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地中复电讯的6个原版故事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ADO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初,随着60款共计20万部特价手机在中复电讯连锁店的柜台里亮相,一年一度的手机春节销售战就此打响。作为京城手机零售行业的龙头老大,中复电讯这次又扮演了北京手机市场的主要角色。此次特价产品数量庞大,价格实惠,其中不乏外观时尚、功能齐全的抢手货。而除了价格方面的优惠,还有许多手机配件礼品相送,有的品牌抽奖中奖率达到了100%,消费者可以在京城一百多家中复连锁店的任何一家门店买到特价产品。
  有统计数字表明,中复电讯占有北京通讯产品35%的份额。
  还有调查显示,北京的每10部手机就有3.5部来自中復。
  可以说,中复电讯已经占据了北京地区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中复人在立足北京的基础上,正在走向全国。他们的商业线路已经开始向北京以外的地区延伸,并且初尝胜果。
  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中复电讯凭什么得到如此发展?
  也许,中复电讯的原版故事能做出回答——
  在十六年前北京举办的一次国际通讯展览会上,一家台湾厂商带来了100台小型电话交换机。这种小型电话交换机在当时国内市场很鲜见,但在台湾的别墅住宅里却已广泛应用。只是由于当时别墅对大陆人来说还很遥远,致使本想来内地“淘宝”的台商碰了钉子。
  整个展会期间,台商带来的产品无人问津,一台也没卖出去。眼看着展会就要结束,失望的厂商正准备撤展,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快步走来,说:“这100台交换机,我全都要了!”
  年轻人以每台1600元的价格把台商的货包圆了。
  三天后,这100台交换机以每台2000元的价格全部卖光了。
  这个年轻人是谁?他为什么能把无人问津的通讯工具全部卖出,并且还从中赚取了四万元的差价?要知道,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四万元绝对是巨款。这小子,几天的工夫就挣到普通人几年的收入,肯定是个人物。
  不错,这年轻人是个人物。他现在是中复电讯的董事长,是北京手机零售市场龙头企业的掌门人,想不当人物都是人物。可在当时,他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对国内通讯市场留心眼儿的人。
  不用卖关子,这人就是邰武淳。
  邰武淳的个人简历可以填进诸多社会职务:北京市朝阳区人大代表、北京市朝阳区工商联副会长、北京市朝阳区企业联合会监事长、北京非公经济人士联谊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商业联合会常务理事、北京工商大学兼职教授……这个生于大跃进年代的北京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四年后又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研究生;曾先后在北京218厂、中国科学院外事局、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工作。1991年,不想再在机关里混日子的邰武淳主动砸了自己的铁饭碗,辞职下海,创建了中复电讯。
  “我算是中国第二拨下海经商的人。其实当时工作清闲,所能做的事情有限,而且按部就班的事情非常多,有种有劲儿没处使的感觉。看到社会上很多新型的企业,特想干点什么。”
  十六年后,邰武淳表情轻松地对记者说。
  十六年前的邰武淳创办了中复电讯,以一间地下室为据点儿,经营的是办公自动化设备,计算机、pc机、传真机之类的产品,也算和通讯行业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
  
  九十年代初,北京乃至全国处于一个电话装机难的时期,很多用户申请报装电话,但是交了钱以后一排队就是半年,甚至一年也装不上。装机的需求非常高,而且由于通讯不方便,造成的麻烦随处可见。那时候,一个学校、一个机关、一个企业或是一片居民区,最多也只有一两部电话,谁的电话来了,传达室就跑去叫,找人听电话的时间比真正听电话的时间要长得多,喊人接电话是那时的一道风景。也就是在那次国际通讯展览会上,邰武淳从台湾厂商带来的小型电话交换机受到启发,他琢磨这种小型交换机不能仅限于家用,如果推广给企事业单位肯定有市场。买下机子后,他在《北京晚报》上刊登了一块比豆腐块还小的广告,没想到,从广告登出来的那天下午开始到第二天上午,联系电话几乎就没有断过,市场反映非常热烈。仅仅三天内,这100台交换机以每台2000元的价格全部卖光!
