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学生心理与教育策略

来源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4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是温馨的港湾,是快乐的源泉,由于父母离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打破了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因而也容易带来行为上的偏差。随着青春期发育,他们在心理上和情绪上都难以经受得起失去父母或父母离婚所带来的痛苦和失望。据调查,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是学校中的“问题学生”。
  社会的变迁使得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离婚率大幅度上升,单亲家庭大批出现。单亲学生的比例逐年攀升。帮助单亲家庭的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已成为社会关注的课题。
  一、单亲家庭子女心理特点的成因
  研究表明,在儿童时期(3~7岁),母爱对子女的发育有至关重大的作用,。在少年时期(12~17岁),由于子女的社会性有所发展,与父亲的关系也显得十分重要,在此时间,子女若失去父母的任何一方,越轨行为的比率都较大。心理学认为,人格异常的形成与恶劣环境有关,破裂家庭往往是其子女性格畸形发展的温床。事实上,单亲家庭里的青少年在自己个性发展中,常常感到空虚、寂寞、惶恐不安和焦虑,感情冲动好斗,常常产生不正当的行为。
  二、单亲学生普遍存在的主要心理特征
  (一)自卑。
  面对家庭的破裂,无法适应无父或无母的环境。特别是看到同学们与父母亲亲热热、幸福美满地玩耍、嬉戏的时候,孩子最容易滋生自卑的心理,变得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逆反。
  由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在“孩子圈”中地位不高,容易成为别的孩子奚落和欺负的对象。他们渴望尊严,渴望被人欣赏,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有时甚至喜欢“钻牛角,对着干”,以显示自身的存在价值。
  (三)敌视。
  单亲家庭子女在他们父母亲离婚的过程中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攻击,学习到的是讨价还价、相互敌视,因此,对人与人之间往往产生报复和攻击行为,表现为仇视他人,厌恶他人。
  (四)焦虑。
  他们的父母由于家庭破裂而引起情绪失调,极易把这种情绪带给孩子,孩子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应付家庭破碎后的家庭关系,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在对人关系上具有退缩、焦虑的特点。
  (五)嫉妒。
  单亲家庭的孩子,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一般来说不如健全家庭的孩子。由于健全家庭的孩子能得到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容易得到,他们的心理就容易从最初的羡慕演变成妒忌、僧恨。
  三、对单亲家庭学生教育对策
  (一)正确评价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在一定场合下,教师一句话,一个眼神,有时甚至改变某个学生的生活。因此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准确、尤其是单亲家庭子女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大都较强烈,教师在评价他们时特别应施以爱心,尽量发现其闪光点,增强他们自尊心和上进心。
  (二)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学习和生活中,成功的体验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和自信心,屡次失败则会使学生产生焦虑、兴趣低落、消极逃避等心理状态。对单亲家庭学生,要给予特别关心。
  (三)帮助他们改善家庭关系,让他们感到家庭的温暖。
  良好的家庭关系对他们有着促进作用。因此在对他们的教育中,应首先与家长取得联系,形成教育合力,按每个家庭的特殊结构和家长的不同层次达成不同的其识,以帮助学生改善家庭关系。
  (四)单亲家庭的学生并不是“问题学生”。
  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会成为“问题学生”,但我们绝不能把他们看成“问题学生”,坚持正面教育,坚持多鼓励、多表扬,坚持对症下药、潜移默化、循循善诱。
  (五)班集体是单亲学生成长的归宿。
  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老师的作用,要创造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让他们在集体的温暖中,培养和塑造自强、自信、自立、自主的健康人格。
  (六)了解他们的苦楚,适时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由于父母的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最需要的是亲情,需要家庭的温暖,需要成功的喜悦,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同情,我们要适时地抓住他们的需要点,然后去理解他们,引导他们。以便对症下药,促进转化。
  总而言之,单亲家庭的学生,就像在苍茫大海上行驶的一叶孤舟,如果领航员能正确引领,他们同样会避开惊涛骇浪,渡过暗礁岩石,安全抵达明静的海湾。让我们都做单亲家庭学生心灵上的领航员,使他们顺利走向生活彼岸,成为生活的强者。
其他文献
摘 要: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发展和派生出来的,是以促进身体健康发展为目的,有鲜明的教育意义的现代游戏方法。体育游戏是融体力开发和智力开发于一身,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特别在小学的体育游戏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课堂教学  本文针对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某些问题加以探讨,为小学体育游戏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素
期刊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
期刊
摘 要:中学音乐具有陶冶情操、娱乐身心、启迪智慧三大社会作用。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音乐的功能又有许多新的认识。中外许多科研机构的研究表明,音乐在教育、医疗、甚至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中学音乐课外活动教学也不能忽视。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陶冶情操  音乐具有功能性,绝大多数学生会感到学习音乐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娱乐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高尚的音乐活动对
期刊
示范是形成动作表现和动作概念的主要手段,是最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之一。在体育教学中,示范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不是孤立的,需要与讲解、练习紧密结合,才能体现示范的功能。示范虽然多是由体育教师来完成,但给学生的影响却非同小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示范这一特殊环节的教学,不可忽视。  一、示范的特殊功能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技能,必须通过“信息”的传导才能进行。体育教学中的“信息”传导主要表现
期刊
美术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美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活动并不以纯粹的艺术形式而存在,它还和社会文化、其他的艺术门类相关联,闪耀着人类精神的火花,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求。所以,好的美术课堂,应该承载更多的文化内涵,联系更多的相关艺术门类,方能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  一、让生活走进美术课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是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展开。”用生活的经验参与教育,
期刊
摘 要:新课程实施已有好多年了,但由于受传统认识的影响,大部分初中学校将美术课视为副课,可上可不上,使学生失去一个最重要的培养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本文就初中美术课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尝试对现状进行改革,以便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学校;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策略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美术教学提出了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美术课堂上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而且要进
期刊
作业是课堂的延续和补充,它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利于教师了解学情,及时反思改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学生作业质量的完成好坏也直接显示出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当然对于学生来说,作业的多与少,好与坏,也会在他们的心目中留下不同的感觉。相信每个学生都希望用最短的时间来完成最少的作业,同时又能取得最好的效果。我想,这
期刊
摘 要: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课题。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能力,而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更是语言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但也直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分析了农村初中英语作文教学的困惑,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作文;教学困惑;方法对策  写作作为一种能够反映应用英语知识与技巧开展思想交流的重要手段,对于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英
期刊
宽容是美德,人尽皆知,可真要做到宽容却是不易,从小父母就教育我要与人为善,不要计较,真心对待自己周围的人,懵懂的我只知道一个劲点头,嬉笑间当了耳旁风,踏上工作岗位的那天晚上,父母又谆谆教导我“宽容是一种大智慧”,我点头哈腰搪塞“知道,知道”,蒙头大睡,一夜无梦。  工作一年后,明白了人情冷暖,社会不同于学校,在你踩我挤中慢慢成长着,学着宽容的看待每一件事情,放弃奢望,净化心灵。工作上要埋头苦干,但
期刊
一、我国煤炭行业现状分析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支撑国民经济翻两番的目标,国家提出了要重点扶持开发煤炭资源。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是当时能源基地建设的基本方针,最多时,全国小煤矿有近20000家。仅山西省合法矿点数达到近11000座,国有大煤矿数量不足1%,乡镇煤矿产量占到全省的50%。虽然,小煤矿的快速发展为保障国家实现经济翻两番的目标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但也遗留了许多问题。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