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yu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既然上述几种类型的高价茶都无法和奢侈品划等号,那么中国茶若要打造成奢侈品,是否已经具备了诞生民族奢侈品牌的现实土壤呢?或者,再退一步說,中国茶究竟适不适合走奢侈品的路线?对此,业界各有說辞,观点相左,有人认为,茶叶作为大众日常消费品,做成高高在上的奢侈品似乎不是件好事,会导致天价茶变得越来越多。而让荼回归到百姓生活中来,让更多人喝得起茶才最合适,中国茶产业才能发展;也有人认为,中国茶走奢侈品路线与走平民化路线不矛盾,可以并行不悖。但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它们的核心在于:从当前中国茶产业和茶叶市场的现状来看,究竟什么样的茶才能算得上奢侈品?
  国际上对奢侈品给出的定义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根据国际上的定义,结合我们所认识、接触到的奢侈品,奢侈品必须具备资源稀缺、工艺不可复制、历史悠久与文化积淀、象征着高档的生活方式等基本条件。上述的两类不同观点也是基本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物以稀为贵
  
  物以稀为贵。这句流传了千年的中国古话几乎是颠扑不破的硬道理。茶在中国,虽然被列为老百姓“开门七件事”之一,但是更多时候是作为满足帝王将相口腹之欲的“奢侈品”——历朝历代的贡茶,如唐代的阳羡茶、宋代的龙团凤饼茶、明清时期的西湖龙井和碧螺春等等。宋欧阳修曾分得宋仁宗钦赐的小龙团一角,视为传家宝,舍不得喝,有贵宾来,也只是拿出来传看赏玩。后来,直到他位居高位,才获赐一饼完整的小龙团,但他还是不舍得喝,每每捧玩都激动得“清血交零”。17世纪时,当中国的武夷茶远渡英伦时,英国皇室贵族也是将其视为“奢侈品”。由此看来,中国茶被视为奢侈品,由来已久。
  那么,在当代呢?且以金骏眉为例,“海归派”茶商Dustinz认为,纯正的金骏眉,也就是真真正正来自武夷山桐木关的金骏眉,原料系野生茶树种,须采6棵~8棵茶数的芽尖才制得1斤金骏眉,产量稀少。因此,“单从资源稀缺性来看,金骏眉具备了成为奢侈品的条件。不过,那些非正本清源的‘金骏眉’除外。”他說。“真正的奢侈品并不是要多少量就有多少量的,比如像百达翡丽的一款限量版腕表,每十年全球就生产2块,要买得提前预定。即便你出再多的钱,也不能想有就能有,若想要,对不起,就请你再等上十年吧。”因此,在他看来,茶叶奢侈品的打造贵在茶企原则的坚守与坚持,而非只是看到眼前利益。
  许孙鑫则认为,从表面上看,金骏眉的确具有稀缺性。然而,若从大类看,中国红茶品种如此丰富,纵有千差万别的风格,却不能视为稀缺。“如果风味不同就能算稀缺,那坦洋工夫、白琳工夫等各种红茶都算稀缺了。”他說。
  
  工艺不可克隆
  
  奢侈品之所以名贵,在于它们的唯一性,除了产量稀少之外,还有工艺的不可复制性,以汽车为例,虽然工业革命让汽车由机械制造代替了手工制造,但是手工制造在21世纪的今天并没有完全消亡,反而成为奢侈品的一大亮点,如劳斯莱斯、宾利都是手工制造的奢侈品。工业化生产的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统一性,每一辆车几乎别无二致,而手工制造的车则恰恰相反,几乎没有相同的可能,不论是选材、选色还是车身长、宽、高等各项参数都可以根据车主的需要量身定制,如劳斯莱斯,光手工缝制一个真皮方向盘就需要12个小时。因此,工艺的不可复制性就决定了奢侈品之贵。“要成为奢侈品,工艺必须是不可复制的,至少是很难复制的。譬如,CHANEL为何很少见到有仿制品,就是因为仿制的成本太高了。”Dustinz說。
  从这一视角来反观中国茶叶,制茶工艺可以复制吗?答案既否定又肯定。若言不可复制,是相对于手工制茶而言的,如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制作技艺,每一道工序以及温度、湿度等加工环境都有独特的要求,且因不同传承人的经验和手法而异;而若言可复制,茶市中到处充斥的、都标榜自身是最正宗的各类名茶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而且“模仿能力”很强,有时候可以乱真,甚至有时高仿的茶比正宗的品质似乎来得还要好。于此,许孙鑫对中国茶制作工艺的不可复制性持否定态度:“中国六大茶类,大部分茶的制作工艺都是公开化的,很容易克隆,同一等级的茶,品质上大同小异。”
  
