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童年”的新书写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nfeng890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琳琅满目的童书,2016年度“中国好书”中仅8本少儿类图书入围,这可以说是披沙拣金式的近乎苛刻的挑选,这些入围图书对现实的关注、对童心的守望、对艺术性的坚持、对想象力的捍卫和对新人的提携,既彰显了这一奖项的遴选标准,也呈现了2016年原创儿童文学创作出版阅读的新取向、新走势,显示了写作者对书写“中国式童年”的新探索和新收获。
  从个体经验出发,根植于辽阔深厚的现实生活展开童年叙事,是入围作品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一点在长篇小说中尤为显著。张之路的《吉祥时光》、黄蓓佳的《童眸》、吴洲星的《居民楼里的时光》都不约而同地选取了童年回望的视角,通过个体的童年回忆勾连起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百态,让相对单纯的童年叙事获得了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事实上,童话《布罗镇的邮递员》和《面包男孩》,无论是其建构的幻想世界还是童话人物,也是扎根中国现实生活土壤的,有着属于中国孩子的喜怒哀乐。童年不是孤岛,孩子生活的不是真空世界,只有把他们放置在浩瀚的生活中,形象才会更饱满,诠释生活的能力也会更强。
  充满温情与暖意是这些入围作品的又一特点。哪怕是书写雨季,也让人觉得阳光就在云后喷薄欲出。然而这些作品并不是遮蔽现实经验的复杂性,为温暖而温暖。它们散发出的正能量是作家们在认真勘探中国孩子的生存状态之后,在成长的艰辛中发掘美好,以孩子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带领他们穿越命运的磨炼,体味生命的深邃与伟大。刷刷的《向日葵中队》把目光投向了自闭症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向日葵中队”的孩子们面对一个自闭症女孩,从起初的不解、困惑乃至冲突到最后的包容、接纳和陪伴,这样的经历过磨砺的真善美更具生命力。所以,在历经沧桑之后依旧拥有赤子之心,这是儿童文学追求的境界,它不以减少生存的难度来成全浅薄的快乐,相反却是鼓励读者以阳光、乐观、豁达的心态战胜困境。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单纯却不单薄,天真却并非不通世事,它需要的是大智慧和大情怀。因此,入围作品中也有像《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毛泽东》这样更具深度的书,让孩子们在作者深入浅出的讲述中,感受伟人毛泽东波澜壮阔的人生,从小就培养宽阔的胸怀和视野。
  坚持“儿童性”,张扬童年精神,保护想象力,也是入围作品的宝贵品质。写作者始终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无论是两部充满奇思妙想的童话还是小说,里面有很多充满童真童趣的细节,这些细节像轻盈的翅膀和快乐的音符,带着这些故事在孩子的心间飞翔。
  此外,还有一点是不能不提的,入围作家既有曹文轩、黄蓓佳这样的著名作家,有韩毓海这样的北京大学的教授,也有李姗姗、小河丁丁这样的新锐作家,更有郭姜燕、刷刷这样“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新人。这些充满锐气的年轻作家为儿童文学创作注入了新鮮的审美经验和生命体验。
  “中国好书榜”少儿类入围作品虽只有8部,却让我们看到了2016年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努力的方向、成长的迅速以及未来所拥有的巨大的提升空间。个体童年经验永远是作家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无论怎样珍视它都是对的。时光虽已流逝,但在逝水年华中留存下来的美好会穿越时间的烟云与今天的孩子共振共鸣共享。以至于这几年此类作品之多足以形成值得让人关注的文学现象。但文学的要义和精神总是要求我们看到他人。看到今天的孩子,他们来自不同地域,来自乡村或都市,他们是各种各样的中国孩子———今天的中国孩子,那种深入地贴近他们的精神世界的作品是有的,但显然还不够多。我想这是这个奖项让我们看到原创儿童文学的收获的同时,也让我们对它有了更多和更高的期待。
其他文献
从媒介学的角度看,媒介的演化紧紧依赖于技术的更新,从纸张到广播、电影,再到互联网,媒介演进对技术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媒介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日益明显。在享受媒介技术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作为媒介技术“新宠”的仿真技术也为人类带来了恐惧,以仿真技术为代表的虚拟现实技术的生成物,在人类世界中形塑了一种新的事实,仿真体通过作用于以视觉信息摄入为主要途径的人类感知系统,增加了人们判断客体真实性的难度,
期刊
