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苏富比秋拍推出明代重要工艺品及雾明楼珍藏廿世纪书画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day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华普照——重要明初鎏金铜佛收藏专拍
  
  
  此次参与拍卖的15尊明永乐(1403-1424年)和宣德(1426—1435年)年间御铸的鎏金铜佛像来自斯比尔曼(5peelman)的收藏。这批宝光四溢的佛像乃藏族众佛教的化身,曾作为馈赠到访高僧的礼品,以及摆放在庙宇中供善信和僧侣参拜。从罕有程度、品质及保存状况而言,这些佛像堪称是拍卖史上永乐及宣德时期的最优秀的艺术珍品。
  永乐释迦牟尼像是15世纪初明代早期体型最大、手工最细致的铜像之一,亦是最重要的永乐金铸佛像。现今仅存两座保存完好的永乐释迦牟尼佛像及独立制作的莲花宝座,其中之一就是这次专拍的这件极品,名为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另外一座外形相似但尺寸明显较小的作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此像预计成交价超越港币6000万以上。
  斯比尔曼(Spee1man)的藏品中另一组令人叹为观止的佛像为明宣德鎏金钼金刚舞菩萨立像一对。这一对独特罕见之宣德金刚舞菩萨像,于宣德或永乐鎏金铜像中查无可以比对的相似作品。这对精美的菩萨像估价为港币2000万至3000万。
  与上两件佛像的和谐风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明永乐鎏金铜大威德金刚像。这尊佛像线条简洁,以十六足踩踏排成四列的匍匐动物,周围是印度众神,全身有九头环绕,其中最慑人的是其双目暴睁、张嘴咆哮、鼻孔外张的怖畏牛首。这尊展示力量美的雕像预计成交额为港币1800万至2500万。
  
  明粹典传——明代御制瓷器工艺品专拍
  
  今次拍卖推出多款经典的明代(1368—1644年)御制瓷器及工艺品,其中的焦点当属明永乐青花垂肩如意折枝花果纹盖罐(1403—1424年),这件珍品来自欧洲贵族珍藏。元明时代的大盖罐、绝大多数都缺失盖子,能完整保留者实属少见。唯一曾出现于拍卖会上完整带盖的例子、仅有曾在1967年6月的苏富比伦敦拍卖会(拍品编号40)中亮相,现藏于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MuseumOf Oriental Ceramics)的一组。此罐身绘有六款喻意吉祥的瑞果,象征多福多子、万事如意。这件精致的藏品估价为港币2500万至3000万元。
  另一件手工同样精致的珍品是明17世纪田黄石雕瑞狮纸镇,出自17世纪福建省漳浦县雕刻大师杨王璇之手。这尊纸镇是杨玉璇下《玉旋》款的狮形纸镇中最大的一件作品,重量超过200克,石质温润细腻、雕刻玲珑细致,估价为港币1200万至1500万。
  成化宫碗被誉为中国瓷器史上最精炼纯美的青花瓷器,也是御窑瓷器中最罕见精品之一类。在即将举行的拍卖会上,将展示明咸化“青花缠枝黄蜀葵纹宫碗”。这件宫碗造型线条优雅、胎薄轻盈、且釉光洁白厚润。宫碗外饰起伏有致的黄蜀葵纹,四朵盛放的主花与掌形叶片相间有序,规整中不失自然、跃动,估价为港币3000万。
  
  中国瓷器及工艺品:重点推出“珐琅彩西洋人物笔筒”
  
  此次拍卖会的重点之一为“珐琅彩西洋人物笔筒”。笔筒以珐琅彩料绘出西洋人野外出游的景致,笔筒画工精细,人物表情栩栩如生,是乾隆御制文房赏玩器的一件代表性精品。此笔筒画风及所选用的珐琅彩,与中国台湾的故宫所藏的职贡图瓶类似。拍品预估价为3000万至4000万港元。
  
