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光敏核不育系HN5s的分类地位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lich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氏指数法、外稃双峰乳突鉴定法、同工酶分析及亲和性分析等4种方法研究了光敏核不育系HN5s的分类地位。结果显示:HN5s在程氏指数、外稃双峰乳突鉴定均表现类假籼稻的特征,但脱粒性明显属粳型;除Amp外,同工酶Acp和Est也都呈籼稻的特征;亲和性研究表明,HN5s对4个广亲和性鉴定标准测验种和7个典型籼、粳品种均有较高的杂交亲和性,但对籼稻的亲和性更好,因此认为,HN5s是一个具有广亲和性的籼粳中间型的光敏核不育系。考虑到中间型本身在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同时随着籼粳杂交育种的广泛开展以及生物技术在籼粳杂交育
其他文献
通过氮素营养水平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的3个小麦品种的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及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的研究表明:增加施氮量能够提高氮素同化关键酶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
选用品质(微量SDS沉淀值,稳定时间)优劣不同的10个“9311168///81831-1pernell//京411”的F6品系,探索多层浓缩胶SDS-PAGE(MS-SDS0-PAGE)的实验方法,初步探讨可溶性谷蛋白的分子量分布状况
采用土柱栽培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推广玉米品种(Zea mays L.)根系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的演进特性。研究表明:随玉米品种更替,根系SOD、CAT、POD
利用RFLP和SSR标记对29个玉米自交系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筛选出56个多态性RFLP探针酶组,66对多态性SSR引物,分别在供试材料中检测到187个和232个等位基因变异。两种方法比较表明
用RAPD技术对细胞质分别来源于粘果山羊草(Ae.kotschyi)、偏凸山羊草(Ae.ventricosa)、提莫菲维小麦(T.timopheevii)的三种普通小麦雄性不育系-K型、V型、T型及相应的保持系、恢
植物中的细胞程序化死亡(PCD)在植物的发育、抗病及植物与环境互作等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我国学者发现的特殊的水稻细胞死亡控制突变体3037(M)为材料,采用微
对两亲本、杂种F1与F2群体进行单一致病菌(禾谷镰刀菌)的单株接种鉴定,统计了抗病、感病植株的分离情况,并在分子水平上对F2群体做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用单一致病菌(禾谷镰刀菌)接
橡胶延伸因子REF(Rubber Elongation Factor)是橡胶生物合成中最重要的酶之一,是胶乳中主要的蛋白质。作者利用已发表的REF 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通过提取胶乳决RNA用RT法
从gus基因的瞬时表达入手,利用不同种类的农杆菌菌株感染小麦不同基因型和同一基因型的不同外植株,研究了农杆菌菌系、小麦基因型和外植体对转化效率的影响。从中优选出了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