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香去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cxd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令不好,天气阴沉不定。中午饮茶罢,想着不敢午睡,于是割香。
  割香就是将香料分割开来的意思。先用锯子将沉香山子从底部截去一小段,然后准备割香台、香刀、錾子、锤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为买不到合适的割香器具,这几样东西都是我亲手制作的。
  香材分割好后要将朽木部分削去,然后用小块宣纸包起来,并逐一做好标记,存放于香盒中,方便焚香时取用。
  去年割的香料已经差不多用完了,前些天将剩余的几块送了朋友,今春割取20克左右,应该足够使用半年了。
  现在有了电熏炉,焚香很方便,再不用打灰底、燃炭、压火筋了。至于温度,可以随意调节,直到合适温度即可。先礼佛,然后闻香。
  初香细锐,直抵鼻端;中香温润儒雅,有着一股清新隽永的气息;尾香清越幽远,让人欣喜无比。
  窗外,天色依然阴沉,沉水的滋味弥漫在茶室里,意味悠长。
  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氤氲香气,真使人有“今夕何夕”的恍惚感慨。
  “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易老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这是宋·张元干的《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每每读来。感慨不已。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依危栏,斜阳正在,杨柳断肠处!”这是宋·辛弃疾的《摸鱼儿》,茶后读来,如饮十千美酒,照见我辈冰雪肝胆,使人豪气如云。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是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其胸襟之广大舒畅,令人景仰。
  今天焚香罢,忽然想起几则古人的文章词句。以之入香,更觉气味隽永。经久不息。此种滋味,非肉食者所可知也。
  南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里记录当时临安城俗语说:“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所谓累家,就是辛苦奔劳的普通人家,大概和当今的所谓“中产”以下家庭相当,温饱问题虽然解决了,但尚无消费奢侈品的能力,更无论许多人还在为高价房屋奔劳,还在为居住证、医疗保障、子女上学及就业烦恼。即使有了保障性住房,有了稳定工作,持续看涨的物价又令人惴惴不安,大概这些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吧。
  俗语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至少茶还列为开门七件事的最末尾,香就不是。纯是奢侈品。
  三春将尽,人生无常。于此花开花落、无可奈何之时,忽然悟得古人辞章数句,虽不能如同香严童子那样悟入香光三昧,却也足以排遣此刻的寂寞清廖之况味了。
  乃赋诗曰:
  春来心事转寂寥,茶自煎兮琴自调。
  三饮瓯中除烦恼,一弦徽外费吟猱。
  夜半寒窗惊风雨,城南城北落桃夭。
其他文献
湖南黑茶与云南熟普皆称为黑茶。和绿茶、红茶、乌龙茶相比,黑茶不纤秀,甚至可以说欠精致,且饮用方法和方式相对粗放。长久存放,口感滑爽,汤色红艳,具有降糖、降脂、消食化腻、增加人体的免疫功能的功效。  相比其它茶类单泡分装易于掌握一次冲泡的茶量,黑茶也有自身独特的“迷你”装:湖南黑茶一般称为“小黑砖”、“精品黑砖”;云南普洱则把迷你包装的茶命名为“小沱茶”、“小方砖”。这些迷你包装一般用棉纸包裹,也有
期刊
7月3日,九峰茗茶九周年庆典仪式上,理着清爽板寸头的叶济德在和与会嘉宾分享九周年的喜悦时,除了回顾、总结九年采走过的路之外。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或是溢美之辞,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从台下站在今天的台上,我们整整花了九年时间,他还拿出三幅在创业之初时请福建美协副主席陈初良画的漫画,画面非常简单,却蕴含了三句金善良言,被叶济德引为九峰“峰行”九年来的法宝。  九年,对于叶济德来说,他有自已的
