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告知,多探究”

来源 :中国教育探索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的同时,并不否定讲授法。但无论用任何教学方法,都要遵循“少告知,多探究”的原则,对于高中地理学课来讲,其重要性不仅仅在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在于改变人们心目中业已形成的“死记硬背”的学科形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方式 转变
  
  我校参加课改已经四年,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方法,是我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衡量本轮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课堂中是以老师为主体,整节课时间都有老师在控制,学生探究的时间几乎没有。结果表明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仅仅学到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 “少告知,多探究”,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不要把现成的地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尽量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的探究获得基本的地理理论知识,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充分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所以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关键。以下例举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1:据报道,南极洲有一个比新加坡面积大9倍的冰架从南极冰帽中分离出来。科学家们的判断颇让人担心:炎热夏季即将来临,其他的冰架也频临瓦解边缘,这预示着南极洲的冰河流量将增加,全球海平面将上升,对低地地区将造成危害。全球变暖,冰在哭泣。冰架是覆盖南极大陆的冰层的浮动伸延部分。此次冰架完全瓦解碎片,是30年来发生的此类事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科学家们警告,这一事件是大自然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再次发出警报。
  问题:
  (1)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哪些?
  (2)主要的温室气体有哪些?它们主要来自于哪里?
  (3)全球气候变暖会造成哪些后果?
  (4)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治全球气候变暖?请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
  案例1是“让学生经历地理问题的研究过程,学会分析,概括地理规律的方法,知道地理知识在人们生产,生活中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环境意识、忧患意识和参与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的课堂时间是学生在交流和探究,而老师只起引领和补充作用。这个过程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
  案例2:经调查,目前上海的生活垃圾日产量达1.1万吨,其中废旧塑料制品占了7%,每年排入环境的废旧塑料总量可达29万吨,这中间最为惹眼的是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由于管理不善,处理困难,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河面上、绿化带中、铁路两旁以及中小道路上,一只只白色的发泡塑料餐盒被随意乱扔,以致“白色污染”一词逐渐成为废旧塑料污染环境的代名词而家喻户晓。
  问题:
  (1)何为“白色污染”?
  (2)“白色污染”的根源在哪里?
  (3)政府采取了那些措施治理“白色污染”?
  (4)你可以身体力行的做些什么?
  案例2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这个目标中最关键的是“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 整个课堂把学生引入到“探究——发现——提问——解疑”的主动学习、探究过程中,让学生以发现者的姿态进行活动,学生受益匪浅,进而增进了学好地理的信心。
  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大多数教师是知道的,而且还有许多教师尝试过“少告知,多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但尝试的结果是“理论上是对的,实践中是行不通的”,道理很简单,因为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首先是认识问题,即什么是“教学任务”。如果地理教学的任务只是基本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花大量的时间给学生讨论,研究确实很浪费时间,从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但新课程要求的教学任务不仅指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还包括地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地理情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从这个角度来讲,“让学生体验地理学习、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亦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地理教学的应有义务而不是额外负担。所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由之路。相反,“多告知,少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根本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因为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经历地理问题的探究过程,因而不会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更不可能有积极地情感体验。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课程改革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的同时,并不否定讲授法。但无论用任何教学方法,都要遵循“少告知,多探究”的原则,对于高中地理学课来讲,其重要性不仅仅在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在于改变人们心目中业已形成的“死记硬背”的学科形象。这需要广大的高中地理教师不断去上下求索,共同努力!