  历史文化的重量
  
  LV创于1854年,劳力士创于1905年,劳斯莱斯创于1906年,CHANEL创于1913年、GUCCI创于1923年……这些奢侈品品牌的历史,少则数十年,多则百多年,每一个品牌后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即品牌文化。可以說,长期以来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增添它们尊贵的重要砝码。說到这里,也许会有许多人站出来說:中国几乎所有的茶都很有历史,很有文化啊。的确,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历时千年,上述这些奢侈品品牌相较之中国茶叶的历史与文化,恰如沧海一粟。“中国茶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沉淀,随便一种历史名茶。都有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是最有资格打造成奢侈品的。引用茶界泰斗张天福的话說就是,‘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中国茶的世纪’。”九峰茗茶董事长叶济德說。他的这一观点,相信是中国茶界所有人的共识,这毫无疑义。日春茶业总经理王启联也认为,茶若要成为奢侈品必须是中国式的,要富有中国文化元素,要给茶增添中国式的附加值,比如雕刻精细的古典名贵木制品、有传统韵味的玉制品等,只有古典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才能提升中国茶的价值。
  然而,品牌的历史与文化呢?似乎搜肠刮肚也很难說得出几个被广泛认同的老名牌,即便有不少茶企拥有“中华老字号”。不过,这也无可厚非,毕竟中国茶业的发展现状是与中国的经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的。“只有在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才有能力购买奢侈品。奢侈品品牌的塑造也一样,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近二三十年才开始的,诞生茶叶奢侈品牌要走的路还很长。”叶济德說。
  
