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实现非农就业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an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按照我国新农村的发展规划,我国的农业将会向着现代化、高科技化的方向发展,农业产业将会呈现出高度的规模化、产业化的特点。这也必将在我国的农村中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将会向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方向去发展。
  【关键词】农村;农业;就业
  在我国党中央提出的,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议中,指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不断的加强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提高农业产业的高度和它的规模性,在农村致富过程中,应该努力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将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区转移,让少部分的农民依靠自己掌握的高科技、新技术进行农业产业的种植,让其余的农民分别向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产业等行业产业转移,甚至向着更高层次的产业方向进行转移,成为新时期产业工业的新生力量。
  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验证明:我国将农村中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进行转移,使其成为城市中产业工人的一员,他们都会受到与农村中完全不相同的城市现代化气息氛围的熏陶,这让他们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增强了自身的技能和才干,有效的提高了由农村转移的劳动力的各方面的素质,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越高,那么这个国家的非农业化的程度也就会越高,这个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也就会越高。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要想提高,要想让这部分的人力资源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他们的作用,就必须将我国现阶段农村中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内进行转移,让其成为新时期的产业工人。
  1.发展适合农民的企业
  随着近几年来,国内国外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对那些高技术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无论是在资金上还是在政策上,都给予了更大程度上的扶持,这样可以使我国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不断的得以调整,促进我国经济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但是针对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这些劳动力的转移还是需要依靠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来实现,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农村。所谓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主要表现为农村富余出来的劳动力向着城市的劳动力进行转移,这些富余的劳动力大多数江北安置在各个乡镇企业中去工作,成为一名乡镇企业的工人。
  因此,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其接纳的主体将会是乡镇而不是城市。就以乡镇企业发展较快的浙江省为例,乡镇企业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中可谓是异军突起,早在1995年的时候,浙江全省的乡镇企业总产值就已经高达7478亿元人民币,其已经占到了农村非农业总产值的96.3%,远远超过农业种植所创造的总产值,已经牢牢占据了农业生产中的主导性地位。在当时,极大的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农村经发展的质量,也对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促进性的作用,还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可能和机会。虽然这几年来,受到国外和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也没有以前那么快了,吸纳的富于农业人口数量也不如以前那么多了,但是随着乡镇企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乡镇企业必将在不久后的明天,迎来其新的发展机遇期,乡镇企业也必然会将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战场,帮助国家有效的实现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转移。
  要想能够很好的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要努力做好以下的几点:一是我国的各级政府机构,应该结合自己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与本地区相适应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划和方案。目前,在我国的绝大多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还是依靠于农民自发进行,因此,在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总会表现出一种盲目性、分散性和无序性的特点,便出现了新闻上经常出现的各种不同时期的民工潮、民工荒和交通部门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因此,必须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层面上进行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计划和长期的规划,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行分步奏、有目标和有计划的地进行转移。二是加大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力度,通过各种性质的培训,不断有序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推动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向着非农业产业的方向去发展,将农民向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村的二、三产业建设相互结合起来,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更多的扶持和帮助,不断的发展和壮大农村的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新型产业工业过渡的步伐,三是政府农业部门,应该努力想办法,让更多数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产业的内部充分实现就业,以当前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为最佳发展时机,不断的开阔农村就业空间。四是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让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在海外实现就业的梦想。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相对于别的国家来说,在世界劳动力市场上有着很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我国的相关部门和机构,可以将更多的劳动力输往海外市场,实现更多人的就业。
  2.加决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
  农村城镇化进程,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它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特点的区域内,人口和经济不断聚集的一个过程。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主要是通过不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而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改造和升级,使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实现现代化。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其动力机制就是通过城镇化的建设过程,让其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创造出更多的有利于他们实现就业的机会和岗位,促使农村劳动力按照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努力而全面的提高劳动者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实现向城镇化的发展方向进行转移。城镇化战略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不断提高农民的现代意识和市场激烈竞争的能力,达到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目的。因此,从当下的情况俩看,必须打破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瓶颈’,加快对农村和城镇地区户籍制度的改革、土地开发和流转制度的改革;消除在城镇化改革过程中,各项政策的障碍;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在别的地方办厂,进行异地开发;引导新建的乡镇企业在城镇规模区落户等方式;形成一个具有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方向,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科学转移,促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不断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和高度。
  【参考文献】
  [1]韩名漠.农村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李学勇等.中国农民素质发展报告.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3]李宝元.人本发展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张晓梅.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代代写论文教育技术备受推崇。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粉笔+黑板”的单一的教学内容呈现形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决定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做足弹性的预设和动态的生成.预设时不仅要研究教材,注重“懂、透、化”,而且要分析学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加强,教育界对英语课堂教学愈加重视,学生从小学起就要接受正规的英语学习。然而,在小学英语课堂尤其是高年级的英语课堂上,很多教师依然一味地通过单词、语法
随着英语教学的低龄化,教师、家长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要求逐渐提高。如何帮助孩子学好英语,开口说出英语是每一位英语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结合教学工作中的经
幼儿园的混龄教育是将3至6岁不同年龄的幼儿编排在一个班级里共同生活、游戏和学习。在幼儿园的三年,幼儿在班级里的角色是动态的,可以把老大、老二、老三的角色都扮演一遍,老大是领导者,老二是参与者,老三是追随者。这种混龄的角色转换使幼儿既有向上的依靠,又有向下的责任,同时也不缺同龄间的公正。不同年龄的幼儿在一起就如同一个大家庭,教师既要创设充满关爱、温暖、尊重和信任的班级环境,又要抓住每个生活细节,为每
深圳市教育幼儿园的学习中心像幼儿的实习场和创作室,它是感性的、综合性的、借鉴现实生活的学习场景。学习中心是合作学习、共同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场景,具有“做中学”“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的要求我们,要以创新的思路改革英语课堂教学,高度重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发.为此,首先需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在
每年,全世界有几百万人试图自杀,其中有近100万人自杀成功。在中国,自杀已经成为15-34岁青壮年的首要死因。而由精神疾病导致自杀动机的仅仅是自杀的部分原因。要想结束自己的生
小学英语教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科目,所以在新课改十分关注小学英语教学的成效,在教师进行小学英语教学中,新课改一直在寻找最适合英语课堂的教学方法。素质教育理念更是提出以学
一个优秀的中学音乐教师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音乐教师专业基本功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音乐教学质量的高低,其意义重大自不待言。多年来,各地各教育部门多次进行弹琴、唱歌等项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