  中复电讯的第一步是从卖小型程控交换机开始的。这种交换机比那些用于专业机构的大型程控交换机要小巧许多,由一部电话主机带四个分机,分机之间可以通话,代替了扯脖子喊人听电话的麻烦,方便了内部间的通话交流,非常适合当时的电讯市场。为了能让更多的人都知道自己经营的产品,邰武淳给它编了一句顺口溜“一条电话线,四处都方便”,用最通俗的方式、最形象的语言把这种小型交换机介绍给普通消费者,而这句顺口溜,也记载了中复电讯最初的辉煌。
  “如果在现在,我真不敢保证销路会怎样。”回忆起当年,邰武淳感慨道。“但在那个年代,这个东西简直太神奇了,它可以用一部电话实现四个地方的通话,所以一下子就卖火了。”
  邰武淳感慨的是1991年。说起那一年,许多媒体后来都称赞邰武淳独具慧眼。这话也许没错,但仔细一想,慧眼识才或慧眼识财肯定不是邰武淳的专利,他只是瞄准了别人不想看或看不到的市场角落。换句话说,初入大陆的台商是很难看到大陆电讯市场角落的,邰武淳能把台商卖不出去的产品一下子都卖了出去,只不过是稍微改变了一下台商的产品销售方向,他知道他能为市场做什么,也知道市场留给自己的是什么样的空间,仅此而已,并无过多的神奇可言。但中复电讯正是在那时一炮打响,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关注,这个买卖电话交换机的故事也被演绎为中复的一段传奇。
  中复电讯3岁时,邰武淳在北京安定门桥南开了第一家店。没找到这家店的原始图片,据说是装修风格独特。但,比店铺装修更具特色的是邰武淳销售电话机的方式。
  1994年的电话用户已不再像三年前那样无奈和可怜,原先冒充用户爷爷的电信部门已经被市场降了辈分,虽然报装电话还难,但装电话已基本有了准日子,至多不超过一年。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是与邰武淳同年诞生的中国式共产主义追求,在邰武淳36岁那年成了人们可以实现的愿望。在北京,几乎家家都报装电话,并且陆陆续续安上了家庭电话,这又提升了人们对电讯消费的个性需求,人们不再满足寥寥可数的那几种电话机的款式,甚至开始讨厌电信部门那种派发式的电话机销售方式,认为既然是自己花钱买东西,应该有自己的选择权。
  
  有需求就有市场。但是,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电话机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商品,尤其是在当时电话资源依然比较紧张的条件下,即便是消费者在零售商店看中了某种款式的电话机,如果没在线上,也无法体验电话机的铃声和各种功能。消费者害怕买的是中看不中用的东西,这让许多商店的话机柜台冷冷清清。而此时的邰武淳却又嗅到了商机:咱不就是做程控交换机的吗?何不将待售的电话机接上线,来个在线销售!于是,他迅速和电话厂商取得了联系,很快从南方购进了一大批品种繁多、款式各异的电话机。接着他又带领员工用各种颜色、款式的电话机在店里做了一个“万里长城”的模型,让顾客自由选择。
  “电话随意挑,不打不成交”这是当年中复电讯的广告口号,也是他们的销售方式。这在现在看来非常简单的举动,在当时却引起轰动。你想啊,那些为安部电话受尽磨难的老百姓,能在中复的店里随心所欲地挑选电话机,还可以当场测试电话机的各项功能、体验拨号通话的感觉,找不到当上帝的感觉也能找到当上帝他们家亲戚的滋味,没有说不好的。
  能为上帝和上帝他们家亲戚服务,还能让他们乐呵呵给自己送钱,邰武淳的感觉比上帝还好。他后来说:“10多年中最熟悉的兴奋,就是每次从挤满的顾客中体验到成功的满足。”
  
  中复的电话长城让北京人知道了中复。之后,中复又陆续在三里河、天桥、丰台开办了连锁店,这又让北京人开始关注中复。
  伴随着移动通讯的发展,“大哥大”的出现无疑给电信业带来了一场巨大变革。虽然这种模拟通讯工具外形粗笨、信号质量差,但随时随地可以打电话的功能,比固定话机更诱人。
  1997年是北京移动电话市场快速发展的一年。当时,作为奢侈消费品和某种身份的象征的“大哥大”手机令人趋之若骛,在北京市场上非常抢手。一台售价高达1万多元,一根外界天线能卖到上千元。此时,已经在商海摸爬滚打了五六年的邰武淳意识到:机会又来了!他当机立断,把别家卖到1万多元的“大哥大”标价7912.5元出售,一时间众人无不惊愕。这种定价一经推出,中复的“大哥大”销量很快达到了每月1.5万台,被业内称为“卖‘大哥大’的‘大哥大’”。
  提起中复电讯卖“大哥大”的往事,很多同行至今还耿耿于怀。一位当年靠销售“大哥大”和BP机掘得第一桶金的商界人士对记者说:“当时有多少卖多少,根本用不着降价。也没想到他会把价压得那么狠。不过现在这招儿谁都会了,你看那些玩儿家电的,来不来就是价格战,不是跳楼价,就是下油锅炸自己的价。”