  中国书画:齐白石及张大干作品依旧顶扛大旗
  
  今季拍卖焦点之一是齐白石的《毕卓盗酒》。此画作是齐白石好写的人物题材,画作特意由正面的讥讽,转为曲笔的描写,用毕卓“宁肯为盗、不肯伤廉”的行径,暗喻贪污带来的严重祸害。其表达看似属幽默轻松,其实表达了深层的诸般无奈。在这幅作品中,齐白石画大写人物曾有过的奇纵气、豪放气、怪拙气都没有了,只留下平心静气,行笔如打太极,含蓄内在,质朴无华。此作品曾在两个重要展览中展出,一是在1987年于东京出光美术馆举办的《养和堂藏中国近代书画及清朝陶瓷展》,另一个则是在2002年于中国台湾的国父纪念馆举办的《齐白石的世界》展,此画作估价为80万2120万港元。
  红梅喜鹊乃民间讨喜的题材,均寓意吉祥,若添喻寿而弥坚的奇石,则格外受人欢迎。白石老人赖卖画维生,自然洞明个中关系,兼且花鸟题材乃其专长,写来游刃有余,别具韵味。本幅《红梅双喜》写一双喜鹊,一立于石上,弯身曲首,目视下方的梅花;另一半身隐于石后,眼瞪同伴。梅花绕石成圈,枝丫布置取疏简舍繁密,缀以红梅数点,随枝干蔓延伸展于不同角落,其色艳如火,带引色彩遍布画面,但在娇纵中又不流于浓俗,此作估价港币50万至70万。
  张大千自敦煌归来,三载研习壁画积累的收获大大丰富了画家的艺事发展,在人物题材方面的仕女画更奠定了他日后逐渐形成的独特风格。本幅《碧桃长春》中的仕女正好显示了上述特质。仕女开脸丰腴饱满可见唐人画风的痕迹;本幅写于1946年夏,写毕一直伴随。直到1951年夏,自印度大吉岭返港小住,为贺同乡友人龚善百五十寿诞,方检此加题以奉。本幅写于旧发笺上,发墨现色效果甚佳。藏者后携此居住国外,保持原裱旧框达半世纪,作品光彩焕然,品相良佳,珍之重之,可见一斑!此珍贵作品的估价为180万至250万港元。
  黄宾虹笔下人物,无论山斋闲话或溪上泛舟,皆人小如豆,出诸草草,点缀而已。本幅《松崖舟读》图行笔虽简练,但细节描写交待清晰,在他所画人物山水配景中,堪列稀有的工笔细写!全画结构严谨,主体布景的重峦叠树尤见紧密,特别是树的造型引人注目,枝于的拗曲盘旋交结构成了画面最为醒目的部分。本幅无署年,但似在84岁至87岁期间所画。此画作估价为港币40万至50万元。
  
