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提问艺术,引导小学生主动学数学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per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教师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具有激趣、启思、导行的功效。然而传统教学中为了提问而提问,把提问作为教师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手段,学生疲于解决,怠于思考,这样的提问是单向的、枯燥的、低效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提问也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与形式,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要深入研究提问艺术,不要只是直接地抛出问题,而是要以丰富的形式来引出问题,增强教学的形象性与趣味性,这样才能发挥提问的功效,以提问来调节教学氛围,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让学生快乐学习、主动探究,获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提问教学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联系生活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自然学科,要想快乐而主动地学习数学就必须要重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新课改非常重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与生活事物入手,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生活元素,以丰富而熟悉的生活现象来引出问题,以此来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激发学生对数学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探究热情。如在学习“正负数”时,以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为切入点,由教师来播报各城市的气温,让学生来记录温度。那么如何来记录零下温度呢?这样的问题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出,更能引发学生的關注,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通过故事来呈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具有相对的抽象性、枯燥性与系统性,而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一群天真活泼的鲜活生命,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他们眼中数学枯燥无味、抽象深奥,学生自然会心生抵触情绪。以学生所喜爱的故事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呈现问题,使得原本枯燥的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在学生眼中静止而抽象的数学公式与定理也更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带着问题展开主动的探究活动。如在学习“加法运算”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与掌握加法算理,我并没有采用直接的讲解,而是为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可爱的小兔子在帮助妈妈准备过冬的萝卜,它们准备了好几天,兔妈妈让小兔子计算一下萝卜的个数。这可难住了小兔子,它就去求助于好朋友,小狗、小猫纷纷为他出主意,教它如何来将每天准备好的萝卜加在一起算出总共准备了多少个?这样自然就可以将学生的思维集中于加法算理上。此时再以小动物的角色来讲述算理,自然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加法算理的理解与掌握。
  三、通过多媒体来呈现问题,激活学生数学思维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枯燥教学,为枯燥的数学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以学生所喜爱的形式来呈现更为丰富的数学素材,使得整个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生动而愉悦,这样自然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强大的信息资源与处理功能来为学生创设图文并茂、声像兼备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素材,带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教学,引导学生,从中获取更为丰富而直接的感性信息,这样更加利于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如在学习“圆柱的侧面积”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向学生直观而形象地展现相关的圆柱体实物,要给这些圆柱体的侧面进行装饰,需要多少材料?从而直观地引出如何求解圆柱体的侧面积这一问题。视听结合,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教师再利用多媒体的动态功能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形成一个长方形,或是将圆柱体实物在地上滚动一周也形成一个长方形,从而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长方体的侧面积就是一个长方形,而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体的高,从而总结出圆柱体的侧面积等于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乘以高。这样以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更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更加利于学生对抽象深奥的知识点的深刻理解。
  四、以趣味游戏引出问题,实现寓教于乐
  好动是学生的天性,游戏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将游戏机制引入数学教学,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为此我们可以设计集知识性与娱乐性于一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来展开问题的探究,在玩中学,学中玩。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分类”时,我们可以提前带领学生一起来制作各种三角形卡片,课上与学生一起来玩游戏,把这些三角形送回家。这自然就会涉及分类,那么如何分类呢?学生对此有不同意见,由于分类的标准不一样,活动一片混乱。此时学生就会认识到要制订统一的游戏规则,这样游戏才能有序展开。此时教师引出三角形如何分类这一知识点,学生自然就会积极地参与到新知的学习中来。只有真正地学会这一知识点,才能顺利地完成游戏。这样将原本一节枯燥的数学课以游戏串联起来,以游戏来引出问题,在游戏中探究新知,在游戏中来巩固所学,学生全程参与,既学到了知识,同时又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综上所述,以故事,游戏,多媒体等来呈现问题,更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形象性,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问题上,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全程参与探究活动,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责编 赵建荣)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翔实的资料,就元代“0”空位、阿拉伯数码、弧三角学的运用及回回数学著作的引入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以此探究了元代传人的回回数学知识对中国数学所产生的影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林西县是国家级贫
期刊
介绍了将药物制成肠溶或缓释的微粒后再与适宜的辅料压制得到微粒型口腔崩解片的技术。综述了其中载药微粒和辅料颗粒的制备方法、辅料的选择等研究概况。
摘要: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人才首先必须是健康情感的人,其次才是学有专长的才。当前课改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关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反观目前中学生的现状,却不令人乐观。这是因为高中历史课所描述的人和事都是远离我们现实生活的,学生不能亲身感受。再加之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呆板的说教为主,缺乏情感,从而使学生感到历史课枯燥无味。  关键词:历史课教学 情感 兴趣  我们的
摘要:当今是信息时代,网络应用充斥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也已经有多年,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反应出不少问题。当然,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辅助作用还是非常大的,只是我们数学教师应该对信息技术有正确的认识和恰当的使用。下面,笔者从实际教学出发谈一下自己对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的认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数学 教学模式  教学教学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