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ma-1受体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bgame12093272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sigma-1受体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并通过特异性siRNA转染降低sig-ma-1受体在OSCC细胞中的表达,检测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人OSCC组织中sigma-1受体的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人OSCC细胞系中sigma-1受体的表达.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sigma-1受体表达水平与OSC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通过转染特异性siRNA下调sigma-1受体表达,CCK-8和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后O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亚型Nav1.5在OSCC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sigma-1受体在OSCC组织中较正常组织为高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igma-1受体在4种OSCC细胞系中均有表达.GEPI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sigma-1受体的表达水平与OSCC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呈负相关.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sigma-1受体在CAL-27细胞中主要定位在质膜上.CCK-8分析结果显示sigma-1受体通过siRNA下调表达后降低了CAL-27细胞的增殖.Transwell分析结果显示降低sigma-1受体表达可显著抑制CAL-27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此外,下调sigma-1受体表达后Nav1.5的表达水平被抑制.结论 sigma-1受体参与OSCC的发生发展,促进了O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可能通过调节Nav1.5离子通道参与OSCC的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脏中巨噬细胞Bruton酪氨酸激酶(BTK)表达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49例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DN患者作为DN组,收集18例体检正常人血清及18例肾癌患者癌旁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组,并观察所有纳入者的临床指标.ELISA检测对照组与DN组血清中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对照组与DN组肾组织TNF-α、CD68、BTK、pBTK表达差异;激光共聚焦观察对照组与DN组的肾组织巨噬细胞与诱导型一氧化碳合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UTI)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异丙肾上腺素5 mg/(kg·d)连续7 d皮下多点注射诱导形成大鼠心肌肥厚模型.UTI治疗后,测定心脏体质量指数(HMI)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用超声法测定心功能和心肌肥厚指标,行心肌组织HE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查,Western blot法检测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以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ATG-5、ATG-7、LC3-Ⅱ的表达.结果 与ISO组相比,U
目的 探讨去乙酰化酶SIRT6对肾癌细胞系ACHN、786-O的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 使用免疫组化检测SIRT6在肾癌及癌旁组织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肾癌细胞株SIRT6及下游相关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水平;采用SIRT6-siRNA转染和SIRT6特异性抑制剂OSS_128167处理ACHN细胞,划痕实验和四甲基偶氮唑蓝法实验观察处理后的ACHN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下游相关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 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IRT6在肾癌组织中
目的 通过大鼠龋齿模型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龋病的预防效果,为天然药物EGCG预防龋病的临床研究提供试验和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EGCG、氟化钠(NaF)、醋酸氯己定(CHX)及蒸馏水(对照)组,每组6只.接种变形链球菌(S.mutans)标准菌株并给予致龋饲料2000#和5% 蔗糖水,分别用浓度为最小抑菌浓度(MIC)的EGCG、250 mg/L NaF溶液、0.12%CHX溶液及蒸馏水对大鼠口腔进行冲洗涂药.连续处理6周后处死大鼠,收集大鼠颌骨,Keyes记分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早期肝细胞癌代谢变化及其与衰老和酶活性的关系.方法 以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结果分为肝硬化组(LC组)、肝硬化肝细胞癌组(CLH组)、早期肝细胞癌组(HCC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采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测量肝细胞代谢物水平,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代谢物水平变化的潜在风险因素.结果 LC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CLH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ALP、葡萄糖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CLH组血清AST、葡
目的 分析感染性眼内炎最终转归至眼球摘除或眼内容剜除术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感染性眼内炎住院患者121例的临床资料,分为眼摘组(包括眼球摘除和眼内容剜除)24例和未眼摘组97例.从年龄、性别、用药史、既往病史、临床表现、白细胞计数、治疗过程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24例眼(19.8%)接受了眼球摘除或眼内容剜除术.眼摘组中角膜溃疡性眼内炎所占比例(33.3%)和内源性眼内炎所占比例(25.0%)大于未眼摘组(1.0%、4.1%)(P<0.001).眼摘组的平均年龄高于未眼摘组的平均年龄(P<0.05
目的 探讨通过慢病毒载体上调GADD45α基因对伊马替尼(IM)耐药株K562IR细胞的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培养K562细胞及伊马替尼耐药细胞K562IR,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K562和K562IR细胞中GADD45α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过表达GADD45α的慢病毒载体及对照载体转染于K562IR细胞中,分别为Lv-GADD45α和Lv-NC,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上调后各组细胞GADD45α蛋白表达水平,并进一步用CC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YD)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和实验验证,为该药治疗MIRI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利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YD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GeneCards数据库筛选MIRI疾病靶点,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关系,富集分析预测作用机制,并将排名前三的主要活性成分与PPI网络中排名前六的靶点进行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人心肌AC-16细胞进行低氧/复氧(H
目的 探讨转录活化因子4(ATF4)对肝癌细胞(HCC)增殖、迁移、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RNA干扰技术下调HepG2和Huh7细胞中ATF4和己糖激酶结构域成分1(HKDC1)的蛋白表达;分别用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的HCC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测定肝癌细胞系中ATF4、HKDC1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敲低ATF4、HKDC1可降低HepG2和Huh7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并诱导其凋亡增加;敲低AT
目的 探究ATP结合盒转运蛋白亚家族G2(ABCG2)基因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收集表皮生长因子2(HER2)阳性的病理标本84例,免疫组化检测ABCG2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慢病毒转染HER2阳性的胃癌细胞株NCI-N87和MKN-7,构建稳转细胞株模型;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转染效率和ABCG2的表达;划痕实验观察ABCG2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HER2、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在84例病理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