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引导 灵性培养创新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_l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基本途径。教师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本文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灵性培养创新能力;挖掘学生创新潜能,灵性培养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灵性培养创新能力三个方面阐述。
  关键词: 阅读教学;大胆质疑;挖掘潜能;展开想象;创新能力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基本途径。教师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如何多维引导,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灵性培养创新能力
  学贵有疑,没有质疑就没有探索,就没有创新。学生的学习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只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做到读中有疑,才能读有所思;读中有思,才能读有所悟,才能读有所得。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能培养创新能力。我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给学生创造氛围,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发问,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教学《索溪峪的“野”》,我出示课题后,就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这一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一时间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老师,这个野字为什么加了引号?“野”是什么意思?索溪峪的“野”表现在哪里呢?为什么说索溪峪是野的?学生由野质疑探索教材,充分激发他们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思维能力,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放飞。
  二、 挖掘学生创新潜能,灵性培养创新能力
  人拥有巨大的潜力和能力,在这些潜力中,创新能力是最有价值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是为学生创造创新的平台和机会,合理安排创新实践活动,挖掘学生创新潜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老师要努力营造适合学生创新的氛围。创造需要心灵的放松,在心情愉快的状态下学习,思路更开阔,思维更敏捷。因此老师营造自由、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动探索,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如教学《春雨的色彩》,教师创设“我们都来画春雨的色彩”这一情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学完课文,你们最喜欢画什么颜色呢?为什么?我的话刚完,同学们立刻七嘴八舌议论开了。一个说:“我喜欢画红色的春雨,因为春雨滴在桃花上,桃花红了。”一个说:“我喜欢画黄色的春雨,因为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黄了。”我再问:“春雨还可以画什么颜色呢?”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同学们有的索性自己站起来说:“春雨是白色的,春雨落在梨花上,梨花白了;春雨是绿色的,春雨滴在草地上,小草綠了;春雨是黄色的,春雨洒在油菜花上,油菜花黄了,总之,春雨是五彩缤纷的……”教室里响起了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可见,在课堂上营造宽松,开放的气氛,让学生尽情地说,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的舞台,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设置悬念,亦有利于学生探索,开阔学生思路,激发其创新思想,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很多课文结尾教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一定要把握时机提供悬念问题,让学生思考,激发探索的欲望。又如《凡卡》一课的结尾,我是这样教学的:课文的结尾写道:“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着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在两条腿,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本段以省略号结尾,没有告诉读者凡卡的命运最终如何,给读者设下悬念。我给学生创设一个想象的空间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我这样问学生:“凡卡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着了,他的美好的愿望能实现吗?他的信爷爷能收到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凡卡实现不了愿望,因为他的信没有写清楚地址,也没有贴邮票,爷爷根本收不到信,不可能来接他。有的说即使爷爷收到信,也根本不可能来接他,因为爷爷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有的说邮差无法把信送到,就把信退回来,结果老板知道了,又把凡卡毒打了一顿……同学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充分展现出来。
  三、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灵性培养创新能力
  联想和想象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是学生思维的翅膀。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大胆联想和想象,哪怕是异想天开。发展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创造思维能力。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产生创造欲望,加上老师适时点拨引导,就能点燃学生的创造火花,展开丰富的想象。
  如教学《两只小狮子》一课,我巧妙地挖掘训练点,培养学生想象力。我抓住文中重点词语“苦头”一词,引导学生想象:要成为一只勇猛的狮子,要吃哪些苦头,会遇到什么困难?学生的思维很快调动起来,有的说:它在扑的时候,如果不小心扑在一块大石头上,身上就会肿一个大包。有的说:在撕的时候说不定会断了牙齿。有的说:在滚扑的过程中,会扭伤腿,蹭破皮,甚至累得爬不起来……学生奇思妙想,开阔想象空间。我还抓住文中重要片断,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在讲到懒狮子想依靠爸爸妈妈生活而不肯练功,请大家想一想,小狮子不肯练功会有什么后果?有的学生说会活活饿死,有的说会被其他凶猛的动物咬伤,后悔不该不练生活的本领。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优化学生的创新品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让学生能够自由灵活地掌握知识方法,更好地学习语文,教师要用心引导,搭建学习平台,从而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 童蝉玉,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华丰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请教完形填空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的确,英语完形填空篇幅较长,设空繁多,分值很重。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在紧张且有限的时间内较好地完成该题,这一课题显得极为迫切且意义重大。在对近年高考英语试卷完形填空部分(主要是对近三年全国卷Ⅰ的完形填空部分)认真研读的基础上,通过博采众长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笔者试图对高考英语完形填空做个较为全面的分析。期望能够通过拙文抛砖引玉,更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越来越多创新的教学模式引入到我国中小学校园中,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教师的教学质量大大提升。对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来说,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播者,更要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与人生观。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便是很好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更能够营造自由、平等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针对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文章对此
摘 要: 形态学教学与考核是检验医学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难点。本文以骨髓粒细胞系形态学实验教学与考核实例,展示形态学实验教学与考核过程,以期抛砖引玉,供检验同行们交流评价,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技能型医学检验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 骨髓;形态学;实验;教学  骨髓中的血细胞共分“六系三段”,“六系”即粒细胞系、红细胞系、淋巴细胞系、单核细胞系、浆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三段”即
摘 要: 本文总结了新媒体的快速崛起和发展路程,以及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与不足。将重点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宠——APP上,阐述了学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现状及使用新媒体移动APP对学前儿童行为产生的影响,以期为引导学前儿童正确、适度地使用移动APP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新媒体 智能设备 移动APP 学前儿童  在新媒体时代的大环境背景下,如今的学龄前儿童们或多或少地都会接触新媒体。201
摘 要:人才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在中国,高考牵动着亿万父母的心,影响着无数学子的未来。化学作为高中理科的一个基础课程,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本文通过对江苏丹阳地区高中化学教材和试题的研究,旨在找出最适宜本地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从而达到以科学的方法提高该地区化学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方法与技巧;复习与考试;试题研究  江苏丹阳地区使用的化学教材为苏教版。基于对期末联考试题以及高考试题的研究,
摘 要:什么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人民伟大教学学家陶行知的基本理论。他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共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次,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重要主张,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再次,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又一重要主张,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本文将对陶行知先生的“生活
摘 要: 游戏是小学生的基本活动形式之一。儿童时期的主导活动就是游戏,它是小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现实的重要手段。小学数学是小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科目,但因其偏理科的特性使学生只能通过刻板的学习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本文将重点讨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重要作用及如何运用游戏来进行小学数学的讲授。  关键词: 寓教于乐;小学数学;游戏;兴趣  一个好的游戏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的特性正好契合了学
摘 要: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其教学活动开展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本文中,我主要谈一谈如何实现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教学手段;生活内容  纵观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二人都强调教育与生活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将生活视为是教育的本源。尤其是语文教学活动
摘 要: 以《金属矿物铁的冶炼》为例,阐述了基于电子白板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关键问题的突破。  关键词: 电子白板;关键问题;金属  一、 教材及学情分析  炼铁的内容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学习时有一定的困难。在实验研究冶铁原理时用到可燃且有毒的CO,存在安全隐患,但它同时也培养学生科学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教学关键问题是指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有着重要影响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的发展也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苏州市教育局就在苏州教育传统的基础之上,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对“苏式教学”和“苏式课堂”方面的探究和实践。因此,本文就从姚敏校长的《北风和小鱼》出发,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语文素养的培养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苏式课堂;苏式教学;语文素养;培养  一、 “苏式课堂”概述  苏州是个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