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实施探索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11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政治学科逐渐形成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相互交融、相互依存的学科核心素养。这就要求在学科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指引下,将认知结构的重建、学习策略能力的提升和道德素质的发展有机融合,实现基于课程开发的课程化表达、基于课程实施的生活化表达、基于课程准备的资源化表达、基于课程时空的社会化表达,让学科课程成为促进师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平台。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號: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9A-0068-04
  学科随着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政治逐渐形成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相互交融、相互依存的学科核心素养。这就要求在学科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指引下,将认知结构的重建、学习策略能力的提升和道德素质的发展有机融合,明确每个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表现形式和水平维度,在学科教学内容、真实问题情境和特定任务活动有效互动的基础上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一、基于课程开发的课程化表达
  高中政治学科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教育的人文综合性学科[1],兼具学科教育与道德教育双重属性。高中政治课程实施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教师的专业特长、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教育实际,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对学科课程进行课程重构。
  一要课程形态多样,满足多种需求。高中政治课程体系应包括反映国家意志与人民意志的国家课程、反映地方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的地方课程、反映师生需求与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等显性课程,也应包括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时事评论等隐性课程,体现课程与自然、课程与社会、课程与生活的有机统一。
  二要学科课程整合,构建综合体系。高中政治核心素养既具有跨学科的综合性,又具有学科“三维目标”的综合性。这就要求高中政治课程开发要注重学科内和学科间知识的纵向衔接和横向整合,让学生在跨学科学习过程中运用学科知识、学科技能、学科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参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三要重构教育环节,构建德育体系。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各要素相互交融、相互依存,着重要培养的是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中国公民,要统筹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评价方式和考试命题等环节,建构起符合学科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目标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充分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个体表达、行为外显和综合呈现。
  高中政治课程开发是集环境关联、资源配置、信息交流、成果共享等于一体的生态系统工程,这对解决传统的供求主体、供求内容、供求方式和供求环境等教学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国家课程,我们深入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序列化的研究,根据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和师生需求特点,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课程重构,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为课程实施中采用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供基础。在充分调查师生课程需求的基础上,我们开发了“多元化危害及应对措施”“企业家成功素质探析”“读三国、悟哲学、品人生”等校本课程,丰富了学科课程形态。例如,在校本课程“多元化危害及应对措施”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从毒品预防、经济现象、战争和平、恐怖组织、国际形势、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等七个方面编写了校本教材,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实施、课程评价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制定了校本课程纲要,将学校的“江苏省减灾防灾教育基地”与“无锡市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等社会实践场所整合进校本课程实施体系,形成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育人目标的知识目标评价、能力目标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评价的完整评价体系,实现了校内外资源、课内外资源的有机融合,提升了学科课程的育人成效,促进了学科课程的转型升级。
  二、基于课程实施的生活化表达
  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水平,只能基于具体的问题情境、运用相关的学科内容、通过特定的任务活动,通过学生相应行为及其结果等进行推断。因而,准确把握核心素养与学科内容、问题情境、任务活动之间的关系,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成了推进学科核心素养课堂落实的关键所在。
  一要立足时代发展,把握时代特征。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当今世界发展特征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做到关注时事热点以突出时事背景,创新试题设计以有机融入基础知识,注重情意结合以突出主流价值合理渗透,在当今时代热点的探索与追问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二要基于学生生活,回归生活本真。高中政治有效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能力和道德水平,让学生在近乎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实现对学科知识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拓展和丰富学科知识和学科素养的生活意蕴,将学生的经验世界、情感需求、发展愿景和价值追求等有机融入学生的生命成长中。
  三是重视问题情境,打造素养高地。高中政治新课程强调要将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而问题情境是实现学科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的桥梁和纽带。这就需要教师从过去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堂结构,向以问题情境为中心的课堂结构转变,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切实加强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及其表述的科学性、准确性与现实性的实证研究。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一课时,可以利用江苏省江阴市长江村给村民发放100克黄金、100克白银的热点事件,深入挖掘长江村这个“经济强村”“幸福名村”的典型案例。从长江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引导学生思考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从长江村部分村民家庭收入来源,引导学生思考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分配方式;从长江村村民发家致富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类型;从长江村村民创业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重要意义。以教材基础知识为基本线索,从收入来源、幸福生活、殊途同富和幸福生产四个方面进行环环相扣的设计,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融入体现乡土生活特色和社会生活实际的典型案例中。高中政治教学的课程目标就是通过基本观点来呈现的,通过生活情境来验证的,重点要解决是不是、信不信、值不值的问题,从而赋予生活情境以知识建构、能力发展和价值引领的指向作用。
其他文献
“经济的社会形态”概念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第一次提出的,它有以下两个基本内容。第一,经济的社会形态具有上层建筑的内容。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
摘要:文体意识与读写能力提升有密切关系,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清晰的文体意识。童话在语文统编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童话教学要在对童话文本准确认知的基础上,运用“讲一讲”“演一演”“辨一辨”“品一品”“编一编”等教学策略,实现“教会一篇,认识一类,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童话教学;文体意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7
摘要:思维素养是核心素养的核心。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必须依托充足的思维原料。字源资源即为重要的思维原料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发与运用字源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思维方式,进行思维过程与方法的训练,以及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价值和实践作用。  关键词:字源资源;思维素养;中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9B-0047-05  自
学生工作是高等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尽管其内容十分烦杂,但同样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其中,正确的思路和方法是保证效果的重要基础。
目的研究在浆细胞性乳腺炎治疗中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3月—2020年4月间收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常规组
据外电报道,最近,越南国内咖啡价格突然大幅上涨,甚至在2002年3月初出现了“咖啡抢购风”,咖啡价格超过8000越盾(约合0.53美元),比一个月以前上涨了50%至70%。
目的探讨对于重症监护室(ICU)收治接受机械通气辅助的患者,予以体位护理对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ICU病房收治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取
文章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恩格斯与丹尼尔逊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争论,并得出五个基本启示:1.关于俄国社会特征和社会转变实质的争论,启示:“从公社农业和家庭宗法式工业过渡到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