其他文献
宽容是美德,人尽皆知,可真要做到宽容却是不易,从小父母就教育我要与人为善,不要计较,真心对待自己周围的人,懵懂的我只知道一个劲点头,嬉笑间当了耳旁风,踏上工作岗位的那天晚上,父母又谆谆教导我“宽容是一种大智慧”,我点头哈腰搪塞“知道,知道”,蒙头大睡,一夜无梦。  工作一年后,明白了人情冷暖,社会不同于学校,在你踩我挤中慢慢成长着,学着宽容的看待每一件事情,放弃奢望,净化心灵。工作上要埋头苦干,但
期刊
一、我国煤炭行业现状分析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支撑国民经济翻两番的目标,国家提出了要重点扶持开发煤炭资源。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是当时能源基地建设的基本方针,最多时,全国小煤矿有近20000家。仅山西省合法矿点数达到近11000座,国有大煤矿数量不足1%,乡镇煤矿产量占到全省的50%。虽然,小煤矿的快速发展为保障国家实现经济翻两番的目标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但也遗留了许多问题。  (一)
期刊
家,是温馨的港湾,是快乐的源泉,由于父母离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打破了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因而也容易带来行为上的偏差。随着青春期发育,他们在心理上和情绪上都难以经受得起失去父母或父母离婚所带来的痛苦和失望。据调查,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是学校中的“问题学生”。  社会的变迁使得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离婚率大幅度上升,单亲家庭大批出现。单亲学生的比例逐年攀升。帮助单亲家庭
期刊
摘 要:初中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因此,在复习中要对一些能将不同年级知识综合或串联起来的题型,加以适当练习。还应注意一些着重点,如:注意数形结合的思想;逻辑化分思想;应用题型;探索性题型和与高中知识相衔接的题型。  关键词:初中数学;中考复习;注意问题  研究近几年来我市内外的中考试题,不难看出一些具有规律性和共性的问题,由此可知在中考前的复习中应试注意一些着重点,以下介绍复习中应注
期刊
【摘要】《机械基础》是中职机械类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本文针对《机械基础》课程的特点,阐述了在该课教学中进行的一系列教改探索,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等问题。  【关键词】《机械基础》 教学探索 学习兴趣 直观教学 实践性教学    《机械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专业及相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传授有关机械
期刊
【摘要】本文从中专生的特点出发,简要阐述了兴趣导入教学法、启发式讲授互动教学法、动手得学教学法三种新的数学教学方法,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专数学 教学方法 效率     由于对数学课不感兴趣,甚至有惧怕心理,所以应付学习、应付考试成了中专生的通病。我们在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向“要学、会学”转化。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不要一味追求高目标:在知识要求上,总体思想是降低理
期刊
愉快教学就是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思考,在愉快中获得知识,在愉快中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在愉快中培养学生当学习的主人。周恩来在谈到关于文化教育时,就曾强调“寓教于乐”,要求在无穷的乐趣中蕴入深刻的教益,以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可见,有关愉快教学自古有之,而且已是全世界都倡导的一种教学艺术。  美术课的愉快教学,就是要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愉快因素,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
期刊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因各种原因,经常遇到小学生的厌学情绪。表现在:厌读、厌写、厌记、厌听、厌说、厌和老师沟通,从而导致学生成绩或某种技能不能提高。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我认为,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寻求根源,激发学生兴趣。  一、我们知道:解决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起因、经过、结果,从而对症下药,方能收到良好的实效。育人教书是一项特殊的职责,特殊在面临的劳动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具有
期刊
摘 要:情感教育是学科教学的重要途径。如何在高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本文揭示了高中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二者之间的联系,阐述了在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投入的方式、方法,并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简要阐述了体育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系、作用,并提出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高中学生;体育教学;情感教育  高中体育教学与其它教学一样,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但它不
期刊
【摘要】一能倾听;二能应变;三能反思。一个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他会时刻“抬头看路”,不会只顾“埋头拉磨”,在总结和反思中不断成长,最终完成由“教书匠”向反思型、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关键词】教师 能力 再定位 倾听 应变 反思    1.能倾听  教育需要倾听,需要教师蹲下去倾听学生的世界。倾听是一种接纳,是一种等待,更是一种欣赏。一个会倾听的教师,他没有话语的霸权,他不会粗暴地去侵占属于学生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