学科传统的致意与对话  钱谷融(1919—2017)、唐沅(1934—2017)与王富仁(1941—2017)三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学者的不幸离世,使“告别”一再成为2017年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主题词。而他们的远去,以及与林庚、王瑶及刘柏青三位推进了这一学科发展的前辈学人有关的著作在同年的相继问世,仿佛意在提醒当下学界注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传统渊源有自。  无论陈平原编的《王瑶与现代中国学术
期刊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使得“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批评术语华丽地回归了理论的前台。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使用“魔幻现实主义”重新解读当代文学,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学,甚至新晋获得“雨果奖”的《北京折叠》也被冠以这一标签。粗略看来,当代文学的许多作品似乎都可以进入这一术语的视野,真假莫辨,众语喧哗。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寻根热”中,中国作家就受到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激发影响,自此形成了对其长盛不
期刊
马金莲的字里行间有风吹过后的干净、清爽、舒缓。小时候我总是追着风跑,希望看到风的尽头,看到自然的秘密。风住了,一切仿佛恢复了原样,一切又仿佛不同了。下一场风来了,还是同一阵风吗?这样的想法叫人惆怅。阅读马金莲,她所写下的一场又一场的风,又勾起了我久远的困惑和怅惘。时代的风,自然的风,人心中的风,有些风是寒凉的,有些风是凄厉的,而有些风是和缓的,有些风是温暖的……她笔下的风总让我想起萧红来。  马金
期刊
与其他几类图书不同,人文社科类图书素以学术性见长。过去这些书大抵是学者写给学者看的,生产于象牙之塔,束之高阁于学术殿堂。如今,人文社会科学开始走向为大众阅读,而且颇受欢迎,这些入选图书究竟有什么特点?  首先,著名专家把高深的知识浅显化,语言平实通俗,甚至生动有趣,很容易通读全书。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的《中国古代建筑概说》,是“大家小书”丛书的一种。丛书开宗明义地解释何谓“大家小书”:第一,书的作
期刊
由天津人民出版社于2016年印行的《文字小讲》一书业已上市热售,该书是由中国台湾地区著名学者许进雄教授撰写的。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形势下,能有这样一本专门介绍文字学的通俗读物在出版界出版,可谓独树一帜,诚然十分难得。笔者阅读此书,大有琳琅满目、如入宝山之感。好书自应与人分享,因此不揣固陋,在此做一推介。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有云:“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按道理说,读书
期刊
作为面向公众评选推荐的“中国好书”,除了公众更易于接受的文史类读物之外,科学普及与生活类的好书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最终的评选结果中,有《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航天育种简史》和《胡大一医生浅谈心脏健康》入选。加上入围的《永恒的诱惑:宇宙之谜》《看脸》和《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脂肪、糖和代谢病的科学传奇》三种,均各占总入选和入围图书的10%。这些书,反映出当下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和生活的几个有代表
期刊
“中国好书”是在中宣部出版局指导下,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负责的一个好书推荐平台。2017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晚,与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合作,揭晓了“2016中国好书”年度评选结果,在入围的60种好书当中,最终入选30种。本期刊发的这一组评论文章,对于过去一年中遴选出的年度好书做了全面盘点。可以看到主题出版类图书围绕重大活动和重大问题,及时跟进党和国家的前进步伐和社会热点,以多元化的选题和多样化
期刊
乘着文艺座谈会的东风,门类众多的中国艺术,近两年迎来了繁荣发展的崭新历史机遇。原本就是出版重点领域的艺术图书,亦是繁花似锦,令人目不暇接。本届“中国好书”千挑万选,艰难取舍,最终入选四种。  虽仅四种,却是奇妙的构成。涉及视觉艺术的有两种半———两种是《中国艺术史九讲》《林散之年谱》,半种是《水墨戏剧》中的水墨戏剧画。涉及听觉艺术的一种———《古乐之美》。而《水墨戏剧》的核心内容戏剧论则是关于舞台
期刊
《舞男》原名《上海舞男》,最早见刊于《花城》杂志,是严歌苓2016年4月出版的长篇新作。与作者此前的小说作品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舞男》采取了时空倒错的另类双线叙事结构,将一个发生在民国时期“旧上海”的“媚舞女为权势恨离情郎,穷诗人逐旧爱死于非命”的才子佳人悲剧,与另一个发生在21世纪“新上海”的霸道女总裁无原则无底线痴恋贫民小舞男的都市黑童话并置起来,交互穿插地进行叙述,想要达到一种多层次对话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