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方法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on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材料分析题作为政治开放性试题的基本题型之一,因其能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成为各类考试题型中难度较大、分值较高的重量级题型之一。此类题的基本题型有:分析说明题、材料分析题以及漫画分析题等。此类题不管以何种形式出现,一般都反映当前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或学生身边的事情。这就要求学生对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尤其是能与社会热点或学生实际相联系的重点知识点熟练掌握并深刻理解。
  一、政治材料分析题的基本特点
  1.提供情境,包含手段和结果,要求从结果的好与坏来判断所运用手段是否合理,并要求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2.要求规范的答题步骤:先答基本原理,引出配套的方法,进而用方法来分析材料。
  3.要求多角度分析所蕴涵的知识。
  二、政治材料分析题解题的基本思路
  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现就材料分析题为例谈谈此类题的做法:审题——分析——作答。
  1.审题——读明材料,审清问题。见到试题以后,(1)要认真阅读试题的内容,尤其是试题所给的材料,认真分析材料内容,归纳材料重点。做到读懂材料大意,并能概括出材料所阐述的主要观点。(2)认真审清材料所给出的问题,准确把握“提问”的意思,弄清问题的限制条件,指向范围,抓住材料的关键词语去理解,明确题意。(3)要找出问题与材料的内在联系。必须牢记,读明材料,审清问题,是做好材料分析题的前提。(4)审题时还应注意题目的限制性要求,并由此得出知识体系的大范围。
  2.分析——比照问题,寻求与教材的结合点。通过前面对所提问题材料的分析,积极展开多角度的思维,在明确解题思路后,找出“材料”和“提问”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即“材料”或“提问”体现了教材上哪个或哪几个知识点。用教材的知识点来回答问题。要知道万变不离其宗。紧扣教材知识点,用教材的知识解答各类问题,这是解答材料分析题的关键。切记,找的知识点越多,答题就越完整。切忌,只泛泛而谈,不用教材知识的做法。
  3.作答——细致阐述原理,不忘联系材料。(1)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全面性、逻辑性,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回答。应分层对知识进行整理,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部分,其中,“是什么”和“为什么”属于基本原理;“怎么办”属于方法(手段)。“是什么”主要用与范畴判断,用以审题中的思路引入,即材料中重点语句范畴判断,借以得出原理。“为什么”主要指关系、地位和作用、意义等,它是方法(手段)的理论出发点。“怎么办”是掌握知识点的落脚点,也是材料引入的关键。“怎么办”不能停留在课本的水平上,还应理论联系实践,与自己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要用“材料”的相关知识去回答所“提问”的问题,问什么答什么。真正体现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的基本原理。(2)在阐明原理时,要注意针对问题,观点明确,表词达意要科学合理。要多用教材语言,涉及多个知识点时,要考虑其主次先后,用序号标明,做到条理清楚,结构严密,层次分明。要记住,答题要紧扣教材,多用教材语言并不是将教材内容照搬照抄,而是要在灵活运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联系材料内容去做分析回答。(3)最后,答题时还要做到语言规范,字迹工整,卷面干净。
  三、政治材料分析题解题方法举例
  为了使同学们能更好地掌握解答材料分析题的方法,现举例说明。
  材料一:2008年12月15日,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同步实施,“三通”终于从梦想变成了现实。
  材料二:12月23日大熊猫“团团”“圆圆”赴台。
  材料三:3月14日,由中国港中旅集团组织的第一个邮轮赴台旅游团启航。
  材料四:首届海峡两岸同胞徒步大会将于2009年元旦在祖国宝岛台湾隆重举行。
  请你思考:
  ①我国处理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原则是什么?(2分)
  ②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解题思路与方法:
  1.审题、读材料、读懂题意,找出提问中的关键词。(“台湾问题”)
  2.比照问题,寻求与教材的结合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联系材料,阐述原理。(祖国统一的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
  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原则:一个中国。
  说明了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华腾飞,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这样做有利于两岸经济、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
  作者单位:河北省香河县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迅猛推进,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多媒体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在激发学习兴趣、加大课堂容量、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难点、营造课堂氛围、优化教学元素、提高教学效果和展示现代化气息等诸多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在现行的各级各类优质课评选,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等活动中,多媒体已经贯穿课堂始末。不管教学内容
<正>有模有样的网页,详细的介绍,自称&#39;某三甲医院专家预约挂号中心&#39;,不用排队,不用等待,不用找&#39;黄牛&#39;,就能约上最紧俏的&#39;皮肤专家号&#39;……当急病求医
期刊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其中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现象比较明显。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与初次犯罪相比,未成年人重新犯罪具有更大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现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某人民法院2007年至2009年受理的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案件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特点,探究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原因,并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基本特征    200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能否稳定、健康、持续地发展,取决于企业有无核心竞争力。本文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培育模式,旨在使企业走可持续发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活动教学既不同于那种服
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每年要有五个月的冬季采暖期。近年来热水采暖以其在技术和经济上的显著优越性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目前热水采暖广泛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但是由于施
一、形成高中数学学习中弱势群体的内因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录取我校的学生,初中时的学习成绩大多数都处于中下水平,他们升入重点中学无望,在初中就是被遗忘的弱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学生对作文学习产生厌烦,也使语文教师陷入了一个作文教学的困境。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语文的教学有效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作文教学方面,仍然不容乐观,尤其是在初中的作文课堂中,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即使写了,也是生搬硬套,缺乏情感。学生的思想和个性完全无法充分的发挥出来,因此,如何进行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师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 
<正>"精简归并五险一金"之所以值得期待,实际上不止是因为它有利于"帮助企业降低成本"——通过简化险种,为进一步"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创造条件、提供制度便利,同时也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院内时间延误的护理干预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对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