  这话多少有点误会邰武淳。当时,他只是觉得手机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会有很多人来买,甚至很多人常换,不需要像卖名表名车一样赚暴利,而是以让更多人买得起作为定位。他当然也没有未卜先知地料到日后会有家电卖场参与手机市场的竞争。
  不管被人误会与否,邰武淳都是“大哥大”暴利时代的终结者之一。用褒义词说,他带领中复规范了当时的通讯市场,在行业内树立了新的行规,让手机价格趋于理性;用贬义词说,他在人们关注“大哥大”的时机,用价格策略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奠定了中复通讯北京手机市场的龙头老大地位,比鬼子还鬼。
  其实,做生意离不开鬼点子。有数字为证:在目前北京的1000多万个手机号中,从中复卖出去的号码差不多有400万个。即使是在目前手机市场渐趋稳定的情况下,他们的月销售量还保持在两万个号左右。换算一下就可以大致得出中复顾客在北京手机用户所占的比例,保守点说,每三个北京手机用户里,至少有一个人是从中复购买的手机,这绝对是一个令业内同行羡慕或妒忌的数字。
  “刚有神州行那会儿,我们一个月卖过7万个号!”中复电讯的老职工说,“人都是拿着报纸,对着上面的号来买手机。”
  这是手机零售的特点。在手机普及阶段,第一次购买手机的人不可能只买裸机。因为习俗观念的原因,许多用户很在意手机号,可大众共同喜欢的所谓吉祥号码毕竟有限,这又让邰武淳动了心思。
  人的生活离不开数字号码,比如自己及父母家人的生日、结婚的日子、毕业的日子、乔迁新居和与个人生活密不可分的各种纪念日,还有身份证、家庭电话、家庭住址和当时流行的BP机等号码,都能够与自己的手机号码产生联系,也自然都可以成为手机销售的卖点。抓住这个卖点,中复电讯推出了手机个性号码指南。他们从邮局团购出手机号码,然后在报纸上公布出来,启发人们选择对个人有着特殊的意义的号码,用不同的办法推销不同价位的号码,调动消费者发掘使用个性化手机号码的兴趣,更新了许多手机用户对手机号码的传统概念,收到了非同一般的市场效果。
  1997年是中复电讯确立以手机产品为主营品类的一年,也是企业开始第三次飞跃的一年。随后的几年间,中复电讯始终在北京的通讯市场上保持着手机销售数量第一。
  中复电讯的专业连锁模式是从1997开始的,并且以每年十几家分店的速度递增,管理及经营水平日渐成熟。截止到2006年,公司已在北京地区发展到110多家连锁店,全部是自主经营。邰武淳认为,特许经营固然可以加快扩张的速度,还能收取一部分加盟费,但往往欲速则不达,甚至会对原有的品牌形象带来负面影响。鉴于目前业内还没有比较成功的模式,中复电讯至少在近几年内不会征召加盟,仍然保持专业连锁、自主经营的模式。
  中复电讯的专业连锁实际是指总公司直接经营的连锁店,又称直营连锁,也就是由公司本部直接经营投资管理各个零售点的经营形态,总部采取纵深式的管理方式,直接掌管所有零售点。直接连锁的主要任务在“渠道经营”,意思指透过经营渠道的拓展从消费者手中获取利润。因此,直營连锁实际上是一种“管理产业”。
  在手机专业连锁卖场的眼中,开店是提高知名度和抢占市场份额最有效的途径。按照邰武淳的构想,2008年之前,中复电讯在京门店将达到200家,覆盖所有城区和郊区县。除此之外,还要用六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设1000家门店,建成一个覆盖全国的“百城千店”的销售网络。
  
  中复电讯要从北京走到全国去,因为通讯本身就是没有地域性的,何况跨地域是其最大的优势。中复电讯需要走出去了。
  这是中复电讯的扩张计划,却又是开始实现的现实。
  最现实的现实是,中复电讯占据着京城手机市场绝大部分份额,手机销量几乎是几个家电连锁巨头的总和。
  “家电连锁店大多是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卖场,但分摊到手机销售上的面积,实际还不如中复大。所以,我们的绝对营业面积要比家电连锁店的手机柜台大得多。”
  邰武淳没想给那些家电经销商定位。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他不过是想表明,中复知道自己的市场定位,每开设一家连锁店,都以市场调查为基础、以科学论证为依据、以合理布局的原则,营业面积基本上都控制在1000平米左右,俗称“千米店”。
