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育教学与训练几个原则的生理分析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5df45sd6546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迅速发展,人类越来越注重健康的问题。体育教学在学校课程设置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本文将对大学体育的现状和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几个原则进行生理分析,希望对广大体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体育;教学与训练;原则;生理分析
  一、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现状分析
  1.体育教学重视度存在问题
  随着社会地进步,各行各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教育格局也在不断地改变。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才,格外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希望他能上一所重点学校。于是孩子们的重心放在了学习上,而忽略了体育锻炼。很多家长和一些学校领导认为练体育就是没出息,不务正业,所以学校的体育课都是应付了事。这些旧观念给学校体育的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不便,长此以往,体育教学便成了考试科目的附属品,虽然中考、高考都对体育成绩有严格的要求,但更多的人还是忽略体育的重要性。
  2.错误的体育教学认识
  尽管新课改重视体育,但是好多学生还是将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好坏的主要标准。很多人把体育教学和体育竞技混为一谈,包括一些学校领导,他们认为跑跑跳跳就够了,并没有把体育与健康联系起来,从提高学生素质的高度来深刻认识体育教学。
  3.体育教育者的自身问题
  目前,体育教育者不注重对新知识的学习,不重视实际工作能力地培养,在教学中存在着不规范教学的问题。有的教师教案书写不规范,教学内容不全面,课程目标不明确,这样会直接影响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有些教师授课讲解不清楚,示范不到位,动作的要领不清楚,还有些不注重自我形象的,只顾完成教学目标,而忽视思想品德教育。
  4.体育设置不完整
  一个学校,想要学生有好的体育素质,必须要有好的体育设备,比如场地、体育器材等。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在建新校区,建立新的标准操场,购置先进的体育器材,这是体育改革的一大亮点。但是仍然有一些学校经费紧张,难以保证体育设施的完备。由于场地、器材的陈旧和缺乏,导致体育无法正常授课,造成运动量小,不能满足学生广泛的兴趣。
  二、 体育教学与训练的五个基本原则
  1.可训练原则
  可训练原则是指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可通过体育锻炼而获得某些积极的适应性的改变。其生理学基础是:生物机体能对外界环境刺激产生适应的能力。
  人体的各个器官功能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和适应的,人的生理功能一方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比如人体有氧功能系统及乳酸供能系统。另一方面还受营养、生活环境、卫生条件、体育锻炼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遗传因素与后天可训练性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先天的遗传因素规定了人体生理功能发展的可能性范围,但是后天训练却可以充分挖掘人体全部的遗传潜力,教育者应该根据运动员的遗传特征选择适合他的项目及训练方法,使训练和被训练者的遗传特征相吻合,进而使人体各器官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2.可逆性原则
  可逆性原则是指当训练中止后,应激过程的中止而使已增强的生理功能逐步减弱。其特点是:可逆性不仅在长期中止运动后有所表现,即使在短时间停止运动也会有明显的表现。
  积极适应过程是训练使体质增强的生理本质,如果运动技能长时间中止练习,则已掌握的运动技能会逐渐生疏,最终不能完成。业余运动应该注意全年训练计划的科学安排,坚持全年训练并注意其训练的周期及节奏。因此,在教学与训练上注意保持经常持续性,不应该中止训练,避免运动技能因训练中断而消退下降。
  3.全面身体锻炼性原则
  体育课和训练的任务之一在于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以及全面增强学生身体各器官功能,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身体的影响各有侧重,锻炼的内容也是力求全面多样,使人体的各个器官得到全面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应该给予身体各器官系统以全面影响,使人的各个器官承受一定的负荷。但是,教育者不能将全面身体训练与发展学生的专项能力对立起来。全面身体训练、专项技术训练应该合理地搭配,并根据年龄、季节以及竞赛等进行合理地安排。首先,注意年龄因素,年龄越小,全面身体训练所占的比重应该越大,儿童少年时期各器官系统都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应该注意给各器官系统以全面影响;其次,注意训练因素,训练水平越低,开始训练的时间应越短,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训练水平的提高,教练可以逐渐地加大专项训练的强度,但是不能忽视身体全面训练;再次,注意季节因素,一般来讲,除了冰雪等冬季竞赛项目外,大多数运动项目冬季竞赛少,由于冬季气候严寒,所以应该适宜地增大一些全面身体训练;最后,要注意竞赛因素,在竞赛时期,为了强化已经建立的专项运动动力定型、保持训练的强度而减少总负荷量,适当减少全面身体训练比重而加强专项训练的内容。
