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茶十五年 甘甜自知

来源 :贵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czxx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刚到贵州的我偶然接触到了贵定云雾茶,我来到了贵定县云雾镇茶山上工作,那时在云雾镇你会看到一个打扮时髦的女孩在茶山上蹿下跳,想把自己喜爱的茶亲手做出来,当地百姓都直截了当对她说:“就凭你?不可能!”然后,这个疯丫头在贵州茶山上一干就是15年,
  在茶山里的日子苦,无数次想要放弃。每次想放弃时,我都会问自己能不能再坚持—下,于是就坚持到了现在。這十几年间,我在云雾工作的茶叶基地上参与种植管理了1200多亩茶园。茶种上了,加工又是门大学问,书本上学来的加工知识远不够用,于是开始跟着当地茶叶加工师傅学习,手被反复烫起了水泡,要把好产品卖出去,又发现自己在茶文化方面欠缺,从2006年至今,我数次到中茶所学习,直到拿到国家一级评茶师资格证、国家茶艺师裁判员证。2006年是贵州大力发展茶产业的开始,优质茶苗成了香馍馍,因为种茶做茶看到了效益,周边的百姓们也纷纷开荒种茶,于是在2009年我们建立了100多亩鸟王茶树群体种育苗基地,当地百姓也因为茶脱贫,改变了生活。15年来,我从当年的小姑娘变成了孩子的母亲,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贵州茶将会是我终身的事业,也是我心灵的寄托。
  贵州的茶产业改变了千万人的生活和命运,很荣幸我能是其中一员。现在的我经营着龙洞堡国际机场旁的黔茶锦舍,我每天都看到一架架飞机载着全国、全世界各地的人来来往往,而我想做的只是对每一位来到贵州的客人说:你好,欢迎来到贵州,请喝一杯贵州茶。(作者系黔茶锦舍店长)
其他文献
为团结我省各地广大茶叶科学技术工作者和热心茶叶事业的人士,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精神,实施科教兴茶战略,促进茶叶科技的普及、推广、、提高及人才的培养、成长,为加速我省茶叶产业化,实现生产现代化,在老一辈茶界前辈的倡议和推动下,贵州省茶叶学会于1978年12月成立。  弹指间,贵州省茶叶学会已走过40周年。这40周年,是我省各地茶叶科技工作者团结起来发挥广大引领带动作用的40年,是茶叶科学普及、推
期刊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全国权威的茶叶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多年来,我们一直关注黔南州茶叶质量安全和产业发展,近年,我中心与黔南州茶业主管部门密切合作,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当地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安全,促进茶产业发展,帮助当地茶农脱贫致富。  早在2008年,我中心应黔南州茶产业发展办公室邀请,派出相关技术人员到都匀市舉办了首届评茶员职业技能培训班。  80多名当地茶业管理人员,企业技术人员和茶农参加了培训
期刊
贵州省茶叶协会已走过25年的历程,见证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十八大以来我省茶产业的发展。2009年被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优秀行业协会”:2012年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授予的“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3年被省民政厅评为4A级社团组织。  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协会面向全省茶行业吸收会员,现有会员355个(团体174个、个人181名)。组织机构完善,工作开展顺利:在原组
期刊
2008年伊始,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持续大范围的雨雪冰冻极端天气,这一年,接踵而来的还有汶川大地震和金融危机,这些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标记了2008年是个不平凡之年。也正是这一年,我第一次深入接觸到了茶,也很荣幸为南明区“黔茶飘香·品茗健康”茶文化系列活动做策划,连续两年的南明区茶事活动策划和部分执行工作,以及后来有机会走进贵州的茶区、茶园,让我对贵州茶及茶文化积累了认识。贵州茶文化的魅力深深吸引了
期刊
改革开放40年中,我对茶艺的了解和认识,来自于茶叶学会平台上的工作经历。2013年在浙江举办的“武阳春雨杯”第二届全国茶艺职业技能大赛中,全国21个省区市的选手在茶艺展示中一半以上的人注重动作、姿势、形态,甚至少數选手只是为表演而表演,所泡的茶有的不能入口或者直接表演结束走人,没有给评委品尝的想法。评委专家的点评让参加入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自此以后,贵州的茶艺培训从茶叶知识、茶艺知识、与茶有关的传
期刊
近10年来,贵州茶产业快速发展,茶园面积居全国第一。是中国茶产业发展最快的省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  分析起来,贵州茶产业发展优势条件主要有:优越的气候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宜茶山地资源,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茶品质优良,政府特别重视等等,贵州茶产业迎来历史上最好的时代。  但同时,也可能是贵州茶产业发展过程问题最多的时代。制约贵州茶产业发展的可能因素有:产业技术队伍薄弱,茶行
期刊
面对茶叶市场供大于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国际国内行业难题,尤其是面对科技创造力不足、品牌成熟度不够、市场占有率不高、甚至企业内部组织架构不健全、企业家群体总体小、散、弱等自身困境,贵州茶业发展得有怎样的大智大勇,以及推进政策体制聚焦赋力、经营主体创业创新、消费理念更新转变和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各方协同努力。这其中,作為主体要素的企业家是关键所在,燃起企业家精神至关重要。  要实现贵州茶业后发赶超,
期刊
小时候,在四川走街串巷都能看到盖碗茶,揭开盖闻一闻,再偷尝一口香甜的茉莉花茶,我又跑到另一条巷子里去了。  来到贵州,我就进入茶这个行业中,一切都像是安排好的,一场与茶的修行就从熙苑开始。从一份谋生的工作到爱茶之人,其实没有思考过太多未来道路,但心里知道我不会离开这里,不会离开这个行业。茶赋予了我太多,各茶馆之间的茶会活动使贵州茶人更团结;门前放两石礅,给环卫工人一个歇脚的地;把茶带到敬老院、幼儿
期刊
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唯一。贵州的唯一性就是生态环境:即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空气清新,造就了贵州茶内含物质丰富,香高味浓耐泡的品质特征。我们省有一百万年前的茶籽化石,是茶树的原产地,有悠久的底蕴和文化,并且有本身茶树种的优势,原产地所寄予的品种资源很丰富,产生了很丰富的论文、标本等。种质资源丰富,则奠定本身茶资源的根基。贵州本地民族加上外来民族接近50个。追寻贵州茶文化的历史,和少数民族文
期刊
改革开放40年来,铜仁市始终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大力推进茶产业发展。尤其是十八大以来,铜仁通过“强基地育主体、重加工提质量、融文化塑品牌、扩市场抓销售、创机制谋成效”全产业链发展思路,积极推进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茶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农业支柱产业来培育打造,全市茶园面积、茶叶产量、茶叶产值大幅增加,茶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经济、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