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地面裂缝空鼓原因及修补方法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zhu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车间、仓库等地面容易被磨损的建筑施工中,常常会采用耐磨地面施工技术方法进行地面工程施工。这是解决地面易被磨损损坏的有效措施,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长期实践中却发现了这种耐磨地面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通病,其中以地面裂缝和地面空鼓现象最为严重。现本文就从耐磨地面裂缝空鼓的成因开始分析,来探讨其防治对策和修补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耐磨地面;裂缝;空鼓;防治对策;修补方法
  某厂房为生产轴承的车间,常常需要用推车来运送原材料,并运出半成品,因此地面的磨损较为严重,为了能够提高地面的耐磨性,该厂对地面进行了全面的翻新成了耐磨地面。即在地面基层上再浇筑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层,继而在其表面进行耐磨骨料面层施工。然而在工程竣工后的一周后,发现地面开始出现裂缝,且经过敲打,部分地面还存在着空鼓的现象。那么为何耐磨地面施工会出现裂缝和空鼓现象呢?以下本文就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并提出防治修补方法。
  1.耐磨地面裂缝空鼓原因分析
  技术人员在对施工过程进行仔细检查后发现,引起耐磨地面出现裂缝空鼓现象的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方面,即材料因素、设计因素和施工因素。
  1.1材料因素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若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不过关或配合比不合理,都有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在凝固期间受温度应力或收缩应力的影响而引起裂缝。本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为了配合泵送的施工方式,所配制的混凝土流动性较好,因此相对来讲,该混凝土的砂浆较多,而骨料相对较少。这样一来,当混凝土凝固时,水化热使得水分不断增发,从而产生了较大的收缩应力,导致地面出现了裂缝。
  1.2设计因素
  在设计耐磨地面的施工方案时,要求耐磨地面的厚度至少为50mm,但是本工程中设计人员所设计的地面厚度仅仅为20mm左右,这样一来,水泥耐磨砂浆层的厚度根本无法满足强度要求,也不能很好的承载车间运行时施加给其的压力。为此在运行了一周时间后,地面开始出现裂缝和空鼓现象。另外,经过检查,该工程中在设置施工分隔缝时,所设计的间距超过了正常要求的间距,这也会对地面的整体性造成一定影响。
  1.3施工因素
  除了材料和设计问题,施工问题是导致耐磨地面施工质量通病的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基层的标高不够统一,在施工中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标高,使得在混凝土抹面处理时没有均匀的铺平混凝土,使得部分厚度较大,部分厚度较小。当混凝土开始凝固时,就会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再加上外力作用,就很容易出现裂缝现象。
  (2)基层表面没有清理干净。当基层表面存在杂物或小颗粒没有清理干净时,就会使得基层与面层之间难以完全贴合,从而易出现空鼓现象。也或者是基层过于干燥或有积水,都是不利于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
  (3)结合层施工操作不合理。由于本工程是在原地面上进行翻新施工,因此在基层处理时需要涂刷一定的水泥砂浆结合层,以便新旧混凝土能够更好的粘结在一起。但如果施工操作不当,就很容易使结合层变成分层,不但不能起到粘结作用,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隔离效果。当地面开始承重时,就会出现裂缝现象。另外,我们在设计中要求即打即抹,但是施工人员却是按照常规的施工方法,先进行底层施工,再进行表面铺设。这种施工技术方法也会使地面产生裂缝或空鼓问题。
  (4)养护工作不到位。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非常重要,若在养护过程中没有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或养护方法不得当,都会使混凝土出现失水现象而引起裂缝。
  1.4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因素以外,技术人员认为之所以会出现大面积的裂缝和空鼓现象,还有可能是因为工程投入使用过早而引起的。混凝土在养护完成后也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使用,但本工程为了加快生产进度,在耐磨地面施工后仅仅几个小时就开始投入使用,这样也会造成裂缝和空鼓现象发生。
  2.裂缝空鼓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进场材料质量,对搅拌站配置混凝土的用料和配合比要严格把关,混凝土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最大粒径30mm,黄砂要求是中(粗)砂,砂浆标号为1:1.5,砂浆内掺和水泥用量8-10%的微膨胀剂。混凝土塌落度要控制在140mm±20mm,水灰比要稳定并观察其和易性,不得存在离析、泌水现象。
  (2)加强施工方案设计审查。在施工设计方案完成后,必须要由相关单位和监理人员进行审查,只有符合规定的设计方案才能作为施工的标准文件。并且要监督施工人员严格遵守设计方案的要求,不得偷工减料,擅自减少工作量。
