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而规范化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得企业能够在高风险的市场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但是目前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意识不强、环境不好、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本文对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电力企业 内部控制机制 重要性 研究
一、电力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重要性
1.保全企业资产,充分发挥资产效用。对于资产密集型的电力企业来说,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而高效的内部控制机制能够帮助企业解决由于自身在资产管理方面所具有的分散性,以及企业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涉及到很多部门和较广范围所带来的问题,通过对企业资产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核算,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盘查,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和安全,从而使得企业能够准确的掌握全面的资产信息,实现科学、合理的配置资源,充分发挥资产的效用,不断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2.严格遵照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企业的利益。企业必须在严格遵守我国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构建内部控制机制,以自身特点为依据,并严格依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来规范会计信息记录和会计核算等相关工作,保证企业一切内控行为、经济行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都具有较强的合理性,从而有效规避企业的违法行为,实现有效的风险防范,使得企业内控措施不断优化,不断提高内部控制水平,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
3.高效的内部控制帮助企业实现高效的内部管理。电力企业内部管理的前提就是有效的内部控制,而内部控制也是企业实现规范化内部管理的主要手段。内部控制开始于企业各项财务活动,并逐渐渗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其他环节,最终实现对企业内部管理全方位的控制,内部控制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方面的每一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内部控制作为管理活动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所以企业要想实现高效的内部管理就必须实现高效的内部控制。
二、電力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现状
1.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无法保障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目前大部分的电力企业都没有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甚至很多企业从而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普遍认为只有财务管理的效率提高了才能提高内部管理效率,将内部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等同,并且让财务人员来负责内部控制的操纵和具体的运行工作,而事实上,内部会计控制只是内部控制中的一部分,内部控制并不只局限于财务监督和管理,而且各财务人员由于自身所具备职能的不同,再加上缺乏较强的内部控制方面的业务能力,使其在执行内部控制时无法保证其客观性,从而无法有效的执行内部控制。除此之外,虽然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信息化发展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大部分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信息技术水平任然非常有限,企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使得各部门的信息系统的独立性较强,导致信息无法在企业内部发挥有效的交流和沟通的作用,给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
2.缺乏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内部控制难度加大。电力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是内部控制的重点之一,电力供应收费在固定时间内的应收账款是电力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一般数额较大,但是大部分的电力企业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都非常不规范,没有体现系统性,也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也没有执行严格的监督制度,从而使得企业无法准确掌握与应收账款有关的各项信息,对企业收支了解非常不充分,同时也无法明确每一个客户的信用情况,再加上没有编制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缺乏合理的赊欠账款追索手段,导致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不断增大,给企业造成了巨大财务损失,也给内部控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导致监督失衡,无法有效执行绩效考核体系。电力企业内部控制涉及到多个环节,而且每个环节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完善每个环节才能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但是很多企业在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环节都存在缺陷,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监督机制和严格的监督制度,甚至有的企业以会计内控的形式开展审计监督,将财务监督作为内部控制监督的工作重点,忽视了内部控制其他方面的监督,从而导致内部管理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很多企业都没有针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构建相应的评价机制,导致企业无法对控制效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察,从而也就无法以此为依据来开展员工的绩效评价工作,导致无法有效执行激励机制,做出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三、电力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完善措施
1.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实现高效的内部控制。电力企业首先必须强化企业全体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企业管理者必须对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予以重视,同时在企业内部加强对内部控制理念和相关知识的宣传,并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使得员工能够深入了解内部控制,从而在日常的工作中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为内部控制营造良好的环境。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内部控制的作用和职能,并对制度中与其他制度相同的地方给予说明,准确区分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同之处,充分体现内部控制的职责。同时,企业必须将内部控制具体操作人员和运作人员的职能与其他岗位或部门人员的职能进行明确的区分,实现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实现各部门和各人员之间的相关牵制,从而就算企业不设置独立的内部控制部门,也能够充分保障内部控制在企业整体组织架构中的独立性,最终实现高效的内部控制。
2.加强资金管理,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和成本支出。资金管理作为内部控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电力企业必须实现规范化的资金管理。企业需要强化全体人员对资金管理的认识,不断优化自身资本结构,通过采用银行转账的方式,尽量避免商业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支出,有效的降低财务支出,从而有效控制资金成本率,保证企业能够有充足的现金流来保障资金的周转,有效规避由于资金周转不足给企业造成了危害。同时,企业必须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断完善收款管理办法和追款机制,并制定完善的应收账款制度和赊销款项追索制度,使得企业在有确凿证据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合理的追索手段追回呆死账,降低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风险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3.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保障内部控制实施效果。电力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内部控制的实施进行实时监督,实现高效信息反馈,从而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深入的分析,编制出完善的解决措施,不断调整内部控制方向,并为企业领导层和管理层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并要求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严格监督,保障监督工作的有效执行。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体系和评价机制,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合法性和合规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为依据来开展员工绩效考核工作并执行激励机制,保障绩效考核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4.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规范化的内部控制。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由内部管理机制和内部会计控制组成,两者中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点,所以企业必须加强内部会计控制。首先企业需要改变内部会计控制就是财务控制的观念,并从预测、预算、分析、计量、决策和控制等多个方面对财务工作实现一体化管理,在会计核算方面,企业需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方位核算,从而对一切经济活动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保障内部会计机制相关工作的规范化。同时企业必须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得财务部门能够及时的获取准确、完善、全面的信息,保障其所编制的财务报表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从而企业能够通过财务报表准确掌握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最终构建起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
参考文献:
[1]宋雨陶. H省电力公司ERP环境下内部控制改进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
[2]李海燕. 浅析电力企业工程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问题[A]. 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年第一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1.
