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特色学科建设的维度和方法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t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巧用“学科三棱锥”模型建设特色学科是普通高中内涵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采取“1 X”和“1*X”学科课程群建设策略,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课程群;秉持大情怀、提炼大概念、推进大思路,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教学架构;因科制宜,因材施教,推进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学习指导;从团队建设和教研文化层面,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专业团队,是普通高中特色学科建设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学科三棱锥;特色学科;学科课程;学科教学;学科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3
其他文献
【关键词】核心素养;真实情境;单元设计;地理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4-0108-02  【作者简介】芦怡婷,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210003)教师,一级教师。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数学探究活动是围绕某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研究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探究活动是一项综合实践活动,
【关键词】苏教版教材;高中生物学;教材变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4-0119-04  【作者简介】1.李旭,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210003)教师,一级教师;2.许东升,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210003)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劳动模范。  生物学教材是以《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
屈指一算,薛志芳校长已经在这所学校工作了13个年头.这是他与教育深度交融的13年,也是他生命中最青春最光华的13年.rn一、抉择与突围rn回想起13年前那个炎热的暑假,薛志芳校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五个方面列举了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关键点:一是唤起生命意识,夯实德育渗透基点;二是增强责任意识,激发德育渗透情感;三是开阔学生心胸,拓宽德育渗透空间;四是尊崇集体精神,强化德育渗透主体;五是提高环保意识,壮大德育渗透力量。   [关键词] 语文课堂;德育渗透;关键点  一、唤起生命意识,夯实德育渗透基点  对于学生来说,热爱生命是健康成长的基点,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珍
新学年临近,随着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加快学区改革,施行多校划片、分配名额、教师轮岗等措施促进基础教育公平,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区学区房已出现降温迹象。业内人士认为,仍需多措并举,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淡化学区房概念,让教育和住房均回归本位。(7月6日新华网)  教育、医疗和住房素来是老百姓民生问题“三大件”,每一项都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而“学区房”把本不相关的教育、住房问题捆绑在一起,近年
数据的激增及其可获得性的提高、信息技术的革新在给教育研究提供机遇的同时,也使得教育研究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数据为教育管理研究、政策研究提供的充足的支撑促进了教育改革,数据的工具性特征与人的本体特征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凸显。大数据时代下的教育研究应在强调系统、整体的理念下促进不同研究范式、不同研究方法之间的融合,促进教育研究从“方法为王”向“问题为王”的转变,促进真正的“有思想”的教育研究的产生,并实现中国特色的教育研究话语。
[摘 要] 探究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和劳动品质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有其必要性:劳动教育与语文学科彼此融通;劳动教育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培养方向;劳动教育是学生融入社会的“通行证”。高中语文学科要融劳动教育于课堂教学、课外综合性实战、习作训练中。   [关键词] 劳动教育;语文学科;融合  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劳动教育已
【摘 要】结合新课标和教学实践对译林新版高中英语新教材进行了梳理,分析其如何与时俱进,凸显立德树人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力求学习英语与爱国情怀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教材;文化自信;主题语境;贴近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4-0042-04  【作者简介】金永建,江苏省吴江高级中学(江苏苏州,215200)校长,
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是专业知识、专业意志、专业情操在专业行动中的游戏,被理性所规定。理论理性规定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求真性;实践理性规定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向善性;创造理性规定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具有至美性。三种理性的共同作用让专业知识、专业意志、专业情操在专业行动的基础上得以互动游戏,使大学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一个能动的存在者而显现,为自身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