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高技校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love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学思想、教学能力、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也是维系学校生命的主战场。本文从目前技校教师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出发,阐述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素质教育,课堂教学都是一种有效的一时无法替代的重要教学形态,也是促进学生在知识、职能及情感方面全面发展的主渠道。就技工教育而言,虽然改革在不断深化,但由于教育面对的是一个有学习厌恶心理,基础差,素质有待全面开掘的群体,大部分课堂依然是“死水一潭”。课堂教学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便成为各类学校各位教师直面而又棘手、重大而又永恒的课题,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 加强职业教育理论学习,加大力度转变教育理念
  就目前技工学校的教师组成结构来说,非师范类的教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专业课教师,他们大多未接受过专门的师范训练,对专业业务熟悉但对教育涉猎不深,对先进的教育理念关注较少;另一部分教师是从普通教育中分离出来的,他们大多数沿袭了普教的传统,对教育理念存在着惯性思考,所以,就以上情况来说,应该让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加强职业教育理论学习,毫不动摇的接受一些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理念的改造。我们知道,技工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出能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能适应新兴企业需要的真正的技术人才,他们处于行业、工种、产品的生产技术岗位、工艺操作的一线岗位。课堂教学必须面向职业岗位群,讲授知识必须紧密切近现实职业环境,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教学活动重视与未来工作相衔接,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改变技工教育与实际需要脱节的现状。
  就当前来说,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当务之急首先应该让所有的教师都必须有现代教育的观念和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体现能力本位观念、素质教育理念等。
  二、 认真备课,设计新的教学思路,优化教学内容。
  认真充分的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教师唯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才会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才会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才会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
  对于每一堂课的备课环节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课堂教学设计思路。我们的教学思路要力求改变过去以知识掌握为主线的设计思路,在设计中以能力形成为主线,将知识、方法、技术和情感熔于一炉。譬如说,某一课的教学严格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学生的学习效果不错,依据传统看法,这堂课是“保质保量”的,也应该说是“有效”的。但如果这堂课传授的知识早已是“过去时”,或者这堂课所传授的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就业或创业)毫无用处,这堂课能说是“有效”的吗?“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要保证“有效性”,作为教师应有清醒认识,要明确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上这门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哪一种能力,而且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上这门课,可以最终形成哪种能力,只有这样,从专业培养的最终能力目标入手,课堂教学才可能变得意图明确,行之有效。新颖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兴奋剂”,能升华内在的学习愿望,迸发出学习兴趣的火花。教师对教学内容绝不可照本宣科,而必须进行整合,不断补充有关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内容的教学,方能迎合学生的学习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升华学生的内在学习愿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学生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传媒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对当代社会的新生事物的敏感度绝不亚于老师,任何低估学生学习口味的想法都是错误的,都是以最终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的。课堂教学中,使作为主体的学生只有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活力、有效率的。
  三、 丰富教学手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缺少学习兴趣的教学过程是低效的甚至无法想象的,而技校生的学习興趣问题恰恰十分突出,教师注定要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作出巨大努力。一下几方面值得重视和实践。
  (一)形象直观的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科技在教学领域应用中产生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它使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和声音等多种方式显示教学信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各类家用电器维修课为例:在传统教学手段中,分析演示类型繁多的故障现象一直是难点所在,如果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其直观、形象、新奇等优势,逼真的表现事物(故障)的存在和动态变化,无疑可以引起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形态各异的教具
  传统意义上的教具是指教学的辅助工具,诸如各种模型模具、演示仪、教学实验装置等等,现代意义上的教具的内涵就更丰富了,他们可以同时供教师和学生互动使用,如:语音室、电视机故障演示实验教学平台等,它们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效率。如电类课程都比较抽象,且逻辑性又强,要提高教学效果,单靠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张讲台远远不够,需要借助教具,提倡采用“课堂演示—现象观察—学生研讨—归纳总结”的教学方式。讲授《电工基础》课中电磁感应现象时,不借助教具加强直观教学,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难以理解,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现象,总结出结论,再联系实际不仅易懂,而且知识掌握深刻、牢固。
  (三)形神兼备的教态
  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泛指教师在授课时的服饰、神态、语气、语调、动作、情感等各个方面。一位教师可蔼可亲的神态,生动活泼的语言、饱满焕发的精神面貌,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并感染学生。相反,一位教师以疲惫不堪的神态,有气无力的语调,无精打采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势必影响师生间亲近交流的距离。正如一位教育学家所说:“教态是教师讲给学生听的无声的语言,也是授课艺术的精华所在,”这正是教态令人刮目相看的精辟缘由。
  总之,我们应该站在时代和教育的最前沿,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探索,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界华,提高电子电工教学效果有效途径的探讨【J】机电信息,2012(12):147.
  【2】 柴秀红,电工技能教学的几点体会【J】职业与教育,2009(10)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依赖于教师教学语言的正确表达,而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魅力。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本文提出规范化、科学化、情感化三个方面的语言教学原则,要发挥教师的标榜作用,引导学生真正进入文学作品中的世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教学语言成为语文教学中最佳的契合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  一、规范化  教师的言行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指航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最现实、最活泼的心理成份,是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的推动力是任何强制力量所无法比拟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 学生 兴趣  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数学有兴趣时,就会很投入地学习,而且印象深刻,并能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持续提升,中小学德育的相关问题也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毫无疑问,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开展德育十分重要、十分必要,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身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求更加严格,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也变得愈加重要,体育运动是当代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的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体育社会学认为:体育运动不仅可以为大学生提供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行为能力、行为方式与规范等,加速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过程,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帮助理解遵守社会规范的意义,使大学生相互尊重,养成良好的社会态度,发展自主性和对道德问题的判断力
摘要: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初中语文如何走出老式教学模式的困境,如何将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中,学生积极主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
期刊
从教学所涉及的对象——教师、学生两个方面来看,教师是承担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能力、体力、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任务的专职人员。而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同时,又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可塑性、依附性、向师性的特点。所以在任何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想办法去处理好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处理师生间的教学关系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  对于一个刚入高中的初中生来说,从生理角度看,正处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发展,立德树人目前成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在教学中需要将德育和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占据着重要的位
期刊
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水平一直备受关注。在现代化发展的形势下为了加快农业发展,农业机械化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撑作用。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粮食生产力,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形成。农业机械化时代的到来是未来新型农业扩大化发展的目标,本文通过农业机械化在农产品种植中的应用,分析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农产品种植  一、我国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