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对老人”缘何在“门外”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bird_z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尔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听了几位语文老师进行同课异构,执教牛凯的文章《门外那对老人》,然后聆听了评课老师的点评,发现大家对于文本的解读颇有争议。对此,我想试着谈谈自己的看法。
  《门外那对老人》讲述了一对六十多岁的老年夫妇为了照看孙子从农村搬到城里,孙子上学后便没事可干了,因为喜欢上了这里,就干起了物业。这对老人在这里跟左邻右舍相处融洽,给人看会儿孩子,跟大家一起乘凉,还给“我”找到了丢失的钥匙等等,让“我”感到了温暖,受到了触动,也让我明白了那些我们在苦苦找寻的东西正是“他们身上那些自然流露出来的纯朴、真诚和热情”。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娓娓道来,耐人回味,因而受到语文老师的喜爱,也受到了语文教研活动的青睐,也便有了以下几种对文本的解读:
  1.着眼于那对老人孤寂的晚年,引申出对老年人生活问题的思考。
  2.侧重于那对老人背井离乡、无依无靠的漂泊生涯,从而引出“漂泊者”的孤独感思乡感。
  3.表现老人带给我们的那份纯朴、真诚和热情。
  执教老师针对自己的解读内涵,都从文本入手,品读语言文字,积极寻找依据。那么这三种解读是否都符合文本呢?我们先来谈谈前两种解读。
  对于第一种解读,结合我们的生活体验,我们确实能感受到这对老人的晚年生活不够完美。文中写道:“原来,他们来自江苏农村,儿子生活在这座城市,前几年老两口过来照看孙子,如今孙子上了学,他们便没了事干,却又喜欢上了这里,说老家也没了别的亲戚,干脆想在这里住下来。他们便找了物业的活干,虽然有些累,但能养活自己,租了间小房,就在我家斜对面。”可以享受天伦之乐的这对老人却还在为生计而奔波,有子女在城里,可还是租了间小房,“也就十几平方,里面除了一张床便没了多大地方”,“房子本来就小,他们正坐在床沿上,面前的小凳上放着个方便袋,里面装着好像是点凉皮,两人正头碰头地就着馒头吃。”可见他们的生活何其清苦。再看这对老人,“老人的房门始终开着,每当干完活他们便拿张小凳出来看着孩子们玩,一有车来,便站起来把嬉闹的孩子喊走,等车过去再慢悠悠坐下。”我们可以想象,当老人看着左邻右舍的孩子们时,怎会不想起自己的儿孙?也许邻家孩子的嬉闹更加勾起了老人心里的空虚寂寞。于是不管从老人的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自然地让人联想到了如今的“空巢老人”,因而老师不由地会拓展延伸到现代老人问题。
  解读二中,这对老人确也是背井离乡,从江苏农村来到这座城市,虽有儿子在,可从文本中,我们读到了“他们便找了物业的活干,虽然有些累,但能养活自己,租了间小房,就在我家斜对面。”,老人的一曲凄婉的《二泉映月》,老人跟左邻右舍的主动相处也似乎能反映出老人内心漂泊的孤寂。
  新课程改革中极力提倡“多元解读”的阅读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创造性的阅读文本,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但是对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不是随意读,不能脱离文本中心,不确定性不能理解为任意性。解读文本必须经过三个层面:一是正确的解读,二是准确的解读,三是有创意的解读。
  有创意地解读,这是一种独立的、个性化的解读。在解读中,教师可以自觉、自主、自由地调动自己的语言行为,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完善、丰富文本的内涵。但是这个个性化阅读,一定要基于教育价值的最优化,一定要在基于正确、准确的基础上,遵从文学作品的“文本意义”,寻找一个恰当的角度而解读,一味地标新立异甚至故弄玄虚,误导学生,不是我们在文本解读时追求的方向。因此,文本的解读虽遵从多元共存,但多元解读有时会影响对主导价值观的基本解读,面对众多的信息,我们首先得保证主导解读。
  顺着这样的解读要求,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文本。
  文中这对老人找了物业的活来养活自己,住在十几平方的储藏间,凉皮和着馒头吃这都是事实,我们也能从中感觉到老人的孤寂和漂泊。但这是否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导意思呢?
