联系调到北京来。
  
  他对社会上的一些弊端表示愤慨
  
  “文革”以后,我和施光南的来往就更多了,他的处境也相当好,中央领导同志很看重他,推荐他当了中国音乐家协会的副主席、中华全国青联副主席,还当选党的十三大的代表,甚至还想推荐他当文化部的副部长,但被他回绝了。这个时期,他也对社会上的一些弊病表示愤慨,如《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元),我就是听他讲的。我还记得有一件事情,当时在团中央工作的陈昊苏讲他父亲陈毅如何对待老同志的事,其中说到光南的父亲曾背叛过革命,光南非常生气,要我帮他转一封信给当时党的负责人胡耀邦同志,耀邦把信批给了昊苏,吴苏立即去向光南道歉,后来他们两人竟成了好朋友。1982年光南又送了我一本《施光南歌曲选(独唱)》,上面写着“绍祖同学指正。光南。82年新年”。现在这一本和1957年送给我的歌曲集,都珍藏在我的手中。
  
  他没有听到他作的会歌在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上演奏
  
  1988年底我调到国家体委工作,正好赶上我国要举办第十一届亚运会。在1989年春末夏初,我国发生了一场政治风 波。当时为准备举行亚运会需要我国编一个会歌,但是负责这项工作的同志竟找不到一个作曲家来创作这首歌。我知道这个情况后,立即找到光南,他很快就写出了会歌。后来亚运会组委会有人想把这首歌换掉,我以这是亚运会组委会开执委会时定的,要换也得经过这个程序为由而没有换。就在北京亚运会要正式开幕前不久,他溘然而去了,竟没有听到他自己作的会歌在开幕式上演奏。
  光南去世后,也是他北京101中学的同学、当时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的曾庆红把此事报告给了江泽民总书记,在报告中可能用了“人民音乐家施光南”这个词,因此这个词就传开了。我认为,用“人民音乐家”来形容光南,也不算是过分的。他短暂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歌曲和其他音乐作品,不仅数量颇多,质量也颇高。我作为一个不甚懂音乐、但又相当喜欢音乐的人,感觉光南的音乐作品,第一是有时代性。他的歌可以说是反映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的时代的心声。我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领袖,我们追求和向往美好的未来,我们对粉碎“四人帮”十分兴奋,等等,他就写出了这样的歌。第二是有人民性。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人民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他写的歌都是歌颂人民中各种各样人物的,我们唱了他的歌就感到自己与人民融合在一起了。第三是有群众性。他的很多歌都是从群众生活中的具体小事出发,无论是“打手鼓”,还是“吃葡萄”,无论是思念参军的亲人,还是放眼希望的原野,都感到非常亲切。第四是有优雅性。他的歌朗朗上口,柔柔绕胸,曲调动听,节奏明快,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庸、和谐的特点。第五是民族性。他不仅写汉族的歌,也写了很多我国兄弟民族的歌,惟妙惟肖,很有民族情趣,这对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是十分有利的。第六是国际性。他创作了不少涉外歌曲、区域歌曲和完全不同文化的外国歌曲。这既是学习外国文化,又是与外国文化交流,对构建和谐世界是大有好处的。
  可惜光南只活了不到50岁,否则他还会创造出更大的业绩。但话又说回来,人生的价值并不完全在于寿命的长短,只要是对人民做出了贡献,那就是有意义的。施光南的一生应当说是对人民做了很大的贡献,他的生命是非常有意义的。我想起了一句我们中国的古话:“不要五十步笑百步”,如果我们反过来用,一个人即使寿命很长,活了100岁,但他虚度年华,碌碌无为,或者甚至他还危害过人民,那还有什么意义呢?真还不如只活了50岁、但对人民做出了贡献的人呢!
其他文献
毛泽东是一位具有诗人气质的伟大领袖。他一生与中华古典诗词歌赋结下不解之缘。无论在风华正茂的学生时代,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还是建国后日理万机的建设时期,他都与诗书相伴,不仅吟诵出一首首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日月山川之精华的雄阔诗词,还把读诗、用诗、赠诗等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给后人留下许多说不尽的逸闻佳话。    漫漫征途上,毛泽东一步一豪歌。他的诗词创作,无愧于时代激越的回声    毛泽东一生究竟写