  张釜是“京江画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其创作特点之一是取当地实景入画,一景一物皆有所据,再按个人胸臆抒发而再创造成笔下山水,故极具地域特色。此幅《救生会馆图》如他在题识所记,对照图中描绘景物,可知取自实景,即京口蒋松野所建的拯救海难之所,又名“救生会馆”。本卷成于道光六年,作品估价为港币30万至40万。(索艺)
其他文献
封面拍品张大千《天女散花》是高潮      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的拍卖现场可谓十分精彩,中年12点15分,拍卖会已经持续了将近3个小时,买家显得有些劳累,然而,当拍卖师宣布,“下面,将拍卖张大千的《天女散花》,也就是本场图录的封面”时,场上气氛立刻紧张了起来,所有买家的注意力又恢复到高度集中,观察着场上的一举一动。“80万!”,拍卖师喊出了这件作品的起拍价,场上立刻有买家应价。起初,有2、3位买家参
期刊
中国书画专场    中国书画专场涵盖了近现代和当代书画名家的作品370件,其中不乏齐白石、张大千、李可染、吴昌硕等大师的精品。382号齐白石的《墨蟹》,仅仅三平尺,就以23.1万元的价格成交,显示了大师精品在艺术市场上的恒久魅力;张大干的《青城山上清宫》以33万元成交,李可染“漓江”题材作品《清漓烟雨》以107.8万元成交,342号李苦禅的《鹰》以26.4万元成交。在艺术市场处于调整期的今天,艺术
期刊
庞贝,曾经是古罗马一座繁华而喧嚣的城市,在1900多年前因维苏威火山的爆发而被火山灰深深掩埋。这座几乎被人遗忘的消失的古城,在近200年来持续不断的考古发掘中逐渐重见天日。随着庞贝大型建筑群遗址的发掘,珍宝、绘画和雕塑的发现,被火山灰所凝固的遇难者的遗骸的出土,这些掩埋在地下的荣华与瞬间陨落的历史——重现在世人眼前。2007年2月至8月,庞贝——这个考古史上最引人入胜的故事将以展览形式首次呈现在中
期刊
哈特曼效应持续扩散“玉承天令”5件宫廷玉器总成交9760万。    港元    2006年香港苏富比推出的斯皮尔曼“鎏金铜佛收藏”专场拉动了整个佛像市场的行情。2007年,从目前的市场苗头看,玉器很有可能成为继佛像后,下一个被高度关注的热点。2006年香港佳士得秋拍推出的“瑰玉清雕——Alan and Simone Hatman重要玉器珍藏”专拍成为引发玉器行情走高的关键点。  在2007香港苏富
期刊
佳士得(CHRISTIE’S)宣布,将于今秋伦敦及纽约举行的“战后及当代艺术”拍卖会中,呈献一系列深受国际艺坛肯定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杰出作品,包括张晓刚、蔡国强、王广义等大师,它们将与安迪·沃荷(Andy Nath01)、马克·罗斯科(MarkRothko)、达米恩·赫斯特(DamienHirst),以及杰夫·昆斯(Jeff Koons)等西方当代艺术巨匠作品同场推出。这次佳士得将更多精彩的中国当
期刊
方楚雄六岁随岭东名画家王兰若先生习画,甚得王老钟爱,当其十余岁时,有天习画之暇,适有客至,王老令其烹茶饷客。有顷,忽见遍屋烟味呛人,咳声不止,急往观之。但见其将纸媒覆于木炭之上也。复有一事,某次王家有客留饭,师母令往市场买葱以为佐昧之品。方楚雄急奔回家,问其母曰:“葱是圆的还是扁的?”盖其分不清韭菜与葱耳。事隔数十年后,王兰若对诸生——作月旦之评,于方楚雄得二字焉,曰:“老实!”  王兰若(191
期刊
壁瓶,又称“轿瓶”、挂瓶,壁瓶造型最早出现在明代万历时期。它可挂在墙上或床内的柱子上。对壁瓶的评价,万历十九年的《遵生八笺》一书记载“四时插花,人作花伴,清芬满床,卧之神爽意快,冬夏两可”。可见,当时文人对壁瓶的喜爱。  到了清代,壁瓶更是文人的喜好品。其中有不少诗是对壁瓶的赞美:“蘅皋掇青藻,毡室伴清嘉”;“宿再朝烟与润,山花野卉常新”;“动洁路搴秀,静悬屋盎春”。清宫档案中还有这样记载,乾隆三
期刊
此次拍品是在征集的600多件中遴选出近200件精品上拍。拍品中有40%作品著录出版,有10%作品参加了全国美展及各省的美术展览。有5%作品获奖。此次拍卖共分三个主题专场,四川画派、红色经典、当代油画。  当代油画专题汇聚了鲁迅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西安美院及各美院最具实力艺术家的重要作品。西安美院领军人物的重要作品有:王胜利《瑰宝》获第七届美展铜奖;郭北平《断城梦》著录于当代油画;崔国强《早春》
期刊
2005年,西泠首拍与秋拍的成功,令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格局发生了标志性的变化,7月西泠首拍,1.96亿的成交额夺下了“江南第一槌”的美誉,12月的秋拍,西泠再以2.56亿元的成交额,创下中国长江以南艺术品拍卖的最好成绩。西泠首拍结束后,人们发出这样的感慨:“西泠印社创造了一个奇迹。中国的拍卖重心在北京,现在这个重心正在南移。”鉴于杭州西泠给中国艺拍的城市版图所带来的非凡意义,本刊特选其为2005
期刊
低调的王雁南在2005年成为海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在著名的搜索引擎“GOCGLE”输入“王雁南”三个字,显示搜索结果工3700条,与她的工作相关,与她的家庭相关。作为中国内地艺术晶拍卖的龙头拍行,中国嘉德在王雁南等人的带领下,200土年成交额1.43亿;2002年成交近2.5亿;2003年成交近5亿,2004年成交10.66亿,在2005年更以全年54个专场,近17.73亿元(总数字为177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