  我们且从老人的整个生活状态来看,这对老人,善良淳朴,来接水硬要给钱,当“我”送水过去时,“老人连连称谢,甚至又把我送了回来”;左邻右舍谁家有事,便让他们给看孩子,此时“老人都格外高兴,直到家长回来把孩子领走,他们才如完成任务般轻松”;晚上,看到人们打扑克,老人“一副很知足的样子”;我的钥匙丢了,老人费劲地帮我找到了,“找到钥匙,老人甚至比我还高兴”。这一直挂在脸上的笑容,足以让人感受到老人内心的满足、平静和从容。
  再看文本中的“我”,“我”也是一个善良细腻之人。当“我”发现他们没来打水,又对“我”说了些感谢的话时,“我也无言,只觉得有些莫名的遗憾”。这对老人跟我素不相识,只因为不来接水了,心中有了些触动,也许是些许自责。善良之人的交往总也让人感动!老人来接水,“不给钱他们心里过意不去”,而“我”呢,“推辞了半天”,“我让他们进屋来坐,可老两口执意不肯,我便和他们在门口闲聊起来”,“接好两桶水,我顺便给他们提过去”,“老人连连称谢,甚至又把我送了回来”,暖暖的情意便在这一来一去中淡淡显露;老人有空给左邻右舍看孩子,“每当这时,老人都格外高兴,直到家长回来把孩子领走,他们才如完成任务般轻松愉悦”;乘凉的晚上,老人拉着二胡,但“有意识地控制,所以声音不大”,“我们让他再拉几首,他犹豫了一下便又拉了起来”,这一“犹豫”,既能看出老人不想使大家扫兴,又想着会不会影响人们的休息,所以“看天色有些晚,他说今天不拉了,有上早班的还要休息”;我丢了钥匙,便去老人处问,当老人得知时,“他们他们立刻都认真回忆起来,甚至要放下馒头马上去找。我忙说抽空帮着问问就行,他们像接受重大任务般连连答应”,这“认真”、“连连”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身上的真诚、热心,当找到钥匙时,“老人甚至比我还高兴,在我道谢时,他却急红了脸,说平时我们都很照顾他们,以后有啥事尽管说”,这份和谐融洽似乎是“我”久违了的,随后的日子里,人们与老人“有时是点头一笑,有时是几句寒喧”,却让“我”觉得心情都格外轻松起来,那份美好的心情足以让作者享受!
  追溯本文的文题“门外那对老人”,缘何于“门外”?文章开头“突然有人敲门”,那对老人就立于“我”家门外。而文中老人的房门是“虚掩”着的,是“始终开着的”,这无疑让人深思,现代城市的人们,用一扇“门”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都隔开了。而文中的这对老人,始终敞开着门,也敞开着“心门”,用他们的真诚、纯朴和热情影响着周围的人,感染着身边的人。也许仅是相视一笑,也许仅是几句寒暄,都让作者心情格外轻松,他似乎不满那扇“门”,打开这扇“门”,“他们身上那些自然流露出来的纯朴、真诚和热情更让人感到温暖,受到触动,而这些正是我们在苦苦找寻的东西”。这一“顿悟”正是作者有感而发述诸于文字的。于是,我们可以看出,“那对老人”一直所“自然流露”出来的“纯朴、真诚和热情”正是“我们”一直“苦苦找寻的东西”,而之所以“苦苦找寻”,正是因为“我们”大家一直关着这心灵之“门”啊!所以,纵观全文,老人的漂泊与孤寂在文本中固然有体现,但这不能作为文本的主导解读,那份作者“苦苦追寻的东西”才是文章的至关点。
  解读文本须将文章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阅读,让学生整体直觉地解读文本,涵咏沉潜于作品之中,切不可局限于作品的局部和细节,寻章摘句;须找一个准确的角度,有效地切入点,这是避免“散读文本”的好方法。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到两个字,一个是“情”,一个是“采”。“情”就是思想感情,“采”就是语言文字表达。如果能找到这样的切入点,既有“情”又有“采”,正如本课例的解读,三种解读固然都言之有理,但从文章的整体解读而言,第三种解读才是真正能说明“那对老人”缘何在“门外”的。
  
其他文献
一、学案的编写原则  首先,在学案编写中转变了以前的教学思想,学案的设计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学案的设计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再次,学案的设计不一定所有学科都一样,同一学科不同课型也存在着差异,所以每节课学案的设计
期刊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创新意识是评价人才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持续发展和不断进步的原动力。21世纪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新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教育。  当前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个话题越来越受到全世界各国的高度重
期刊
雨露轻轻,润物无声;树影婆娑,播撒浓荫。您的心灵像雨后的天空一样高洁;您的真情如雪后的冬阳一样温暖!感谢恩师!  ——摘自一学生给常老师的临别赠言  谦谦的笑容,文雅的举止,极具亲和力,她——就是黑龙江省桦南林业局第四中学初中语文教师常宝荣。虽然她只是个普通的林区教师,但在学生们的心里,她不仅是个富有温暖爱心的母亲,富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她更是个值得信赖的朋友。  1992年,刚刚走出校门的常老师申