  4.循序渐进和超负荷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该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小到大地循序渐进,既不可急于求成,又不能停滞不前。生理基础是生物机能对刺激的适应规律、运动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巩固规律、复杂的条件反射只能建立在简单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理变化在教学与训练影响下产生较强的适应性,是在多次的刺激作用下产生的适应过程,因此运动技能的训练必须遵循以上循序渐进的原则。
  超负荷是指运动训练的负荷超过以往的常量负荷。其生理基础是能量代谢的超代偿规律、神经生理学的刺激强度规律等。它能加速运动技能的形成,只有逐渐使运动训练的负荷增加才能使训练能在超负荷状态下持续进行,但是这种超负荷应该是成周期性地逐步增加,即在一个周期的训练高峰后紧接着应该有一个训练强度和负荷较低的阶段,使逐渐增加的超负荷刺激伴随着恢复和适应。
  5.专门性原则
  专门性原则是指训练内容与运动项目的体能要求应该保持一致性。其生理学基础为任何训练负荷对人体所产生的应激,往往作用于机体某特定系统或部分,而较少影响其他系统部分。生物机体刺激反应适应过强刺激将不能产生良好适应,甚至可能导致损伤,太弱的刺激可能会大幅度地延长适应的发生过程。只有在生理范围内适宜的刺激才能加快体育训练的适应过程。
  总之,在新时代新的课改之下,我们要大力宣传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从实际出发,学生在体育课上不仅要增强体质,还要自己主动参与体育,掌握新的技能知识,贯彻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同时,体育教育者也应该加强素质培养,建设体育设施,改变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享受体育,爱上体育,做一个充满阳光活力的青年。
  三、小结
  随着时代迅速发展,人类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只有完善好体育教学这一课程,提高体育教育者和学生的体育意识,建立好完善的体育教学设备,加强社会各界人士对体育教学的重视,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做到全民健康。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生理本质是有目的地经过多次身体练习给人体器官系统一定程度上的生理负荷刺激,它与身体练习性质、强度、数量和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上述几个原则的生理分析显示,体育教学与训练应该减少盲目地训练,遵循生理原则增强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科学性。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能建设一个健康良好的校园环境,这也是在为我们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步标,华 明.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陈永清,郝盛发,陆如祥.运动生理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
  [3]刘 丹,刘海涛.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统计与分析[J].运动,2013(12).
  (作者单位: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家长、教师都觉得学生越来越难管。有时候家长管理不得法,然后一味地推到学校管理。学校教师也希望家长能共同管理,才能保证学生教育的持续性。下面来看看这样家校共同管理的案例。  关键词:背景分析;原因分析;共同探讨  背景分析:小王是一名调皮的男生,15岁,刚进入高一的学生。由于原来初中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不好,导致基础知识不扎实。进入高中后,这些行为习惯慢慢有显现出来:不按时
大学除了教育知识外,大学生精神理念的培养也是同样重要的,也就是说,在关注“人的发展”过程中,还需以促进入、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培
摘 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正是因为学科特殊性,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缺少全面且细致。持续训练和反复思考是初中数学学习不可缺少的过程,因而教师在开展教学的同时还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由此一来才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反思能力;培养途径;教学  反思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可以帮助数学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原有解决问题态度、习惯以及技能,并发现其
摘 要:本文主要以高职学校的教育教学为主要研究背景,通过分析理论课教学的目标以及特点对其进行深入探讨。为了创新教学评价的基本模式,充分调动高职学生对认识理论课的重要性以及参与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探索高职院校理论课更为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同时并不断发展和完善高职院校理论课的教育与教学。  关键词:高职院校;理论课;教学评价;变革  一、高职院校传统教学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教学评价应当以教学目标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