  高品质生活方式的象征
  
  在中国2亿多奢侈品消费人群中,25岁~50岁的中青年成为消费主力军,而欧美国家则在40岁60岁。据一家调查公司数据显示,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人群中,以白领居多。有九成以上的白领人群购买过奢侈品,其中又有接近16%的白领拥有10件以上的奢侈品。有些收入并不高的白领“未富先奢”,为了买一件奢侈品,不惜花费积攒好几个月甚至一年的工资,因而有句流行语戏称:“人前挎LV,回家吃泡面。”在白领们的眼里,奢侈品是高品质生活方式、高品位的象征或是符号。
  奢侈品消费在中国之所以会深受中国白领的欢迎,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奢侈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炫富、虚荣的心理,用许孙鑫的话說,这就是“一种刚富起来的心态”,他把虚荣心看作是中国市场的原动力。“高价的产品未必是高端的产品,产品的价格与价值并非成正比,消费者的物质消费并非绝对源于物质需求。富人们的高调炫耀,炫富广告处处可见,富人们的奢侈生活被大肆宣传,整个社会充满了追求‘富人生活方式’的气氛,不选对的只选贵的便成为消费潮流。”出于这种心理,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茶价那么贵,还是会有人愿意购买。
  徐金华则认为,人们的消费有层次性,也是多元化的,奢侈品是适合有一定经济、生活品味的人群。而目前中国茶叶产品附加值偏低,当它在走向国际的时候,需要有致力于打造茶叶奢侈品品牌的企业(如竹叶青),这也是市场的需求和追求。台湾连锁加盟创业知识协会理事长许峰胜也对中国大陆的奢侈品消费大为看好,而茶若打造成奢侈品,必然也会有一批有购买力的“社群”。“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开豪车,戴名表,用名包,喝好茶,奢侈品一定是日常用的。他们会买天价茶,但不代表天价他都会买,茶必须同他们生活方式符合才行。”此外,他还认为,茶是一种送礼佳品,奢侈’品茶不论送的人还是被送的人,都能体现出高品位。其实,茶在中国古代早已是高品质生活方式的符号,不少帝王,除了着锦衣,吃玉食,还喜欢品茗赋诗作文,如宋徽宗赵佶、清乾隆帝等,而且茶也是文人士大夫的“七件事”(琴棋书画诗酒茶)之一,只是如今时过境迁,人们对奢侈品的认识今非昔比了。
其他文献
公元1725年,安溪铁观音横空出世,它以“半发酵”的独特制作技艺,首开全球繁育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法的先河,在历经百年世事沉浮中,铁观音保持了清新如昨的“观音韵、圣妙香”一贯品质。从此以后,安溪茶商和安溪铁观音便不断以惊人的创新能力折服。近日, “安溪茶事活动的新长征”又翻开了新的篇章,“安溪铁观音·香韵满三晋”系列茶文化活动正式登陆山西太原,安溪铁观音再次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  万里茶路与丝绸之路被
期刊
常常,人们形容一个人爱喝茶会言其“嗜茶”,而“奢茶”程度更甚,有着超乎常理、过分的意味,用时下流行的字眼表达便是“控”。  虽然茶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与柴米油盐酱醋这些“厨房必需品”等而视之。但是它的身份有时却非常特殊,身价甚至可以贵比黄金,成为深受上流社会追崇的“杯中之物”,即“茶奢”。茶为奢侈品,古已有之。帝王将相奢茶,即有茶奢:唐“茶奢”阳羡茶,天子未尝,百草不敢先开花;宋“茶奢”龙团凤饼,徽
期刊
嶙峋起伏的奇峰,意趣无穷的怪石,变化莫测的云海,千奇百怪的苍松,构成黄山无穷无尽的神奇美景,印象里的黄山是如此的旖旎多姿。  但是她的美远不止此、就像武夷山盛产好茶一样,这里也是一座浸润在茶香中的名山,好茶俯拾皆是,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松萝绿茶……茶季来此,使可见识“春风走几步,茶香飘万里”的场面。  所以,这个春天背上背包,觅着茶香,向黄山出发  从黄山市到黄山风景区的中心地带汤口镇,一路上满布
期刊
2011年7月8日~10日,以“贵州绿茶·秀甲天下”为主题,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贵州省农业委员会、贵阳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及贵州省相关部门支持协办的“2011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农业部党组成员、总经济师张玉香参加开幕式并致辞。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于培顺到会指导工作。
期刊
在《论语·里仁》中记载了孔夫子曾说过的一句话:“富与责,是人之所欲也。”早在2000多年前,孔夫子就认识到对富裕与显责的追求是人的本性所在。人们常常把“富”与“贵”二字相提并论,其实不然,“富”是物质生活的富足,也就是“有钱”;“贵”则是精神生活的提升,也就是“有身份、有地位”。富不一定贵,贵也不一定富。然而,若要在富与贵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那就是“富”人、“责”人以及“富贵”人对奢侈品的追求。 
期刊
云南之行是一次老天的馈赠,在冥冥当中,让我见到了茶的神奇。最初对普洱茶的印象,以为是垂垂老朽,蛮荒之味。渐至了解,便愈尊崇。普洱茶,像是一位老者。在那些古茶山之中,藏着地老天荒。  三月的春光,千年的古茶,新芽里流淌的是千百年来的天地之味。寻访云南古茶,短短的二十天行程,只能窥其一斑,却珍贵而难忘。    01 初入千家寨    临行之前,我手绘了三幅云南地图:一幅从昆明到普洱市到西双版纳,再从版
期刊
中国的成语对贵州多多少少总是带有一点“偏见”,比如“黔驴技穷”、“夜郎自大”。其实,这是历史和贵州开的一个玩笑,人们以讹传讹地给贵州贴上了文字标签。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此黔非彼“黔”,此夜郎亦非彼“夜郎”。当代的贵州是一个绿茶秀甲天下的西南产茶省,技并不穷,而属于古夜郎国的石阡县则是一个“泉茶合璧”的特色茶乡,以地下温泉、地上苔茶著称,而且一,最儿也不“自大”。产茶史虽由来已久,且文化底蕴深厚,但
期刊
湖南黑茶与云南熟普皆称为黑茶。和绿茶、红茶、乌龙茶相比,黑茶不纤秀,甚至可以说欠精致,且饮用方法和方式相对粗放。长久存放,口感滑爽,汤色红艳,具有降糖、降脂、消食化腻、增加人体的免疫功能的功效。  相比其它茶类单泡分装易于掌握一次冲泡的茶量,黑茶也有自身独特的“迷你”装:湖南黑茶一般称为“小黑砖”、“精品黑砖”;云南普洱则把迷你包装的茶命名为“小沱茶”、“小方砖”。这些迷你包装一般用棉纸包裹,也有
期刊
7月3日,九峰茗茶九周年庆典仪式上,理着清爽板寸头的叶济德在和与会嘉宾分享九周年的喜悦时,除了回顾、总结九年采走过的路之外。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或是溢美之辞,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从台下站在今天的台上,我们整整花了九年时间,他还拿出三幅在创业之初时请福建美协副主席陈初良画的漫画,画面非常简单,却蕴含了三句金善良言,被叶济德引为九峰“峰行”九年来的法宝。  九年,对于叶济德来说,他有自已的
期刊
小可是个文静优雅的80后女孩,聪明独立,富有个性。她不“粉”名牌服装,只喜欢收藏摆弄那些清新淡雅的壶壶罐罐,是个年轻且专业的茶器“收藏控”。在一次茶聚攀谈中,她聊到了她的这些“闺密”,激起了记者的好奇心。于是乎,在记者的强烈要求下,她搬出近年来搜集到的私房茶器,粉彩的、青瓷的、紫砂的……一本正经地“炫耀”了一番。看到记者欣赏茶器时一副专注的神情,她心里甭提有多“得意”了。    01 八斗粉彩窑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