[3]张艳霞. 浅析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J]. 新经济,2016,26:125.
关键词:电力企业 内部控制机制 重要性 研究
一、电力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重要性
1.保全企业资产,充分发挥资产效用。对于资产密集型的电力企业来说,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而高效的内部控制机制能够帮助企业解决由于自身在资产管理方面所具有的分散性,以及企业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涉及到很多部门和较广范围所带来的问题,通过对企业资产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核算,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盘查,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和安全,从而使得企业能够准确的掌握全面的资产信息,实现科学、合理的配置资源,充分发挥资产的效用,不断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2.严格遵照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企业的利益。企业必须在严格遵守我国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构建内部控制机制,以自身特点为依据,并严格依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来规范会计信息记录和会计核算等相关工作,保证企业一切内控行为、经济行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都具有较强的合理性,从而有效规避企业的违法行为,实现有效的风险防范,使得企业内控措施不断优化,不断提高内部控制水平,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
3.高效的内部控制帮助企业实现高效的内部管理。电力企业内部管理的前提就是有效的内部控制,而内部控制也是企业实现规范化内部管理的主要手段。内部控制开始于企业各项财务活动,并逐渐渗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其他环节,最终实现对企业内部管理全方位的控制,内部控制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方面的每一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内部控制作为管理活动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所以企业要想实现高效的内部管理就必须实现高效的内部控制。
二、電力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现状
1.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无法保障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目前大部分的电力企业都没有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甚至很多企业从而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普遍认为只有财务管理的效率提高了才能提高内部管理效率,将内部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等同,并且让财务人员来负责内部控制的操纵和具体的运行工作,而事实上,内部会计控制只是内部控制中的一部分,内部控制并不只局限于财务监督和管理,而且各财务人员由于自身所具备职能的不同,再加上缺乏较强的内部控制方面的业务能力,使其在执行内部控制时无法保证其客观性,从而无法有效的执行内部控制。除此之外,虽然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信息化发展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大部分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信息技术水平任然非常有限,企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使得各部门的信息系统的独立性较强,导致信息无法在企业内部发挥有效的交流和沟通的作用,给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
2.缺乏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内部控制难度加大。电力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是内部控制的重点之一,电力供应收费在固定时间内的应收账款是电力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一般数额较大,但是大部分的电力企业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都非常不规范,没有体现系统性,也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也没有执行严格的监督制度,从而使得企业无法准确掌握与应收账款有关的各项信息,对企业收支了解非常不充分,同时也无法明确每一个客户的信用情况,再加上没有编制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缺乏合理的赊欠账款追索手段,导致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不断增大,给企业造成了巨大财务损失,也给内部控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导致监督失衡,无法有效执行绩效考核体系。电力企业内部控制涉及到多个环节,而且每个环节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完善每个环节才能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但是很多企业在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环节都存在缺陷,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监督机制和严格的监督制度,甚至有的企业以会计内控的形式开展审计监督,将财务监督作为内部控制监督的工作重点,忽视了内部控制其他方面的监督,从而导致内部管理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很多企业都没有针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构建相应的评价机制,导致企业无法对控制效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察,从而也就无法以此为依据来开展员工的绩效评价工作,导致无法有效执行激励机制,做出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三、电力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完善措施
1.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实现高效的内部控制。电力企业首先必须强化企业全体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企业管理者必须对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予以重视,同时在企业内部加强对内部控制理念和相关知识的宣传,并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使得员工能够深入了解内部控制,从而在日常的工作中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为内部控制营造良好的环境。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内部控制的作用和职能,并对制度中与其他制度相同的地方给予说明,准确区分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同之处,充分体现内部控制的职责。同时,企业必须将内部控制具体操作人员和运作人员的职能与其他岗位或部门人员的职能进行明确的区分,实现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实现各部门和各人员之间的相关牵制,从而就算企业不设置独立的内部控制部门,也能够充分保障内部控制在企业整体组织架构中的独立性,最终实现高效的内部控制。
2.加强资金管理,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和成本支出。资金管理作为内部控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电力企业必须实现规范化的资金管理。企业需要强化全体人员对资金管理的认识,不断优化自身资本结构,通过采用银行转账的方式,尽量避免商业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支出,有效的降低财务支出,从而有效控制资金成本率,保证企业能够有充足的现金流来保障资金的周转,有效规避由于资金周转不足给企业造成了危害。同时,企业必须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断完善收款管理办法和追款机制,并制定完善的应收账款制度和赊销款项追索制度,使得企业在有确凿证据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合理的追索手段追回呆死账,降低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风险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3.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保障内部控制实施效果。电力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内部控制的实施进行实时监督,实现高效信息反馈,从而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深入的分析,编制出完善的解决措施,不断调整内部控制方向,并为企业领导层和管理层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并要求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严格监督,保障监督工作的有效执行。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体系和评价机制,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合法性和合规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为依据来开展员工绩效考核工作并执行激励机制,保障绩效考核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4.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规范化的内部控制。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由内部管理机制和内部会计控制组成,两者中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点,所以企业必须加强内部会计控制。首先企业需要改变内部会计控制就是财务控制的观念,并从预测、预算、分析、计量、决策和控制等多个方面对财务工作实现一体化管理,在会计核算方面,企业需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方位核算,从而对一切经济活动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保障内部会计机制相关工作的规范化。同时企业必须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得财务部门能够及时的获取准确、完善、全面的信息,保障其所编制的财务报表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从而企业能够通过财务报表准确掌握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最终构建起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
参考文献:
[1]宋雨陶. H省电力公司ERP环境下内部控制改进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
[2]李海燕. 浅析电力企业工程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问题[A]. 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年第一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1.
[3]张艳霞. 浅析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J]. 新经济,2016,2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