  目前,中复电讯在天津、沈阳等地已开设了几十家门店,一种是自营店;一种是在家乐福超市里设置手机销售区域。这是一个比较讨巧的方式,因为作为一家著名的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家乐福在每开设一家新店之前的市场调查非常周密细致,参照家乐福的商业线路在外地开办门店,中复电讯会节约产品定位的时间。
  “在外地开店有没有水土不服的问题?”记者问。
  “当然有。”邰武淳说,“不同地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文化都有差异,就连北京的郊区县的手机市场也不一样。都需要一个调整、适应和完善的过程。”
  “在外地开分店的竞争压力大不大?”记者又问。
  邰武淳说:“每个地区都有一些比较有规模的手机专卖店。特别是在大城市,有几家影响力大的手机经销商是很正常的。”
  “外地人对中复的品牌认知度怎么样?”
  “知道的不是很多。来过北京的、见过中复的牌子、或者通过媒体了解点儿。所以在外地,中复面临着被认知的过程。其实我们在北京这么多年,也有这样的一个认知过程。”邰武淳似乎胸有成竹。
  然而,外界的质疑:一个大规模的连锁企业,每扩张一个分店,都会给企业自身的管理增加一定的难度。此前,中复电讯用15年时间才完成对北京市场的布局,而现在却要用6年时间完成全国100座城市的1000个门店的建设,会不会因此而因噎废食?
  对此,邰武淳表示:“我不担心,因为中复已经准备好了。现在许多人都在说技术创新,但却很少有人提到商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这对于商业企业很重要。”
  商业企业的技术创新首先是利用科技手段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特别是对于连锁经营类的商业企业而言,庞大的市场链条和分散的销售板块,就必须具备量身定做的管理体系。邰武淳充分意识到了管理的重要性,他斥资1200万元升级了一套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这套管理技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企业咨询系统,它使得决策者坐在总部的办公室里,就可以随时知道旗下各个门店的最新销售量;另一个是视频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中复可以在新机上柜的第一时间对所有门店的员工进行新机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工作。这套系统让总部管理下面的100家连锁店就像管理1家店一样精确。
  
  当然,直营连锁只是商业运作中的经营手段之一,中复电讯在行业横向扩张的同时,也在完成着产业链条纵向的延伸。2005年,北京首家正规二手手机交易所在中复电讯前门店开张。这是目前北京市最大的二手手机交易所,集合了二手机收购、销售、寄售和售后服务等一条龙服务。这说明,中复的思维定势不仅是外人说的跑马圈地。
  2006年是剧烈动荡、风云四起的一年。以家电连锁企业、电信运营商、手机专业连锁企业为代表的中国通讯业,你争我夺,各展身手,上演了一出群雄争霸的大戏。
  大戏有多大?中国的手机市场有多大,这场大戏就有多大。
  手机的出售价格在下降,手机的通话费用在下调,手机用户的群体在扩大,手机的功能在增多,而用户更换手机的周期在缩短。这说明,手机市场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这种形势下,中复电讯牢牢占据着北京市场手机销售30%的市场份额,形成了以100家手机连锁店抗衡国美、苏宁、大中三大巨头120家连锁店的格局。
  100∶120,而且是绝对的营业面积PK相对的营业面积,中复电讯应该占有绝对的竞争优势。但是,中复电讯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家电连锁企业,还有电信运营商的围追堵截和同行业内部的竞争。早在2004年和2005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就分别成立了“中移鼎讯”和“联通华盛”,这两家电信运营商以定制手机、捆绑销售的方式现身手机零售市场,必然会分食掉传统手机销售渠道的一部分市场份额,加之整个手机零售行业都面临的售后服务纠纷和毛利率下降的困扰,有专家因此预言说,未来的几年间,手机零售市场将面临重新洗牌的格局,届时将呈现诸侯割据、弱肉强食的局面。
