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企业要想持续不断发展,就必须做好开源节流工作,强化内部控制力度,切实保障企业顺利运营。本文以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为切入点,指出了经济新常态下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了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内部控制 问题 对策
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为现代企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转变方式、优化组织结构、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力度,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发展中必须完成的任务。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了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以供参考。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1.有助于推动国民经济有序运转,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不少企业均存在会计信息真实性低等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了本企业的经营,同时也阻碍了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具体体现在几方面:企业日常工作中,现行的财经制度犹如空壳,核心岗位间未做到相互牽制,职责权限模糊,执行效率低下。一方面,制定的财务制度不够科学连贯,事前、事中控制不力,只有问题实际发生后才能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另一方面,会计造假、账账不符等问题屡见不鲜,对企业的发展有害无利。所以,构建一套完善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保障。
2.有助于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从我国各企业的发展实践上看,高效的内部控制是促进现代化企业形成的主动力。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不仅有助于增强企业经济效率,而且还能使经营风险最小化。
3.有效预防财务风险。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分级进行风险防范,科学评估企业经营过程和其他有关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发挥集体审议联签责任制度在重大投资决策中的作用,防止因企业领导层一时疏忽而造成重大决策失误,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二、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现行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威慑力与约束力。有的企业领导层实际并未深入研究分析企业当期运行的经济活动,完全按照主观意识做决定,现行内部控制对其约束性不强。由于企业发生重大经济决策失误不会增加企业领导层的个人成本,一旦出现了经营风险,都将风险的承担责任交给国家。正是因为这样,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就打起了歪主意,将国家钱财据为己有,致使企业发生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缺乏能够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的企业文化。有的企业领导层忽视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错误的认为只要贴在墙上由员工自行了解即可,未积极将企业文化打造成有助于提高员工团结意识、艰苦奋斗、责任感的思想观与思维方式,所以制约了企业文化作用的发挥。
3.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如果企业未构建适应于内部控制运行的环境,那么就会导致内部监督管理工作漏洞百出。由于我国众多企业均缺乏丰富的内部控制实践经验,因此现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涉及制度规定等方面的内容,一直以粗放管理方式为主,直接削弱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4.忽视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当前,多数企业未构建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的企业构建了该部门,但忽视了其独立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有效性,致使评价体系的功能作用无法全面发挥,内部控制的执行过程得不到有效监管,引起决策性失误。
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1.突出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提高领导层的意识。从众多的贪污腐败案例中可以看出,那些不惧法律、敢铤而走险挪用国家财产的人最初都是责任感强、工作积极性高的优秀领导。造成他们最终无法回头的原因是单位缺乏必要的教育、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样的结果不仅对其带来了一定的伤害,而且对其家庭、企业乃至社会都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企业应加强培养领导层的风险防范意识,尽快开展岗位职业道德教育、核心岗位责任教育活动,要让企业全员都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重要责任,始终在法律范围内行事,要形成抵制腐败,规避风险的思想意识。此外,企业内部控制机构应积极和纪检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经常性的与核心岗位、重点岗位上的人员沟通交流,以获取这些人员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排除,并且一旦发现有无法胜任核心岗位的人员,应第一时间将其调离,切实做到风险的有效防范。
2.构建能够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所以只有构建能够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的企业文化,才能处于市场最前沿。此外,企业文化还是建立高效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企业发展中必须注重“人”这一实体,树立基于干部职工的企业发展观,为干部职工提供优质的生存环境。而这就需要企业尽快构建一个凝聚力、竞争力、内控力、执行力都很强的发展环境,增强企业管理层及全员的工作积极性,努力将本企业打造成一个现代化的学习型组织,培养全员的综合素质,帮助其树立团结协作、遵纪守法、认真作业的良好形象。
3.优化内部控制环境。要想保证内部控制有效运行,就必须不断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如果内部控制环境不够完善,那么管理制度的优势功能也就无法全面发挥,造成企业运营风险的可能。企业应高度重视这一点,制定详细的事前准备、事中控制及事后监督控制等工作流程,以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快速发展。对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化,有助于企业全员达成统一共识,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全员参与企业运营活动的积极性以及觉悟能力和自控能力。对内部环境优化中,主要涉及了日常培训、员工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等内容,从而确保企业全员在制度的保障下更好的发展,进而及时完成企业安排的任务。
