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教学的几点新尝试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fei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新课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要求,初中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观察和欣赏美的能力。初中素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观察、审美以及表现能力至关重要,学习素描基础知识和方法,可以让学生对物象的感受更加客观、真实。本文结合本人美术教学的一些理解和经验,谈谈初中美术素描教学的问题。
  关键词:美术教学 整体观察 表现
  美术教育是初中生素质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在实施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以及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美术教学以培养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绘画实践为核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对美的正确认识,以及对美的正确理解为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教学重点。 反观当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主要还是以简单的绘画技巧来评定学的好坏,忽略了对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和审美观的培养。要改变以往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应更新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设立一些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学会思考,在愉快中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兴趣。兴趣爱好与学习的关系非常密切,研究也表明,只有引起兴趣,学生学习就不会觉得是一件负担的事了,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掌握知识。哪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点呢?那是教学中的游戏教学,在游戏教学中学生都会保持专注的注意力和浓厚的兴趣,持久兴趣愈浓,学习动机就会逐渐增强,学生就会形成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彻底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排斥和疲倦感,在游戏中做学习的主人,满怀信心面向知识的殿堂。从教材的内容出发,很好的利用教材中的可作游戏因素,采用学生喜爱玩游戏习惯,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在愉快中学到知识。例如:如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段引入教学,使教学多样化,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实施游戏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例如,上《海报的设计》一课 ,在讲解“海报图案装饰”的几种方法过程中,我同时在投影上用彩笔画出简化花朵、青蛙,可爱的小狗、植物等,这些简练的图案激发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每画完一个图案,学生们就不由自主地说出“花朵”、“ 小狗!”、“小猪!”等等,课堂上充满了欢乐的气氛。然后让每一位同学到黑板画自己所喜欢图案,,再问学生有什么寓意?,这样学生在游戏的气氛中,不但掌握了“设计图案”的几种方法,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既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手段又面向全体学生,使教学在张弛有致的和谐节奏中进行。
  二、改变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意识,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多用讨论式和问答式。由于给了学生极大的自由,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很高。例如,在立体派美术作品的欣赏课教学中,我把两课时集中为一次上。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搜集有关资料,包括毕加索的生平、作品介绍,毕加索及立体派的作品等。我做了充分的教具准备,包括毕加索的大幅作品,自动幻灯机及立体派作品幻灯片等。上课时,把准备好的作品及学生搜集到的作品都挂出来,并组织学生自由讨论:立体派美术作品有什么特征?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虽然这种讨论非常不成熟,但是却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适机进行小结:①立体派产生和主要活动的时间:1906年——1920年;②立体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毕加索;③产生地点:法国;④表现形式和产生的思想来源:把物像分解成几何形体切面再互相重叠。它的产生和后期印象派塞尚热衷于表现客观对象的体面结构的创作思想密切相关。教师重点介绍立体派的代表人物毕加索的作品:毕加索依靠主观想象力和创造力追求客观对象立体构造所具有的美。《亚威农少女》是立体派的开端,《弹曼陀玲的少女》是典型的立体画。《格尔尼卡》创作的历史背景是:德国侵略者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炸死了许多无辜的居民,毕加索怀着十分愤怒的心情,揉合象征、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创作了这幅画。整个画面动感极强,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色彩,强烈地体现了作者爱国主义的情感。教师经过提问、解答,并结合放幻灯片,把立体派作品和其他流派的作品进行对比讲解,达到了使学生感受深刻,能初步阐述立体派作品的特征和内涵,能用正确的观点分析作品的目的。
  三、在教學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善始善终
  有的学生开始画的时候积极性很高,新鲜感强,观察力也比较敏锐,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力多少有些迟钝,不能保持一种清醒和整体的感觉来检查画面的表现效果。有些学生则急于求成,时间一长就有种画烦了的感觉。这时,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不要轻易地把调整修改这一步看做是作业结束时的修饰,而应认真对待,感到有不妥当的地方,一定要找出原因,下决心把它修改过来。调整修改应本着整体的原则,反复分析研究,反复比较,理解形与神的关系。要用第一眼看到物象时那种新鲜强烈的感觉来检查画面效果,找出画面与物象之间的差距,检查物象与物象之间的组织结构、形体比例是否准确,质量、空间关系是否恰当,主次虚实是否有序。这些因素的调整,主要是想通过反复的校对和比较,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对象和表现对象。学生进行素描训练,不仅是描摹现象,而且是艺术地再现。所画的那部分不仅是物象的一部分,也是构成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要看这部分是否画对了,而且还要看它是否有表现力。要求表现就是要讲究线条,讲究黑、白、灰,讲究概括,讲究画面的构成和组织,要力求形神兼备,要像写文章那样讲究文采,像戏剧那样讲究韵味。要通过表现使素描基本功成为创作性的艺术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要要求学生的风格必须和自己一样,而应正确地引导、培养那些个性不同的学生,要跟他们共同探讨适合予他们自身的表现方法以及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要提醒他们,在基础未打好时,就过分地热衷于“个性”会给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偏食的坏习惯,不利于今后的发展。
  总之,在初中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的更新,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个性发展,就能够使学生的观察方法、审美观不断的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第一次创业成功的创业者假若就此沾沾自喜裹足不前,显然也不是真正干事业的,但如果草率的进行下一步投资,往往会将第一次侥幸赚来的钞票打了水漂。我的二次创业正是如此。因为第一次的成功使我认为自己的二次创业必然会和第一次一样成功,没有准备的我贸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行当,我失败了,而且很惨。  首战告捷  在一家国企上班的我,看到朋友们下海纷纷挣到了可观的收入,于是也义无返顾办了留职停薪,真正加入了创业一族。
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在以多媒体为依托的情况下,是可以轻松实现的。浸入式英语学习模式必须拥有肥沃的“学习土壤”,即需要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英语学习环境包括学生学习的校内环境,还包括校外的生活环境。我国缺乏英语学习的生活大环境,目前,生活大环境中,父母不一定懂英语,懂英语也不一定能流利的对话;课堂英语环境中,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师较少。然而两种环境的创设可以依赖于多媒体。  1、多媒体对英语浸
新课改强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学生自主能力则是其能否成为主体的基础,没有自主能力,将课堂还给学生只能是一句空话。下面是我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一些探讨。  1、提高自主意识。自主意识是一种主人翁意识,这种意识在任何领域中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力量。自主学习意识是独立自主支配自己学习的一种能力。但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教师
基于导光板底面直接熔合微棱镜取代目前背光系统平面反射膜和网点两层结构,推导了棱镜底角和出射亮度方向角之间的关系,提出导光板出射亮度方向角与棱镜远近光源底角的解析公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1]教师课堂教学的目的主要体现在学生进步上。“学生进步”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体现:一是注重结果的可量化的、可操作预期目标;二是注重体验的过程目标;三是注重创造的表现性目标。传统的教学过分看重第一种目标,而忽视了后两种目标,探究性物理课堂教学则突出了后两种目标。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