期刊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要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营造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  一、教师主导,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  动力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情感具有一种内驱力,积极的情感能调动学生的激情。学生单纯、自尊心强,容易受到伤害。特别是差生,总担心自己问得太简单或是问错了被同学、老师取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21世纪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陶行知先生曾说:“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我们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点燃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  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焕发活力,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呢?  一
期刊
教书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所在。学校是育人的地方,学校的环境也是育人的因素之一,学校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是学校外在设施的具体体现,精神环境是一所学校人文精神得以体现的一个方面,代表一所学校的核心的竞争力。学校注重精神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是对师生的尊重、信任和关怀。  物质环境,学校的一切设施无形之中都具有育人的功能,可以从多方面熏陶学生的心灵。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使学校的墙壁都
期刊
一、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高效的语文课堂的前提应该是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充分预习、自我初步消化的基础上,又带着新的问题进入课堂的。这种有目的的预习一旦成为了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就会引发他们对文本内容的一种自我探究的意识。这就是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在课堂上进行下一步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对问题的探究意识往往能够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作为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在拓展学
期刊
《清兵卫与葫芦》是个很伤感的故事,单纯快乐的孩子一点执着的爱好,被人们按世俗的眼光强力制止了。作者用什么方法使一篇短小故事深刻展示了——“人性”被扼杀,这个沉重的话题呢?我以为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摇摆手法的运用。  小说一开始就看似无意的诉说了有个叫“清兵卫”孩子的爱好转变。乍一看上去仿佛叙述的重点在他的新爱好——绘画上,但“自从发生这件事情以后”这句话,却成功地把小说“镜头”定格在接下来将要讲述的故
期刊
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辛苦教学有一个满意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要落实教学目标,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个目标呢?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和步骤,并和趣味性相结合,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首先是培养“听”和“说”的能力。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与他人交往上,“听”和“说”都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有些学生常常答非所问,或在小
期刊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象”最早见于20世纪初形成的西方意象主义。意象派认为,“意象”既是被感知的客体,也是诗人对它的体念;二者再由准确的不加修饰的词语表达出来。作为思想内容的载体,词语本身的意义莫大于此。诗歌“只不过是词语镶嵌的图案”。换句话说,庞德给意象下的定义是:“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  诗歌走到今天呈下坡趋势,不能不令人担忧。人们非但对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