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优63冠层叶色变化节奏及肥料效应的光谱监测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J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Exotech100BX光谱辐射计监测结果表明,中籼杂交组合汕优63本田期冠层叶色显示出“二黑二黄”变化节奏。“二黑”出现的时间是:移栽至颖花分化期;花粉母细胞形成及减数分裂期至始基穗期。“二黄”出现的时间是:颖花分化期至花粉母细胞形成及减数分裂期;始至灌浆期。这盘算在身内在节奏的制约。“黑黄”程度依不管理措施为转移。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线性经验Bayes估计的思想,对线性回归模型中未知参数向量构造了一类线性经验Bayes估计,并在一定条件下证明了其具有的a.o。收敛速度。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于1991 ̄1994年采用不同品种,研究了冬小麦植株体内氯浓度动态规律,品种及年际间差异;植株对氯的吸收积累动态,阶段吸氯强度及吸收比例。结果表明:植株吸氯强度最高值在拔节
以长期生长于云南会泽铅锌矿区和非污染区的3个小麦品种(云麦29,1257,5118)种子为材料,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长期铅,镉,锌污染对小麦种子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同时还比较分析了这些种子的
本文用培矮64s-05在三亚南繁时的逐日自交结实率资料和逐日均温和日长资料,根据育性量化模型,鉴定该不育系在三亚的育性指标,并对培矮64s-05的光温反应特性分析,结合三亚30年(1959 ̄1988年)逐日气象资料和生
对化杀型杂种小麦与普通小麦叶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表明,供试杂种小麦上部叶片倒3叶、旗叶一生中比普通小麦对照品种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RuBPcase活性和RuBPoase活性。杂种小麦叶
通过3种CO2浓度(700×10^-6、500×10^-6、350×10^-6)模拟实验表明:CO2浓度增加使小麦籽粒的蛋白质、赖氨酸、脂肪含量增高,淀粉含量下降,品质得到提高;玉米则相反,其
本文研究由满足Hormander条件和形式反自伴的向量场构成的平方和算子的离散特征值的存在性,并对Greiner算子给出了相邻特征值的估计。
本文以面条感官鉴定方法和用于鉴定意大利实心细面条品质的煮熟面条冲洗水中全有机物含量的方法鉴定了30个普通小麦品种的面条煮面品质及熟面条冲洗水中有机物含量,分析了TOM与中国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培条件下,双子叶植物黄瓜和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小麦根细胞质外体中铁的累积状况。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效铁缺乏的情况下,小麦根细胞质外体中可以有大量铁的累积
抽穗期的玉米植株经不同强度水分胁迫处理后,花粉和花丝中SOD活性下降,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强,对生物膜系统产生直接伤害,电解质外渗率增加,电镜下观察到线粒体和细胞质膜破坏,胞间连丝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