  显然,即便真出现那种局面,中复电讯也不是被强食的弱肉,而是可以割据一方的诸侯。眼见得以国美、苏宁、大中为代表的综合性卖场向以经营手机、通讯、数码等产品的专业连锁发起了新一轮冲击,中复不得不与家电卖场短兵相接。
  “中复这样的企业是从小公司走过来的。挑战者来到的时候,我们感觉到的不是恐惧。” 邰武淳很坦然。
  的确,有竞争未必是坏事,没竞争未准是好事。在西北三环附近,中复的一家门店与某知名家电连锁店仅一墙之隔,自从这家家电连锁店开张后,中复门店的销售额反而增加了30%,货比三家,消费者知道该怎样使用自己的钱包口袋。这也印证了麦当劳和肯德基比着开门店的道理,大家面对的是同一个市场,拼服务、比质量、抓管理,只要靠实力经营,市场就是大家的。
  当然,卖手机的市场和卖面包的市场不尽相同,最起码,卖面包的能够掌握生产与销售的全过程,而卖手机的和做手机的关系微妙,家电连锁巨头素有掌控供应商的本事,厂商更是哪头炕热坐哪头,所有这些,会不会增加手机连锁卖场的生存压力?
  邰武淳的看法是,家电卖场的扩张对手机专业卖场生存空间构不成太大的威胁。相反,手机连锁卖场会借此机会挤掉那些规模小、实力弱、规范性差的手机零售店铺,从而整合了手机零售市场。这样,手机连锁企业的生存空间不但不会萎缩,反而还会增加。
  邰武淳认为,欧、美和日本任何一个城市,都找不出超过100家家电卖场。全球家电连锁老大百思买在美国拥有1000余家店,分摊到每个城市不过3-4家。因此,目前北京110余家家电卖场的存在不合理,更不要说未来150家。邰武淳表示,相比手机连锁店,家电大卖场的房租成本要高得多。而且手机连锁店调整方便,如中复每家店如果年盈利达不到100万元,就会被关闭。但家电大卖场却受合同罚金等制约,开店后不能轻易撤退。
  另外,既然是竞争,允许家电连锁跟手机销售商抢地盘,也允许手机销售商跟家电连锁夺饭碗。谁输谁赢都很正常。在商海中游弋了十几年,邰武淳懂得商战的游戏规则,也较好的保持着自己的游戏状态,他从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该出手时就出手。想当年,他对付大哥大市场的价格策略就是妙招。不过,时过境迁,他现在认为,在手机连锁和家电连锁的竞争中,价格并非决胜因素,资源和模式的比拼才至关重要。所以,除了保持一贯的低价策略,中复电讯的渠道和资源的优势也是与家电卖场抗衡的武器。
  综合分析:家电连锁大多采取大量采购、低价售出模式,厂家和家电连锁的利润都不高。加之家电连锁各种“进店费”成本高昂、对厂家又普遍存在三到六个月回款期,占用厂家资金,因此厂家并不愿意将高端机和新品率先摆放在家电连锁销售。相比之下,中复“提前付款”原则,显然对手机厂家具有极大诱惑力。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外资手机均已将中复定为优先供应商,高端、新品优先向中复供货。这样中复就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新品,并且因为减少了中间环节,不但能保证利润,还能保证产品质量。
  事实证明,一家偏重手机销售的家电连锁,由于集中销售中低端机型,在销售额同等情况下,利润仅为中复的1/4。原因很简单,家电连锁对厂家收取进店费和促销员费用,厂商会提高对家电连锁的供货价,而对不收进店费和自己承担销售人员成本的中复电讯,厂家的供货价则相对较低。采购成本的降低,使得中复在单款手机售价与竞争对手持平时,可以获得更好的利润。
  至于电信运营商,因为他们所占份额还比较有限,加上专业化程度不够、售后服务力量不足、体制灵活性差等问题,短时间还构不成对中复的威胁,也不是和中复短兵相接的对手。
  围绕着厂商、代理商和终端经销商,中国手机终端渠道格局近两年可谓风生水起,尤其是非专业手机渠道商和运营商的深度介入,给市场环境日趋复杂的渠道带来很多新的变数,这种格局下,手机厂商在渠道选择上的日益多元化将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有专家表示,专业化与规模化是未来手机零售渠道最重要的两个核心竞争因素,具有专业化与规模化的渠道必能争得一席之地。从手机渠道历年演变及发展趋势一看,专业连锁店、家电连锁店和运营商营业厅势均力敌,三足鼎立之势已初露端倪。而国际上手机市场的业态发展,使邰武淳自信:手机连锁业态比家电连锁拥有更强生命力。
  “买手机,到中复”,这是中复电讯的广告。
  经过了16年的发展,中复电讯始终保持着良好的上升势头,在北京已拥有119家店。多数北京人在买手机时,都要先去邻近的中复店里看看。北京的一位消费者说:“中复的手机店哪儿都能找到,像银行的储蓄所。服务态度可比银行好多了!”