期刊
小可是个文静优雅的80后女孩,聪明独立,富有个性。她不“粉”名牌服装,只喜欢收藏摆弄那些清新淡雅的壶壶罐罐,是个年轻且专业的茶器“收藏控”。在一次茶聚攀谈中,她聊到了她的这些“闺密”,激起了记者的好奇心。于是乎,在记者的强烈要求下,她搬出近年来搜集到的私房茶器,粉彩的、青瓷的、紫砂的……一本正经地“炫耀”了一番。看到记者欣赏茶器时一副专注的神情,她心里甭提有多“得意”了。    01 八斗粉彩窑变
期刊
既然上述几种类型的高价茶都无法和奢侈品划等号,那么中国茶若要打造成奢侈品,是否已经具备了诞生民族奢侈品牌的现实土壤呢?或者,再退一步說,中国茶究竟适不适合走奢侈品的路线?对此,业界各有說辞,观点相左,有人认为,茶叶作为大众日常消费品,做成高高在上的奢侈品似乎不是件好事,会导致天价茶变得越来越多。而让荼回归到百姓生活中来,让更多人喝得起茶才最合适,中国茶产业才能发展;也有人认为,中国茶走奢侈品路线与
期刊
工作室外的墙面镶嵌着青花瓷残片,室内筑有小池塘,还有一整面墙壁的立体花卉,置身这里,各种美妙惬意的感觉油然而生,从这样精巧的设置中不难看出陈琰作为艺术家独到的眼光与审美。  在这里,最夺人眼球的是陈列的各种陶瓷艺术品,它们均出自陈琰之手,每一件作品都代表着他在艺术道路上前进的足迹。    青白釉浮雕提梁壶    这款青白釉提梁壶壶型是古老而独特的传统款式,壶的把手自壶肩部分凌空而起。使整个壶体显得
期刊
茶可通情意,茶可悦人悦己,茶有君子之风,故朋友把自己喜爱之红茶称为“君子红”。  这三款君子红也有些来历,它们产自武夷山中央山脉一三明君子峰,却带着不同于当地红茶的香气和滋味。为了做出特别的有性格的红茶,我的朋友在武夷山觅了处茶园,用自己的想法去种茶做茶,据他介绍,他把自己在生物研究方面的技术运用到制作红茶中去,在栽培茶树时使用的肥料和制茶过程的温度控制都与当地红茶有些不同,所以这君子红便有了人类
期刊
茶是可人儿、万灵丹。  寒冷若你,茶将为之温暖;激愤若你,茶将为之安定,  沮丧若你,茶将为之开怀;疲惫若你,茶将为之抚慰。  这是英国19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威廉·尤特尔·克莱斯顿专为茶写的一首赞歌,而他又不偏不倚地处在久负盛名的维多利亚时代,那是由一个个充溢着香酽红茶香的柔软午后串联而成的时代。  下午4点钟,渐渐西斜的阳光似乎还不忍退隐,慢悠悠地在白金汉宫雕绘满眼的窗棂上逗留。皇宫后花园的草地
期刊
美有两种:繁复华丽之美和简约素净之美。《易经·贲卦》中就包含了这两种美的对立统一:“上九,白贲,无咎。”贲本来是斑纹华采,绚烂的美。白贲,则是绚烂又复归于平淡。其实中国传统审美更崇尚简约玄淡的,像六朝人的四六骈文、建筑及家具中的华丽雕饰固是一种美,但向来不被认为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譬如,明式家具的简洁刚劲历来就比繁复富丽的清式家具更受到国人的垂青。或许是性情使然,我也一向不大喜欢过于繁复华丽的艺术。
期刊
未到贵州之前,就曾听闻此处“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并据此在脑海中迅速勾勒出一幅“阴雨绵绵、坑坑洼洼、贫穷落后”的场景。然而,当飞机在贵阳龙洞堡机场降落,踏上贵州这块土地的时候,才猛然发觉这句押韵的俗语原来带有很深的世俗偏见。  烟花三月,当年孟浩然选择了下扬州,而我们选择了去贵州,不为别的,只为到茶园中找寻春天。选择这个时节去贵州,是明智且幸运的。坐在缓慢行进在盘山公路上的车子,一
期刊
秋天的色彩是绚烂的、明净的。经历春种夏长,就到了收获的季节——秋天。而这季节里,庆祝收获的节日就是中秋佳节。中秋历来被视为一个怀乡思亲的节日,即便是皎洁的月光下,内心的情感有融融泄泄,也有万千的思念。布一席茶、摆数枚月饼、几碟瓜果,轻声细语的私谈,想必是最让人心动的时刻。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带有中秋心意的茶席,它们虽然不尽完美,但是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感动和信心。在明月的清辉下,也愿《海峡茶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