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两个结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eng7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就是需要教师探索如何用更好的方法,提高学生朗读的实际效果。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做好品读与读写两个结合的文章,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两个结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就是需要教师探索如何用更好的方法,提高学生朗读的实际效果。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做好品读与读写两个结合的文章,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一、品读结合,感悟阅读真谛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以品为辅,品读结合。读是根本,品是核心,以读促品,品读交融。品就是品味,品味语言运用的精妙。读,属于语感实践;品,属于语感分析。把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结合起来,是语文教学的新思路,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极为重要的方法。因此,我们的课文阅读教学要在读中品,
  在品后读,品读结合。品读,就是精读、深读、就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文章进行品评鉴赏,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精美意境,品出深刻底蕴的意蕴。尤其是对文章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品析。在品味语言这方面,采用“加一加”的方法,即在原文上增加字、词、句子,或段落等的办法,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采用“减一减”的方法,让学生在课文上删减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的办法,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的妙处;还有“换一换”、“调一调”、“联一联”、“改一改”“读一读”等好的方法。这是洪镇涛先生为我们提供的屡试不爽的宝贵的的教学经验。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真正的阅读,是与文章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细读文章的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非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品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如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时,在学生感悟“多么奇丽的景色”时,我主要让学生从文中的第三自然段的读中感悟的。“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孔夫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学生读书若是像小和尚念经那样——口到心不到,即使读上千遍,“其义”也不能“自见”。因此,“朗读”要与“静思默想,”结合,才能显现其独特的美丽。在阅读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慢慢地读,静静地读,边读边思考边写,遇到重难点可以反复读、细细品,还可以停下来思考一番,待明白后,再读下去。学生只有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不同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
  二、读写结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运用读写结合这种教学观指导教学,实践证明效果很好。就是说阅读教学还应读写结合,实现读写一体化。因为,閱读是接受信息、理解信息、处理信息,而写作则是输出信息。输出信息包括说和写两个方面,输出信息是内化知识后的展现,是运用阶段。如果阅读教学只停留于字词句的意义之上,奔忙于繁多的字词句含义的挖掘里,那么,学生写的能力一定会受到束缚,阅读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从作者作文的意图上思考,才能深入理解文字。写作教学不能局限于纯技法的讲解上,它必须以一定的范文为载体,进行思想、语言、技能的领悟与积累,然后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加以创造性的运用。因此,只有从阅读材料中汲取语言精华、思想精华、情感精华、写作技巧精华,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可以说阅读是对作家作文的理解感悟,写作是对作家作品深层次的感悟。读是基础,是为写作准备;写是运用,是更深入的阅读。有鉴于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让学生从对课文的品读上挖掘写作资源,从教材中挖掘作文方法,从教材中挖掘作文思想、情感、内容素材,从教材中挖掘语言素材,使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阅读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因此,我还主张读写应有机结合。在指导学生读懂、读熟课文的基础上,以课文某些段落的写作方法,从学生生活中选材,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练写片断。
  “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叶圣陶先生说得极是。我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做好两个结合的文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语文阅读学习中的主角。
其他文献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恰当地应用身势语,如面部表情、手势、目光接触、身体距离变化等不但能提高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一、课堂身势语是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身势语包括教师的表情,姿势和形体动作等.课堂上,教师需要一方面在讲课,更重要的一方面还要与学生交流感情,沟通思想,对学生进行情控.教师在课堂上除运用有声语言外,适当的表情
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教学设计的教学过程这一环节中,应突出两者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在教学设计中,“过程”的优化与“方法”的形成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一、重视过程教学设计  重过程设计就是在教学设计中把重点放在“教与学的过程”设计上,放在揭示历史知识规律的设计,如何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掌握真理。这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能力和良好个性品质的过程。历史学习是一个从
【摘 要】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行车的舒适性、安全性及其使用寿命。公路工程的质量是公路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意识,使公路工程建设水平越来越高。  【关键词】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体系;质量控制  0.前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公路工程建设对质量管理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涉及面广,要求工程管理人员不仅要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懂施工、懂经
给学生一个舞台,他将还你一份精彩。我们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让课堂真正服务于学生。超前学习时,老师在给出具体学习指导后就应学会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展示内容和展示形式。我们总过度担心学生不会学,怕他们学习的不充分,总是越俎代庖,预设种种框架反而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我们可以做的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展示机会。“我的课堂我做主”,从学
有句名言: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甚至能主宰人的一生。中学语文新大纲教学目的的要求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主要来自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说,就是智力因素(注意、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统称为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人智力因素而言的。从狭义上来说,非智力因素主要指情感、意志、动机、个性等。情感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习的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知识来源于动作。”正所谓“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动手操作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它在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方面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观察、感知、操作、思考、想象、归纳、概括等基础上的。  一、操作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教材的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
【摘 要】我国当前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问题严重,施工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力度,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本文分析了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对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监督重要性进行了思考研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确保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监督;思考  0.前言  一个国家道路桥梁的建设速度、建设规模和建设水平,在一定的程度上反应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
【摘 要】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的压实施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施工的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能够保证道路的工程的质量,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由此可见,路基路面压实施工在这个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其施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公路工程的施工。本文将详细讨论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的施工技术,以便为同行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重要性;施工技术  如果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
【摘 要】软基处理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比较常见,软基处理的方法也很多,软土地基的处理质量会直接影响到路基的基础承载力,是保证道路建成后安全及高效运营的关键。我国的地基处理技术发展迅速,其主要表现在各种地基处理方法得到应用和普及。所以,对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新技术的研究十分重要。  【关键词】深基技术;软土地基;市政道路施工  1.现有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未能因地制宜选用合理、有