  能有這样的口碑,不是广告取得的成效,而是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中复电讯的品牌价值。
  事实上,据盖洛普公司的市场调查:在北京购买手机的群体中,有超过半数的消费者是从中复电讯购得的手机,消费者对中复电讯的认知度高达90%。而另一个事实是,认知度不等于忠诚度。中复的竞争对手也在想方设法地吸引消费者,他们甚至比中复人还清楚,今天坐在麦当劳的食客,明天就可能迈进肯德基的门。
  中复人好像很自信,他们现在的业务范围已开始扩延到外地,大有抢占国内手机市场头牌的趋势。
  中复人好像很谨慎,他们最看重的是企业的口碑。
  在为消费者服务方面,中复是第一家与北京市工商局签订“手机投诉快速解决通道”的通讯企业。
  在反商业贿赂的自律方面,中复和所有厂家都签订了一个反贿赂协议,明确规定了不得有一切贿赂行为,一旦发现便视为违约。
  在科技创新方面,数字化的印记已在这个现代的连锁销售企业中无处不在。与全球同步,与信息同步,已不再是邰武淳心中的梦,它正在中复这个连锁企业里完美的诠释着。
  2007年初,中复电讯再次荣获 “2006年度北京十大商业品牌”称号,这是中复电讯继2005年之后再次获得该称号。面对来自社会的肯定和众多消费者的认可,邰武淳表示,相对于第一次获奖的兴奋与喜悦,这一次中复体会更多的是责任和压力。随着2008年奥运会和3G大幕的临近,中复作为北京市商业企业中的品牌代表,更是肩负着巨大的国际责任。这要求中复不仅要有一流的硬件条件,还要有先进的服务规范与水准,从而能够为用户提供更方便、更优质、更完善的产品与服务。邰武淳表示,今后的发展模式是主打服务牌,以良好的服务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来争取那些换机用户,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拼实力、拼体制,同时还应该在手机销售之外下功夫。
  中复已经长大了,如今的中复已发展为一个现代化、数字化的大型企业,未来几年中,针对手机零售终端市场的竞争将会变得更加激烈,拼质量、拼服务将是各家企业的不二法宝,作为北京地区通讯领域大哥大的中复,将一如既往地在竞争中不断地完善自身谋求发展,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作为通讯行业的领头羊,在未来的市场竞争格局中,中复将仍然扮演领军人物的角色。
  “中复有没有过危机感?”记者问邰武淳。
  他说:“还没有。这么多年,困难肯定是有,但没有各种困难都一起来的时候,所以没什么危机感。”
  也许,中复电讯是一个在商场上善于出拳也善于躲拳的拳手。
其他文献
走在这里,就象走在城市步行街上,一个个小商店散落着,装饰新奇,没有规范,也不信奉权威,唯一张扬的便是个性。逛得差不多了,向后转回家,却总会隐隐觉得还有什么东西如影随行地跟你上路。    在798的人形形色色,去的人各种各样,挺有意思。  798有不少地儿正在施工,曾碰到过一个建筑小工的哥们特搞笑,每到一个画廊就跟画廊老板大谈艺术,不过基本上是大哥自言自语,说自己是艺术评论家,没上过学,自学成才,对
期刊
红砖墙上至今尚存的“车间到处红旗飘,质量质量逐日高”,“思想红专放红星”之类的标语,为人们提供一种怀旧情调。目前,798厂内现有近50家机构,还聚集了大大小小近30多位艺术家的工作室。    7月17日,北京798艺术区被授予朝阳区首批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称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北京798艺术区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地标、一个符号和一个窗口。2003年10月,美国《新闻周刊》评选出北京是“世界城
期刊
