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引入民间游戏的问题、对策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1hn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间游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中华文化的传承,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民间游戏引入A园并进行实践探索,并发现引入过程存在幼儿园管理者过于关注民间游戏的工具性价值;幼儿教师开展民间游戏时积极性不高;幼儿家长缺乏科学的游戏观的问题。提出幼儿园管理者应正视民间游戏的价值;多种途径调动幼儿教师组织民间游戏的积极性;利用各种方式潜移默化的改变幼儿家长观念等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引入;民间游戏
  鲁西指山东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比于沿海地区较为落后。研究者选取鲁西内陆的一所普通的农村幼儿园A园作为研究对象。A园2005年7月被设定为市级乡镇幼儿园,招收的幼儿覆盖11个村庄,A园入园幼儿达270多人,占全乡在园幼儿总数的70%,是该县典型的农村幼儿园。
  一、 研究设计及实施
  鉴于A园民间游戏处于“缺失”状态,设计了民间游戏的引入方案并发现了一系列问题。研究者秋季学期进入A园,研究者与J园长及教职工研讨后,制定了民间游戏引入的方案。
  (一) 民间游戏引入A园的方案
  方案以幼儿园环境创设及游戏活动的开展为主线。主要通过参与者与研究者查阅文献、走访、访谈等多种途径搜集民间游戏,将民间游戏整理与筛选,并利用筛选出的适合幼儿的民间游戏进行环境创设,组织幼儿实施,最后对民间游戏的开展状况进行评价与反思,对游戏进行改编与创新后再实践。
  (二) 民间游戏引入方案的实施
  方案分三个方面具体实施:
  一是搜集筛选民间游戏资源,根据A园的情况都搜集到的民间游戏进行筛选,筛选出:吹泡泡、风车、玩泥儿、秫秸游戏、砸啪唧、挑棍儿、投壶、砸沙包、跳房子、捻捻转、陀螺、跳绳、一网不捞鱼、不倒翁、斗草、踢毽子、弓箭等17种民间游戏。
  二是选择适合的民间游戏进行环境创设,“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教育的一项隐形课程,A园利用各式各样的跳房子装饰6个班级教室前的楼道,利用风车装饰楼道的吊顶,民间游戏是民俗的一部分,A园受民间游戏的启发,在楼道尽头设置了一个京剧角,搭建了京剧小舞台,还利用京剧脸谱装饰楼道;规整操场废弃区域,扩大户外活动空间,对操场空间格局进行调整,在操场上划分游戏区域,主要包括投壶区与射箭区、班级游戏区、跳绳区、陀螺区、拍球区与呼啦圈区、大型玩具区、玩沙区与玩水区等等;教室设置民间游戏区角投放的材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幼儿户外游戏时用到的材料,主要有球类、跳绳、沙包、弓箭、毽子、风车等,一类是幼儿在区角可以直接操作的,主要有捻捻转、陀螺、四角、泡泡液及吹泡泡器具、斗草材料等,可以供幼儿在入园时及活动时间自由操作。
  三是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选择民间游戏采用教师组织游戏或者幼儿自由游戏的方式在各班开展实施。
  二、 民间游戏引入后取得的成果
  民间游戏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通过文献显示部分城市幼儿园非常重视民间游戏并将民间游戏作为一项专门课程来开发和利用。A园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从幼儿园到幼儿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 民间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办园特色
  幼儿园利用民间游戏资源装饰环境,不仅丰富了幼儿园的环境,同时彰显幼儿园的办园特色。通过民间游戏的开展,丰富了幼儿的一日生活,缓解了幼儿教育“小学化”,促使幼儿教育更加科学化。经过一个学期努力,A园从大环境到小环境都弥漫着民间游戏的气息。踏进A园大门就可以看到各种民间游戏区,引人追忆童年时代的美好。幼儿们的游戏和户外活动都得到了丰富,幼儿教师组织各种民间游戏供幼儿玩耍,民间游戏成为A园一大办园特色。
  (二) 幼儿教师民间游戏的组织与指导能力显著提高
  在对幼儿教师进行访谈时,发现没有受过专门的学前教育培训的教师,对于幼儿游戏缺乏了解,知道的游戏种类很少,基本上不给幼儿开展游戏。A园实施开发和利用方案后,A园幼儿教师对于游戏尤其是民间游戏有了新的认识。从想要控制幼儿到利用游戏引导幼儿的变化。方案实施后教师能够看到幼儿不同的闪光点,对于游戏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快乐的情绪感染教师,教师亦有快乐的情绪体验,形成良性循环。
  (三) 幼儿的各项基本技能在游戏中得到发展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中的幼儿才是幼儿。通过玩各种民间游戏,幼儿的各项技能得到发展与提高。各项民间游戏都有相应的作用: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到玩的快乐,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幼儿的大肌肉和小肌肉得到锻炼,各项动作更加协调,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
  三、 民间游戏引入A园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民间游戏引入方案在A园实施后,经过全园教职工及研究者一个学期的努力收到了一定成效,为幼儿园的科学化发展奠定基础。幼儿园、幼儿教师、幼儿都得以成长,但是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民间游戏的开发和利用才达到最优化。
  (一) 幼儿园管理者过于重视民间游戏的工具性,忽视民间游戏的自身价值
  研究者满怀激情的带着民间游戏引入方案走进A园,当表明来意并向幼儿园管理者讲述民间游戏的意义以及价值后,得到的回应竟然是:“实施这对我们幼儿园又有什么好处呢?”幼儿园管理者并未认识到民间游戏的价值。
  即便了解了民间游戏的价值后依旧不认同民间游戏,认为民间游戏不能给幼儿园带来直接利益。A园管理者决定开发和利用民间游戏的直接原因不是源于对民间游戏的认可和支持,而是接到县里通知:十一月中旬要进行环境创设比赛,这成为A园实施这个项目的契机。A园园长主动找到研究者,开始商议民间游戏的相关事宜,并决定把民间游戏作为幼儿园的课题。A园管理者没有真正认识到民间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积极意义,为应付检查而接纳民间游戏,存在动机上的偏差。   幼儿园领导层利用民間游戏装饰楼道、教室、操场,过于重视民间游戏的工具性价值,忽略民间游戏对幼儿的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在运用民间游戏进行环境创设时,更加偏向于形式化和表面化,追求美观而舍弃了实用性。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研究者发现很多类似的问题,这是在项目实施中遇到的最大障碍。