4.增强风险意识与风险管理。首先,企业经营过程中潜在着诸多的风险因素,如战略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等。由于风险意识薄弱,企业管理层只有等到风险发生后才缓过神来,根本没有意识事先通过强化内部控制来进行风险的防范。因此,树立良好的风险意识对强化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企业除了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外,还应根据自己的情况,构建一套包含风险预测、风险防范、风险评估、风险处理等各项工作在内的风险管理机制,确保其在企业经营中发挥应有的功能作用。
5.落实完善的岗位互相牵制及控制制度。内部牵制通过对岗位分离后进行账目间的互相核对、互相检查,并且企业还应构建一套确保所有账目都高度精准的控制机制。具体涉及了:对各机构进行分离,岗位进行分离,职位进行分离,钱账进行分离等内容;相关管理层必须经常性的检查所涉及的限制性岗位,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6.强化审计工作及监督工作。要想保证审计监督工作的高效性,就必须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企业管理层必须提高对内部审核管理控制的认知水平,发挥审计监督部门的独立性,确保其严格按企业内部控制实际需求及相关规定开展内部审核活动,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收益的提升,加强防范企业风险。培养审计人员良好的业务能力也至关重要。
四、结语
综山所述可知,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更有甚者会面临倒闭的风险。所以现代企业必须把握市场动向,积极转型,节约成本,不断强化内部控制工作,切实保障企业持续稳定发展。通过经济新常态,使得企业的发展方向更加的清晰,方式得到了转变,结构得到了优化,内部控制得到了强化,实现了管理精细化,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是企业良好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对于我们,应充分了解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的发展特点,紧跟我国宏观经济路线,树立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及战略,构建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实力,处于市场最前沿,唯有如此,企业才能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张桂林.基于“CGSO”的新华只要内部控制的分析研究[J].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14,4.
[2]牟英石,程劲松.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内控体系建设的思考[J].天然气经济,2005(6).
[3]刘梅芳.浅析内控制度建设在营销管理的重要性[J].甘肃科技,2013(9).
[4]王林.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2010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2011,12.
[5]罗栩.商贸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探析[J].时代金融,2013(08).
[6]付敏.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创新[J].经营管理者,2013(02).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内部控制 问题 对策
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为现代企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转变方式、优化组织结构、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力度,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发展中必须完成的任务。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了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以供参考。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1.有助于推动国民经济有序运转,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不少企业均存在会计信息真实性低等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了本企业的经营,同时也阻碍了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具体体现在几方面:企业日常工作中,现行的财经制度犹如空壳,核心岗位间未做到相互牽制,职责权限模糊,执行效率低下。一方面,制定的财务制度不够科学连贯,事前、事中控制不力,只有问题实际发生后才能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另一方面,会计造假、账账不符等问题屡见不鲜,对企业的发展有害无利。所以,构建一套完善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保障。
2.有助于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从我国各企业的发展实践上看,高效的内部控制是促进现代化企业形成的主动力。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不仅有助于增强企业经济效率,而且还能使经营风险最小化。
3.有效预防财务风险。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分级进行风险防范,科学评估企业经营过程和其他有关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发挥集体审议联签责任制度在重大投资决策中的作用,防止因企业领导层一时疏忽而造成重大决策失误,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二、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现行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威慑力与约束力。有的企业领导层实际并未深入研究分析企业当期运行的经济活动,完全按照主观意识做决定,现行内部控制对其约束性不强。由于企业发生重大经济决策失误不会增加企业领导层的个人成本,一旦出现了经营风险,都将风险的承担责任交给国家。正是因为这样,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就打起了歪主意,将国家钱财据为己有,致使企业发生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缺乏能够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的企业文化。有的企业领导层忽视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错误的认为只要贴在墙上由员工自行了解即可,未积极将企业文化打造成有助于提高员工团结意识、艰苦奋斗、责任感的思想观与思维方式,所以制约了企业文化作用的发挥。