尽管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参加中移动“规范移动信息服务专项活动”部署大会的SP与会代表们,还是被当天公布的几项新“游戏规则”震得目瞪口呆,很多人汗流浃背了……    没有手机那会儿,看着电视上的老板拿着大哥大,暗自在想,哪天咱哥儿们有钱了也弄一个!有了手机的日子,短信、彩铃之类成了不可缺少的生活功能,连登门拜年都用短信代替了。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从2000年的10亿条,发展到2004年超过2177亿
期刊
任何一家商业企业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顾客,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顾客永远是对的。    金猪手机  >>小柳      我的手机终于要引退了,一开始是触摸屏完全没个准星儿,得点离中心半厘米的地方才能选中,后来耳机也出了问题,声音朦朦胧胧仿佛天籁,一直到右耳机完全歇菜。于是,我开始天天上网查信息,瞄上了一款机型。  去哪儿买呢?这是个问题。  上街逛了几家手机专卖店,感觉都是王婆,自己家的瓜儿都个儿大瓤儿
期刊
·网络·    马云和阿里巴巴最害怕的事情发生了  /布砍南    2002年淘宝网成立的时候,为了打击易趣,打出了“免费”的狠招,并且把期限定为“三年”;在2005年免费承诺到期的时候,拍拍成立了,为了打击拍拍,淘宝决定将免费期限再延续“三年”。有意思的是,在淘宝犹豫是否取消招财进宝的时候,拍拍又打出了“三年免费”的旗号。同样是免费的承诺,承诺期限都是“三年”。仔细思考起来,还是颇有一些味道的.
期刊
废旧电池回收 一吨能卖3万元  今后,当你扔掉电池时要掂量掂量了,这些东西可以卖钱,而且价格不菲。目前市场上废旧电池的收购价最高每吨达3万元,是废旧报纸价格的几十倍。   深圳格林美公司是一家生产贵重金属的企业,年产超细钴粉、镍粉500吨,产值1.5亿元。很大一部分原料来自废旧电池。以现在的产量,每年可消化废旧电池1500吨。该公司董事长许开华说,从电池中可提炼锌、锰、镉、镍、钴、铜等金属。他们从
期刊
新兴职业:民间验房师    民间验房师正在郑州兴起,是专门帮助买房市民在办理新居入住手续前查看房屋质量的一个新兴服务群体。  因房屋质量产生的大量纠纷,使越来越多的业主开始懂得在拿钥匙前,让专业人士给自己的新房把把脉的重要性,“验房师”只是民间的叫法,官方还没有一个“名分”,注册公司得用咨询公司的名义。到目前为止,郑州现在的验房公司不到10家。  “开业以来,我们已经验了一二百套房子。”被称为郑州
期刊
聪明的脑袋会拐弯    门口的年轻人  小区大门口有两个年轻人的报摊,以同样的价格卖同样的报纸,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可是人们都到左边去买报。  早上,如果在左边的报摊儿一元钱买两份报纸,《襄樊晚报》和《楚天都市报》,3点钟前送还,就可以免费换一份《大家文摘》; 3点钟后买《服务导报》和《经济早报》的,只需交五毛钱就够了。在这儿买报,一元钱可以看三份报纸。  紧挨着报摊是两个卖馒头的姑娘,她们的
期刊
相遇不如相忘  这个城市里有两个酒吧街,一条在美术学院后门,另一条在汇集了美国领事馆和日本领事馆的胡同里。美术学院的街上,所有酒吧的名字很艺术。“方案”“自由”“诺亚方舟”“粉末生活”……我常去的是“方案”。   “方案”是个有些西部有些阳刚的地方,白天很安静。下午常有一个民谣歌手在这里驻唱。有一个年轻女人常来,长得清爽白净,来了以后就叫一种湖蓝色的鸡尾酒,安安静静地坐着,偶尔啜饮一口。很少看见她
期刊
赵地,女,陕西渭南人。1938年生,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技术员、第七机械工业部一院技术员、工程组组长;开封汽车发动机厂工程师、开封市科委副主任、开封市副市长;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副书记;全国妇联第六届书记处书记、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四届中纪委委员、九届全国人大常委。现任十届人大常委、中国企业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