  (二) 民间游戏开发与利用成为幼儿教师的负担,教师积极性明显不高
  研究者刚刚进入A园时,幼儿教师比较轻松,除了早操和正常的教学活动外,教师主要组织幼儿在教室里看动画片或者自由活动。幼儿教师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按时上下班。
  当幼儿园为迎接县级环境创设比赛,开始组织幼儿教师做各种装饰品、墙绘、吊饰、区角创设等等时,幼儿教师工作量瞬间增加。同时A园决定开发和利用民间游戏,幼儿教师在无形中把此作为额外工作。研究者通过与幼儿教师的交流发现,民间游戏的开发和利用成为额外的负担,教师普遍积极性不高。
  (三) 幼儿家长对民间游戏不认同,不支持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发现,幼儿家长的反应很矛盾,家长即欢喜又担忧。欢喜主要表现在回忆起自己童年趣事,制作童年时的玩具非常得快乐开心;担忧主要体现在担心幼儿在幼儿园只知玩耍忘记学习。
  他们认为这样会让孩子玩物丧志,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持有这种态度的家长占大多数;从侧面反映出幼儿家长对民间游戏不认可,不支持民间游戏的开发和利用。A园民间游戏资源开发和利用方案实施后,大部分游戏材料像陀螺、毽子、沙包、秫秸秆等都是幼儿家长提供的,幼儿教师反应家长不情愿带材料,还会经常向教师抱怨,要求幼儿教师多教“知识”。幼儿家长的态度从侧面反映出对游戏的抵触,甚至采取多种方式阻止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
  四、 解决策略
  (一) 幼儿园管理者应正视民间游戏的价值
  民间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与现代化的游戏相辅相成,各有其积极意义并不矛盾。作为幼儿园管理工作者,应当从民间游戏的价值出发认识和解读民间游戏,只有真正领略到民间游戏价值,才能真正发挥其积极功效。农村幼儿园对民间游戏的开发和利用不能仅停留在形式上,要真正的将其对幼儿的价值发挥出来。
  在基于民间游戏自身价值开发和利用的同时,幼儿园应该积极地做好宣传,促进农村地区具有区域特色的本土文化的传承。幼儿园管理者应从管理的层面接纳民间游戏,将民间游戏纳入幼儿园的常规管理中,真正发挥民间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 多种途径调动幼儿教师组织民间游戏的积极性
  A园编制教师每月2000~3000元,非在编教师每月800元。而在现实生活中,800元连维持基本的生活都很难,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也成为农村幼儿园教师流动性大各项工作不积极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通过提高农村编制外幼儿教师待遇,调动教师组织民间游戏的积极性。
  幼儿园还可以设置相应的比赛或者评奖评优激励幼儿教师积极地组织开展民间游戏。幼儿安全是幼儿园的第一要务,幼儿园的一切事务都应以此为基础。
  A园多数幼儿教师都建议:在操场铺设软塑胶,增加安全性。A园应该重新规划幼儿园的活动场地,增强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安全性。幼儿园应该积极地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补救,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的游戏环境,为教师开展民间游戏解决后顾之忧。
  (三) 利用各种方式潜移默化的改变幼儿家长观念
  设置家长开放日,让幼儿家长感受幼儿的一日生活及教育。在农村幼儿园,家长教育观念相对比较陈旧,相当比例的家长持有:我自己不懂教育,自己教不了孩子,看了也不知道。
  很少走进幼儿园去感受幼儿的一日生活。幼儿园应该充分的利用家长资源,牵起家园沟通的桥梁。家长开放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应当为幼儿家长感受幼儿的一日生活创造条件,让家长切实地看到幼儿在玩民间游戏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感受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定期安排家长会,通过幼儿教师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游戏理念。农村幼儿家长观念陈旧,对于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的现象家长一味指责。作为幼儿教师应当积极地去努力改变这种状态,除了在入园与离园接待时多与幼儿家长沟通交流之外,还应该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的方式来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游戏理念。
  争取为幼儿家长创造观摩城市幼儿园的机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农村幼儿园与城市幼儿园存在一定的差距,农村幼儿园主要是学前预备教育(很多人一直称其为学前班)。
  在农村幼儿园不断向科学的幼儿园看齐时,家长的错误观念却成为这一进程的障碍。家长不断地呼吁幼儿园应该学习数数、算数、识字、写字、拼音等等小学化内容,同时以转园为威胁,让幼儿园学习这些小学化内容。
  现在家长观念还停留在过去,没有与时代接轨,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的学前教育。幼儿园应该为家长提供观摩城市示范园的机会,让家长亲身去体验促进家长观念的更新。还可以聘请幼儿教育专家,为农村幼儿家长开展关于民间游戏价值的讲座,通过专家权威来改变家长对民间游戏的固有看法。
  参考文献:
  [1]沈红娟.浅析户外活动中民间游戏的渗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
  [2]李炳珍.传承与创新:让吴地民间游戏重放光彩[J].江苏教育研究,2014.01.
  [3]谭晨译.儿童游戏.在游戏中成长[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4]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于敏,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人才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在中国,高考牵动着亿万父母的心,影响着无数学子的未来。化学作为高中理科的一个基础课程,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本文通过对江苏丹阳地区高中化学教材和试题的研究,旨在找出最适宜本地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从而达到以科学的方法提高该地区化学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方法与技巧;复习与考试;试题研究  江苏丹阳地区使用的化学教材为苏教版。基于对期末联考试题以及高考试题的研究,