  (3)严格控制地基施工质量。使地基平整度、密实度,垫层材料、垫层含水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防止由于地基、垫层质量不合格造成混凝土地面出现裂缝。
  (4)在澆铺混凝土面层之前,应将粘结在基层上的灰皮、砂浆、泥土等粘结物清除扫净,在做面层前1天用水冲洗干净并湿润基层,但避免地面有积水现象。面层浇铺前,应先在已清洗干净的基层上涂刷搅拌均匀的水泥浆一度,且应随浇铺面积的大小随浇随均匀涂刷,涂刷面积不应过大以免影响质量。
  (5)采用分仓跳格方法浇铺混凝土,混凝土振捣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能漏振、欠振和过振,应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和不在下沉为准。
  (6)掌握好撒布骨料时间,预先清除混凝土表面泌水,以脚踩上留下3-5mm的脚印时开始撒布。
  (7)控制好分隔缝切割时间,减少由于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将混凝土地面拉裂。
  (8)采用正确的养护方法,地面打磨完成后,采用在其表面涂敷养护剂的方法进行养护,以防止地面表面水分的快速蒸发,保障耐磨地面强度稳定增长,并起防止轻微污染的作用。
  3.裂缝空鼓处理方法
  当地面出现裂缝时,只有针对不同的裂缝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才能弥补缺陷,保证地面的使用要求。具体处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3.1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补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地基稳定和对地面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处理。此方法是先用钢丝刷将裂缝表面打毛,清除表面的附着物,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后充分干燥,最后用涂刷材料填充裂缝处。常用的涂刷材料有水泥浆、弹性涂膜防水材料、聚合物水泥膏等。
  3.2嵌缝法
  它通常是沿裂缝剔凿凹槽,凹槽剔成后,可用压缩空气清扫槽内残渣并用高压水冲洗干净。然后用修补材料嵌补、填平。常用的修补材料用环氧树脂、环氧胶泥、聚氯乙烯胶泥、沥青膏等。
  3.3灌浆法
  主要针对空鼓或构成严重缺陷的裂缝。分为压力灌浆法、钻孔灌浆法。
  (1)压力灌浆法是利用压力将修补材料的浆液灌入裂缝内部,从而消除裂缝。灌注材料可为水泥浆或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脂、聚合物水泥等。有时,为了灌注工艺的要求,还需添加稀释剂、增塑剂、固化剂等掺加剂以提高灌浆效果。
  (2)钻孔灌浆法又分为骑缝钻孔法和斜孔埋管法。斜孔埋管法因为采用以点找面的办法,比骑缝钻孔法容易找准裂缝点,且施工工序简单而被普遍采用。浆液在灌浆压力下可以畅通地充填到裂缝中,提高了灌浆质量,加强了防渗能力。但由于管孔容积较大,因而会耗费较多的浆材,增加了灌浆的成本。
  4.结论
  耐磨地面的裂缝空鼓问题作为一种质量通病时有发生。因此,我们不但要能够针对不同裂缝情况进行区分处理,更重要的是能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减少和避免裂缝的产生。不仅要有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还要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要求。 [科]
  【参考文献】
  [1]李晓目,刘冰.整体刚性地面裂缝的预防措施[J].孝感学院学报,2003(03).
  [2]陈成章.浅析耐磨地面裂缝空鼓的原因及修补措施[J].山西建筑,2005(14).
其他文献
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继承传统方法,又要积极探索新方法。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一种,谈心就是过去经常用、今天仍具生命力的方法。为了适应加强和改进新时
全面、客观、科学、准确地评价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质量,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急需研究探讨的问题。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质量的数学模型,并对某高校大学
本文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阐述了构建和谐校园的思想导向,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新思路.
期刊
针对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探讨医院信息业务系统与财务管理整合的实现模式,以及资源整合共享的效果评价。 In view of the status quo of hospital financial manageme
期刊
随着动物保护观念的日益高涨,法学界针对设立有效的保护动物的制度展开激烈的争论.本文比较动物法律人格制度与法律物格制度,认为应当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指导思想,在合乎自
为了满足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小学英语中渗透游戏教学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英语教学模式。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开展游戏教学展开讨
清墨丘壑、士人胸怀,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集大成者浓缩着中国画的最高水平和最深精华,金玉群山、潺缓流水、缕渺轻烟中传达着中国人特有的自然审美意识与山水情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