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iuli_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作为中学语文学科的重要实践基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然而近几年来,作文教学却出现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一些教师只重视命题,忽视对作文内容的把握,使学生缺乏素材的选择能力,所写的内容过于宽泛。其次,教师的作文指导针对性不强,指导过程未能循序渐进,无助于学生观察、描述能力的培养,也会造成学生练习写作缺乏成就感,形成对抗、应付、依赖等不良心理。针对上述情况,我认为,作文教学要想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以幽默的语言,创设愉快的写作氛围
  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核心。教师要倾注自己满腔的热情,架设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为学生创造活泼、进取、向上的心境,产生强有力的“磁场”,诱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写作过程,并在修改过程学会写作。
  正如恩格斯所说:“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品德的表现。”国外早有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语言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呈正相关的,特别是幽默的艺术语言,更能大大增强教学效果。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教师第一要做的事,就是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和热情。心理学家追踪调查发现,学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老师语言生动形象、风趣、有幽默感;学生最不喜欢的就是没有幽默感的老师。有幽默感的老师是随和又理性的,不会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以损人自尊的伤人话语来逗趣取乐。有幽默感的老师会自嘲,会运用智慧巧妙教化学生,所以幽默的老师通常是受欢迎的。
  我为了鼓励学生认真写作就是从幽默开始,力求用语言的魅力黏住学生,唤醒学生作文的热情与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学习的热情高涨,学习的效率奇高。课堂与教材是交往的媒介与渠道,最好的教学策略就是在课堂上找到二者交往的最佳切入点——笑,在师生间架设起沟通之桥,让老师从学生眼里走进学生心里,再带着学生进入作文世界。
  二、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打破传统,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
  教师要营造民主融洽的教学氛围,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使学生敢于发言、乐于发言。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甚至是错误或异想天开的想法,并积极保护学生的创新火花,悉心培育学生创新的幼芽。学生一旦有创新性的发言,教师就应及时地肯定,慷慨地赞扬,并且引导学生进行更深一层的分析、综合、选择,使学生的创新层次得到提升,创新质量得到提高,日积月累地形成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育学家赞可夫曾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才能产生出儿童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作文课是心灵的接触最微妙的阵地,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营造真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环境,使师生沉浸在一种丰富、和谐、光明、温暖、纯洁、疏明、博大的氛围之中。
  三、写作要扎根于现实生活
  在当前作文教学中,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难,“没意思”。每次作文不是草草了事,就是东拼西凑。作文水平不能提高,尤其当今教育发展的新潮流,要求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如何写作文,师生往往是望而生畏。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坚定地走出当前作文的误区,寻找一条作文教学的改革之路。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的充实是没有止境的。”中考作文的命题体现了“写作离不开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原则。这就说明作文教学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就能成功。
  四、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
  人的艺术视角历来都是多样的,初中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具有一定的审美观,而且因人而异。这种审美观可以把它看成是写作思维,它与数理思维不一样,具有多样性,教师应该注重尊重和引导学生的审美观念,鼓励学生表现个性的思想。当代中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尽管不很成熟,或许还不很正确,但是体现了年龄特征和时代特征,这是写作教学万万不能忽视的,也是培养学生写作个性的重要内容。教师还要提倡语言表达的个性化。人们常常批评的“学生腔”是指那些没有思想内涵、形式单一的作文语言;实际上,那些“学生腔”主要是对生活缺乏深入的思考,阅读贫乏,以及对语言没有科学训练所造成的。因此,除了要注意学生思维个性化、思想个性化和借鉴个性化以外,还要肯定学生大胆使用一些并不很成熟但极富个性的哲理性语言、独特的句式,选用独创的词语等。
  作文即做人。它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不仅对学生语文水平影响很大,而且关系到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格品质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对于作文教学任重道远,必须对作文教学的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并且放眼未来,立足改革,争取使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师要真正发挥主导的作用,就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把自主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语文实践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就必须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现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变学生单一的个体学习现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激发兴趣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语文教学的效率不高,学生语文能力不强的原因众多,但传统的教
马克思曾经说过:“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对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暑期我在家乡——关中平原的扶风县作了一次调查,从调查中我感到:在生产实践活动中,
摘 要: 多媒体集合声、像、图、文于一体,可将教学内容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全部再现课堂,让学生获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必须摆正多媒体的位置,坚持教学资源的最优化原则,坚持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处理好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与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它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多媒体 教学效果    一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经济的迅猛发展,多媒体
摘 要: 概括能力是指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将围绕记叙文、 议论文、 说明文这三种文体的特点归纳几点做题的方法。  关键词: 概括能力 三种文体 做题方法    概括提炼能力是指从所给的文字材料中提取符合题干要求的内容,并把相关文字材料的共同点归结在一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概括能力是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具有很强的综合
摘 要: 个性化阅读是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随着新课程实践研究的逐步深入,在个性化阅读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研究方面,许多教师都进行了研究探索,也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作者介绍了自己在个性化阅读方面的一些实践经验,以期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个性化阅读 引导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
目的:通过实验探讨建立家兔胸椎骨错缝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对胃电活动、胃泌素、生长抑素的影响。通过本试验动物模型的建立深入探讨脊柱损伤引起脊柱相关疾病的作用机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