摘 要:什么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人民伟大教学学家陶行知的基本理论。他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共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次,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重要主张,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再次,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又一重要主张,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本文将对陶行知先生的“生活
摘 要: 游戏是小学生的基本活动形式之一。儿童时期的主导活动就是游戏,它是小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现实的重要手段。小学数学是小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科目,但因其偏理科的特性使学生只能通过刻板的学习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本文将重点讨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重要作用及如何运用游戏来进行小学数学的讲授。  关键词: 寓教于乐;小学数学;游戏;兴趣  一个好的游戏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的特性正好契合了学
摘 要: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其教学活动开展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本文中,我主要谈一谈如何实现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教学手段;生活内容  纵观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二人都强调教育与生活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将生活视为是教育的本源。尤其是语文教学活动
摘 要: 以《金属矿物铁的冶炼》为例,阐述了基于电子白板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关键问题的突破。  关键词: 电子白板;关键问题;金属  一、 教材及学情分析  炼铁的内容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学习时有一定的困难。在实验研究冶铁原理时用到可燃且有毒的CO,存在安全隐患,但它同时也培养学生科学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教学关键问题是指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有着重要影响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的发展也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苏州市教育局就在苏州教育传统的基础之上,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对“苏式教学”和“苏式课堂”方面的探究和实践。因此,本文就从姚敏校长的《北风和小鱼》出发,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语文素养的培养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苏式课堂;苏式教学;语文素养;培养  一、 “苏式课堂”概述  苏州是个历史文化
摘 要: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基本途径。教师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本文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灵性培养创新能力;挖掘学生创新潜能,灵性培养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灵性培养创新能力三个方面阐述。  关键词: 阅读教学;大胆质疑;挖掘潜能;展开想象;创新能力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
摘 要: 开学了,我又一次被安排接手六年级的数学课教学,班里大部分孩子的作业格式不统一,错误率极高,更可怕的是有五个孩子压根就不愿意写作业,这是我从教二十多年来未曾见过的情况。和孩子一段时间的相处,感觉到传统的作业模式已经很不适合这个班的孩子了,于是决定用分层作业来试一试。课程标准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践行这一理念,做了
摘 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某小学六年级6-8班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旨在分析该校六年级6-8班学生英语学习情况及凸显的问题,做好小初衔接工作,为学生的初中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英语;学习现状;小初衔接  一、 某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  (一) 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多年来,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深入,一些小学生升入中学后不适应中学的教材体系和内容,出现两极分化情况。了解小学六
摘要:启动“语言”这一承载思想的“船”,聚焦文本,关注表达,注重语言训练,培养语感,增强语用能力,要在每一节语文课堂中踏踏实实地训练,这就要求师生要共同关注文本,聚焦表达。让阅读课成为作文方法的指导课。  关键词:聚焦;关注;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启动“语言”这一承载思想的“船”,聚焦文本,关注表达,注重语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