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人物:王雁南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调的王雁南在2005年成为海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在著名的搜索引擎“GOCGLE”输入“王雁南”三个字,显示搜索结果工3700条,与她的工作相关,与她的家庭相关。作为中国内地艺术晶拍卖的龙头拍行,中国嘉德在王雁南等人的带领下,200土年成交额1.43亿;2002年成交近2.5亿;2003年成交近5亿,2004年成交10.66亿,在2005年更以全年54个专场,近17.73亿元(总数字为177290.051万元人民币)的成交额坐上05拍行的头把交椅。在艺术品拍卖这块蛋糕越来越令人眼红嘴馋的今天,面对海外拍行的步步紧逼与新兴拍行的层出不穷,内地一批老资格拍行或起伏不定或爆发人事风波,稳健发展的中国嘉德却令内地其他拍行与之的距离被迅速拉大,彰显出与国际拍行相抗衡的实力与能力——这无疑令人更加关注与留意这位中国嘉德的掌门人!
  2005年的王雁南经历了人生中的大悲大喜。在嘉德05秋拍预展的喧闹现场,一袭白西装的王雁南始终微笑着轻声地处理着相关事情,一如她的从容与淡定!
其他文献
在悠久的中国艺术文明长河中,许多精美的雕塑艺术作品被保留了下来。在此次的中国古董专场上,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品。    殷周时期唯美的青铜重器    商代晚期鸮尊。该作整体作鸮(俗称猫头鹰)形,昂首挺胸,盖为鹃首,立耳,圆眼尖喙,盖上有一尖喙卧鸟:器为尊体,双翅并拢,宽尾垂地与双爪巧妙地构成一个三角支撑,使鸮形尊体稳稳地站住。鸮尊颇为少见,著名的安阳殷墟妇好墓曾出土过一对。    西周
期刊
封面拍品张大千《天女散花》是高潮      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的拍卖现场可谓十分精彩,中年12点15分,拍卖会已经持续了将近3个小时,买家显得有些劳累,然而,当拍卖师宣布,“下面,将拍卖张大千的《天女散花》,也就是本场图录的封面”时,场上气氛立刻紧张了起来,所有买家的注意力又恢复到高度集中,观察着场上的一举一动。“80万!”,拍卖师喊出了这件作品的起拍价,场上立刻有买家应价。起初,有2、3位买家参
期刊
中国书画专场    中国书画专场涵盖了近现代和当代书画名家的作品370件,其中不乏齐白石、张大千、李可染、吴昌硕等大师的精品。382号齐白石的《墨蟹》,仅仅三平尺,就以23.1万元的价格成交,显示了大师精品在艺术市场上的恒久魅力;张大干的《青城山上清宫》以33万元成交,李可染“漓江”题材作品《清漓烟雨》以107.8万元成交,342号李苦禅的《鹰》以26.4万元成交。在艺术市场处于调整期的今天,艺术
期刊
庞贝,曾经是古罗马一座繁华而喧嚣的城市,在1900多年前因维苏威火山的爆发而被火山灰深深掩埋。这座几乎被人遗忘的消失的古城,在近200年来持续不断的考古发掘中逐渐重见天日。随着庞贝大型建筑群遗址的发掘,珍宝、绘画和雕塑的发现,被火山灰所凝固的遇难者的遗骸的出土,这些掩埋在地下的荣华与瞬间陨落的历史——重现在世人眼前。2007年2月至8月,庞贝——这个考古史上最引人入胜的故事将以展览形式首次呈现在中
期刊
哈特曼效应持续扩散“玉承天令”5件宫廷玉器总成交9760万。    港元    2006年香港苏富比推出的斯皮尔曼“鎏金铜佛收藏”专场拉动了整个佛像市场的行情。2007年,从目前的市场苗头看,玉器很有可能成为继佛像后,下一个被高度关注的热点。2006年香港佳士得秋拍推出的“瑰玉清雕——Alan and Simone Hatman重要玉器珍藏”专拍成为引发玉器行情走高的关键点。  在2007香港苏富
期刊
佳士得(CHRISTIE’S)宣布,将于今秋伦敦及纽约举行的“战后及当代艺术”拍卖会中,呈献一系列深受国际艺坛肯定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杰出作品,包括张晓刚、蔡国强、王广义等大师,它们将与安迪·沃荷(Andy Nath01)、马克·罗斯科(MarkRothko)、达米恩·赫斯特(DamienHirst),以及杰夫·昆斯(Jeff Koons)等西方当代艺术巨匠作品同场推出。这次佳士得将更多精彩的中国当
期刊
方楚雄六岁随岭东名画家王兰若先生习画,甚得王老钟爱,当其十余岁时,有天习画之暇,适有客至,王老令其烹茶饷客。有顷,忽见遍屋烟味呛人,咳声不止,急往观之。但见其将纸媒覆于木炭之上也。复有一事,某次王家有客留饭,师母令往市场买葱以为佐昧之品。方楚雄急奔回家,问其母曰:“葱是圆的还是扁的?”盖其分不清韭菜与葱耳。事隔数十年后,王兰若对诸生——作月旦之评,于方楚雄得二字焉,曰:“老实!”  王兰若(191
期刊
壁瓶,又称“轿瓶”、挂瓶,壁瓶造型最早出现在明代万历时期。它可挂在墙上或床内的柱子上。对壁瓶的评价,万历十九年的《遵生八笺》一书记载“四时插花,人作花伴,清芬满床,卧之神爽意快,冬夏两可”。可见,当时文人对壁瓶的喜爱。  到了清代,壁瓶更是文人的喜好品。其中有不少诗是对壁瓶的赞美:“蘅皋掇青藻,毡室伴清嘉”;“宿再朝烟与润,山花野卉常新”;“动洁路搴秀,静悬屋盎春”。清宫档案中还有这样记载,乾隆三
期刊
此次拍品是在征集的600多件中遴选出近200件精品上拍。拍品中有40%作品著录出版,有10%作品参加了全国美展及各省的美术展览。有5%作品获奖。此次拍卖共分三个主题专场,四川画派、红色经典、当代油画。  当代油画专题汇聚了鲁迅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西安美院及各美院最具实力艺术家的重要作品。西安美院领军人物的重要作品有:王胜利《瑰宝》获第七届美展铜奖;郭北平《断城梦》著录于当代油画;崔国强《早春》
期刊
2005年,西泠首拍与秋拍的成功,令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格局发生了标志性的变化,7月西泠首拍,1.96亿的成交额夺下了“江南第一槌”的美誉,12月的秋拍,西泠再以2.56亿元的成交额,创下中国长江以南艺术品拍卖的最好成绩。西泠首拍结束后,人们发出这样的感慨:“西泠印社创造了一个奇迹。中国的拍卖重心在北京,现在这个重心正在南移。”鉴于杭州西泠给中国艺拍的城市版图所带来的非凡意义,本刊特选其为20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