期刊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可以说是吹响了新一轮改革的号角。  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土地”成为新近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关键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宏观所所长党国英也空前忙碌起来。境内外媒体的
期刊
老人极为低调,连小区的居民都不知道他曾位居最高人民检察院要职,曾以特别检察厅“两案”起诉组组长和公诉人及检察员的身份,在两个多月时间里亲历“两案”主犯江青的10次出庭:起诉、庭审、法庭辩论、宣判,且一次次与江青面对面较量……    作为江青的公诉人出现在特别法庭上    1980年3月底,中央书记处对“两案”审判问题进行讨论,明确由中央政法委员会抓“两案”的审判程序,要严格按司法程序办事。9月29
期刊
在北京奥运会与残奥会期间,国际奥委会委员、香港体育的“掌门人”霍震霆可谓日理万机。尽管如此,他在北京残奥会闭幕式举行的当天下午特别抽出整块时间,在北京大学校园内一处四合院式的别墅里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  这次专访,让记者在对话中感受到他的平和与亲近,感受到他的可爱与真情,感受到他与父亲霍英东难能可贵的赤子情怀,看到一个镜头之外更生动更立体的霍震霆。    “父子兵”亲历奥运“回归”之旅    2
期刊
当过两年赤脚医生,今天开始直面13亿人口的卫生健康大问题。没有念过大学的他,曾多次获过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多个奖项及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骑士荣誉勋章”。  从一名自学成才的赤脚医生,到血液病治疗研究领域响当当的专家,再到中科院当年最年轻的院士,如今拥有传奇经历的陈竺在他不凡的人生履历中又画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第一个无党派人士当选为国家卫生部部长。   
期刊
北京奥运会,让人们记住了志愿者的微笑。从2006年8月28日,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招募活动正式启动以来,“志愿者”逐渐成为温暖的象征。2008年的北京,他们让全世界感受到了热情、友好与务实。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圆满结束之际,在“志愿者”这一称谓正在成为更多人的向往之时,北京团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部长刘剑为我们解读这项工作在志愿者心中的分量,分享他们的理念与情怀。  “奥运会既是运动员的
期刊
奥运会之于每一个运动员,都是一场关于友谊、挑战与梦想的角力。北京奥运会也不例外。然而,在运动员汗水与成绩的背后,有另外一群人在另外的赛场上,也在孜孜不倦地比赛,这便是北京奥运会兴奋剂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奥运会、残奥会的每一个比赛日里,他们为运动员的清白和成绩的公正而不倦努力着。  场馆中心主任赵健,正是其中的一名老兵……    位于北京北四环奥林匹克东门内,眦临院墙的一座三层灰、红相间的小楼,是
期刊
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首次增加了向志愿者代表献花的仪式,感谢志愿者为奥运会作出的突出贡献。  据统计,在北京两个奥运期间,共有来自98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万名赛会志愿者、40万名城市志愿者、100万名社会志愿者、20万名啦啦队志愿者。这个170万名的庞大志愿者队伍,不仅是历届奥运会之最,也是中国单次赛事或展会志愿者之最!  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每一张名片背后都记录着一
期刊
在“百家讲坛”上,我们见到的是幽默、风趣、观点独到新颖的易中天,熟悉了一个着中华立领装的儒雅形象;在讲坛之下,我们见到的是一个温和、谦恭、淳朴的易中天,品到了一位“文化偶像”早年生活的酸甜苦辣。    文化街上的城市精神颂歌之主笔    “浩浩乎平沙,茫茫乎戈壁,巍巍乎钻塔、猎猎乎旌旗。雄哉壮兮,克拉玛依!”新疆克拉玛依市有一条文化路,这是西北地区惟一一条以文化为主题的步行文化街。文化街上有一块石
期刊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每场演出中,她一亮相,人们便被她那清秀的容貌、模特般的身材、高雅的气质所吸引,全场立刻爆以雷鸣般的掌声。  北京残奥会圣火采集仪式上,身材颀长的她作为“祭司”,宛如一位将光明神圣的火焰带入人间的天使,优雅庄重,举手投足之间难以掩盖住青春的活力与激情。  但是谁又能想到,姜馨田这个天使般的女孩却生活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  不过,自信乐观的姜馨田没有被残酷的现实所击倒,而是以积极的心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