3.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如果企业未构建适应于内部控制运行的环境,那么就会导致内部监督管理工作漏洞百出。由于我国众多企业均缺乏丰富的内部控制实践经验,因此现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涉及制度规定等方面的内容,一直以粗放管理方式为主,直接削弱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4.忽视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当前,多数企业未构建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的企业构建了该部门,但忽视了其独立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有效性,致使评价体系的功能作用无法全面发挥,内部控制的执行过程得不到有效监管,引起决策性失误。
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1.突出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提高领导层的意识。从众多的贪污腐败案例中可以看出,那些不惧法律、敢铤而走险挪用国家财产的人最初都是责任感强、工作积极性高的优秀领导。造成他们最终无法回头的原因是单位缺乏必要的教育、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样的结果不仅对其带来了一定的伤害,而且对其家庭、企业乃至社会都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企业应加强培养领导层的风险防范意识,尽快开展岗位职业道德教育、核心岗位责任教育活动,要让企业全员都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重要责任,始终在法律范围内行事,要形成抵制腐败,规避风险的思想意识。此外,企业内部控制机构应积极和纪检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经常性的与核心岗位、重点岗位上的人员沟通交流,以获取这些人员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排除,并且一旦发现有无法胜任核心岗位的人员,应第一时间将其调离,切实做到风险的有效防范。
2.构建能够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所以只有构建能够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的企业文化,才能处于市场最前沿。此外,企业文化还是建立高效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企业发展中必须注重“人”这一实体,树立基于干部职工的企业发展观,为干部职工提供优质的生存环境。而这就需要企业尽快构建一个凝聚力、竞争力、内控力、执行力都很强的发展环境,增强企业管理层及全员的工作积极性,努力将本企业打造成一个现代化的学习型组织,培养全员的综合素质,帮助其树立团结协作、遵纪守法、认真作业的良好形象。
3.优化内部控制环境。要想保证内部控制有效运行,就必须不断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如果内部控制环境不够完善,那么管理制度的优势功能也就无法全面发挥,造成企业运营风险的可能。企业应高度重视这一点,制定详细的事前准备、事中控制及事后监督控制等工作流程,以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快速发展。对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化,有助于企业全员达成统一共识,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全员参与企业运营活动的积极性以及觉悟能力和自控能力。对内部环境优化中,主要涉及了日常培训、员工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等内容,从而确保企业全员在制度的保障下更好的发展,进而及时完成企业安排的任务。
4.增强风险意识与风险管理。首先,企业经营过程中潜在着诸多的风险因素,如战略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等。由于风险意识薄弱,企业管理层只有等到风险发生后才缓过神来,根本没有意识事先通过强化内部控制来进行风险的防范。因此,树立良好的风险意识对强化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企业除了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外,还应根据自己的情况,构建一套包含风险预测、风险防范、风险评估、风险处理等各项工作在内的风险管理机制,确保其在企业经营中发挥应有的功能作用。
5.落实完善的岗位互相牵制及控制制度。内部牵制通过对岗位分离后进行账目间的互相核对、互相检查,并且企业还应构建一套确保所有账目都高度精准的控制机制。具体涉及了:对各机构进行分离,岗位进行分离,职位进行分离,钱账进行分离等内容;相关管理层必须经常性的检查所涉及的限制性岗位,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6.强化审计工作及监督工作。要想保证审计监督工作的高效性,就必须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企业管理层必须提高对内部审核管理控制的认知水平,发挥审计监督部门的独立性,确保其严格按企业内部控制实际需求及相关规定开展内部审核活动,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收益的提升,加强防范企业风险。培养审计人员良好的业务能力也至关重要。
四、结语
综山所述可知,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更有甚者会面临倒闭的风险。所以现代企业必须把握市场动向,积极转型,节约成本,不断强化内部控制工作,切实保障企业持续稳定发展。通过经济新常态,使得企业的发展方向更加的清晰,方式得到了转变,结构得到了优化,内部控制得到了强化,实现了管理精细化,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是企业良好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对于我们,应充分了解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的发展特点,紧跟我国宏观经济路线,树立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及战略,构建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实力,处于市场最前沿,唯有如此,企业才能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张桂林.基于“CGSO”的新华只要内部控制的分析研究[J].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14,4.
[2]牟英石,程劲松.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内控体系建设的思考[J].天然气经济,2005(6).
[3]刘梅芳.浅析内控制度建设在营销管理的重要性[J].甘肃科技,2013(9).
[4]王林.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2010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2011,12.
[5]罗栩.商贸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探析[J].时代金融,2013(08).
[6]付敏.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创新[J].经营管理者,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